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個貨櫃 「喝」海水「吐」淡水

2020-11-22 新華網客戶端

放個貨櫃 「喝」海水「吐」淡水

2017-08-18 14:45 來源: 科技日報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一套裝進貨櫃的智能微電網海水淡化成套系統就能孤網運行,不依賴於電網,直接利用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發電生產出高品質生活和飲用水。

海南三沙市設市五周年之際,《新聞聯播》報導了三沙5年來的大變化。「(現在)用水也沒問題了,以前都是有點水吃,洗澡都很難的。」三沙市趙述島居民李珠玉接受採訪時說。

李珠玉喝到的水,是海水淡化出來的。「過去狠燒柴油淡化海水,水量也不太夠,現在利用風能、光能,就能根據島上需求產水,每天大約100噸左右,」江蘇豐海新能源工程技術公司技術研發部經理王福家為能讓當地人用水充足而欣慰,三沙趙述島的海水淡化裝置,正是他們生產的貨櫃式「海淡」裝置,直接利用風能、太陽能就能產出生活用水。

直飲海水,是向海洋要水的「人類解渴工程」的終極目標。2016年底,國家發改委印發《全國海水利用「十三五」規劃》,指出「十三五」末,全國海水淡化總規模達到每日220萬噸以上。既要淡化海水,還要解決孤島的耗能問題、摘下耗能的「大高帽」,怎麼辦?技術創新的回答是,「魚與熊掌」可以兼得。

吃能大戶 用上自己穩定的「糧倉」

高能耗一直是海水淡化產業發展的「痛點」。資料顯示,傳統的淡化海水採用常規能源,每淡化1萬噸海水需耗電4.66萬度,折合標準煤18.8噸,排放二氧化碳46.4噸,是高能耗產業。

這個「吃能大戶」最好有自己的能源「糧倉」,王福家說,「它需要一個獨立的供能系統,這個糧倉還不能小了。」

為了讓海水淡化脫離大電網,吃上新能源的「獨食」,「我們試圖建立一個大容量的孤島微電網,為海水淡化裝置提供能源。」王福家說,微電網技術已經發展多年,風能的不穩定使得微電網一般採用「多臺千瓦級小容量發電機組+大容量儲能系統」的微電網模式。大容量的兆瓦級風機因衝擊過大、難於控制,容易造成『烈馬拉小車』的翻車風險而少有在微電網中應用。

怎麼既接入兆瓦級大風機又讓微電網穩定運行?新的技術路線往往是「左右為難」時從中間趟出的一條路。

「為了達到既經濟又運行穩定的目標,我們和別人反著來,」王福家說,「用一臺兆瓦級大容量發電機組+小容量儲能系統+控制技術。這樣做是基於微電網環境中電能輸入與負荷用電是個整體,別人調節前者,我們調節後者。」2014年5月,豐海新能源公司在江蘇鹽城沿海建成國內首個萬噸級非併網風電淡化海水示範工程,採用先進的能源管理系統、多臺儲能變流器並聯控制技術,平緩地調節負載的增加與減少,保證了微電網系統的穩定運行,解決了海水淡化的新能源利用問題。

「我們的示範項目現在每天向大海要水1萬噸,其中船用水1000噸、城市用水8200噸、高端純淨水800噸。」王福家說。

模塊貨櫃 自帶「行李」即插即用

2016年的最後一天,王福家是在三沙市一處島礁上度過的,他帶隊登島,檢查剛剛架起的新能源海水淡化設備,直到它成功湧出淡水。

「缺水缺電,最典型的地方是海島。」王福家回憶,島上的居民一直靠大船「接水」,每次接五六噸,島上150人吃飯、飲水都緊著用,洗澡要等天下雨。「後來他們燒柴油淡化海水,可是柴油也得運,受能源限制,水出得少,也不能敞開用。」

怎樣把萬噸非併網海水淡化工程的設計、運行經驗「搬上」海島?「大型工程的建設不適用於海島,好在我們的微電網是完整而獨立的,我們要把它建成能即插即的『微縮版』。」王福家說。

「微縮版」一定要方便運輸,有了這個目標,豐海公司把目光落在了貨運最方便的標準貨櫃上,一套裝進貨櫃的智能微電網海水淡化成套系統就能孤網運行,不依賴於電網,直接利用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發電生產出高品質生活和飲用水。

「箱子式」的構架確定了,接下來要完成系統的「行李打包」。「把貨櫃設備做得緊湊,能共用的管道,我們絕不會單獨鋪設一個,能共用的閥門,絕不會再增加一個,」王福家的兩個「絕不」道出了「貨櫃系統」的複雜性。「實現同樣的功能,壓縮了近一倍的體積。」

