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知識局:中國人到底算不算黃種人?

2020-08-01 地球知識局法人代表
地球知識局:中國人到底算不算黃種人?

中國人常說自己是黑頭髮黑眼珠黃皮膚,承認自己是「黃種人」。但中國人的皮膚並不發黃,在亞洲,中國人的皮膚是最白皙的,而皮膚最黑的印度人反而被定性為亞洲白人!

地球知識局:中國人到底算不算黃種人?

再反觀西歐美洲的白人,也有很多黑頭髮黑眼珠,所以,如果簡單以外貌分類,中國人被定性為黃種人,其實很牽強!

地球知識局:中國人到底算不算黃種人?

在人類學上,中國人屬於是高加索人種蒙古人種、尼格羅人種的其中一個分支,而西歐美洲的白人也屬於高加索人種,膚色和蒙古人種是一樣的,與中國人屬同一個範疇。

地球知識局:中國人到底算不算黃種人?

在國際上,歐美等發達國家不會稱呼黃種人,只會稱呼白人、黑人和亞洲人。有趣的是,同屬亞洲的日本人從不承認自己是黃種人,他們拒絕黃種人的稱呼!

地球知識局:中國人到底算不算黃種人?

而我國之所以接受黃種人的稱呼,有可能來自於我們是炎黃子孫,但同樣有一個黃字,炎黃的黃卻指的是「黃帝」而不是黃皮膚。

地球知識局:中國人到底算不算黃種人?

中國人的審美觀一直是以白為美,黃種人是上個世紀西方人對人種的分類,有「白人至上」醜化其他種族的嫌疑!隨著中國的發展與強大,中華文明的廣泛傳播,我們應該在世界交往中更多的使用「華人」而不是「黃種人」這一彆扭的稱呼!

