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論文與學位資格掛鈎,碩士就沒了緊箍咒?

2020-11-28 騰訊網

點擊播放 GIF 0.2M

來源 | 本文經授權轉自公眾號中國新聞周刊

作者 | 俞楊

幾載研究生,埋首寫論文。碩士生發表學術論文與學位資格掛鈎的陳規,中國傳媒大學取消了。

改革呼應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召開的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經過多年發展,研究生在學人數今年預計突破300萬。

衡量研究生的學術水平是一個技術活。當去掉了論文這個硬指標,碩士生的培養會放水麼?

去論文

「研究生教育在學科專業設置、招生、培養、學位論文質量、質量監控、導師水平和責任心等方面,存在著突出問題,迫切需要改革。」

為什麼要進行研究生教育改革?中國傳媒大學黨委書記陳文申如此直言。據悉,去年6月該校就成立了以校長廖祥忠為組長的專項改革小組,全面啟動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工作。

8月3日,中國傳媒大學召開研究生教育會議,對招生考試、培養與學位、導師評聘、質量監控、學科專業設置等關鍵環節進行改革,其中取消論文與學位資格掛鈎引發輿論關注。

研究生期間發表論文作為申請學位論文答辯的前置條件,是近20年來不少高校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的措施。上世紀90年代,上海財經大學率先實行碩士學位與發表學術論文「掛鈎」。

不過,法律對研究生只有學位論文要求,實際上並未規定必須發表論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規定,高等學校和科學研究機構的研究生,通過碩士、博士學位的課程考試和論文答辯,成績合格,達到相應學術水平者,即授予碩士、博士學位。

近年來,已有高校出臺新規,發表論文數量不再作為申請博士學位的限制性條件。

2019年,清華大學修訂《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培養工作規定》,提出不再將博士生在學期間發表論文達到基本要求作為學位申請的硬性指標。

清華大學副校長、教務長楊斌指出,研究生教育突出「研」字,絕不是說研究生都要做學術研究,不是說發表論文、著作才是成果,不是說進入學術機構或者教研單位才是值得提倡的就業。

大方向

研究生學習期間發表論文與學位資格脫鉤,在碩士層面,中國傳媒大學拉開大幕。

在該校召開研究生教育會議前,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在北京召開,這場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召開的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帶有頂層設計的意味。

作為「國民教育的最高端」,研究生教育如何成為培養人才的高地,是當下的重要課題。

根據2019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2019年共招收碩士生81.13萬人。今年教育部印發通知,擴大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計劃擴招18.9萬人,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達到100萬人

研究生在學人數也在迅猛擴張。1949年研究生在學人數僅629人,2020年預計突破300萬人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向中國新聞周刊指出,中國的研究生教育經歷了數量迅速增長的過程,全國在學研究生300萬人,這個數字比恢復高考時的本科生數量還要多將近三倍。

如此規模,研究生教育面臨全新情況。由於數量增長,使得研究生的成分更加多樣化,跟早期研究生就是做研究的狀況明顯不一樣。

儲朝暉表示,一些人具備研究能力,數量更多的以後幾乎不可能走向做研究這樣一個途徑,在這種情況下,研究生教育在定位、標準、教學內容和方式、評價上都要發生變化

未來研究生教育在中國將呈現標準多樣性特徵,中國傳媒大學的改變是整體改變的個案表現。儲朝暉認為,一些藝術類院校主要是通過作品來體現成就,不要求剛性的論文也很正常。

不放水

如何衡量研究生的學術水平,評價指標多元而複雜,論文數量則簡單而直接。

把發表論文與學位資格掛鈎,不少高校將之作為保障研究生培養質量的措施之一,有的對論文數量有要求,有的要求必須在核心期刊發表。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指出,取消發表論文與學位資格掛鈎,這一措施本身是沒有爭議的。爭議的關鍵在於,取消論文這個硬指標後,該怎麼保障研究生的培養質量?