「你可以像接通電腦主機一樣,為它接上電纜、管道,就能喝上淡化後的海水。」王福家說,貨櫃式設備針對不同地區的海水特點採用不同的淡化工藝,海水在飲用前要經過預處理、一級、二級、三級反滲透等處理。「在海水較純淨的地區,一級反滲透出水即可達到生活飲用水水質,如果再增加二級和三級反滲透,將進一步去除一些離子,達到飲用純淨水的水質。」

除了「可整體運輸,快速組裝,無需現場調試」等優點,貨櫃式智能微網海水淡化系統還必須防腐蝕、防颱風、防高溫。「這套智能化設備能自動運行,即能蓄電,也能供水,」王福家說,「有了這套設備,任何一個孤島地區都可以讓人類生存下去。」

據介紹,100噸級該套系統已與印尼籤約,馬爾地夫也已採購了5套設備。

海水淡化 可用「海陸空天」4D能源網

「荒島上的能源可多著呢,」在王福家看來,鳥不拉屎、沒水沒電的荒島是個當之無愧的能源「富礦」,「潮流能、潮汐能、風能、太陽能都比內陸豐富,」這裡環繞著「海陸空天」的4D能源網,關鍵是要有能力做個能源「好採手」。

「海水淡化設備都是需要晝夜穩定運行的,但自然界的風能和光能都極不穩定,怎麼把這種不穩定變成穩定,確保設備能24小時運行?」最初,他們用柴油機作為備用電源,為了甩掉柴油機,研究人員開始把新能源家族全拉進來逐一嘗試。

白天時用太陽能把鹽熔化,達到幾百攝氏度,用熔鹽燒水,水蒸氣推動汽輪機帶動發電機發電。「這就是光熱海淡項目,它不像光伏那樣佔地兒,同時還可以利用熔鹽儲熱在夜間發電。」王福家說,系統中的鹽和水蒸汽都能循環使用。

「新能源家族中還有潮流能,看似平靜的海平面以下波濤洶湧、洋流湧動,我們把與垂直軸風機葉片相似的潮流能發電系統放在海裡,讓潮流能發電。波浪能也可以發電,針對它往復式的運動特點,我們也在研究如何利用它。」王福家的概念裡,這些自然界的能源都能夠被利用,關鍵是他們掌握了讓「能源穩定輸出」的「採能術」。

由於「顛簸」的輸出,這些清潔能源一直游離在人類掌控之外,而今得益於儲能技術、微電網控制技術的誕生和發展,它們有潛力協力構成野外環境下,人類取之不盡的4D能源網。

相關連結

貨櫃淡化海水 摘掉高能耗「帽子」

貨櫃式微網海水淡化系統是小型風、電、水一體化的設備。由可再生能源輸入系統、儲能系統、微電網控制系統、海水淡化系統等部分組成,系統可孤網運行,不依賴於電網,直接利用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發電生產出高品質的生活和飲用水,並供應穩定的電源。

貨櫃不僅能供應淡水,還可以發電,解決了孤島生活的重大難題。為了讓它能方便地運到孤島、並紮根在那裡,研發生產方江蘇豐海新能源工程技術公司在萬噸非併網海水淡化工程的設計、運行經驗的基礎上,賦予了它便攜貨櫃的特性,具有可整體運輸,快速組裝,無需現場調試等優點,適合為淡水資源匱乏和網電未覆蓋的內陸、沿海地區和遠海孤島地區提供生活用水和電力供應。目前有日產50噸、100噸、500噸和1000噸等不同級別的貨櫃式海淡系統。

它的可再生能源輸入系統不局限於單一能源,可接入風力發電機組、光伏發電系統、光熱發電系統等,根據需求進行選擇。

為了值守海防,它必須防腐蝕、防颱風、防高溫;為了服務少人地區,它要高智能、免調試、免維護、具有無人值守功能;為了跨過高山汪洋,它緊湊前行,具有便於運輸、安裝,可以應用到任何缺水少電的沿海地區。

貨櫃式微網海水淡化系統中的海水淡化工藝採用一級、二級反滲透對海水進行脫鹽,達到生活飲用水水質;在此基礎上,採用三級反滲透進一步去除水中的離子,獲得瓶裝飲用純淨水。濃鹽水、濾池反衝洗水、過濾器反衝水收集後,一起集中排放至附近海域;對預沉池及澄清池排泥水進行汙泥脫水處理;對化學清洗廢水經中和進行無害化處理,達標後排入市政汙水管道。(記者張佳星)

作者: 張佳星 [責任編輯: 李浩]

