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傳:取消碩士生發表學術論文與學位資格掛鈎的陳規

2021-01-13 澎湃新聞

8月3日,中國傳媒大學召開研究生教育會議,全面拉開了研究生教育改革大幕。 中國傳媒大學官微 圖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中國傳媒大學了解到,8月3日,該校召開研究生教育會議,全面拉開了研究生教育改革大幕。改革涉及招生考試、培養與學位、導師評聘、質量監控、學科專業設置等關鍵環節,旨在破難點、去痛點、疏堵點、補漏點、除弱點、掃盲點。

全面實施「申請-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方式

此次改革中,中傳博士研究生招生將全面實施並完善「申請-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方式,堅持能力素質與知識考核並重。

在材料評議環節,將加強對考生綜合素質和一貫表現的考查,以確保所錄取的博士生具備良好的學術基礎,並具有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導向、良好的科學精神和健康的人格等。

初試(筆試)科目將通過設置學術寫作、人文社科綜合等筆試科目,加強對攻讀博士學位所必須的學科基本素養和學術基本功底的考核,從招生源頭解決博士生學術寫作能力差、人文素養薄弱等痛點問題。

複試考核中,將設置學術答辯環節,要求考生以答辯形式重點介紹本人代表性學術成果或攻讀博士學位階段研究計劃。

此外,中傳將設置綠色通道,不拘一格選拔優秀人才。對於材料評議階段發現的優秀考生,或者以直博或碩博連讀方式選拔的考生,可免去初試環節,直接進入複試。

碩士招考初試達國家線即可進入複試

在碩士研究生招生方面,中傳將全面改革初試自命題科目,對於人文社科類專業,以主題寫作和人文社科基礎為核心設置自命題考試科目,重點考查理性思維、文字表達能力、人文社科基礎知識和基本素養等。

複試中,將增加材料評議環節,破除「唯分數」論。初試達到國家線的考生即可進入複試選拔流程,複試選拔流程包括材料評議和複試考核兩個環節。

材料評議環節通過考生提交的材料,對考生各方面進行綜合評價並給出評分。由材料評分與初試成績共同確定考生是否能進入複試考核環節。

複試考核環節將針對學術學位研究生和專業學位研究生設置不同的考核重點。學術學位研究生注重考查專業基礎知識和科研創新能力,專業學位研究生注重考查專業實踐能力或創作實踐能力。同時,根據考核目標要求及專業特點,採用靈活多樣的考核方式,如筆試、機試、面試、現場主題創作等,提高人才選拔的針對性。

對於藝術類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即藝術碩士)招生,中傳將通過初試考查人文社科基礎和寫作能力,材料評議考查綜合素質,複試考查藝術創作實踐能力,形成一套相對完整獨立的藝術碩士招生選拔模式,確保錄取的藝術碩士有良好的專業功底和較強的藝術創作能力。

文獻考試3次不及格者將被終止培養或分流

中傳的改革還包括,在博士生、學碩生、專碩生培養與學位授予中細化、標準化每個環節的要求和考核機制。

包括建立基本文獻閱讀制度,明確要求博士生基本文獻閱讀量不少於150種,其中著作不少於50種;學碩生基本文獻閱讀量不少於80種,其中著作不少於30種;專碩生基本文獻閱讀量不少於60種,其中著作不少於20種。

建立博士候選人資格考試和學碩生基本文獻考試制度,明確博士候選人資格考試時間1天半,其中筆試時間為1天;學碩生基本文獻考試時間為1天,其中筆試時間為半天。重點考查研究生對本領域內基本文獻、基礎理論、前沿理論、相關學科知識的掌握和理解。博士候選人資格考試和學碩生基本文獻考試均為3次機會,3次均不及格者,終止培養或實施分流。

