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在進化過程中毛髮為何會退化?一些部位的毛髮為何能留下呢?

2021-01-09 優美生態環境保衛者

500萬年以前,我們人類的祖先,為了擴大生存領地範圍,以獲取更多的充沛食物,逐漸從森林走出來,與此同時也開啟了直立行走的進化。除了行為特徵的變化之外,身體的特徵也隨之發生了明顯變化,其中一個比較突出的變化就是,本來和猿一樣覆蓋全身的毛髮逐漸退化,僅在頭部、腋部和隱私部位留有些許毛髮,這是什麼原因呢?

任何生物種群,在漫長的生存進程中,都會時刻面臨適應自然環境及其變化的問題,因此在個體生理特徵和行為模式上,會表現出相應的改變,久而久之就會將決定這些生理特徵和行為模式變化的基因固化下來,從而與原有基因相比,基因的某些部位發生了突變。其實,基因的突變是任何生物個體在生命進程中,所發生的必不可少的變化,只不過在自然環境及其改變的脅迫下,基因發生突變的概率變大,時間間隔變短。當這種基因突變有利於適應自然環境時,發生突變的生物個體的生存能力就會變強,從而將這些基因以遺傳的形式傳遞給下一代。

關於人體祖先體毛退化的原因,科學界有幾種不同的解釋,其中以散熱說、擺脫寄生蟲說、性選擇說最有代表性。但是,擺脫寄生蟲說,不能完美地解釋為何人體大部分的體毛退化後,頭部、腋部和隱私部分還保留有毛髮;而性選擇說,不能完美解釋雌雄個體體毛退化的一致性。所以,擺脫寄生蟲說和性選擇說都帶有一定的局限性,散熱說也就成為了科學界最主流的觀點。

人類祖先從森林走向草原,主要的驅動因素就是為了獲取更為廣闊的生存空間,以及在此基礎上更為豐富的食物來源。然而,人類受自身生理因素的限制,沒有體型的絕對優勢,也沒有迅猛的速度,更沒有尖銳的牙齒和腳爪,在狩獵過程中,身體方面的唯一優勢就是耐力,可以以一定的速度長久進行奔跑,而這個技能,在自然界很少有動物可以比擬。

那些來到草原的人類祖先,由於最初的生活區域是在非洲,那裡氣溫普遍較高,而渾身覆蓋有濃密的毛髮,對於在奔跑過程中的身體散熱,無疑會造成極大的負擔。所以,在適應自然環境和行為模式的過程中,那些體毛濃密的人類祖先,不但持續性奔跑的耐力不足,狩獵能力和效率很低,而且會時刻面臨著中暑和死亡的威脅。而那些體毛不甚濃密的人類祖先,通常都能高效地捕獲到更多的獵物,而且身體健康也不受什麼影響,能夠更好地生存下去,這樣長期下來,剩餘下來的人類祖先普遍體毛較少,就這樣一代一代地將這種基因傳遞下去,最終人類身體上的大部分體毛,都以纖細的絨毛所代替,這樣更利於出汗,也更利於體內的熱量隨著汗液的蒸發被帶離。

而身體其它部位殘留的毛髮沒有退化,主要原因就在於進化論中「用進退廢」的理論,也就是說一個器官、組織或者其它身體特徵,有用處的則會越來越發達,沒有用處的則越來越傾向於退化。人體中的頭髮、腋毛、隱私部位的毛髮以及眉毛等,則由物體內另外特殊的基因所控制,在生存過程中,這些部位的毛髮對於人體的生理和行為能力,則有很強的保護功能,因此被保留了下來。

比如,頭髮可以有效遮擋太陽光線中的紫外線,另外還可以起到禦寒、緩衝外界衝擊等作用,這樣就能更加有效地維持頭部的體溫,同時避免與外界的直接接觸,這樣人體中最重要的器官-大腦,就被有效地保護起來。

