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在SIGS|突破自我,不斷創新——環境工程領域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分享

2021-01-09 教育信息速報

研究生階段的學習是一個將理論轉化為實踐的過程,是一個不斷突破、持續創新以及重識自我的過程,來自環境工程領域的優秀畢業論文獲得者蘇琛、劉瑜分享了他們在清華SIGS的科研和論文寫作經驗。

蘇琛:從理論中來,到實踐中去

蘇琛,環境工程領域2020屆碩士畢業生,師從管運濤教授,主攻面源汙染治理、市政管網領域;獲評清華大學優秀畢業論文、院綜合二等獎學金;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表第一作者會議論文1篇,參與申請發明專利3項。

研究生階段的學習和培養,不僅僅是學習書本上的知識,更是一個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過程。研究生需要將學校所學習的知識與實際項目中的問題相結合,凝練出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科學問題並進行研究,在此過程中不斷地突破、持續創新,端正自己的態度,完成屬於自己的科研任務。

開學初,導師管運濤教授便讓我學習合流制溢流(CSOs)汙染的相關問題。從查閱文獻、了解專業領域開始,在導師的幫助下,我很快地找到了科研的感覺。研一下學期,便到實際的項目現場,進行實地的工程訓練、現場操作等。對於環境工程領域的學生而言,實驗或者模型是必不可少的。而在現場實驗,由於變量過多且無法控制,很難得到具有代表性的結果。在沒有達到預期時,我們需要靜下心來,耐心分析現象背後的原因,為下一次實驗積攢經驗。在導師的悉心指導和師兄們的幫助下,我加深了對自己研究領域的了解,堅定科研的信心,最終順利完成預期的成果。

論文主要研究內容和創新點

中文:蘇南集鎮地區排水系統的構建與優化研究

英文:Study on construc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drainage system in urban rural fringe of Southrn Jaingsu

主要研究內容:為控制集鎮地區點源及面源汙染,本研究以常州市武進區廟橋集鎮區為研究對象對其排水系統進行構建及優化。在對該區域雨汙水排水情況進行研究的基礎上,提出適宜於該地區的排水體系構建方案,評估該方案下的點源負荷削減效果;對不同降雨情況下的初期衝刷特徵進行分析,評估截流初期雨水的負荷削減效果;基於上述兩方面的研究,通過對末端截流形式、限流量計算及截流井內水力模擬,確定該區域截流系統構建方案,並評估該方案下的面源入河負荷削減效果。

論文主要創新點為以下幾點:1.對基礎設施不完善,工業、農業、居民區分布雜亂的集鎮地區進行研究,以廟橋集鎮區為例根據其點源、面源負荷特徵針對性地構建適宜性排水體制(汙水排放系統及雨水截流系統)以削減入河負荷。2.採用雨洪模型對原有的雨水管網進行模擬,分析其現有管網的排水特徵。3.對集鎮地區面源汙染特徵進行分析,分別提出了在大雨及小雨情況下的衝刷規律和汙染物濃度變化趨勢。4.針對現有的截流形式、截流井情況進行比對分析,並以負荷削減為依據提出截流/限流/放流及其控制方案。研究區採用上述的排水體系構建方案進行構建,工程實施後點源及面源入河負荷削減效果較好,河道水質改善明顯。研究對於其他類似集鎮地區的點源及面源治理有一定的借鑑意義,同時為集鎮地區的雨汙水管網的排水體系提供了構建的思路,有較強的普適性及推廣性。

學習感想和畢業寄語

管運濤教授是一位非常認真負責的老師,在這三年中,我有幸在管老師的指導下見證了十三五水專項從開題到基本完成的整個過程。從一開始的立項及項目的前期調研,到示範工程的設計、實施以及最後示範工程驗收,每一次和老師的討論都讓我收穫頗豐。疫情期間,我開始了論文撰寫工作,管運濤老師對我的論文也進行了非常認真的修改和討論。讓我最難忘的是疫情期間的第二次組會,老師和我不間斷地討論了兩個半小時,這次討論也定下了我後續論文寫作的基礎。預答辯之後,老師一頁一頁地對我論文提出修改意見,連一個標點符號都不放過,也正是老師認真治學、嚴謹工作的態度讓我在研究生期間學到了不僅僅是專業上的知識,更多的是為人處事方法、認真對待事情的態度,由衷地感謝老師對我的幫助。

認真學習是研究生階段最為重要也是必須要做的事情,此外,我建議學弟學妹們在學習之外,可以多多參加校內外的活動,認識更多「發光發亮」的人,同時儘早對自己未來進行規劃,明確自我發展的目標,這樣才能更快地實現自己的夢想。