取消碩士生發表學術論文與學位資格掛鈎

此次改革中,中傳還在規範博士生和學碩生科研訓練、專碩生實踐訓練,設置多元化學術評價指標體系。要求博士生參與教學實踐、進行國家級項目申報書撰寫,明確參與科研項目、學術會議、學期匯報、讀書報告等活動的形式與數量。

取消碩士生發表學術論文與學位資格掛鈎的陳規,要求學碩生參加論文寫作訓練計劃,提升論文寫作能力,鼓勵學術發表。要求專碩生在學期間參與實踐基地活動、校企合作課題、專業創作項目和創新創業項目等,提升專業實踐能力。

調整和完善研究生課程改革,博士生課程中,將《學術寫作》課程落實到博士生公共必修課程,將公共英語內容替換為《外語文獻精讀或選讀》,設置兩到三門專業基礎課程為一級學科或門類必修課。

學碩生課程構建以史、論、法為核心的新型課程體系,同時,將論文寫作課程納入學位課程類,將外語文獻精讀或選讀課程與公共外語同等看待。專碩生強化實踐課程,全面提高實踐課程比例,提高案例教學、創作教學內容比例。

2021級起,博士生基本學制由3年改為4年

中傳將強化過程評價,實行研究生學術進度學期匯報制度,博士生每學期匯報個人研讀文獻、學位論文進展、科研成果;明確要求博士生學位論文工作時間不少於兩個學期、學碩生學位論文工作時間不少於10個月。

實行學位論文選題報告預審制度;明確文學類和藝術學類博士生學位論文答辯時間不少於3小時,工學類博士生學位論文答辯時間不少於2小時,學碩生學位論文答辯時間不少於1小時。

中傳還將深化專碩培養改革,還原專碩生培養本質,設立多元化專碩畢業考核方式,突出創作能力、實踐能力的考核。

此外,推進博士生和專碩生基本學制改革。自2021級起,將博士生基本學制由3年改為4年,最長有效修業年限由8年改為6年;專碩生基本學制統一為2年,最長有效修業年限統一為4年。

導師管理實行評聘分離,動態管理

在導師管理方面,中傳將通過實行評聘分離,動態管理,打破導師終身制。

在結果評價上,建立分級、分類評審體系。實行學術型、專業型導師分類評審;校內導師、校外兼職導師、校外業界導師分類評審;普通、破格、重大影響力導師分級評審制度。

博導資格實行校外同行雙向匿名評議,設立破格型博導、碩導資格評審通道和專碩導師資格評審通道。

以立德樹人為導向,注重對導師愛崗敬業奉獻度、所指導學生培養質量情況、代表性科研與創作成果情況等的考查,有獎有懲,建立多元立體的導師評價標準體系。

同時,探索增值評價,破除「唯項目」傾向,建立多樣化成果代表作制。對於未達到崗位聘任科研項目成果要求的博導,實行重大預期成果制,籤訂協議後可申請崗位聘任招收博士研究生。

建立「1+1+1」模式專碩導師組工作制度

中傳還將建立「1+1+1」模式專碩導師組工作制度,即:專碩導師組配備1名專碩導師、1名學碩導師和1名業界兼職導師,對專碩研究生的知識理論體系架構、專業技能傳授、創作實踐訓練三個方面進行指導,全面提升專碩生的理論功底、專業技能與創作實踐能力。

同時,設立專碩導師資格評審綠色通道。選拔具有豐富創作經驗、實踐能力的教師擔任專碩導師,打破對參評碩導資格教師在入職年限、學位、職稱、發表論文與承擔項目等方面的條件限制,助力年輕教師成長,解決專碩導師不足的「堵點」。

取消學碩校外兼職導師,校外兼職博導聘任需求由學校統籌,聘任學校學科發展需要的2+2+2學科、智能媒體領域的學界傑出人士。

建立覆蓋所有專業、各層次的論文查重抽檢制度

此次改革中,中傳將建立覆蓋博士、學術型碩士、專業型碩士所有專業培養全流程、各環節的研究生教育質量監控體系。從師德師風、生源質量、學術成果、教書育人、學位論文、學生就業發展及導師盡責評估等七大類指標,對研究生培養單位和在崗研究生導師進行年度質量評價。

