中國的三大黑科技:液態金屬有生命、沙漠加水變良田、蚊子在絕育

2020-12-04 腦洞歷史觀

今天跟大家介紹中國的三大黑科技

液態生命金屬

提到液態金屬,大家會想終結者裡的機器,大反派就是液態金屬造的,能夠隨意變形。

事實上,科幻小說裡的東西正在變成現實。

清華大學教授劉靜就研發出了液態金屬,這種金屬具備生命的一些特徵,比如能「吃」,泡在溶液裡的液體金屬會吞下鋁箔。

還能跑,吃「飽」了以後就會開始四處移動。

動作還特別的靈活,能夠轉彎,能夠跳躍。

碰到拐彎或者難以通過的地方,還會停下來「思考」一下。

看著人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這種液體金屬應用前影很大,比如智能馬達、血管機器人等等。

現在,清華團隊已經在研製液體金屬為載體的機器人,終結者的故事不僅僅是故事了。

治沙黑科技,加點膠水,沙漠變良田。

重慶交通大學的易志堅教授發明了一種神奇的膠水,用這種膠水倒在沙子裡,混合之後,沙子就能轉化為土壤,沙漠就能變成良田。

這是什麼原理呢?

原來沙漠之所以為沙漠,是因為顆粒之間不抱團,那好嘛,易教授從植物中提取了一種植物纖維黏合劑,配方保密,畢竟這可是黑科技。

把這種粘合劑倒到沙裡,加點水,混合一下,就變成了土壤。

因為是植物提取物,所以環保無毒,成本也低,使用方便,一次改造之後,沙漠不會反彈回去,容易大面積推廣。

現在已經開始在沙漠中使用,種出來的植物比一般的田地還要茂密。

可以說,中國的西北大沙漠已經進入消亡倒計時。

給蚊子做絕育手術

到了夏天,最煩人就是蚊子,但現在,中國的科學家們開始給蚊子做絕育手術。

中山大學的教授奚志勇在廣東建立了一個蚊子工廠,每周能生產1000萬隻蚊子,可謂是世界上最大的「蚊子工廠」。

這個工廠裡面產出的蚊子全是做了絕育手術的。

具體方法如下,給蚊子注入一種寄生菌,這種菌可以導致蚊子不孕不育。然後把帶有這種太監蚊子放到野外。

太監蚊子會跟野外的雌蚊麼麼噠。而這樣產下的卵是不能發育。而且一隻雌蚊一生只麼麼噠這麼一回,這樣,一隻雄蚊就可以讓一堆雌蚊子無法得到下一代,自然就讓蚊子開始滅絕。

現在這項技術不但在中國使用,還走出了國門,在墨西哥也建立了首個海外蚊子工廠。

它的意義當然很大,要知道不少疾病就是通過蚊子傳播的,比如登革熱,蚊子少了,這種疾病傳播的概率自然就降低了。

搞不好,再過一些年蚊子都會成為保護動物,跟大熊貓一樣稀少。

這就是中國的黑科技,其實這樣的黑科技在中國還有很多。

比如可控核聚變研究

量子通信

特高壓輸變電技術

「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

2000預警機,全世界最先進,領先美國一代。

3D列印大型鈦合金構件,這個美國也沒有。

中國JF12激波風洞:試驗時間100毫秒三倍於國外

世界首個存儲單光子量子存儲器

世界最大矩形盾構機

全球首臺雲計算機「紫雲1000」

……

除了這些成品,中國還有不少黑科技的實驗室

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

蘭州重離子研究裝置

神光Ⅱ高功率雷射物理實驗裝置

全超導託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

LAMOST望遠鏡

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

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

上海光源

北京同步輻射裝置

中國散裂中子源

還有美國已經放棄的大型對撞機,中國準備開造,這個項目要花五百多億,長期可能要一千多億,但中國科學家的一個理由是:中國現在花得起這個錢。

可以說,中國已經成為美國之後的第二大科研投入國。「人造太陽」、「中國天眼」、散裂中子源、高能同步輻射光源等等以前中國科研人員不敢想的東西現在出現在中國的大地上。