劉瑜:堅守初心,腳踏實地

劉瑜,環境工程領域2020屆碩士畢業生,師從吳光學副教授,主攻汙水厭氧生物處理領域;獲評清華大學綜合優秀二等獎學金、優秀畢業論文等;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表第一作者SCI論文2篇。

研究生階段的學習是一個將理論轉化為實踐的過程,是一個不斷突破、持續創新以及重識自我的過程。做科研最基本的素養就是端正科學態度,腳踏實地,將學習和科研二者緊密聯繫,切忌浮躁,眼高手低。

進入課題組時,我起初還比較茫然無措。我的導師吳光學副教授提供了近幾年針對自身課題的海量文獻,然後我從文獻中不斷學習,並在導師的悉心指導和課題組師兄師姐的幫助下,加深了對課題的理解,堅定科研的信心,最終順利完成預期實驗內容。

對於工科研究生,絕大部分實驗是重複且枯燥的,這時最需要的就是沉得住氣、耐得住寂寞,最終才會迎來實驗碩果。科研的最終之路就是產出,而這個過程最煎熬,也最容易受到打擊,而導師和師兄師姐的幫助與鼓勵助力我不斷前行。在他們的帶領下,我一次次反覆修改論文,堅持不懈、腳踏實地,最終完成了論文的發表,成就感和自信心也得到了很大提升。

論文主要研究內容和創新點

中文:導電材料和硫酸鹽代謝對產甲烷的影響及其熱力學解析

英文:Effects of Conductive Material and Sulfate Metabolism on Methanogenesis and Thermodynamic Analysis

主要研究內容:針對強化厭氧過程丙酸降解以及高效產甲烷的技術需求,通過投加導電材料四氧化三鐵強化種間直接電子傳遞途徑並且緩解硫酸鹽代謝對厭氧產甲烷的抑制,研究重點考察反應器運行性能和汙泥特性;通過菌群結構和宏基因組學分析微生物之間的互營關係,解析關鍵功能基因的轉變以及產甲烷代謝途徑和硫代謝途徑,提出四氧化三鐵強化DIET及緩解抑制的機理;同時結合生物熱力學計算,提出了厭氧互營條件下能量分配最優化的計算方法,探討導電材料和硫酸鹽代謝對產甲烷的影響,進而提出促進產甲烷過程的有效策略,為實現高效厭氧產甲烷提供理論指導與技術支持。

研究通過投加四氧化三鐵強化種間電子傳遞,提升丙酸和硫酸鹽抑制脅迫條件下的產甲烷活性,取得的主要創新性成果如下:1.本研究發現硫酸鹽抑制條件下,四氧化三鐵可促進乙酸和丙酸降解,縮短馴化時間,強化種間電子傳遞,提高產甲烷活性。2.闡明了四氧化三鐵強化和緩解抑制條件下的菌群重構和物質代謝調控機制。在硫酸鹽抑制條件下,四氧化三鐵可改變互營菌和產甲烷菌的結構以及物質代謝途徑,提高功能基因豐度,促進產甲烷活性恢復。3.首次基於生物熱力學原理開發出互營條件下的能量優化分配計算方法,解析了產甲烷過程中各微生物之間的互營與競爭關係,提出了促進產甲烷過程的有效調控策略。

學習感想和畢業寄語

研究生階段,我所在的課題組學術氛圍相當濃厚,我將近80%的科研時間是在課題組度過的,在這期間導師嚴謹認真的治學態度和卓然的遠見讓我受益匪淺,對我的課題給予了莫大的幫助和指導。我的導師非常注重鍛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善於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的能力,讓我的科研思維更加嚴謹。此外融洽的課題組關係還讓我得到師兄師姐無微不至的關懷,是導師和師兄師姐的幫助讓我從科研小白變成科研達人,是他們讓我更加堅定更加自信地走在科研之路上,可以說沒有他們就沒有我的畢業論文的產出。

畢業時,導師寄語我:「不忘初心,腳踏實地,時刻保持創新的意識、強大的意志力和豁達的胸襟,終會在大千世界創造屬於你的天地。「

尋找探索,不斷失敗,最終柳暗花明,就是科研。我建議學弟學妹們在研究生期間,要調整心態,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積極的人生態度;制定自己的小目標,多發現自身優勢,找準定位;嚴謹認真地完成導師交待任務,再微小的事情都不要逃避,不要應付;善於發現、利用資源,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 相信自己,努力認識自己,路在腳下,只要你敢於邁開一步又一步,路總會越走越寬。

