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作為我們的家園,人們卻無時無刻的在「傷害」它,隨著人口基數的增加,人們對於資源的需求越來越大,其中的水資源更是必不可少,從宏觀上來看,地球的確是一個藍色的星球,也就是海洋佔據著71%的面積,不過海洋的水明顯不能直接使用,人們需要的是大量的淡水資源。
據科學家報告指出,全球有8億的人口無法獲得清潔飲用水,在未來的時間裡,這數字還會持續上升,預計再過10年,這一數字會增加到33億。
開發水資源成為了生物存活下去的基礎,其中的海水如何變成淡水更是成為了研究重點,但至今都沒有真正的實現海水變淡水,不過卻有報導傳出「科學家用二氧化碳將海水轉化為飲用水」,也就是說這項技術大概要實現了?
據來自哥本哈根大學化學系的科學家Jiwoong Lee所提出,他們創造了一種「尖端綠色技術」,轉化載體為「二氧化碳」,總的來說是一項創新技術,因為二氧化碳作為一種汙染物之一,人們在排放二氧化碳等氣體的時候,給全球帶來了溫室效應,如今能夠將廢物利用,也是造福人類的技術之一。
至於如何用二氧化碳將海水轉化為飲用水資源,並且還是短短的幾分鐘時間,原理是將化合物二胺加入鹽水中,二胺類型就是二氧化碳反應性的,該物質與二氧化碳發生碰撞時,便可控制其行為,最後兩方結合,就會像海綿一樣吸收鹽分,然後分離鹽分,這個過程大概在1-10分之內。
也就是說一旦二氧化碳被移除之後,鹽分也會隨著釋放出來,最後這個化學品還能重複使用,進行下一項的海水淡化,並且報告指出,該方法原則上可以達到海水中99.6%的鹽分被去除,但該技術仍在完善中,為了以低能耗優化回收過程。
雖然該項目還沒有達到完美的狀態,當該實驗技術已經投入到過濾器水瓶,用來救生艇和戶外活動的裝備,如今還在生產原型瓶,基本上都是建立在可靠的科學實驗基礎之上,而且該技術並不會排放二氧化碳,是如何運用二氧化碳,該團隊的目標是可以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進行利用,也就是說這項技術還存在著發展空間。
要知道,人類如今開採的資源越來越大,隨著溫室效應的到來,地球上的水資源也會越來越少,這個團隊研究的技術,首先可以進行海水轉換成可用水資源,另一方面又能將二氧化碳吸收利用,可以說,該實驗如果完美的成功,將會給人類帶來福音,在這項技術被公開時,會有更多人投入該技術,並且還無需使用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