熊丙奇認為,取消論文指標後,課程教學不提高強度,研究生文憑就可能會變得更容易混了。

儲朝暉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取消論文作為剛性依據的同時,一定要建立專業的評價。專業的評價機制包括專業的評價標準以及專業的評價程序,這是未來研究生教育所必須重視的。

儲朝暉認為,目前學術型研究生的評價標準已經有了,問題比較嚴重的是專業型研究生,不重視專碩的學術水平、培養質量是重大偏差

對專碩的專業水平,只是評價依據、考核方向、具體內涵不一樣,但依然要把住專業的標準。未來,這還要有一個比較長的時間去探索。

此次改革,中國傳媒大學要求專碩生在學期間參與實踐基地活動、校企合作課題、專業創作項目和創新創業項目等,提升專業實踐能力。

實際上,研究生越來越不好畢業了。日前,南方醫科大學對16名研究生作出退學處理。今年以來,已有北京交通大學、四川大學、中南大學、吉林大學、寧夏大學等高校有此操作。

研究生清退潮從2019年就展開了。2019年延邊大學一次性清退136名研究生、深圳大學一次性清退132名、廣州大學72名……

研究生不合格,退學沒商量。2019年教育部發布《關於進一步規範和加強研究生培養和管理的通知》,指出對不適合繼續攻讀學位的研究生,要落實及早分流,加大分流力度

楊斌指出,研究生教育突出「研」字,要改革出口評價方式,包括完善分流淘汰機制,要認識到分流包括淘汰對師生而言是包含壞消息的好事。

參考資料:

中傳啟動研究生教育重大改革,2020年8月5日,人民網問教丨中傳研究生教育改革,是破除「唯分數論」和「唯論文論」的具體探索,2020年8月7日,騰訊教育從「研」出發,培養勇於鑽研的高層次人才,2020年8月11日13版,光明日報