文、圖|蘇琛、劉瑜

編輯|柴頭

【來源: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學在SIGS|實踐與理論碰撞科研火花——金融碩士優秀畢業生論文分享
    金融碩士的培養不僅僅是理論學習,也同樣有大量實務的訓練。郭星汝、張子奇、周銳三位畢業生優秀論文獲得者,分享了他們在清華SIGS的科研與導學心得。 在不斷磨礪中堅定自我——郭星汝郭星汝,金融碩士畢業生,師從劉淳副教授,專業方向為創業與公司金融。
  • 清華大學SIGS智能製造、儀器儀表工程項目2021年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普通招考說明
    對儀器科學與技術或機械工程領域研究有濃厚興趣,所學專業為(但不限於)儀器、機械、電子、信息、自動化、光學工程、生物醫學工程等。學術研究興趣濃厚,有較好的專業基礎、較強的科研能力和創新潛質。機械(智能製造)專業學位碩士項目的招生面向對機械工程領域研究有濃厚興趣、所學專業為機械工程或相關專業的理工科本科生,研究方向包括智能製造與精密加工技術(含精密與超精密加工、智能監控、智能設計、電源管理、綠色製造、表面工程等研究領域)、生物製造技術(含高端醫療/生物裝備、智能器件、器官晶片等研究領域)等。
  • 優碩風採|Tsinghua SIGS 2019年度優秀碩士學位論文獲獎成果展示之電氣工程領域:李欣
    2019年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校優秀碩士學位論文獲獎篇數再創新高,共有52篇碩士論文榮獲清華大學優秀碩士學位論文獎,其中由我院專職教師指導的論文有
  • 燕山大學34篇學位論文獲評2020年河北省優秀博士、碩士學位論文!
    近日,河北省教育廳印發了《關於批准2018/2019學年度河北省優秀博士碩士學位論文的通知》(冀教研[2020]9號)文件,全省共批准10所院校的30篇博士學位論文和26所院校的153篇碩士學位論文為2018/2019學年度河北省優秀博士、碩士學位論文。
  • 山西大學48篇學位論文榮獲山西省優秀博士、碩士學位論文
    未來網高校頻道6月8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王小波)日前,山西省學位辦公布了2019年山西省優秀博士、碩士學位論文的評選結果,山西大學20位博士生的學位論文獲評山西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28位碩士生的學位論文獲評山西省優秀碩士學位論文,獲獎篇數均位列省內高校前茅,分別佔到全省優秀論文總數的
  • 這一省份公布優秀博士、碩士學位論文評選結果
    2020年12月4日,河北省教育廳面向各研究生培養單位發布了河北省教育廳關於2018/2019學年度河北省優秀博士、碩士學位論文評選結果的公示。按照河北省人民政府學位委員會、河北省教育廳《關於做好2018/2019學年度全省優秀博士、碩士學位論文評選工作的通知》(冀教研函〔2020〕5號)要求,經單位推薦、專家評審等程序,2018/2019學年度全省優秀博士、碩士學位論文評選工作目前已經完成。
  • 2019年內蒙古全區優秀博士和碩士學位論文評選揭曉
    近日,經各單位推薦、全國同行專家通訊評審和網上公示,2019年全區優秀博士和碩士學位論文評選工作揭曉:包括《清代前中期歷算家書信整理與研究》等10篇論文獲得2019年全區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包括《幾類半導體材料熱載流子動力學的研究》等90篇論文獲得2019年全區優秀碩士學位論文。
  • 06年在職人員攻讀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的指導意見
    一、培養目標和要求   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是與工程領域任職資格相聯繫的專業性學位,側重於工程應用,主要是為工礦企業和工程建設部問,特別是為國有大中型企業培養應用型、複合型高層次工程技術和工程管理人才。
  • 我校環境學院2篇博士學位論文獲評「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優秀博士學位...
    我校環境學院2篇博士學位論文獲評「2020年度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來源:研究生院   時間:2020-11-20  瀏覽:
  • 環境工程領域院士全名單(26人)
    1970年畢業於清華大學,1981年獲清華大學碩士學位,1984年獲美國辛辛那提大學博士學位。現任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環境科學與工程研究院院長。近十多年來創建了環境量子化學計算團隊和研究新領域,闡明了一系列汙染物降解和生成機理,指導的一名博士研究生獲得2010年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獎。他是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的創建者之一、國家環境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環境科學》主編、國際ASAAQ組織委員(1985-)。發表論文270多篇,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1項等。2014.6獲第十屆光華工程科技獎。