在可預見的未來,只要中國保持繼續十年左右的GDP增長與R&D經費增長,GDP和R&D經費就能雙雙超過美國。

R&D經費的增長,帶來的是可數據化的改變。

當今世界180個熱點研究前沿,核心論文產生出量,美國第一,152個,英國第二,90個。中國68個,超過德國法國以及日本,位列第三。

PCT國際專利申請,中國位列世界第二,且增率最快。

讓美國感到著急的是,中國的這種科技高投入還在延續。

中國的科學教育也在加大力度,以前是中學才有科學課,現在小學就開始有科學課。

目標就是在中國培養出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就像任正非所說,以後中國的農村都會出現博士生。

國家在努力,個人也要努力,家長也要努力。要為國家輸送更多的科學苗子。現在很多家長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在語數英之外,很重視孩子的科學教育。

昨天還有一位家長問我有什麼好的科學雜誌,他說他以前就是看科學雜誌的了解科學的,但現在不知道給孩子定什麼雜誌好。

他覺得定雜誌是一個很好的方式,買一堆書,孩子有時候會有壓力,而且書太多反而不讀。雜誌一個月一本,看完一本,會對下一本有期待感,能夠讓孩子珍惜書籍。

我給他推薦了《萬物》雜誌。

《萬物》雜誌有個很有意思的故事,

因為楊振寧反對建高能對撞機,被一些網民稱為阻止中國科技發展的三體智子。

這個說法就很不講理了。

楊振寧為什麼反對,他已經說得很清楚了。

這裡再把他列的七個反對理由放在下面:

1.建造大對撞機美國有痛苦的經驗: 1989 年美國開始建造當時世界最大對撞機,預算開始預估為30億美元,後來數次增加,達到80億美元,引起眾多反對聲音,以致1992 年國會痛苦地終止了此計劃,白費了約30億美元這項經驗使大家普遍認為造大對撞機是進無底洞

而中國現在來建,最終的費用可能是二百億美元。 

2.高能所倡議在中國建造超大對撞機,費用由許多國家分攤,可是其中中國的份額必極可觀。今天全世界都驚嘆中國GDP已躍居世界第二,可是中國仍然只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人均GDP還少於巴西,墨西哥或馬來西亞,還有數億農民與農民工,還有急待解決的環保問題,教育問題,醫藥健康問題,等等建造超大對撞機,費用奇大,對解決這些燃眉問題不利,我認為目前不宜考慮

3.建造超大對撞機必將大大擠壓其他基礎科學的經費,包括生命科學,凝聚態物理,天文物理,等等

4.為什麼有不少高能物理學家積極贊成建造超大對撞機呢?原因如下:

高能物理學是二戰後的一個新興領域,此領域七十年來有了輝煌的成就,驗證了標準模型,使人類對物質世界中三種基本力量有了深入了解可是還有兩項大問題沒有解決:

A)對剩下的第四種基本力量--引力的深入了解還有基本困難

B) 還沒有能了解如何統一力量與質量希望解決此二問題當然是所有物理學家的願望

有些高能物理學家希望用超大對撞機發現超對稱粒子,從而為人類指出解決此二問題的方向

但是找超對稱粒子已經有很多年了,完全落空今天希望用超大對撞機來找到超對稱粒子,只是一部份高能物理學家的一個猜想多數物理學家,包括我在內,認為超對稱粒子的存在只是一個猜想,沒有任何實驗根據,希望用極大對撞機發現此猜想中的粒子更只是猜想加猜想

5.七十年來高能物理的大成就對人類生活有沒有實在好處呢?沒有。假如高能所建議的超大對撞機能實現,而且真能成功地將高能物理學更推進一大步,對人類生活有沒有實在好處呢?我認為短中期內不會有,三十年,五十年內不會有而且我知道絕大多數物理學家都同意我的這個說法

6.中國建立高能所到今天已有三十多年如何評價這三十多年的成就?今天世界重要高能物理學家中,中國佔有率不到百分之一二。建造超大對撞機,其設計,以及建成後的運轉與分析,必將由90%的非中國人來主導。如果能得到諾貝爾獎,獲獎者會是中國人嗎?