相關焦點

  • 中國人以前被劃分為「白種人」怎樣一步步變為了黃種人?
    但是,中國人最初是「白種人」,變為黃種人也只不過新近的幾百年的事情。早起歐洲傳教士們如沙勿略、範禮安、利瑪竇的眼裡,中國人都是白種人。中國人以前被劃分為「白種人」,怎樣一步步變為了黃種人? 一直以為人種的劃分是因為膚色,其實黃種人並不是個生物學的概念,而是文化政治的原因,其實是西方人制定了人種的劃分,分出了白種人、黃種人、和黑種人。
  • 中國人膚色並不黃,為何叫黃種人?白種和黃種人,依據什麼劃分?
    人種的劃分,部分從膚色可以直觀辨別,比如黑種人皮膚黝黑,白種人膚色較淺,棕色人種介於兩者之間。但一直以來,黃種人(主要是東亞人)的劃分爭議很大,其他三種人肉眼就能很直觀分辨顏色,唯獨黃種人的膚色難以判斷。
  • 中國人被定性為「黃種人」,是種族歧視的結果
    在人種劃分上,包括中國人在內的亞洲人屬於「黃種人」或「蒙古人種」,是一個我們從小耳熟能詳的「常識」。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以上劃分所依據的不是科學成果,而是政治觀念。此種飽含種族歧視意味的劃分方法,在19世紀末歐洲衍生出流行一時的「黃禍論」,並對東方的中、日兩國產生重大影響。
  • 中國人為什麼被稱為黃種人 外國人眼裡的中國人竟是這樣的
    在我們的認知裡,中國人一直以來就是黃種人,而白種人都生活在西方,非洲人都膚色黝黑。我們每一個人都為自己的黃皮膚黑頭髮引以為傲,中國人的外貌特徵被稱為典型的東方美。但很少有人知道我們中國人為何被稱為是黃種人呢?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在中國,並不一定每個人都有黃皮膚,我們身邊有很多人有著白色的皮膚,而且黃皮膚的人也並沒有特別黃。其實在膚色的劃分上也有很多歷史原因。
  • 我們中國人是「龍的傳人」,怎樣一步一步成為了「黃種人」?
    我們中國人是「龍的傳人」,怎樣一步一步成為了「黃種人」?歌曲《龍的傳人》裡有句歌詞道:「古老的東方有一群人,他們全都是龍的傳人。黑眼睛、黑頭髮、黃皮膚,永永遠遠是龍的傳人。」作為「龍的傳人」的中國人,怎麼會被認為是「黃皮膚」,又被稱為「黃種人」呢?
  • 專訪「地球知識局」公眾號創始人:嚴肅科普也能「玩梗」
    從理工科碩士到新媒體人,從沒有基礎到歷史、地理、管理樣樣精通,「地球知識局」公眾號聯合創始人田地心在2020新媒體行業南方峰會上分享了新媒體經驗。「地球知識局」公眾號聯合創始人理工科碩士轉型為新媒體人「17年我還在德國留學的時候,『地球知識局』創始人就找到我
  • 中國人也有膚色很白的人,但卻被稱為黃種人,原來暗藏西方的詭計
    這首歌詳細地描述了一個中國人的外貌特徵,但是大家可能有所不知,其實最早中國其實並不是被稱為黃種人的,而是「白種人」。從白種人變成黃種人,其實也就是這短短幾百年的事情,其實最早在歐洲的傳教士的眼裡,我們和他們都是正宗的白種人。
  • 生活在北極的黃種人,面孔神似中國人,孩子老婆大家「共有」
    生活在北極的黃種人,面孔神似中國人,丈夫打獵讓妻子招待客人隨著我國旅遊業和交通業的不斷發展,中國遊客的身影也是遍布了世界各地。各種稀奇古怪的旅遊景點都被中國遊客給開發出來了,很多中國遊客都在世界各地參觀遊玩了當地的原始部落,都非常的感興趣。
  • 中國人是怎麼變成黃種人的?一個隱私部位留下了證據,性的選擇與進化
    大家都知道,世界上一共有三大人種,分別是:黃種人,白種人,黑種人。其中白種人是數量最多,也是分布最廣的人群,像歐洲和美洲,在人們的印象裡就都是白人為主,他們一般有著金色的頭髮,藍色的眼睛,高挺的鼻梁,但卻是不太耐老,大部分白色人種在四十歲左右就開始老化,皮膚跟氣質立馬大不如從前。
  • 當黃種人在美國被歧視,中國人希望團結,但日本人選擇甩鍋中國人
    部分標語截圖日本人不相信,覺得美國人可能把店主當成了中國人或韓國人起初中國媒體也進行了報導,善良的中國人,還覺得亞洲人應該團結起來,一起抵制這種赤裸裸的種族歧視。日本人:「說的是反正不是我們」面對這種狀況,善良的中國人需要接受事實,警惕並丟掉任何的幻想,因為
  • 黑人的基因是與黃種人相近,還是與白種人更接近?
    ,目前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個人,我們彼此之間的基因相似程度都達到了99%。也就是說,其實白人、黑人和黃種人的基因差異都很小,而膚色更是完全不能用來判定不同個體之間的體能和心智差異。 比如,生活在非洲的人也有族裔之別,但這些來自非同一個族裔的人之間所存在的差異,其實比我們中國人和白種人之間的基因差異還大一些。
