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地球上所有海水都變成淡水會發生什麼?在那一瞬間地球上的淡水危機已經被徹底解決,可大部分人類卻絲毫沒有意識到危險正悄然來臨,海水變成淡水一天以後,眾多海洋生物開始陸續死亡,在億萬年的進化過程中,魚類身體的細胞已經完全適應了海水中的滲透壓,所以一旦海水變成淡水,他們體內的組織將被徹底破壞。
海水變成淡水一周後大部分浮遊生物和藻類植物開始消失,根據研究分析,地球上70%的光合作用是由海水中的藻類所完成,因此一旦海洋中的藻類全部消失,地球上的氧氣將會減少70%以上,並且這些海藻植物的腐化會釋放出大量甲烷,在大氣中會產生更多的二氧化碳,陸地上的動植物也會因此受到較大的影響,溫室效應加劇,地球開始陷入了惡性循環。
海水變成淡水一個月後,海洋生物已經全部死亡,冷庫中的海鮮也即將消耗殆盡,沿海地區的漁民幾乎全部失業,整個海洋產業鏈開始逐漸崩潰。
海水變成淡水一年以後,地球的氣候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由於海水的鹽分消失,導致海水的密度開始下降,因此,再也不會有洋流來調節氣候,赤道附近的極端天氣會變得更加頻繁。七大洲出現類從未有過的狂風和暴雨,地殼活動開始加劇,地震和火山噴發頻繁發生,僅僅短短一年的時間,地球就不再適合人類生存,所以說海洋中的鹽分對維持地球平衡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其實早起的海洋並不像現在這樣富含大量的鹽分,45億年前地球的地殼剛從一片熾熱中冷卻下來,大氣的溫度也逐漸地降低,並陸續的形成類水蒸氣,這就導致了地球的暴雨頻發,眾多的水流匯聚到了一起,最終形成類原始的海洋,這些水流在匯入海洋的過程中,對沿途經過的土壤和巖石進行不斷地衝刷,使其分解並產生類各種鹽類物質,再加上海底本身的地質活動也會溶解一部分鹽分到海水中,久而久之,海洋中的鹽分越來越多。
有科學家曾做過估測,如果將海水中的鹽全部分離出來,均勻地平鋪在地球表面,可以堆積到40層樓的高度,雖然海水中的鹽分含量如此之多,但可惜的是隨著全球氣候變暖的加劇,大西洋的海水已經開始逐漸地淡化,海水的淡化會直接導致洋流發生變化,較冷的海水會湧向赤道,較暖的海水卻會相反的湧向兩極。這就漸漸加劇了兩極冰川的融化速度,冰川的融化不僅會讓海平面上升,進而威脅到眾多的沿海城市,並且還會導致地球的淡水資源越來越少。
如今,缺水已經成類我們需要面臨的重大問題,為了尋找可用的水資源,人類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比如當下的海水淡化技術,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淡水危機,不過此項技術仍然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和電力成本,海水淡化以後,廢水又會重新排入海洋,這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海洋生物也會因此受到影響,從本質上來講,海水淡化並不是解決水資源短缺的根本辦法,最有效的措施還是要節約利用日益減少的水資源,只有這樣才能保護好地球,也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們人類更好的繁衍下去。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為您分享更多科學知識,創作不易,您的支持與評論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