7.不建超大對撞機,高能物理就完全沒有前途了嗎?不然我認為至少有兩個方向值得探索:A. 尋找新加速器原理B.尋找美妙的幾何結構,如弦理論所研究的這兩方面的研究都不那麼費錢,符合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總趨勢。

到底楊振寧說得對不對,大家可以討論。畢竟這是一個千億的大工程,上面我們說的這些工程加起來投入也沒到一千億。

而要不是有楊振寧,可能都不會有三體這本小說,也不會有三體智子這個詞。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劉慈欣的三體是個硬核科幻 ,它裡面的猜想都是有根據的,而劉慈欣的科學知識,尤其是一些前沿的知識,都來自一本雜誌:《科學美國人》。

而《科學美國人》就是楊振寧推薦到中國的。當時楊振寧回中國後,國家問他有什麼可以提高中國人科學素養的,楊振寧就推薦了這本《科學美國人》。

《科學美國人》是《自然》雜誌的科普版,為它寫稿的都是當今世界一流的科學家,從創刊起,一共有一百五十二個諾貝爾獲得者給他寫過稿子。

可以說,這是世界第一流的科普雜誌。

正是通過這個雜誌,中國具有科學能力的普通工程技術人員才知道了超弦理論、宇宙學、分形與非線性數學。劉慈欣也才能寫出《三體》這樣的傑作。

現在環球科學引進了少年版,在美國叫《How it works》。

在美國,成年人就看《美國科學人》,孩子就看《How it works》。

引進到中國後,名字叫《萬物》。

每一期都會講當時最熱門的科技。而且是身邊的科技,比如機場安檢分解:

未來海上城市的解剖:

超音速賽車內部:

火箭拆解圖

還有生物學知識,比如一條鯊魚的內部是什麼樣的:

人類的眼球:

人腦發育:

腸道細菌如何影響你的大腦:

地質內容也有講,大滅絕的時間軸:

核冬天的形成:

天文學也有:

還有歷史知識,比如中世紀騎士和日本武士的對比:

古羅馬軍隊強大的秘密。

日本古代城池解剖:

這個雜誌包羅科學的各個領域,是陪伴美國數代孩子成長的雜誌。

雜誌知識涉獵廣泛,資訊新鮮,有很多前沿科學知識和話題,涉及交通運輸、工程機械、生態環境、太空探索、歷史人文等等。

給孩子定上這樣的雜誌,孩子以後每個月都可以收到來自科學的大禮。

雜誌的每一頁都特別的美。

雜誌適合5到90歲的孩子。尤其小學高年級到高中的孩子。

送禮最好送雜誌,為什麼呢?因為訂好之後,對方每個月都會收到你的誠意。

現在一年的徵訂價是298,確實不便宜,但我認為,只要孩子看,就不貴。孩子不看書,再便宜也貴。

而且訂雜誌有個好處,買書孩子可能壓力大,不一定能看完,而雜誌是一個月一份,孩子看完一本,對下一本就有期待感,所以雜誌孩子往往都能看完,何況是這麼有趣這麼前沿的雜誌。

一年十二本,一本八十多頁,算下來超過了一千多頁,每頁都是乾貨滿滿,孩子看一年下來,絕對是知識達人。而且 現在徵訂可獲得

① 原價360元的《萬物》雜誌一年12期

② 定價98元的科普故事音頻集(50集,每集6分鐘每周更新)

③ 定價40元的萬物冷知識音頻集(共20集,每集4-5分鐘)

