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學與哈佛合作繪製出「迄今最精確銀河繫結構圖」

2020-12-05 中國經濟網

著名雜誌《科學美國人》近日刊登了由美國哈佛-斯密松天體物理中心天文學家、美國科學院院士M.裡德(Mark Reid)和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鄭興武教授聯合撰寫的封面文章《銀河系新視野》,總結了由他們兩人及德國馬普射電天文研究所K.門滕(Karl Menten)教授所領導的國際團隊歷經15年時間對銀河繫結構潛心研究的成果。

該團隊用甚長基線幹涉(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技術精確測量位於銀盤上近200個大質量恆星形成區的距離和自行,得到銀河系旋臂的結構、太陽系的位置以及它繞銀河系中心旋轉的速度,繪製出尺度為10萬x10萬光年的全新銀河繫結構圖。該圖是迄今最精確的銀河繫結構圖,它清晰地展示銀河系是一個具有四條旋臂的棒旋星系,徹底解決了銀河系究竟有幾條旋臂這個天文學中長期懸而未決的重大科學問題。(總臺央視記者 吳睿)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相關焦點

  • 南京大學和哈佛大學合作繪製出最精確的銀河繫結構圖
    中國江蘇網訊 著名雜誌《科學美國人》近日刊登了由美國哈佛-斯密松天體物理中心資深天文學家、美國科學院院士M.裡德和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鄭興武教授聯合撰寫的題為「銀河系新視野」的封面文章,總結了由他們兩人及德國馬普射電天文研究所K. 門滕(Karl Menten)教授所領導的國際團隊歷經15年時間對銀河繫結構潛心研究的成果。
  • 中外科學家繪製出迄今最精確銀河繫結構圖
    來源:【人民日報】核心閱讀 近日,中外科學家繪製出目前最精確的銀河繫結構圖,明確銀河系是一個具有4條旋臂的棒旋星系。 銀河繫結構是天文學中長期懸而未決的重大科學問題。這是人類繼認識地球和太陽系後,跨入巨大銀河系的關鍵一步。 歷經17年,美國、德國和中國天文學家主導的重大科學研究團隊繪製出迄今最精確銀河繫結構圖,清晰地展示銀河系是一個具有4條旋臂的棒旋星系。
  • 中外聯合團隊繪製出目前最精確的銀河繫結構圖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南京4月23日電(記者陳席元)記者23日從南京大學獲悉,由中美德三國天文學家領導的國際團隊歷經15年研究,繪製出目前最精確的銀河繫結構圖,明確銀河系是一個具有4條旋臂的棒旋星系。近日,《科學美國人》發表了由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鄭興武教授與美國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中心天文學家、美國科學院院士馬克·裡德撰寫的封面文章《銀河系新視野》,總結了二人同德國馬普射電天文研究所卡爾·門滕教授領導的國際團隊15年來的研究成果。
  • 4條旋臂 迄今最精確銀河繫結構圖「出鍋」了
    記者23日從南京大學獲悉,由中美德三國天文學家領導的國際團隊歷經15年研究,繪製出目前最精確的銀河繫結構圖,明確銀河系是一個具有4條旋臂的棒旋星系。近日,《科學美國人》發表了由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鄭興武教授與美國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中心天文學家、美國科學院院士馬克·裡德撰寫的封面文章《銀河系新視野》,總結了二人同德國馬普射電天文研究所卡爾·門滕教授領導的國際團隊15年來的研究成果。
  • 南大、哈佛兩校科學家聯手,繪製出迄今為止最精確的銀河繫結構圖
    史上最精確的銀河繫結構圖來了。近日,南京大學、哈佛大學聯手,歷經15年通過甚長基線幹涉技術繪製出了極為精細的銀河繫結構圖。目前,這一研究成果已經刊登在《科學美國人》雜誌上,論文題為《銀河系新視野》。據了解,研究團隊通過甚長基線幹涉技術,精確測量銀河系中位於銀盤上的近200個大質量恆星形成區的自行和距離,得到了銀河系旋臂的結構、太陽系的位置,以及它繞銀河系中心旋轉的速度,並基於此繪製出尺度範圍為10萬×10萬光年的全新銀河繫結構圖。
  • 中美德三國團隊聯合繪製出目前最精確的銀河繫結構圖
    PingWest品玩4月23日訊,據新華社消息,由中美德三國天文學家領導的國際團隊歷經15年研究,繪製出目前最精確的銀河繫結構圖,明確銀河系是一個具有4條旋臂的棒旋星系。該研究由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鄭興武教授與美國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中心天文學家、美國科學院院士馬克·裡德聯合發表在《科學美國人》上,據鄭興武介紹,團隊用甚長基線幹涉技術精確測量了位於銀盤上近200個大質量恆星形成區,得到了銀河系旋臂的結構、太陽系的位置以及太陽系繞銀河系中心旋轉的速度,繪製出尺度約為10萬光年見方的銀河繫結構圖
  • 中外科學家繪製出迄今最精確銀河繫結構圖:4條主旋臂美得像一顆...
