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為何是黃種人?一個隱私部位留下了秘密,性的選擇與進化

2020-11-19 歷史大吐槽

引言

如今人類文明發達,很多人都會問一些看似無稽的問題,例如「為什麼進化最終勝利者是人類」或者「白人為什麼是白人」「中國人為何是黃皮膚」。然而,正是這些看似無聊的問題,曾經決定整個人類文明的走向。文明的前進得益於對問題的求知慾和探索欲,面對人類文明史,即使有成文答案,大多數時候也無法完全盡信。

中國人為什麼是黃種人?根據地理位置決定膚色論,我們常常覺得,既然白人生活在歐洲,黑人生活在非洲,理所當然,越接近赤道越炎熱的地方,人種膚色越深,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

澳大利亞就曾經與一個叫塔斯馬尼亞島的島嶼相連,島上的氣候與歐洲大陸相同,後來島嶼逐步分裂,與世隔絕,相隔一萬多年。在這一萬年時間裡,島上居民的膚色不僅沒有變淺,反而逐漸加深。這足以說明,人種的膚色變化和地理位置、氣候都沒有太大關係。

一、「地理選擇」說的滯後性

我們能通過查閱資料發現,膚色分化對於人類來說是很晚發生的事,距今不過七萬年左右。在此之前,人類統一聚居在非洲,同為黑色人種,不分彼此。直到走出非洲後,通過某種選擇作用,人類膚色變得越來越淺,才有了白種人和黃種人的出現。

對於地理位置選擇論,也不是全無道理,但與之相較,性選擇在時間點上位於地理選擇之前。

人類膚色之所以受到地理位置影響,是因為赤道以外的地區陽光照射程度不同。在高緯度地區陽光輻射少,人體所需要通過曬太陽以獲取支撐骨鈣質的維生素D需求增大,假如膚色太深,會因為吸收太陽光的缺乏更少合成維生素D,最終因為缺少骨鈣質,患上佝僂病而死。

地理論調不無道理,但忽略了一個重要事實,人類在尚未形成農業社會的時候,食物來源是極其多樣的,從野果野菜到昆蟲野獸,什麼都吃,因此對維生素D除了通過曬太陽體內合成,也還可以體外簡單吸收,從人體對鈣物質的要求來講,很難出現佝僂病現象。偏偏是在發達先進的農業文明出現後,人類飲食結構趨向單一化,變為以穀物為主其餘蔬果肉類為輔,由此,才引發了體內缺乏維生素的一系列毛病。

從這個角度來講,我們更需要有一個理論,在地理選擇論之前解釋,更早的人類為什麼會出現膚色分化?

二、「性選擇」說的提出

大約在四十萬年前,地球上就出現了類人生物。智人只不過是進化的最終勝出者,才成為後來人類的祖先,智人膚色更淺,相較於其他人種來說,體型更接近現代人類。現代社會普遍認為,更淺的體色有利於顯現雌性個體性成熟特徵,從而吸引到雄性交配,並對單一雄性形成長期性吸引力,從而保證形成家庭的穩固,共同撫養下一代長大。

智人的大腦容量優勢極為明顯,比起其它人種來說,智人光是大腦已經重了百分之十,由此產生出更高的智力,以便應對進化過程中各種突發環境,大腦的不斷增大,使得腦容量個體基因遺傳下去。時間向後推,智人因為食物資源組成結構的原因,無法將更多熱量給予身體,骨盆寬度不可能再拓寬,越來越大的頭顱,產生了獨特的難產現象。

要知道,自然界從無普遍早產現象,幼生兒假如無法移動,缺少自理能力,很快會被淘汰。偏偏人類為了高智力不得不犧牲身體素質,由此,早產兒腦殼更軟、更容易出生就被寫進了基因庫,從此通過自然選擇,早產越來越普遍,逐漸形成新一代人類幼崽的特徵,即身體綿軟,軀幹細小,頭顱脆弱。唯有這樣,孱弱的人類才能順利完成生產。

而這樣的嬰兒必須要有男女搭配的家庭來照顧,那麼,能維持長久兩性關係的秘訣是什麼?原始人可沒有感情,也沒有社會資源一說,那只能談性吸引力,因為繁衍能力的確是原始時代最重要的東西

膚色淺淡的人類更容易體現身體特徵,也更吸引雄性前去交配。人類在進化過程中已經意識到了雌性被動等待是不可行的繁殖方法,就讓她們擁有了乳房。乳房通過膨脹,展現出個體性成熟期的到來、女性特徵也能夠在淺淡膚色的襯託下,變得更明顯,以吸引雄性,完成交配,並作為性吸引力,維持家庭關係直至幼崽能夠獨立存活。