要看雜誌,就看這個品類最傑出的,讓孩子接觸最新科技。

大家可以點下面的橫條參團。給孩子每個月的科學養份。也許孩子就是未來的科學家或者下一個劉慈欣。

相關焦點

  • 中國神奇科技竟能讓沙漠變良田 ?治沙專家這樣說
    「用膠水讓沙漠變良田」技術又引發了一輪狂歡,不過也有人認為這是類似於「水變油」的騙局。沙漠治理領域的業內專家怎麼看? 讓我們來看看是什麼神奇的科技: 沙漠和土壤的根本性質差異,是力學差異:土壤微粒之間都有作用力,能夠構成一個整體,而沙子之間是鬆散的,沒有這種力。易志堅他們要做的,就是用一種粘合劑,賦予沙子顆粒這種力,這樣就可以把沙漠變土壤。
  • 中國大叔發明的「膠水」,能讓沙漠變良田,獲15項發明專利
    去過新疆的小夥伴,肯定對那一望無垠的沙漠印象深刻,滾滾黃沙雖然讓人震撼,但荒漠化的土地就像是生病的孩子了無生機。因此,我國一直努力讓沙漠變成能孕育生命的良田,經過幾年的研究,重慶交通大學的力學教授易志堅,終於帶領他的團隊完成了一項點沙成土的黑科技。
  • 沙漠也能變良田,咱們重慶人雄起了
    沙漠變良田來自重慶的團隊發明了一項「點沙成土」的黑科技。沙漠和土壤之間的區別就是微粒之間的作用力,研究人員從植物中提取了一種黏合劑>它由美國麻省理工研究出來,把它塗到皮膚上,就能形成非常有彈性的薄膜有了它,誰還能知道你多少歲呢~
  • 蚊子工廠:「感染+輻射」不論雌雄100%絕育
    作為登革熱的主要傳染媒介,白紋伊蚊在這個夏天卻迎來了一項讓它聞風喪膽的「黑科技2.0版」——沃爾巴克氏體菌感染+低劑量射線,使白紋伊蚊100%絕育,數代之後,將種群清除。  執行這項清除任務的,是它們的同類,一種更特殊的白紋伊蚊組成的「蚊子敢死隊」。它們是如何「以蚊治蚊」的?
  • 挪威公司新技術 沙漠變良田僅需7小時
    挪威初創公司沙漠控制研發一項新技術「液態納米黏土」,成功使杜拜的貧瘠沙漠在短短挪威一家初創公司研發出一項新技術,成功使杜拜的貧瘠沙漠在短短5個月內結滿新鮮蔬果,甚至實現7小時就把沙漠變成可耕地的農業奇蹟。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挪威科技公司沙漠控制(Desert Control)團隊今年3月初前往杜拜,使用自己研發的技術「液態納米黏土」(Liquid Nanoclay)在一片沙漠中種植西瓜、西葫蘆及穀類作物珍珠粟。
  • 世界上「最神奇的樹」,能將「沼澤」變「良田」!
    中國在治理生態方面,一直是走在世界的前端。早已創下眾多沙漠變良田、沙漠變綠洲、沙漠建水庫等等眾多沙漠奇蹟。對於滿是黃沙、氣候極度乾旱、極度缺水的沙漠,中國都能將之變為人類能夠開發使用的土地資源,還有什麼奇蹟是不能發生的呢?
  • 為了讓蚊子斷子絕孫,科學家做了絕育手術,公蚊直接變「太監」!
    為了讓蚊子斷子絕孫,科學家做了絕育手術,公蚊直接變「太監」!在炎熱的夏天,自然少不了蚊子的存在,它在地球上已經生存了上億年,人一旦被蚊子叮咬之後,會奇癢無比,同時,還會給人們帶來各種疾病。除了蚊香與殺蟲劑之外,科學家們有研究出了新的防治方法,那就是給蚊子做絕育手術,科學家們往公蚊體內注射一種叫做「沃爾巴克氏菌」的細菌,這種細菌對於蚊子來是致命的傷害。能夠讓蚊子斷子絕孫,使蚊子不孕不育,但是對人體是沒有任何傷害的,當帶有這種細菌的公蚊與母蚊交配之後,就會產下無法孵化的卵,從而從根本上防止蚊子的繁殖。
  • 重大突破:中國沙漠或將全部變成良田!北部省份要狂歡了