  • 瀛寰新譚|按膚色劃分人種若靠譜,張飛是黃種人還是黑種人?
    那麼這種既不科學、又帶有歧視性質的東西,是怎麼被「黃種人」接受的呢?「我是黃種人」的由來明清西學東漸,中國人對不同知識、觀念,接受程度也不同。比如地心說,在基督宗教世界鬧得天翻地覆,中國人相對容易地就接受了。同樣,中國人接受近代人種的觀念和知識,也順利得有些低調。近代人種劃分(包括膚色)的知識最早在十九世紀中葉傳到中國。
  • 黑人的基因與白種人相近,還是黃種人的基因與白人接近?
    可能直到現在都還有人認為:黑人的智商天生就沒有白人和其他人種高,黑人能在很多運動競技中獨佔鰲頭是因為天生就運動細胞發達。但人與人之間的基因差異大小,真的可以從膚色差異一分高下嗎?黑人的基因與白種人相近,還是黃種人的基因與白人接近?
  • 北極冰原上的黃種人部落,面孔酷似中國人,妻子屬於部落「共有」
    北極冰原上的黃種人部落,面孔酷似中國人,妻子屬於部落「共有」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人們的收入有而是不斷的提高了。但是最近有人在北極發現了一個神秘的部落,這個部落的人是黃種人而且面孔和中國人神似,而且這個部落的風俗非常奇怪,妻子屬於部落共有。這個部落被人們稱為因紐特人,這個部落的人屬於黃種人而且面孔和中國非常相似,這些人已經在北極生活了非常久的時間了,據部落的老人介紹他們在這裡生活了有一千多年了,是因為滅國所以從東南方遷過來的。
  • 非洲,難上加難 | 地球知識局
    (⊙_⊙)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地球知識局——NO.1587-病毒改變非洲 製圖:豹妹 / 校稿:貓斯圖 / 編輯:養樂多儘管有無數人高呼非洲將是本世紀的希望大陸,但如今非洲依舊是地球上最貧困、最混亂、最不為人關注的大陸。
  • 匈奴人是純正的黃種人嗎?DNA檢測:是一個十分複雜的民族
    世界之大,最值得敬畏的就是「生命」,有了生命生活就充滿希望,當然人活著也是一種「利益」趨勢!世界上的人分為黃種人、白種人、黑人等等,作為華夏兒女的中國人都長著一副黃種人的面孔,對於少數民族而言可能有很大的不同,那曾經強悍的匈奴人是否為純正的黃種人呢?DNA檢測:是一個十分複雜的民族!
  • 「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到底算不算珍稀生物?
    「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到底算不算珍稀生物?它們是一類瀕臨絕跡、古老而珍稀的腔腸動物,是地球上最低等級生物之一。  關於發現桃花水母的報導,在金華並不新鮮,各縣(市、區)均曾有發現桃花水母的報導。  離金華市區不遠的金東區嶺下鎮三汶塘水庫,就曾數次發現了桃花水母,這個水庫也因為被發現了桃花水母而被印證「水質好」。
  • 古埃及人是白種人還是黃種人?
    (傳說中的埃及的第一美人)古埃及人創立的文明比我們中國人引以為豪的華夏文明還要早上幾千年。但古埃及文明沒能延續下來。相當於中國歷史的戰國後期,大約公元前350年起,波斯人和希臘人先後統治了埃及,古埃及文明從此中斷了。(獅身人面像)由此,古埃及文明只在荒漠上留下蠻力無法消滅的金字塔,更多地則被封存到了廣漠的塵沙之下,留給後人無盡的神秘。
  • 中國人為何是黃種人?一個隱私部位留下了秘密,性的選擇與進化
    引言如今人類文明發達,很多人都會問一些看似無稽的問題,例如「為什麼進化最終勝利者是人類」或者「白人為什麼是白人」「中國人為何是黃皮膚」。然而,正是這些看似無聊的問題,曾經決定整個人類文明的走向。中國人為什麼是黃種人?根據地理位置決定膚色論,我們常常覺得,既然白人生活在歐洲,黑人生活在非洲,理所當然,越接近赤道越炎熱的地方,人種膚色越深,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澳大利亞就曾經與一個叫塔斯馬尼亞島的島嶼相連,島上的氣候與歐洲大陸相同,後來島嶼逐步分裂,與世隔絕,相隔一萬多年。在這一萬年時間裡,島上居民的膚色不僅沒有變淺,反而逐漸加深。
  • 海奧華預言:地球上的第一批人類,是黃種人和黑種人
    那時的地球和現在有著不同的軸運轉,一天是三十小時十二分鐘,一年是二百八十天,赤道氣候比現在潮溼。黑種人選擇了澳大利亞作為移民基地,在內陸海邊建立了移民基地,後來在現在紐幾內亞的地方建立了更多的基地。黃種人則選擇了現在的緬甸,在孟加拉灣海邊建立了移民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