中傳還將建立覆蓋所有專業,博士和碩士研究生教育各層次的課程結課論文查重抽檢制度,並探索實施把學位論文評閱意見同學位論文一起公開做法,倒逼導師重視學位論文指導。

同時,建立研究生教育質量評價與獎懲系統,根據質量評價結果依規對研究生培養單位和研究生導師進行獎懲。研究生培養單位的教育質量評價與其年終考核評獎掛鈎。

設立針對研究生培養單位的「研究生培養校長獎」和針對研究生導師的「研究生導師校長獎」。

關停17個專業方向,調整47個專業方向

澎湃新聞還了解到,中傳將全面優化學科布局,強化一級學科設置,突出傳媒優勢和特色。

中傳通過改革,關停了17個專業方向,對47個專業方向進行了並、轉和調整,重新規劃設計了計算傳播學、藝術傳播學、媒介與國家治理、文化法治與智慧財產權等19個更加適應新時代需求,體現學校特色、學科發展布局和頂層設計的新專業方向。

中傳還引入競爭機制,鼓勵有條件、願作為的教學單位主動開辦建設交叉學科,學校視情況予以扶持或調整,以破除懶政、荒政現象。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取消論文與學位資格掛鈎,碩士就沒了緊箍咒?
    碩士生發表學術論文與學位資格掛鈎的陳規,中國傳媒大學取消了。改革呼應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召開的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經過多年發展,研究生在學人數今年預計突破300萬。衡量研究生的學術水平是一個技術活。當去掉了論文這個硬指標,碩士生的培養會放水麼?
  • 杭師大教師被取消人才資格後又爆抄襲!博士學位論文抄襲臺灣教授...
    杭州師範大學對近期關於其教師郭彥努公開發表文章存在抄襲現象的發布通報:經學校調查認為相關情況基本屬實,其行為違反學術道德,經研究決定給予郭彥努記過處分,調離教學科研崗位;取消其職稱晉升資格及各類評優評先資格3年;同時杭州智慧人才平臺發布通報,取消杭州師範大學論文抄襲女教師郭彥努的E類人才資格!
  • 西安交大規定博士生未發表學術論文也可獲學位
    中新網8月2日電 華商報消息,陝西省一些學者對人大、北師大等取消「研究生畢業必須發表論文」叫好。近日,記者從西安交通大學獲悉,從今年6月1日起,該校博士生即使未發表過學術論文,也能夠畢業並獲得學位。
  • 碩士生學位論文涉嫌抄襲事件曝光一周後,東北大學還在核查
    碩士生學位論文涉嫌抄襲事件曝光一周後,東北大學還在核查 澎湃新聞記者 馬作鵬 田慧 2018-04-10 19:01
  • 湖南大學碩士畢業生論文涉學術不端 被撤碩士學位
    原標題:湖南大學研究生抄襲雲南財經教師論文被撤碩士學位3月27日,雲南財經大學一教師發帖稱,湖南大學碩士畢業生劉夢潔的學位論文涉嫌抄襲她的博士論文選題,該選題同時也是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月2日,湖南大學官微發布關於劉夢潔碩士學位論文涉嫌學術不端問題的調查及處理說明,稱決定撒銷涉事的劉夢潔碩士學位,給予其導師洪源警告處分,取消其導師資格,調離教學崗位。說明稱,2019年3月21日,湖南大學成立專門工作組,對學校專業學位碩士畢業生劉夢潔的學位論文涉嫌學術不端問題認真開展調查。經查,劉夢潔的碩士學位論文《腐敗對我國企業逃稅的影響研究》存在抄襲現象,構成學術不端行為。
  • 華中科技大學副教授抄襲論文被取消碩士學位,學術造假何時休?