而腋部和隱私部位的毛髮,因為部位的特殊位置,則能夠起到隔絕胳膊與兩肋上方、大腿與腹部皮膚的作用,避免在頻繁的運動過程中因皮膚間的摩擦而造成損傷,起到了很好的緩衝作用。

至於眉毛和睫毛的作用,也是非常明顯的,那就是阻擋外界的一部分灰塵進入眼睛,同時也能夠隔絕從頭部上方滴落的汗水和雨水等,從而減少日常生活中外界環境對眼睛的刺激。

人體是一個複雜的機器,這個機器在人類歷史的長期進化過程中,不斷進行著優化和調整,使其更加平穩、高效地來應對自然環境及其變化的影響,能夠保留下來的性狀,可以說沒有一樣是多餘的,雖然有些看上去沒有什麼用(比如闌尾等),但實際上也會或多或少地發揮著相應功能,只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環境的變化,有些功能越來越弱化,有些功能越來越強化,所以說人體的進化,永遠是在路上,沒有終點。

相關焦點

  • 人類在進化的過程中,為何會丟失全身毛髮,只留下私處毛髮呢?
    無論是從外觀還是基本特徵,人類和黑猩猩的差距不是一絲半點,比如黑猩猩外觀擁有厚厚的毛髮,可是人類只有私處部位隱藏頭髮,如果說人類早期真的和黑猩猩的外貌相差無幾,為什麼人類要丟掉自己的全身毛髮,只留下自己的毛髮呢?
  • 人類為何會失去全身毛髮,只剩下關鍵部位毛髮?
    important}眾所周知,人類的祖先是古猿,古猿經過漫長的進化,逐漸形成了現代人的模樣,黑猩猩作為我們人類的近親,同樣也是古猿的分支,但黑猩猩渾身是毛,可人類身上的毛髮早已退化了,只留下一些隱私部位的毛髮而已,所以很多人都有這樣的問題,同樣是古人的後代,為什麼人類身上的毛髮基本都消失了呢?
  • 人類進化到現在,為何只保留了頭髮和隱私部位的毛髮?
    導語:人類進化到現在,為何只保留了頭髮和隱私部位的毛髮?太陽會直接照射在你的頭皮上,皮膚病會慢慢的找上你,人們出門不得不帶著帽子去防曬,隱私部位失去毛髮,會因為摩擦而受傷,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人類在進化的過程中失去了全身的毛髮,卻獨獨留下了頭部和隱私部位的毛髮呢?今天小編就帶著小夥伴們一起探索一下!
  • 為啥人類進化過程中,失去大量的毛髮,卻還保留一些重要部位毛髮
    如果要說人類是自然進化而來的,那麼就一定會提及到靈長類的動物!而且很多科學家認為如今的那些靈長類動物和我們人類還有很多相似之處,不過外觀差別大的是他們身上還有非常多的毛髮,而如今的人類卻只有頭部和隱私部位留有部分毛髮。
  • 人類進化成「無毛」,卻留下頭和隱私部位的毛髮,這是為何?
    生活中,我們看見有些人毛髮旺盛體毛過多,都可能會去嘲笑,說他是&34;。這引發了我們的思考,為何現在的人類進化成了幾乎&34;的&34;?說無毛是有些誇張,不過相比我們的近親動物黑猩猩和猿猴來說,我們身上這點小碎毛確是微不足道。
  • 人類為什麼會失去全身毛髮?唯獨留下了頭和隱私部位的毛髮?
    那麼問題來了,人類為何會在漫長的進化中,失去濃密的全身毛髮,進而開始穿衣禦寒的呢?又為何留下了頭和隱私部位的毛髮,這其中蘊含著什麼實際作用呢?英國生物學家查爾斯·達爾文在《進化論》中指出:所有生物物種是由少數共同祖先,經過長時間的自然選擇過程後演化而成。