所以通過不斷的交配和自然選擇,膚色深的個體逐漸被淘汰,無法繼續存活。如此,第一代膚色差異開始分化。後來通過地理位置選擇,再度分為黑白黃三個人種,這才是邏輯上能夠站得住腳的嚴謹推論。

三、艱難的性進化史

人類從古至今,依靠性完成進化。性讓人種得到繁衍延續,讓種群隨時補充損失的個體。失去雌性的性吸引力,雌雄交配率下降太多,一個種群便會很快滅亡。由此,人類種群和其他種群曾大力對繁衍方式進行優化、改變。

包括能人、直立人、尼安德特人在內,太多人屬動物滅絕,他們或者力大無窮,或者速度敏捷,智人成為最後的優勝者,除了運氣,大概只剩下高容量大腦帶來的想像力這一個原因。通過大腦,人類儲存信息,辨認氣味,產生性交衝動,知道照顧後代,在一代代的演變下,祖先的嘴部和膚色逐漸變成現代人類的模樣。

這樣的導向可以說是種群固定的、與生俱來審美習慣,同時也使得定向進化之路無比坎坷,經過多少代膚色的淺淡化,才能讓黃種人這個性狀廣泛流傳在中原地帶?我們不得而知。

性交產生的雙親半保留複製式的進化,能夠最大限度保持優秀性狀的傳遞。所以,中國人的黃皮膚可能是由地理環境所含太陽射線決定,但最初,人類出現膚色分化的根本原因,不過是為了維持繁衍率。這一曲折艱難的遺傳過程,全部表現在了我們的優秀性狀中。

結語

世界上的科學探索永無止境,一旦人覺得自己無所不知,離徹底白痴也就不遠了。人類的膚色進化自古以來是個大命題,每一位站在巨人科學肩膀上的研究者,或許都只能終其一生,提出一個有可能但不全是的理論支撐自己的觀點。對於性選擇,既然有人提出,就會有人相信,同時再有人立論反駁。正是在這樣的不斷批判、爭論、創新中,才能出現眾多驚豔普通人的科學成就。