    撤銷學位公告其實早在今年2月便有華中科技大學校友爆料其涉嫌論文抄襲,發表的論文知網查重複制比高達81.5%!與校方要求的原則上複製比不超過15%相差甚遠。而網上爆出的論文造假抄襲事件也正是其當時碩士畢業論文。目前湖北大學經核實後給予了撤銷碩士學位的處理,而華中科技大學那邊也已經啟動相關處理程序。相信會給大家一個滿意的答覆。近年來,學術造假事件屢禁不止。其中較有影響力的,比如:2019年4月,湖南大學碩士畢業生劉夢潔因碩士學位論文《腐敗對我國企業逃稅的影響研究》存在抄襲,被撤銷碩士學位,同時其導師洪源被給予警告處分。
  • 復旦大學新規:碩士生不發表文章也能畢業
    大概是在10餘年前,我國不少科研單位和高校就制定了這條硬性規定:研究生要發表一定數量的論文才能獲得學位。如規定博士生必須發表1篇以上SCI或2-3篇核心期刊論文;碩士生發表1篇以上核心期刊論文。「然而,近幾年來,隨著研究生的擴招,研究生規模越來越大。相對研究生的數量,核心期刊的增加規模、速度遠沒有研究生的增長那麼快。」
  • 博士抄襲畢業論文會怎樣?我以為只是撤銷學位和取消畢業證?
    博士抄襲畢業論文會怎樣?我以為只是撤銷學位和取消畢業證。當我們看到別人光線的學位,和淵博的知識,總是非常羨慕和尊敬。但是總有人為了這份虛榮,弄虛作假。,撤銷了其學位,同時取消了該博士畢業證,也不再具備輔導學生的資格。
  • 本科生學位論文何去何從,取消或嚴格審核
    #本科學位論文將面臨抽審或取消#近幾年學術不端行為屢見不鮮,教育部對研究生學位論文造假行為絕不姑息,查處一個處理一個。國內絕大部分高校對研究生學位論文把關也逐步變得更加嚴格,學位論文管理混亂的現象也逐漸得到了改善。之前教育部和公眾的關注點都是在研究生學位論文上,預計在2021年本科生學位論文也將受到極大的關注,對於不適合學位論文而授予學位的學科會進行調整,比如藝術類和體育類,會進行其它形式的考核,而不是去撰寫學位論文。但對於必須撰寫學位論文而授予學位的學科,將面臨更高的要求。
  • 研究生本科生發表論文的規定,該由誰取消
    研究生和本科生撰寫、發表的論文分兩種性質:一是撰寫畢業論文(學位)論文,畢業論文要通過答辯,但並不要求發表;二是研究生、本科生在讀期間發表論文,這是學校自己作出的規定,比如,把研究生在讀期間發表論文,作為畢業答辯的前置條件,把本科生發表論文,作為評優、研究生推免的評價指標。
  • 3年發表16篇SCI論文,應屆碩士真能「破格授予博士學位」?
    這篇報導的導語是:「應屆碩士畢業生被建議破格授予博士學位」,近日這樣一則消息將國內學界目光再次投向西部學術重鎮西安交通大學。然而,看完整篇報導,除了在文首有「應屆碩士畢業生被建議破格授予博士學位」以及文中有「被電氣學院建議破格授予博士學位」這兩句話之外,全文其他地方都沒有提及究竟是誰建議。
  • 應屆碩士3年發表16篇SCI論文,就能「破格授予博士學位」?
    因此並不能確定這一建議是十分正式,且已經納入學位申請、授予程序的,還是只是在媒體報導時提及。確定這一點十分重要。因為離開了學術標準與規範的媒體建議,除了博眼球之外,還會誤導學術評價標準。在我國大學辦學實踐中,有碩士生因碩士畢業論文被答辯專家認為達到博士畢業水平,進而建議授予博士學位的美談,但似乎還沒有在碩士求學期間發表論文多,就建議破格授予博士學位的先例。
  • 清華深圳研究生院對博士學位論文造假做出了回應:學位去年被撤銷...
    當晚,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回應稱,早在2017年4月,該校就已經嚴肅處理了涉及該論文作者和該校2010年博士生葉肖鑫的嚴重學術不端行為,並撤銷了他的博士學位。學校宣布了這種治療的結果。2017年6月,研究所暫停了葉肖鑫的導師唐·郭毅教授的研究生招生資格,並取消了他的材料科學主任和新材料研究所副所長的職位。現在唐·郭毅已經辦理了退休手續。