    中外科學家繪製出迄今最精確銀河繫結構圖:4條主旋臂美得像一顆「眼」   Cathy Shen • 2020-04-24 17
  • 科學家繪出迄今最精確銀河繫結構圖 四條旋臂星系
    21日,南京大學發布消息,著名雜誌《科學美國人》近日刊登了由美國科學院院士M·裡德和該校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鄭興武教授聯合撰寫的封面文章,總結了由他們及德國馬普射電天文研究所K·門滕教授所領導的國際團隊歷經15年對銀河繫結構的研究成果。
  • 中美科學家繪出迄今最精確銀河繫結構圖:4條旋臂的棒旋星系
    中美科學家繪出迄今最精確銀河繫結構圖:4條旋臂的棒旋星系 科技日報南京4月21日電 銀河系直徑約為10萬至18萬光年,太陽系離銀河系中心很遠,且位置接近銀道面,因此我們所看到的旋臂都重疊投影在天球上而無法分辨。
  • 中美聯合繪製迄今最精細全銀河系地圖
    鄭興武和美國哈佛—斯密松天體物理中心裡德繪製的銀河繫結構圖銀河系直徑約為10萬至18萬光年,太陽系離銀河系中心很遠21日,南京大學發布消息,著名雜誌《科學美國人》近日刊登了由美國科學院院士M·裡德和該校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鄭興武教授聯合撰寫的封面文章,總結了由他們及德國馬普射電天文研究所K·門滕教授所領導的國際團隊歷經15年對銀河繫結構的研究成果。
  • 西安專家參與繪製迄今最精確銀河繫結構圖
    4月27日記者從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位於西安)獲悉,《科學美國人》最近一期(4月1日),刊登了由美國科學院院士馬克裡德和南京大學鄭興武教授撰寫的題為「銀河繫結構新觀點」的封面導讀文章。
  • 國家授時中心參與繪製迄今最精確銀河繫結構圖—新聞—科學網
    新近出版的《科學美國人》刊登了由美國哈佛-斯密松天體物理中心資深天文學家、美國科學院院士Mark Reid和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鄭興武選寫的題為《銀河繫結構新觀點》的封面導讀文章。該文總結了他們和德國馬普射電天文研究所教授Karl Menten所領導的國際團隊,歷經15年時間,對銀河繫結構巡天觀測和潛心研究的成果。他們用甚長基線幹涉儀(VLBI),對位於銀河系旋臂上的大質量恆星形成區開展了精確的距離和自行測量,描繪出全新的迄今為止旋臂位置最精確的銀河繫結構圖並精確確定了銀河系的參數。
  • 科學家公布有史以來最精確的銀河繫結構圖
    ,科學家為了讓人類更好的認識銀河系,利用太空望遠鏡、遙感技術和超級計算機等技術和工具經過長時間的繪製,繪製出銀河系的結構圖,從銀河系的結構圖來看,在銀河系區域內存在大量發光的恆星,其中銀河系最明顯的特徵是它有4條螺旋結構從銀河系中心區域向外延伸,形成一個像旋轉的螺旋體。
  • 中美科學家繪製迄今最精確的銀河繫結構圖,找到我們的「銀河坐標」
    當這種原子氫氣體相對於地球運動時,它的特徵射電頻率會因都卜勒效應而發生偏移,從而使天文學家能夠利用頻率偏移來測量這種氣體的運動速度,進而繪製出它們在銀河系中的位置分布。 目前,繪製銀河繫結構圖的兩個主要觀測項目都是使用射電天文學中的甚長基線幹涉測量技術(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VLBI)。