相關焦點

  • 三沙漁民喝上江蘇海淡水 淡化海水將成新藍海
    為給漁民補充淡水,2014年,三沙市給該島安裝淡化海水設備,漁民們喝上了第一口「海淡水」。「淡化海水靠柴油機發電,遇到惡劣天氣,補給船出不了海,水就斷供。」謝勝清坦言,「雖然有了『海淡水』,但出水少,島上當時生活著500人,洗衣做飯依然不能敞開用。」    「那時的『海淡水』是一二級反滲透水,補給不足。
  • 海上沒有多餘的淡水,渴死也不能喝海水,西瓜視頻帶你揭秘
    水是人們生活必須的,雖然地球上總儲水量並不少,但是淡水資源還是有限的,在船員出海的時候,他們除了準備一些口糧外,也是會準備一些純淨水的。而這就讓不少人疑惑了,大海裡全部都是水來的,難道還怕渴?為何船員們是寧願渴死也不喝海水?就有一老外將海水煮幹,殘渣讓人觸目驚心!海水真的有那麼可怕嗎?
  • 海水這麼鹹,不能直接喝,那海洋裡的生物是怎么喝到淡水的?
    這個問題可能小學生都知道,海水中富含大量的氯化鈉以及其他礦物鹽,所以海水不僅比淡水更鹹,而且密度還大。人體一旦喝入海水,就會面臨脫水的危險,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電影中,主角在海上漂泊,無比口渴卻不願喝海水的原因。那麼這麼多海洋生物呢?
  • 海水這麼鹹,海洋動物怎么喝到淡水?
    水是生命之源,但海水可能不是。 我們知道,人類在海上航行的時候,需要供應大量的淡水,海水中的含鹽量過高,不適合飲用。那就有了一個疑問,生活在海洋中的動物是怎麼讓自己補充到淡水的?海洋中的動物也需要淡水維持生命,但它們卻一生生活在鹹水中,這實在讓人有些想不通。
  • 海水很鹹不能喝,那海洋中的魚是怎么喝到淡水的呢?
    據估計,目前全球海洋中生活著大約200萬個物種,約佔全球物種總數的五分之一。生命的誕生離不開水,生命的生存也是離不開水,水可謂是地球生命之源。但我們知道,海水是鹹的不能喝,那麼,海洋或者鹹水湖中的動物是怎么喝到淡水的呢?
  • 海水變淡水,太陽能發電新用途來啦
    近日,位於芬蘭的新興太陽能企業——Solar Water Solutions研究出了一款不需要大型處理廠房,只需要一個貨櫃就可以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將海水轉變成飲用水和農業用水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目前太陽能發電海水轉化系統正在納米比亞沿岸城市進行實際測試。
  • 可以喝的海水—海露進駐2017中國網際網路大會
    海露純淨水——可以喝的海水作為大會的唯一指定用水,海露飲用純淨水區別於其他品牌飲用水,是利用世界先進的新能源海淡技術生產出的高端飲用水—海洋純淨水。它經過三級反滲透,零汙染、零添加,水質更加純淨自然。經國際權威機構檢測,海露飲用純淨水符合美國FDA瓶裝水質量標準和歐盟生活飲用水標準。
  • 海水是太鹹了不能喝嗎?來看看老外把一桶海水燒乾,就知道原因了
    文/Dimo海水是太鹹了不能喝嗎?來看看老外把一桶海水燒乾,就知道原因了!很多人都說海水是不能喝的,因為海水裡面有大量的礦物質和鹽,但是如果在野外生存,或者是在沒有淡水資源的情況下,海水也可以過濾出好喝的淡水,你相信嗎?實際上海水裡面的物質不僅僅是鹽這麼簡單,更多的是礦物質。
  • 海蛇不愛喝海水
    我們也知道海水是鹹的,如果人大量飲用海水,非但不能解渴,還會影響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那生活在海洋裡的動物怎麼辦?它們是如何利用海水來維持生命的?別擔心,它們各有奇招來適應這如同沙漠般的鹹水環境。比如海龜,它的眼窩後面有排鹽的腺體,多餘的鹽分能通過鹽腺排出。還有鯊魚,它可以通過調節體液中的尿素濃度來保持水分的動態平衡。那海蛇呢?被鹽水包圍的海蛇是如何解渴的?
  • 海水很鹹不能直接喝,那海洋動物又是如何喝到淡水的?原因很簡單
    發展至今,人類已探索的海底僅有百分之五,還有百分之九十五是未知,而海洋總面積約佔地球表面積的百分之七十一,海洋中的水約佔地球上總水量的97%,然而可用於人類飲用的淡水資源卻只佔
  • 海水很鹹不能直接喝,那海洋動物又是如何喝到淡水的?原因很簡單
    並且受海水的保護,生物首先在海洋中誕生了。發展至今,人類已探索的海底僅有百分之五,還有百分之九十五是未知,而海洋總面積約佔地球表面積的百分之七十一,海洋中的水約佔地球上總水量的97%,然而可用於人類飲用的淡水資源卻只佔
  • 當人類把海水變成淡水的那一天