  • 論文造假取消學位昨起實施 3年內不得再申請
      半島都市報1月1日訊(記者 單俊楠) 教育部在2012年12月31日公開發布,《學位論文作假行為處理辦法》將從2013年1月1日開始正式實施,這是教育部頒布的首部處理學術不端行為的部門規章。
  • 3年發表16篇SCI論文,應屆碩士真能「破格授予博士學位」?|新京報快評
    如要對這名優秀碩士畢業生破格授予博士學位,應該根據其撰寫的碩士學位論文水平,而非其在讀研期間所發表的SCI論文。▲我國正在推進的研究生教育改革,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取消讀研期間發表論文的要求。在此背景下,高校和社會輿論,都需建立新的論文觀。資料圖。
  • 方舟子:本科生和碩士生沒有必要寫畢業論文
    方舟子:本科生和碩士生沒有必要寫畢業論文本碩不讀博無法從事科研工作,寫畢業論文已失去意義  最近我到南方一所大學做關於學術腐敗和學術規範的報告,在互動時間一個學生問我
  • 劉夢潔被撤銷學位導師洪源警告處分 湖南大學論文抄襲最新通報
    4月2日下午,湖南大學通報了關於該校學生劉夢潔碩士學位論文涉嫌學術不端問題的處理結果,決定撤銷劉夢潔碩士學位,給予其導師洪源警告處分,取消導師資格,調離教學崗位。  發帖網友稱,自己是雲南財經大學的教師,2017年3月以「腐敗對企業逃稅的影響效應研究」為題,申請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這個項目同時也是自己的博士論文選題。2019年3月,在完成博士論文寫作後,查重時發現自己的論文與湖南大學一名學生發表於2018年4月的碩士論文「腐敗對企業逃稅的影響研究」累計重複了1萬5千餘字。
  • 代理中介自揭論文發表期刊「版面買賣」內幕
    論文「生產」後期刊「尋租」滬上某知名高校碩士生小鄭正為如何才能在權威期刊上發表論文干著急。「要發篇文章真不容易」,小鄭無奈地告訴記者,「看來還是要找點路子。」小鄭回憶,她在本科時曾以千元以上價格在某期刊上發表過一篇論文,「價格實在太高了,但不付錢我的論文根本輪不到發。」其實,小鄭所說的「路子」是目前一些高校學生常用的論文「尋租」形式。
  • 應屆碩士被建議授予博士學位,「破格」有何不可?
    據報導,孫光宇在攻讀碩士期間,論文碩果纍纍——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物理學評論E輯》《應用物理快報》《等離子體源科學與技術》等期刊發表8篇SCI論文,還有4篇EI會議論文;以非第一作者身份發表SCI論文8篇、EI會議2篇。 這樣的成績,連很多博士生都驚呼「是在下輸了」。
  • 法大3年查出抄襲論文240篇 超總字數10%取消學位
    記者:當前研究生學位論文抄襲剽竊現象是高校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您認為處理學位論文抄襲、剽竊,最大障礙是什麼?朱勇:撰寫學位論文,作為研究生培養的環節,既是鍛鍊、提高研究生學術水平和研究能力的重要渠道,也是培育、養成學術品德水準和學術規範意識的重要途徑。近年來,少數研究生受不良風氣影響,其學位論文存在抄襲、剽竊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