對中國人是黃種人的原因,性選擇說法不在乎全部符合,而只要合乎邏輯,假如推論中再出現實驗盲點,自然還會有更精彩的理論。不得不說,性作為當代社會避忌談起的東西,和食物一樣是文明的延續手段,故而性選擇和膚色進化,無需羞於談起。期待未來會有更多翔實論據,多方面證實性選擇對人類膚色,尤其是中國人膚色形成的影響。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中國人是怎麼變成黃種人的?一個隱私部位留下了證據,性的選擇與進化
    大家都知道,世界上一共有三大人種,分別是:黃種人,白種人,黑種人。其中白種人是數量最多,也是分布最廣的人群,像歐洲和美洲,在人們的印象裡就都是白人為主,他們一般有著金色的頭髮,藍色的眼睛,高挺的鼻梁,但卻是不太耐老,大部分白色人種在四十歲左右就開始老化,皮膚跟氣質立馬大不如從前。
  • 中國人為什麼是黃種人?一個隱私部位留下了秘密,性的選擇與進化
    老虎、獅子、豹子都是豹屬動物,豹屬動物的種類非常多,馬、驢和斑馬都是馬屬動物,馬屬動物的種類也比較多,並且同一個物種還有不同的亞種,地球上的狐狸、狗都有不同的種類,現代智人是地球上唯一的人屬動物,且屬於同一個物種,因此,我們內部的基因差異非常小,但是,我們會發現一個現象,我們的外貌差異比較大,地球上的人類可分為黃種人、白種人和黑種人,皮膚有白色、黃色和黑色,頭髮有黑色、金黃色、棕色和紅色,眼睛有黑色
  • 中國人為何是「黃種人」專家:這個隱私部位,給出答案
    Hello大家好我是小楠,今天給大家說一下人類起源與性的選擇和進化,大家都知道人類是從猿進化過來的,而猿類起源於2500萬年前的中新世,由舊世界猴演化而來,猿類在那段時間種類繁多,家族人丁興旺,但卻在800萬年前發生了一次大滅絕,只有幾種猿類活了下來,我們人類也就是在這種大滅絕的背景下演化出來的
  • 人類進化成「無毛」,卻留下頭和隱私部位的毛髮,這是為何?
    生活中,我們看見有些人毛髮旺盛體毛過多,都可能會去嘲笑,說他是&34;。這引發了我們的思考,為何現在的人類進化成了幾乎&34;的&34;?說無毛是有些誇張,不過相比我們的近親動物黑猩猩和猿猴來說,我們身上這點小碎毛確是微不足道。
  • 生物進化中,人類為何會失去體毛,只留下局部與隱私部位的毛髮?
    生物進化論最早成書確立是達爾文的《物種起源》,書中對人類從四肢爬行的古猿進化成兩腳直立行走的人進行了詳細的鋪墊與描寫,同時提出了自然界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進化守則。我們可以說,人類之所以進化成現在這幅模樣,完全是自然促使的產物,形態、聲音、身體構造,哪一樣都是自然界精心設計後的成果,有的讀者可能會發出這樣的疑問:進化中身體形態變了就變了,怎麼身上長出來的長毛髮也會脫落呢?
  • 人類進化到現在,為何只保留了頭髮和隱私部位的毛髮?
    導語:人類進化到現在,為何只保留了頭髮和隱私部位的毛髮?太陽會直接照射在你的頭皮上,皮膚病會慢慢的找上你,人們出門不得不帶著帽子去防曬,隱私部位失去毛髮,會因為摩擦而受傷,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人類在進化的過程中失去了全身的毛髮,卻獨獨留下了頭部和隱私部位的毛髮呢?今天小編就帶著小夥伴們一起探索一下!
  • 人類在進化過程中毛髮為何會退化?一些部位的毛髮為何能留下呢?
    除了行為特徵的變化之外,身體的特徵也隨之發生了明顯變化,其中一個比較突出的變化就是,本來和猿一樣覆蓋全身的毛髮逐漸退化,僅在頭部、腋部和隱私部位留有些許毛髮,這是什麼原因呢?關於人體祖先體毛退化的原因,科學界有幾種不同的解釋,其中以散熱說、擺脫寄生蟲說、性選擇說最有代表性。但是,擺脫寄生蟲說,不能完美地解釋為何人體大部分的體毛退化後,頭部、腋部和隱私部分還保留有毛髮;而性選擇說,不能完美解釋雌雄個體體毛退化的一致性。所以,擺脫寄生蟲說和性選擇說都帶有一定的局限性,散熱說也就成為了科學界最主流的觀點。
  • 中國人膚色並不黃,為何叫黃種人?白種和黃種人,依據什麼劃分?
    人種的劃分,部分從膚色可以直觀辨別,比如黑種人皮膚黝黑,白種人膚色較淺,棕色人種介於兩者之間。但一直以來,黃種人(主要是東亞人)的劃分爭議很大,其他三種人肉眼就能很直觀分辨顏色,唯獨黃種人的膚色難以判斷。
  • 唯獨留下了頭和隱私部位的毛髮?
    人類是地球上目前種群數量最多的哺乳動物,很明顯,在進化的這條路上,獲得了絕對性成功。能夠製造和使用工具,使得人類站在了食物鏈頂端。除了大腦十分發達以外,與其他動物相比,最明顯的一個外貌特徵就是光溜溜的身體。
  • 中國人也有膚色很白的人,但卻被稱為黃種人,原來暗藏西方的詭計
    這首歌詳細地描述了一個中國人的外貌特徵,但是大家可能有所不知,其實最早中國其實並不是被稱為黃種人的,而是「白種人」。從白種人變成黃種人,其實也就是這短短幾百年的事情,其實最早在歐洲的傳教士的眼裡,我們和他們都是正宗的白種人。