    眾所周知,沙漠是一個正在與人類搶生存空間的特殊自然現象,它不停的吞噬周圍綠洲的跡象,並且以每年幾萬平方千米的速度擴大。如果順其蔓延,地球只會僅存海洋與沙漠,不再有綠洲。為了更好維繫我們人類文明的延續,治理沙漠刻不容緩。
  • Make Deserts into Good Land 變沙漠為良田
    科學家們正在試圖把沙漠變回良田。他們想把水運到沙漠,這樣人們就可以在那裡生活,在那裡耕種。他們正在了解許多沙漠的情況,但是越來越多的陸地還是在不斷變成沙漠。科學家可能不能及時把沙漠變成良田。Why is more and more land becoming desert? Scientists think that people make deserts.
  • 液態金屬科技與工業的崛起:進展與機遇
    近年來,得益於國內外學者特別是中國研究團隊在基礎探索 [1] 與工業化實踐 [2] 方面的開創性工作,液態金屬物質科學已從最初的冷門發展成為備受國際關注的重大科技前沿熱點,影響範圍甚廣。液態金屬及其衍生材料的出現,打通了許多應用技術的瓶頸環節,促成了眾多顛覆傳統的產業應用。自 21 世紀初起,中國研究團隊在這一重大科技領域發揮了系統性、開創性作用,揭示了液態金屬諸多全新科學現象、基礎效應和變革性應用途徑 [1];促成了一系列高新技術產業的形成,提出並推動了「液態金屬谷」和液態金屬全新工業的創立與發展 [2]。
  • 調西藏水到新疆使沙漠變良田,中國最少能多養活兩億人口!
    新疆是中國最大的省級行政區,面積達到167萬平方公裡,佔到中國總面積的六分之一,然而新疆三分之一的面積是沙漠,其它三分之二也是處於半缺水狀態。一直是中國社會各界爭論的話題,在我上初中的時候,地理老師就說中國要把喜馬拉雅山脈炸一個大口子,讓印度洋上的暖溼氣流進入新疆,從而使新疆降雨增多,再然後新疆的沙漠就會變成森林和良田,對於這個設想只能是設想,如果喜馬拉雅山脈都能炸個大口子,中國直接把青藏高原移到南海算了,這樣不但可以使中國多了一個適合人居住的西藏和青海,還多了南海三四百萬平方公裡的國土面積,所以說炸喜馬拉雅山脈就是天方夜譚,喜馬拉雅山脈那麼雄偉
  • 谷歌黑科技,用交配讓蚊子斷子絕孫
    在寧靜的夏夜,有一種生物讓人深惡痛絕,它不僅會給你喝發「紅包」,它還是流行疾病的快遞員,比如在美洲肆虐的寨卡病毒。這個計劃來自於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生命科學部門——Verily這個部門的厲害之處在於,他們的研究不限於具體的疾病,而是利用各種新型診斷工具收集大量樣本。然後再由Google使用其強大的計算能力尋找出這些信息中隱藏的「生物標籤」,從而幫助醫療研究人員提前發現疾病並找到解決方案。
  • 課堂|液態金屬科技與工業的崛起:進展與機遇
    液態金屬作為兼具基礎探索與實際應用價值的重大科學、技術與工業前沿,發展前景廣闊;相應研究有望促進人類物質文明進步、優化社會生產和生活方式,也將深刻影響中國乃至世界尋求新一代變革性科技與工業的進程。 經過近20年的發展,常溫液態金屬冷卻領域已建立了相對完備的理論與應用技術體系,主要涉及:液態金屬強化傳熱、相變與流動理論,電磁、熱電或虹吸驅動式冷卻與熱量捕獲,微通道液態金屬散熱,刀片散熱,混合流體散熱,無水換熱器,低熔點金屬固液相變吸熱,高導熱納米金屬流體及熱界面材料等。
  • 探秘世界最大「蚊子工廠」 正在培育「絕育蠅」
