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地球上最豐富的一種化合物。全球約有四分之三的面積覆蓋著水,地球上的水總體積約有13億8600萬立方千米,其中96.5%分布在海洋,淡水只有3500萬立方千米左右。【摘自百度】,但是人類只能用淡水,不能直接飲用海水,除掉不能利用的淡水資源,人類可利用的水資源不到百分之一。
都說淡水是可再生資源,是一個循環系統,可是你們有沒有想過?如果一旦大自然再生淡水資源的速度跟不上人類用水速度,那麼就會爆發很多問題;有的國家由於嚴重缺水,只能利用地下水資源來進行灌溉農作物。
我國為了解決缺水危機,在1952年由毛主席提出了南水北調,但是這項工程在當時看來並不是被大多數人看好,成本太大,至於到底是好是壞我們現在也看不到;這一個水利工程也側面反映出了我國也是一個缺水國家。
世界人口分布極度不平衡,有的國家淡水資源豐富,而在非洲地區水資源是極其的匱乏,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人因為喝不到安全的飲用水而離開這個世界,然而我們並沒有意識到水資源的嚴重,就算意識到了也沒有節約用水;中國淡水資源排在世界109位,相對來說淡水資源比較豐富;但是未來真正導致淡水資源短缺是來自於水汙染,由於科技產業出現,水資源的汙染已經是一個大問題,雖說近些年來環境問題已經很重視了,可是人類的發展速度阻擋不了;而且保護水資源的意識並不強烈,人類的貪婪永無止境,所以有時候放緩發展速度未必就是一件壞事;如果哪天地球不再適合人類居住,那麼我們一生追求的金錢以及權利什麼都不是了,在大自然面前我們是多麼的渺小,在宇宙中根本不值一提。
關於海水,已經有很多國家開始從海水裡面提取淡水,但是這一項目的人力成本以及電力成本都很大;如果把所有海水變成淡水有沒有想過後果?其實這些人都知道後果,海水消失這只是一個惡性循環的開始,海洋生物開始慢慢死亡,整個海洋產業鏈開始逐漸崩潰,很多人開始失業;根據研究分析地球上百分之七十的光合作用是通過海洋中的藻類完成;由於鹽分消失,海水密度下降,再也不會有洋流來調節氣候,海洋中的鹽分的缺失導致災難爆發,天氣也開始惡劣;由於海洋的消失,淡水中的微生物會導致大量植物腐敗,然後產生甲烷氣體,從而進入大氣層,和二氧化碳一樣,導致溫室效應加劇;溫度升高,兩極冰川開始融化,從而導致海平面上升,更嚴重的低海拔地區也會被淹沒,為了淡水我們的陸地沒了,這似乎又回到了遠古地球,是不是很可悲?
地球不能少一個東西,除了人類,因為我們依賴地球,而地球不會依賴我們,沒了我們地球也能活。真正保護淡水,並非是靠大自然的再生,以及利用高科技提取淡水;真正要做的就是保護淡水,合理利用水資源,那麼大自然的再生循環系統也不會感到壓力。
沒有了水就沒有了生命,保護水資源是任何一個時代都要做的事,尤其是今天的我們。一個看似遙遠的問題不要放到接近要發生的時候再去解決,因為在大自然面前我們根本無力抵抗;在實現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候,那麼水資源的問題一定會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問題。
為了發展,我們的文明已經達到了一個巔峰,但是我們不知道該是倍感榮幸還是深深自責?因為我們連地球都還沒搞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