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祖先其實是擁有厚厚毛髮的,主要作用是保暖和保護皮膚,後來學會了用動物毛皮製作衣物保暖,加上火的使用,人類對毛髮的依賴度大大降低,經過數十萬年的進化後,留下了如今很短的體毛。
陸地上生存的絕大部分哺乳動物,無論是在熾熱的非洲,還是寒冷的兩極,幾乎都有著厚厚的毛髮(也有例外,比如非洲裸克分子鼠),動物毛髮有著兩大作用,一是保暖防寒,二是保護皮膚不受外界傷害,比如蚊蟲叮咬,太陽直射等等。
人類的祖先,其實全身擁有厚厚的毛髮,比如500萬年前,生活在非洲的南方古猿,全身毛髮就如現今的猩猩一樣。
生活在12萬年前的尼安德特人,身上的毛髮相比南方古猿少了很多,後來智人在和尼安德特人的競爭者獲勝,然後逐漸發展成全世界的各種現代人,皮膚也變得光滑很多。
人類最早使用動物毛皮做成衣物來防寒,大概是在30萬年前,而生活在70萬年前的北京猿人,我們在北京人遺址中可以看到雕像是沒有衣物的,或者只有少量用於遮擋隱私部位。
人類最早使用火,是在100萬年前左右,比如北京人遺址當中就有使用火的遺蹟,這時候的人類祖先還是使用天然火,自從人類開始使用火後,就具備了改造自然環境的能力,是人類進化歷程上的一個裡程碑。
學會使用火後的人類祖先,加上製作衣物來保護皮膚和防寒,人類對毛髮的依賴越來越小,甚至毛髮反而成了累贅,擁有眾多弊端,比如:
(1)濃厚的毛髮很容易滋養寄生蟲和細菌,清理毛髮是一件耗費時間的事;
(2)在炎熱的夏天,以及劇烈運動後發熱時,毛髮會嚴重影響身體的散熱;
(3)毛囊會佔據大量皮膚面積,給汗腺的空間小,間接影響皮膚的散熱能力;
(4)學會使用火後,毛髮很容易引火上身;
(5)在遊泳時,濃厚的毛髮成了累贅。
正是因為有這麼多的缺點,人類經過幾十萬年的進化,全身90%的毛髮退化掉,成了如今的體毛,只有少數部位還保留了相對較長的毛髮,比如頭髮就具有保暖作用。
我的內容就到這裡,喜歡我們文章的讀者朋友,記得點擊關注我們——艾伯史密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