  • 蘭州理工大學學科評估 過環境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點
    2017考研奮進群:51756047411月6日,蘭州理工大學學科學位辦組織專家對環境工程學位授權點、環境工程領域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進行評估。學校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張遠航教授,蘭州大學南忠仁教授,蘭州交通大學趙保衛教授,西北民族大學王彥斌教授,中國市政工程西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馬小蕾組成學科評估小組進行評估。學院匯報了兩個學位授權點的自我評估報告。評估組專家在查閱相關原始資料,與師生和管理人員座談後肯定了自評工作成果,認為報告數據詳實,內容涉及多方面,但需加強展示自身學科發展特色。
  • 優秀!該省評選出183篇優秀碩博士學位論文
    招聘公告:本平臺現招全職編輯(碩士優先,位於上海浦東),兼職
  • 學位論文的選題怎麼創新?
    這裡,根據本人多年來指導博士和碩士研究生的體會,就人文社科研究生學位論文的選題與創新略述管見。一、學位論文選題的兩個層面人們通常認為,博士生和碩士生的一個重要區別即是,博士生基本上具備了自主選題的能力。其實對於碩士生來說,努力掌握自主選題的技能也頗有必要。
  • ...大學關於開展2020年度中國冶金教育學會優秀博(碩)士學位論文...
    各相關學院: 根據《關於開展2020年度中國冶金教育學會優秀博(碩)士學位論文評選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研究生院決定開展中國冶金教育學會2020年優秀博(碩)士學位論文推選推薦工作,現在將相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推薦要求  推薦的優秀博士學位論文不超過當年相關學科博士學位授予人數的2%(不足
  • 博士學位論文創新的十個切入點
    撰寫博士學位論文是培養博士生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博士學位論文的創新水平則是評價其質量的主要標準。「創新」,就是對某一領域的「知識發展作出了原創性的貢獻」,「可以是發現了重要的新信息,也可以是完成了一種新的綜合,發展了新理論或新方法,或者把已有方法用於新的研究材料之中」。
  • 全球量子信息科學碩士學位盤點
    杜克大學是信息物理研究領域國際領導者的故鄉,體現在超材料,量子設備和光學系統的突破性程序中。學生將向具有深厚跨學科研究實力並具備企業家精神和創新記錄的教師團隊學習。5、斯特拉斯克萊德大學-應用物理學學習成果:· 對物理學和生命科學領域當前和新興理論,技術和實踐的深入了解,以及在專業環境中應用這些理論的能力;·解決問題和高計算技能在整個商業領域廣受歡迎,需要在工業環境中使用大功率微波技術;·應用基於雷射的粒子加速和已啟用應用程式的專業能力;·對材料和固態物理學
  • 取消論文與學位資格掛鈎,碩士就沒了緊箍咒?
    碩士生發表學術論文與學位資格掛鈎的陳規,中國傳媒大學取消了。改革呼應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召開的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經過多年發展,研究生在學人數今年預計突破300萬。衡量研究生的學術水平是一個技術活。當去掉了論文這個硬指標,碩士生的培養會放水麼?
  • 上海交大設計學、工業設計工程碩士學位點自我評估會舉行
    6月2日上午,設計學和工業設計工程碩士學位點自我評估會在上海交通大學閔行校區設計學院召開。評估專家組包括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國務院設計學科評議組召集人許平,南京藝術學院教授何曉佑,國務院設計學科評議成員、浙江大學教授孫守遷,江南大學設計學院院長、青年長江學者張凌浩教授,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ARJ21總設計師陳勇教授。
  • 在職人員攻讀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的具體事宜
    進入2007年在職碩士聯考報名專題一.報考條件 1.在職工程技術或工程管理人員;或在學校從事工程技術與工程管理教學的教師; 2.獲得學士學位後具有3年以上工程實踐經驗;或獲得學士學位後工作經歷雖未達到
  • 博士62篇、碩士240篇,該省年度優秀碩博學位論文出爐
    來源 | 中外學術情報編輯 | 學術君近期,湖南省公示2019年湖南省優秀博士、碩士學位論文評選結果。根據湖南省教育廳《關於開展2019年湖南省優秀博士、碩士學位論文評選工作的通知》(湘教通〔2018〕413號)精神,省人民政府學位委員會、省教育廳組織開展了2019年湖南省優秀博士、碩士學位論文評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