    羊城晚報記者 廣州有個世界最大的「蚊子工廠」,他們能生產「絕育蚊子」,來大幅度降低傳播登革熱等疾病蚊子的數量。22日,羊城晚報記者走進這家神秘的工廠,發現他們已經進一步升級,引入核技術提高「絕育」的效果,還將這項先進的生物技術向農業害蟲方向拓展,「絕育蠅」也在研製之中。  蚊子別想「越獄」  在廣州科學城有一座現代化的大樓,其中的綠色格子間和普通的辦公室沒什麼不同。但在穿上防菌外套、戴上帽子走進一扇門後,一切都大有不同。
  • 戰略研究丨液態金屬科技與工業的崛起
    本文選自中國工程院院刊《中國工程科學》2020年第5期作者:劉靜來源:液態金屬科技與工業的崛起:進展與機遇[J].中國工程科學,2020,22近期,中國工程院院刊《中國工程科學》刊發《液態金屬科技與工業的崛起:進展與機遇》,介紹了液態金屬物質科學領域湧現出的若干典型進展、基礎問題與工業應用範例,剖析現象背後的科學規律,如晶片冷卻與能源利用、印刷電子學與增材製造(3D列印)、生物材料學、柔性智能機器學。
  • 讀圖科學城有個世界最大蚊子工廠:每周生產50萬絕育雄蚊
    奚志勇教授和培育的蚊子在一起。交配後的雌蚊從此絕育。在廣州沙仔島釋放的這些「絕育蚊子」,到底能如何抵抗登革熱?沃爾巴克氏體,是一種在自然界節肢動物體內廣泛存在的、接近立克次體,並能經卵傳遞的革蘭氏陰性胞內共生菌。它天然存在於全球約65%的昆蟲種群和28%的蚊蟲種類中,攜帶不同型別沃爾巴克氏體的雌雄昆蟲交配後產生的卵不發育。
  • 點沙成土:科學還是魔術 環保「黑科技」的商業迷局
    (南方周末記者 楊凱奇/圖)(本文首發於2018年1月11日《南方周末》,原標題為《點沙成土:科學還是魔術 環保「黑科技」的商業迷局》)一項「沙漠變良田」技術引發各方關注,水成為最大的爭論。這場治沙項目背後,也有資本入局,其中有重慶IT名企、媒體人。
  • 世界最大蚊子工廠:雄蚊變身「絕育雄兵」
    150個蚊蟲飼養籠整齊排列,每隻籠子裡養有3000隻雌蚊和1000隻雄蚊。王曉華指著蚊籠上面浸滿糖水的棉花說,成蚊日常以此維持生命。雄蚊一生都不會吸血,雌蚊在交配後、產卵前才會吸血,因為它們需要人類血液中的蛋白質促進卵巢發育。「一隻雌蚊吸1次血可產80至100個卵,一般吸血約3次,可產200至300個卵,18至20天完成一個蚊蛹羽化、發育成熟、吸血產卵、殺滅重換的周期。
  • 「點沙成土」,新疆沙漠變良田或許不再是夢!
    新疆沙漠面積43.04萬平方公裡,佔中國沙漠面積近60%。面積達33萬平方公裡的塔克拉瑪幹沙漠,是中國第一大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分布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阿克蘇地區、喀什地區和和田地區四地界內。
  • 液態金屬概念股龍頭有哪些?液態金屬概念股一覽
    液態金屬概念股相關上市公司匯總:  宜安科技(10.50 +3.65%):公司的液態金屬採用的是壓鑄技術,蘋果公司採用的同樣也是壓鑄技術,但公司的材料配方與蘋果公司不同,雙方有各自的材料方面專利。液態金屬的應用範圍十分廣泛,其中手機、可穿戴消費電子設備、筆記本等是目前液態金屬技術應用比較熱門的領域,公司將根據客戶的要求將液態金屬技術應用到不同的產品上。公司的液態金屬已有部分產品在小批量供貨,但客戶信息由於需要保密沒有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