    全球約有四分之三的面積覆蓋著水,地球上的水總體積約有13億8600萬立方千米,其中96.5%分布在海洋,淡水只有3500萬立方千米左右。【摘自百度】,但是人類只能用淡水,不能直接飲用海水,除掉不能利用的淡水資源,人類可利用的水資源不到百分之一。都說淡水是可再生資源,是一個循環系統,可是你們有沒有想過?
  • 【工業新聞】「海水能喝了」海尚泉海水淡化機隨船出海測試獲完勝
    據中華網投資2017年3月28日訊 最近,CCTV10的《我愛發明》欄目出了一期新節目——「海水能喝了」,對於常常關注《我愛發明》的小編我來說,真是大開眼界!而且這是一家中國公司,就在我們大深圳!鑑於該欄目常常出現發財致富的路子……小編也很好奇的瞅瞅說了啥,說不準也能走上脫貧致富的康莊大道。
  • 為什麼寧可渴死都不能喝海水?知道真相後,少年:以後絕對不敢了
    水是人們賴以生存的資源,雖然地球上總儲水量並不少,但是淡水資源是有限的,有經驗的船員都明白,海水是不能直接飲用的,有時候他們寧願渴死,也不願意喝海水,海水真有這麼可怕嗎?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吃飯的時候少不了吃菜,而做菜要放鹽,鹽要是放多了,人們吃了會感覺口渴。而海水裡面富含大量的鹽分,其海水濃度大於人體細胞液的濃度,直接飲用海水不但不會解渴,還會讓人體水分進一步流失,喝了海水的人輕者會感覺口渴,重者會覺得頭沉、產生精神紊亂的。
  • 淡水佔總水量的百分之一,海水能喝該多好,西瓜視頻揭秘海底淡水
    我們在初中地理課裡早就學過: 地球的四分之三面積覆蓋的都是水,而這其中有96.5%左右都是海水,剩下的才是淡水資源。這其中還有一部分是冰川、山頂冰冠、鹽鹼湖,人類無法取用,因此真正的淡水資源實際上要少於地球總水量的百分之一。
  • 海水為啥不能直接喝,老外把一壺海水燒乾,打開後愣住了
    大家都知道在我們生活的地球上面,有著大片的面積都是海水,陸地面積並沒有海水的大,可以說地球應該算是一個水球,但是我們不能直接喝海水,必須要喝淡水才行,那海水和淡水到底有著什麼樣的區別呢?這次老外就做了個實測,海水為啥不能直接喝,老外把一壺海水燒乾,打開後愣住了!
  • 落難的船員為什麼不喝海水?看海水燒乾後的樣子,誰能敢喝
    地球上能讓人類飲用的只有淡水資源,而淡水資源在地球上只佔1%而已。海洋可以幫助人類航運,發電以及養殖,但是不能讓人類直接飲用。雖然地球水資源很多,但是直接被利用的淡水資源非常稀缺,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海水是不能被飲用的,上學的時候都知道,如果在很渴的時候喝海水就會加速你的死亡。
  • 海水怎麼不能喝,鹹的湯卻能喝?
    在海邊遊泳的人體驗過,海水又鹹又苦,鹹是因為海水中含有大量的鹽,90%是氯化鈉,所以海水偏鹹,這裡還有一個美麗的民間傳說,說是因為海底住著一位神仙,他有一臺磨鹽的磨盤,一直在磨鹽,所以鹽水發鹹,哈哈當然這只是一個傳說。
  • 假如地球的海水,全部變成淡水會怎樣?科學家的解釋讓人意外
    如果地球上的海水都變成淡水, 科學家: 人類將面臨無法生存我們都知道,在地球上,海洋面積佔了一大部分,陸地面積是比較少的,畢竟目前仍然面臨缺乏水資源,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海洋的水分兩部分,一是淡水湖,第二就是海水,但是在地球上百分之九十幾都是海水 ,淡水資源非常匱乏,海水是不能喝的,不僅不解渴,而且還會消耗身體裡面的水分!普通的海水是很鹹的,和我們喝的淡水不一樣,我們平時喝水解渴,但是海水卻是越喝越渴的,而且海水裡面存在著很多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如果喝多了,可能還會對身體有海。所以我們不能把海水當做淡水來使用!
  • 為什麼說不要喝海水?將海水煮幹後,鍋底竟剩下了這些
    眾所周知,日常生活中我們喝的都是淡水,然而地球上的淡水分布量只有三千五百萬立方米左右,面對地球人口數量的不斷增長,有限的淡水資源讓人類感到擔憂。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能不能喝海水呢?為何人人都說喝海水會致命? 將海水煮幹, 看看鍋底剩下什麼曾經有老外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們從深海中取走一大桶海水帶回自己的實驗室,然後想通過實驗看看,如果將海水煮幹後,鍋底剩下的是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