  • 生物進化中,人類為何會失去體毛,只留下局部與隱私部位的毛髮?
    生物進化論最早成書確立是達爾文的《物種起源》,書中對人類從四肢爬行的古猿進化成兩腳直立行走的人進行了詳細的鋪墊與描寫,同時提出了自然界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進化守則。我們可以說,人類之所以進化成現在這幅模樣,完全是自然促使的產物,形態、聲音、身體構造,哪一樣都是自然界精心設計後的成果,有的讀者可能會發出這樣的疑問:進化中身體形態變了就變了,怎麼身上長出來的長毛髮也會脫落呢?
  • 進化過程中,人類為何褪去了體毛,只保留頭部和隱私部位的毛髮?
    同為靈長類生物,人類身上沒有那麼多的毛髮,黑猩猩卻渾身長滿了體毛。以我們的審美來看,自然是不好看的。愛美的女孩子,如果發現長了腿毛,都會選擇將其剃掉。或者用別的方法,抑制腿毛的生長。普通人會覺得這是擁有愛美之心的表現,科學家會想得更遠,人類為什麼褪去了濃密的體毛,只保留了頭髮和隱私部位的毛髮?
  • 為何人類在進化過程中,會全身褪去毛髮,只留下頭髮、陰毛和腋毛
    庫爾特·斯坦恩有一部著名的著作《頭髮:一部趣味人類史》,這是一部關於毛髮的趣味文化史。他在裡面有一句很著名的話:人類長出毛髮是為了生存,而褪去毛髮,是為了更好地生存。那為什麼我們人類在進化的過程中,沒有黑猩猩和大猩猩那樣的毛髮?而是全身褪去來毛髮,只有頭髮、腋下以及陰部位置保留了毛髮呢?
  • 人類為什麼失去全身毛髮,只留下頭部和隱私部位的毛髮?
    為什麼人類只留下了頭部和隱私部位等少數的毛髮呢?那些沒有褪去的毛髮又有什麼作用呢?根據化石的證據推測,2500萬年前的靈長類動物分化成兩支——猴科和人猿總科。由於大草原中危機四伏,人類祖先開始站立起來,以更好地觀察到危險。漸漸地,人類祖先學會了直立行走與奔跑。在大草原上生活,人類還要追捕獵物和逃脫猛獸的襲擊。想要生存下來,人類需要有足夠的耐力,可以奔跑得更久更遠。但長時間的奔跑,必然會產生大量的熱量,再加上非洲的氣溫很高,所以人類需要有高效的散熱系統。
  • 人類為什麼失去了全身毛髮,唯獨留下了頭和這一部位的毛髮?
    在人們的認知中,除了海洋生物之外,大多數的動物都是有毛髮的存在,並且一身羽毛也是讓動物更加的美麗,並且還有著禦寒的作用,相反人類為何就失去了全身的毛髮了呢?難不成是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這時候說明,人類的生存環境已經變成了草原,不再是茂密的大森林,可是在平原中,人類的蹦蹦跳跳便會受到限制,人類也必須得做出改變,不想改變的種族只能遷移到其他地區。
  • 人類毛髮退化的終極原因,是散熱?疾病?還是審美?
    在其他動物中,更是更是如此,與人類的基因相似度達到96.8%的鼠類是滿身的毛髮,像一些我們熟悉的其他動物,如老虎、獅子、豬馬牛羊狗等等也是如此,而如河馬、象、犀牛等,這類動物則是因為它們需要比較長的時間接觸到水,或者生存在水中,因此褪下毛外衣是正常的是事情。那為何獨獨人類會退化毛外衣呢?
  • 人類進化過程中丟失全身毛髮,頭部及隱私部位除外,這是為什麼?