本文來源:本文經授權轉自公眾號中國新聞周刊

作者:俞楊

轉載本文請聯繫原作者獲取授權,同時請註明本文來源。

相關焦點

  • 中傳:取消碩士生發表學術論文與學位資格掛鈎的陳規
    取消碩士生發表學術論文與學位資格掛鈎此次改革中,中傳還在規範博士生和學碩生科研訓練、專碩生實踐訓練,設置多元化學術評價指標體系。要求博士生參與教學實踐、進行國家級項目申報書撰寫,明確參與科研項目、學術會議、學期匯報、讀書報告等活動的形式與數量。
  • 杭師大教師被取消人才資格後又爆抄襲!博士學位論文抄襲臺灣教授...
    杭州師範大學對近期關於其教師郭彥努公開發表文章存在抄襲現象的發布通報:經學校調查認為相關情況基本屬實,其行為違反學術道德,經研究決定給予郭彥努記過處分,調離教學科研崗位;取消其職稱晉升資格及各類評優評先資格3年;同時杭州智慧人才平臺發布通報,取消杭州師範大學論文抄襲女教師郭彥努的E類人才資格!
  • 華中科技大學副教授抄襲論文被取消碩士學位,學術造假何時休?
    近日,華中科技大學體育學院副教授萬某因10年前的碩士論文存在嚴重抄襲,被當時攻讀碩士學位高校湖北大學發布公告,撤銷其碩士學位,註銷碩士學位證書,並且3年內不再接受萬某碩士學位申請。更讓人不解的是,這個抄襲也很隨意,原本碩士學位畢業論文題目為《湖北省普通高校籃球隊現狀調查與發展對策研究》,是與籃球相關的論文,但是文中卻頻繁出現「踢球」,這也難怪其論文與2008年內蒙古師範大學朱燁撰寫的碩士論文《內蒙古自治區普通高校足球隊發展模式研究》有22.1%的重複比。
  • 湖南大學碩士畢業生論文涉學術不端 被撤碩士學位
    原標題:湖南大學研究生抄襲雲南財經教師論文被撤碩士學位3月27日,雲南財經大學一教師發帖稱,湖南大學碩士畢業生劉夢潔的學位論文涉嫌抄襲她的博士論文選題,該選題同時也是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月2日,湖南大學官微發布關於劉夢潔碩士學位論文涉嫌學術不端問題的調查及處理說明,稱決定撒銷涉事的劉夢潔碩士學位,給予其導師洪源警告處分,取消其導師資格,調離教學崗位。說明稱,2019年3月21日,湖南大學成立專門工作組,對學校專業學位碩士畢業生劉夢潔的學位論文涉嫌學術不端問題認真開展調查。經查,劉夢潔的碩士學位論文《腐敗對我國企業逃稅的影響研究》存在抄襲現象,構成學術不端行為。
  • 本科生學位論文何去何從,取消或嚴格審核
    #本科學位論文將面臨抽審或取消國內絕大部分高校對研究生學位論文把關也逐步變得更加嚴格,學位論文管理混亂的現象也逐漸得到了改善。之前教育部和公眾的關注點都是在研究生學位論文上,預計在2021年本科生學位論文也將受到極大的關注,對於不適合學位論文而授予學位的學科會進行調整,比如藝術類和體育類,會進行其它形式的考核,而不是去撰寫學位論文。但對於必須撰寫學位論文而授予學位的學科,將面臨更高的要求。
  • 論文造假取消學位昨起實施 3年內不得再申請
      半島都市報1月1日訊(記者 單俊楠) 教育部在2012年12月31日公開發布,《學位論文作假行為處理辦法》將從2013年1月1日開始正式實施,這是教育部頒布的首部處理學術不端行為的部門規章。
  • 山東大學承認一名碩士論文抄襲 或撤銷其學位
    視覺中國 資料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報導「山東大學一碩士論文疑似大面積抄襲」一事後,山東大學啟動了相應調查處理程序。2016年1月25日,山東大學研究生院學位辦公室向澎湃新聞回應,經調查,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文秘檔案學系檔案學專業碩士畢業生陳振的學位論文《檔案開放利用與信息安全保障研究》確為抄襲,其他相關調查仍在繼續。
  • 抄襲泛濫成災,碩士畢業論文可以取消
    同樣的事情還發生在山東大學,在被媒體定性為「連文末的『致謝』都不放過」的論文抄襲事件中,論文指導老師表示很納悶,「『查重』竟然沒查出來」,這番言論讓人哭笑不得。學術的歸學術,專業的歸專業鑑於這種局面,不少人提出,畢業論文完全應該取消,在他們看來,本科生和碩士研究生都沒有寫畢業論文的必要,既浪費時間還產生大量學術垃圾,不如讓那些真正有志於學術的人在博士階段好好鍛鍊自己的學術能力。
  • 湖南數十篇碩士學位論文被評為不合格,將對同門論文重點抽查
    湖南省近期公布了2019年研究生碩士學位論文抽樣檢查通訊評議結果。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湖南省教育廳官網11月9日公布了《關於公布2019年湖南省研究生碩士學位論文抽樣檢查通訊評議結果的通知》:為進一步加強學位授予質量監督,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按照《國務院學位委員會 教育部關於印發<博士碩士學位論文抽檢辦法>的通知》(學位〔2014〕5號)精神,省教育廳對有關學位授予單位2018-2019學年度授予學位的研究生碩士學位論文進行了隨機抽樣檢查