  • 人類男性在演化時,隱私部位丟了一塊骨頭,為什麼沒有影響生育?
    我們知道,很多雄性動物的隱私部位都有一個骨頭,而且該骨頭在繁衍後代時充當著重要的角色,它可以隨時保證雄性進入狀態,與雌性繁衍後代。另外肋骨造人說傳播力度更大,人們對此深信不疑。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類逐漸觀測到地表之下有許多化石,而且這些化石並不屬於目前已知的任何一個物種,它們都已經滅絕了,但它們的身體構造和現有的生物構造具有相通性。
  • 人類失去全身毛髮,卻單獨留下頭部和隱私部位毛髮,這是為什麼?
    靈長類動物中除了人類外都是披毛的,從這個角度來看人類可以稱之為「裸猿」,但在進化的過程中人類是基於什麼原因而失去全身毛髮,唯獨留下了頭部和隱私部位的毛髮?這個問題目前沒有確定的答案,但科學家給出過幾種假說。
  • 中國人為什麼被稱為黃種人 外國人眼裡的中國人竟是這樣的
    在我們的認知裡,中國人一直以來就是黃種人,而白種人都生活在西方,非洲人都膚色黝黑。我們每一個人都為自己的黃皮膚黑頭髮引以為傲,中國人的外貌特徵被稱為典型的東方美。但很少有人知道我們中國人為何被稱為是黃種人呢?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在中國,並不一定每個人都有黃皮膚,我們身邊有很多人有著白色的皮膚,而且黃皮膚的人也並沒有特別黃。其實在膚色的劃分上也有很多歷史原因。
  • 中國人被定性為「黃種人」,是種族歧視的結果
    在人種劃分上,包括中國人在內的亞洲人屬於「黃種人」或「蒙古人種」,是一個我們從小耳熟能詳的「常識」。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以上劃分所依據的不是科學成果,而是政治觀念。此種飽含種族歧視意味的劃分方法,在19世紀末歐洲衍生出流行一時的「黃禍論」,並對東方的中、日兩國產生重大影響。
  • 進化過程中,人類為何褪去了體毛,只保留頭部和隱私部位的毛髮?
    愛美的女孩子,如果發現長了腿毛,都會選擇將其剃掉。或者用別的方法,抑制腿毛的生長。普通人會覺得這是擁有愛美之心的表現,科學家會想得更遠,人類為什麼褪去了濃密的體毛,只保留了頭髮和隱私部位的毛髮?基因突變完全是隨機的,也沒有固定的方向,所以人類的進化路線是獨有的,別的動物都學不來,包括靈長類動物。除了用進化論的觀點來解釋,科學家還提出了另一種猜想。人類的祖先可能在海洋裡生活過一段時間,在海洋裡褪去了毛髮。海洋動物基本都是沒有毛髮的,這點和人類十分接近。海洋裡的環境也不需要保暖,只要保留頭髮就好了,它能夠保護我們的頭部,以免被陽光曬傷。
  • 人類進化過程中丟失全身毛髮,頭部及隱私部位除外,這是為什麼?
    在靈長類動物中人類最特殊,不僅僅是因為我們直立行走發展出智慧文明,而是在進化的過程中丟掉了全身毛髮,最終只有頭部和隱私部位剩下毛髮。例如現在地球上和人類親緣關係最近的黑猩猩就全身皮毛,人類略顯光禿禿的。對於這個問題並非是無的放矢,有很多生物學家都發出過類似的疑問,目前為止也沒有統一的答案。
  • 人類全身「無毛」,卻單獨留下頭和隱私部位的毛髮?是什麼原因?
    但是人類為什麼在進化之路上逐漸地褪去了全身的毛髮,只在一些特定位置留有長毛?例如,我們都有濃密的頭髮,腋下及隱私部位也都有長毛,但是軀幹上幾乎就是光禿禿的了。現代人類都是智人的後代,智人就是曾經人屬下的一個成員,除此之外還包括尼安德特人
  • 人類男性在進化過程中,為何隱私部位會丟失一塊骨頭?有何影響?
    但是這些缺陷都是可以理解的,並且從進化論上可以輕鬆的解釋得通。而人類男性隱私部位那塊骨頭的消失,卻一直令科學家非常的疑惑,因為這非常不利於種群的發展和繁衍,人類失去的是一個能讓我們祖先很容易保持堅硬的骨頭,而選擇了一種更加費力的方式,這種方式可能很容易導致一些個體在野外生存條件下勃qi失敗,那麼自然會影響到種群的繁衍問題。
  • 按進化論去看,為什麼我們在進化過程中褪去毛,只留下個別部位?
    今天聊一個有點羞羞的話題。按照達爾文的進化論來看,人類和大猩猩是一個祖先。也就是說,我們和大猩猩是近親,但是我們仔細去分辨的話,就會發現我們和猩猩的長相以及體態相差甚多。別的不說,就說猩猩一身的毛,但是人類卻只有頭上和一些比較羞羞的部位有毛髮。
  • 人類為什麼失去全身毛髮,只留下頭部和隱私部位的毛髮?
    為什麼人類只留下了頭部和隱私部位等少數的毛髮呢?那些沒有褪去的毛髮又有什麼作用呢?根據化石的證據推測,2500萬年前的靈長類動物分化成兩支——猴科和人猿總科。到了1800萬年前,人猿總科又分化成兩支——長臂猿科和人科。此後,人科又進一步分支為人亞科與猩猩亞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