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陽系的所有行星中,地球是唯一顆擁有豐富水源的星球。正是因為擁有了這些水源,地球上的生命才得以繁衍及生生不息。我們地球是由海洋與陸地構成,雖然海洋的面積很大,但是海水卻無法供給人們正常飲用。在整個地球的水量中,可用於人類飲用的水僅僅只佔了2?
隨著人口的不斷增加以及嚴重的水資源汙染,全人類的用水問題也越來越嚴峻。因此有不少人提議,如果將地球上的海水都變成淡水,人類是不是就不用為水資源短缺的事情而苦惱了?
這個想法聽起來似乎很美好,因為在僅有的2?可飲用水中,就有87?水源是人類難以開發的。如果有一天海水都變成了人類可以直接飲用的淡水,那麼很多國家將會擺脫水資源短缺的困境,人類所面臨的很多水源難題也會迎刃而解。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從海洋環境來看,如果海水都變成了淡水,那麼地球的海洋生態將會遭受巨大的破壞。首先,許多習慣生活在海水之中的海洋生物會因為適應不了淡水環境而滅絕;除此之外,淡水的環境也會讓海洋環境遭受巨大的破壞。由於大海中所蘊含的鹽分,因此很多微生物或細菌都會難以在大海中存活,但如果一大片的海域都成為了淡水區,那麼海水中將會滋生大量的細菌,使得海洋環境遭受巨大的汙染,同時也會威脅到海洋生物的生存。
隨著微生物及綠藻、水葫蘆等植物在大海中的生長,大量腐敗的植物會釋放出大量的甲烷氣體,而這些甲烷氣體正好就是造成溫室效應的罪魁禍首。大量的甲烷氣體會導致地球的溫度不斷升高,而持續升高的溫度又會加速這些微生物和細菌的生長,因此在這種惡性循環之下,地球的生態將會面臨巨大的威脅。
首先,全球變暖會使南北兩極的冰川加快融化速度,使海平面不斷上升,從而對人們的正常生活產生不利的影響。而且大氣中蘊含大量的甲烷氣體會對生物體產生有害的影響,當溫室氣體的含量達到了哺乳動物無法承受的極限,就會造成大面積的物種大滅絕,就算是人類,也難逃此劫。
除了這些比較大的影響之外,海水變成淡水也會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不便。鹽雖然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普通不過的調料,但是缺了它一切食材似乎都失去了靈魂。而鹽正是通過海水來提取的,因此如果沒有了海水,我們連基本的食鹽攝取都成了問題。不過相對於前面所提到的問題,這個問題還算是不值得一提的。
綜上所知,地球上的海水變成了淡水帶給我們的危害是遠遠大於好處的。海水變成淡水,不僅僅威脅到海洋生態的正常發展,還威脅到了整個地球生態環境的發展,可謂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因此,我們不應盲目地去改變地球固有的生態環境,只有學會尊重自然,我們才能從自然中得到饋贈。
免責聲明:圖文摘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