  • 科學家公布有史以來最精確的銀河繫結構圖,其中有中國人的功勞
    太陽系也剛好位於銀河系宜居地帶這需要從銀河系的結構圖去分析,科學家為了讓人類更好的認識銀河系,利用太空望遠鏡、遙感技術和超級計算機等技術和工具經過長時間的繪製,繪製出銀河系的結構圖,從銀河系的結構圖來看,在銀河系區域內存在大量發光的恆星,其中銀河系最明顯的特徵是它有4條螺旋結構從銀河系中心區域向外延伸
  • 中美合作成果:最精確的銀河繫結構圖,出爐
    當這種原子氫氣體相對於地球運動時,它的特徵射電頻率會因都卜勒效應而發生偏移,從而使天文學家能夠利用頻率偏移來測量這種氣體的運動速度,進而繪製出它們在銀河系中的位置分布。相反,由於射電波很容易穿過塵埃,因此射電望遠鏡可以探測整個銀盤,我們就可以利用這類望遠鏡的觀測結果來繪製銀盤的整體結構圖。目前,繪製銀河繫結構圖的兩個主要觀測項目都是使用射電天文學中的甚長基線幹涉測量技術(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VLBI)。
  • 中國第二艘兩棲攻擊艦下水;迄今最精確銀河繫結構圖出爐丨科技早新聞
    據悉,通過系外行星軌道可推算出其質量,藉助質量算出其大小,再確定其密度,從而揭示有關這顆系外行星組成及其是否能供生命繁衍生息的線索。科學家對基拉韋厄火山噴發原因展開研究。裡德和南京大學鄭興武教授聯合撰寫的文章,總結了他們15年來對銀河繫結構的研究成果。該團隊用甚長基線幹涉技術精確測量位於銀盤上近200個大質量恆星的距離和自行,得到銀河系旋臂的結構、太陽系的位置以及它繞銀河系中心旋轉的速度,繪製出尺度為10萬x 10萬光年的全新銀河繫結構圖。該圖是迄今最精確的銀河繫結構圖。
  • ...德回應「瑞德西韋中國臨床試驗失敗」,迄今最精確銀河繫結構圖
    研究顯示:新冠病毒會攻擊特定類型的細胞,鼻腔和肺部是薄弱點麻省理工學院(MIT)、哈佛大學的研究團隊攜手合作,鑑定出了特定類型的細胞——這些細胞似乎是新冠病毒的「靶標」。利用在不同類型細胞中發現的有關RNA的現有數據,研究人員能夠搜索表達兩種蛋白的細胞,這些蛋白可以成為「橋梁」幫助新冠病毒進入人體細胞。
  • 科學網—科學家繪出迄今最高精度銀河磁場結構圖
    (圖片來源: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12月7日(北京時間)報導,德國馬普研究院天體物理研究所(MPA)和一個大型國際無線電天文學家研究小組合作,繪製出迄今精度最高的銀河磁場結構圖,不僅在大尺度上顯示了不同天域的法拉第深度,還在小尺度上提供了銀河氣體渦流的信息。
  • 銀河系是什麼形狀?旋臂勻稱美麗
    《科學美國人》近日刊登了由美國哈佛-斯密松天體物理中心資深天文學家、美國科學院院士馬克·裡德和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鄭興武聯合撰寫的題為「銀河系新視野」的封面文章,總結了由他們兩人及德國馬普射電天文研究所卡爾·門滕教授所領導的國際團隊,歷經15年時間對銀河繫結構潛心研究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