    在靈長類動物中人類最特殊,不僅僅是因為我們直立行走發展出智慧文明,而是在進化的過程中丟掉了全身毛髮,最終只有頭部和隱私部位剩下毛髮。例如現在地球上和人類親緣關係最近的黑猩猩就全身皮毛,人類略顯光禿禿的。對於這個問題並非是無的放矢,有很多生物學家都發出過類似的疑問,目前為止也沒有統一的答案。
  • 人類全身「無毛」,卻單獨留下頭和特殊部位的毛髮?是什麼原因?
    大家都知道,人類全身都沒有毛髮,只有頭和特殊部分才有毛髮,這是什麼原因呢?人能夠在大自然中脫穎而出,就源於有一個聰明、能思考的大腦,能夠自己製造工具,捕捉獵物。在陸地上生活,需要集體合作,追捕獵物時需要考驗短跑的爆發力和長跑的耐力。
  • 人類渾身「無毛」!卻單獨留下頭髮和部分毛髮?這是為何?
    說起來我們人類,我們會想到一個問題,那就是為什麼我們的皮膚看起來很光潔沒有毛髮呢?就算有也是一些瑣碎的小絨毛。但是和我們的近親如黑猩猩、大猩猩等相比較,人類可以被稱之為「裸猿」了。大部分動物都是身披毛髮的,既可以起到保護作用,又可以起到保溫的作用。
  • 人類失去全身毛髮,卻單獨留下頭部和隱私部位毛髮,這是為什麼?
    人類的汗毛可以用來進行體溫調節,像一些披毛的哺乳動物,如寵物狗,雖然一身長毛,但散熱只能通過張開大嘴伸出舌頭輔助散熱。靈長類動物中除了人類外都是披毛的,從這個角度來看人類可以稱之為「裸猿」,但在進化的過程中人類是基於什麼原因而失去全身毛髮,唯獨留下了頭部和隱私部位的毛髮?這個問題目前沒有確定的答案,但科學家給出過幾種假說。
  • 很多動物都有厚厚的毛髮,為何人類身上的毛髮很少很短?
    人類祖先其實是擁有厚厚毛髮的,主要作用是保暖和保護皮膚,後來學會了用動物毛皮製作衣物保暖,加上火的使用,人類對毛髮的依賴度大大降低,經過數十萬年的進化後,留下了如今很短的體毛。人類最早使用動物毛皮做成衣物來防寒,大概是在30萬年前,而生活在70萬年前的北京猿人,我們在北京人遺址中可以看到雕像是沒有衣物的,或者只有少量用於遮擋隱私部位。
  • 為何只有人類進化過程中退化了體毛,其它靈長類卻保留了?
    因此大多數人類都是群居生活,吃肉食也都是動物撕扯它們獵物剩下的肉,更不要說我們人類會有各種各樣遮擋身體的衣服了,而這個時候,體毛就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不僅為我們人類遮擋身體還起到保暖的作用。既然當時的體毛有那麼多的作用,為什麼人類在進化過程中還會退化了體毛?
  • 人類為何不像大猩猩一樣長滿全身毛髮?
    我們都知道人類是由古猿進化而來,但人類為何不像大猩猩一樣渾身長滿濃黑的毛髮,而是局部有毛呢?毛髮不僅能防止皮膚曬傷,還能防止皮膚潮溼,在叢林中行走不易被荊棘劃得鮮血淋漓,還可以抵禦蚊蟲的叮咬,甚至還具有偽裝和表達情感的功能。
  • 按進化論去看,為什麼我們在進化過程中褪去毛,只留下個別部位?
    按照達爾文的進化論來看,人類和大猩猩是一個祖先。也就是說,我們和大猩猩是近親,但是我們仔細去分辨的話,就會發現我們和猩猩的長相以及體態相差甚多。別的不說,就說猩猩一身的毛,但是人類卻只有頭上和一些比較羞羞的部位有毛髮。如果說猩猩的毛髮是為了禦寒,為什麼人會選擇將這些毛髮脫掉呢?難道人類不怕冷嗎?很明顯不是,我們還是怕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