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爾文的進化論為我們解釋了自然界中生物的持續演化,也正是經過數億年間的發展,才造成了地球的多樣性的生物鏈,同樣,也告訴我們自然界的萬物都有著共同的起源,而人類更是得天獨厚,擁有了智慧。
但推動生物進化的幕後黑手是誰呢?其實就是我們熟知的基因突變以及外來環境的影響,基因突變為生物打造了基礎,而環境變遷更是加速了生物間的進化,大概意思就是,如果你不做出改變,你只能被自然殘酷的淘汰。
至於神創論,虛擬論等生命起源,目前來說還是進化論最為靠譜,其中的化石以及人們身上的基因就是最好的證據,況且現在仍有生物在不斷的進化,只不過生物進化的過程太過於緩慢,以至於大家看不到所以選擇反駁!
就拿古代的人類和現代的人類作比較,似乎都是一個模樣,幾乎都沒有出現進化,難不成人類已經進化為終極形態了,所以也就沒人相信了,其實不然,你仔細觀察的話,人類其實還是在進化,古代都是冷兵器的存在,大部分人們的身體都是強壯的,而現代人類的大腦進化相當明顯。
不過最細微的變化更需要用到數萬年,或者是數百萬年,人們才能看到最直觀的變化,甚至出現甚至隔離,形成新物種,就好比人類祖先跟最接近我們的大猩猩分家,唯一的是人類的壽命不長,大家也觀察不到進化的最直觀。
但在此期間人們同樣能察覺到量變,也就是變化的過程,而是從改變到結束兩個點,經過科學家研究發現,人類依然在變化之中,而且是微進化,也就是在我們所認知的時間內感受到的人類變化。
19世紀初,人類的前手臂中有兩條主動脈,分別為橈動脈和尺動脈,這兩條動脈長在手臂中就是取代了幼年時期的正中動脈,來為人體實現血液流通,但科學家發現,有的成年人生長的兩條動脈不會取代正中動脈,並且這個比例佔據還高達10%,也就是說100人之中,就會有10人進行保留,到20世紀比例已經佔據30%,到現在是35%。
科學家估計,在未來百年之內,所有人的手臂中都會存在三條動脈,而不是兩條,雖然這個進化不太明顯,沒有什麼參考性,但顯然是證明了人類仍然在不斷的進化,它的進化也是為人類做出考慮的,第三條動脈會使得人們手臂力量加大,疲勞感減小,血液供給加速。
這種進化也就是基因突變的結果,導致嬰兒時期的動脈沒有退化,開始跟隨兒童一直成長,或者是大多數女性身體帶有的一種健康問題,以至於這條動脈不會退化,但對於嬰兒來說,這條動脈是極為有利的。(搬磚的時候不費勁了)
另外還有的就是人們的智齒也在消失,畢竟人們現在的食物已經不需要用到它們來磨牙床,再加上人類面部不再突出,牙床的面積也會越來越小,給人們造成了其他麻煩,於是人們經常會選擇拔掉智齒,基因自然一代接一代,而智齒也會慢慢的退化。
其實,無論是身體進化出了某種功能,還是為了適應自然環境而選擇拋棄某種特徵,這都是進化的例子,大自然的適者生存是一種規律,生物進化過程也是一種微觀,如果想要在宏觀上看到改變,那自然環境變遷的屬實太過於厲害,例如10萬年之後,人們幻想的人類是什麼樣?(頭大身子小,酷似影視素材的外星人。況且外星人的模型本來就是人類憑藉自己的想像創造的,至於為何會想像出這種樣子,留給大家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