  • 嚴查論文作假,教育部要求倒查五年博士、碩士學位論文
    例如,華南理工大學研究生院在通知中表示:根據通報的精神和要求,我校將啟動博士、碩士學位論文作假行為全面排查工作。由研究生院牽頭,各學位評定分委員會、院系和研究生指導教師主要負責,覆核、排查近5年(2015年8月1日—2020年7月31日)授予博士、碩士學位的論文。
  • 教育部嚴查論文作假 要求倒查5年博士、碩士學位論文
    原標題: 嚴查論文作假,教育部要求倒查五年博士、碩士學位論文針對學位論文作假行為,教育部已下文要求倒查5年。教育部先後印發了一系列文件,督促各高校嚴肅查處學位論文作假行為,推動學術道德和學風建設。教育部教育督導局8月26日下發《關於幾起高校學位論文作假行為查處情況的通報》,現予以轉發。例如,華南理工大學研究生院在通知中表示:根據通報的精神和要求,我校將啟動博士、碩士學位論文作假行為全面排查工作。
  • 東北師大嚴處碩士論文抄襲:涉事學生學位取消,導師全校通報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此前報導東北師範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史專業2006屆碩士畢業生李宏學位論文涉嫌抄襲一事後,東北師範大學啟動了相應調查處理程序並作出了處理決定。2016年3月18日,澎湃新聞從東北師範大學新聞發言人處獲悉,經調查,東北師範大學學術委員會認定東北師範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史專業2006屆碩士畢業生李宏的學位論文《二月河及其帝王歷史小說》確為抄襲。
  • 比高考更苦逼的是論文抽檢取消學位?「水論文」一去不返!畢業難
    論文的抽檢最早始於2010年,到2014年1月才正式形成規章制度,印發了《博士碩士學位論文抽檢辦法》,以隨機抽取論文的形式來檢查。那個時候還只是抽檢博士學位論文和碩士學位論文。這不,就在近日,教育部又印發了《本科畢業論文抽檢辦法(試行)》,從2021年的1月1日開始實行。
  • 論文抄襲:她的碩士、博士學位或將全被撤回!
    近日,洪真英碩士論文抄襲爭議終於有了最終結果。23日下午,洪真英曾經就讀的朝鮮大學公開表示:最終判定洪真英碩士學位論文為抄襲,正在辦理取消學位的相關手續。
  • 法大3年查出抄襲論文240篇 超總字數10%取消學位
    研究生學位論文「打假」的法律思考——訪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朱勇教授當前如何防止學位論文抄襲、剽竊是高校普遍關心的一個問題。中國政法大學基於「法治」的思路,建立起一整套相對完善的研究生學位論文答辯制度,既有嚴厲的「打假」,也有寬容的「救濟」,力圖尋找到一條解決問題的途徑。
  • 安大兩名碩士論文被曝高度抄襲 將啟動碩博論文自查自糾
    日前,安徽大學2007屆碩士研究生劉某某、魏某的2篇學位論文被翻出,這兩篇成文於2007年的碩士論文,被曝與2篇成文於2006年,由曲阜師範大學碩士研究生孔凡華、孔宇撰寫的碩士論文高度雷同,涉嫌大面積抄襲。奇葩的是,涉嫌抄襲論文的劉某某、魏某是安大同屆同門,同屬於一個導師,且兩人在畢業時還同在青島廣電大學任職,其中劉某某目前已是該校繼續教育學院院長。
  • 西安建科大、吉大兩碩士學位論文高度雷同,內容對比來了
    同日,吉林大學研究生院學位辦公室一名工作人員告訴澎湃新聞,他們將讓涉事學院組成調查組,儘快展開調查。澎湃新聞在中國知網檢索發現,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工程碩士杜剛的碩士學位論文《榆樹壹號院小區工程項目成本管理研究》與吉林大學工程碩士孫福安的碩士學位論文《壹號院工程項目成本管理研究》均在2018年完成。
  • 碩士學位論文查重頻繁漲價為哪般
    高校對於碩士學位論文查重有哪些具體規定?記者就這些問題展開了調查。頻繁漲價,買早了還得補差價4月末,重慶某高校應屆碩士畢業生周鋒接到學校通知,要求近期上傳學位論文進行初檢。為了保證順利通過,他決定在網上購買查重服務先行自檢。
  • 比高考更苦逼的是論文抽檢取消學位?
    怎麼,翟天臨博士學位論文作假後,抽檢開始覆蓋本科了?   其實,本科畢業論文抽查一直都有,只不過一般是大學自己安排。而當前「風聲」最緊的,是教育部及各級教育主管部門自上而下對博士、碩士學位論文的抽檢。
  • 教育部發文:倒查5年博士、碩士學位論文作假行為!
    通報還要求: 各高校要立即採取行動,全面覆核、排查近5年(2015年8月1日—2020年7月31日)授予博士、碩士學位的論文。教育部先後印發了一系列文件,督促各高校嚴肅查處學位論文作假行為,推動學術道德和學風建設。教育部教育督導局8月26日下發《關於幾起高校學位論文作假行為查處情況的通報》,現予以轉發。 9月30日,也就是今日,華南理工大學研究生院在通知中表示:根據通報的精神和要求,我校將啟動博士、碩士學位論文作假行為全面排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