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南郵事件上了熱搜,譚某導師張某在自己實驗室存放易燃溶劑,同時壓榨自己的學生運送溶劑給客戶,這中存在開公司讓學生送貨的行為,讓實驗室的黑產浮現出了水面。
在中國導師負責制的情況下,導師完全決定學生能不能按時畢業,而學生不能按時畢業的原因只有一個,活還沒有幹完,導師完全可以利用學生的廉價資源,去接市場上的業務或者開公司,實驗室的資源仿佛成為大學教授的自由王國。
就像一個段子所說:一開始給爆破公司30萬,然後爆破公司給包工頭3萬,包工頭給小工3千,小工買工具3百塊就解決了。
01 絕命毒師張正波
在2015年央視節目中,華中科技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張正波以一種特別的方式出現。
49歲的張正波出生於武漢市近郊的農民家庭,是華中科技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副教授。2005年,他與人合作成立了武漢凱門化學有限公司(下稱"凱門化學"),專門研發、生產、定製各種醫藥用途、工業用途的化學中間體。他們培訓工人生產製造,產品全部銷往英美等國家和地區。
公司成立之初,由張正波提供了部分產品的合成方法,並根據客戶需求及管制制式的變化,積極研發可以替代管制品的新產品,採用編號的方式為產品進行退補,並編制生產工藝流程。
華中科技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副教授張正波聯合朋友開設製毒公司,夥同化學專業研究生鮑某等人,生產國家管制的一類精神藥品遠銷歐美,每月銷售進帳60萬美元左右,堪稱漢版"絕命毒師"。
02大學教授的副業
不同學校規定不同,大學老師一般都有副業,有些專注於教學研究,有些則把副業當主業。
在南方周末的報導中,自研究生一年級開始,南京某大學地理專業的蘇飛只要沒有課,大部分時間都會去導師的公司幫忙。今年剛過完春節,由於項目比較集中,導師親自打電話喊他上班,蘇飛不得不放棄假期,提前回到公司。
這次經歷讓蘇飛真正見識了這個行業的工作狀態:每天蘇飛跟著公司的師兄做項目,設計圖紙,去現場勘探;他幾乎天天加班,有時工作到凌晨兩三點,第二天8點還要照常上班。有一次公司停電,疲憊不堪的蘇飛直接趴在桌子上睡著了。由於表現不錯,導師有意讓蘇飛畢業後留在公司上班,但他拒絕了,選擇考家鄉的公務員。
在蘇飛出勤率最高,加班最多的那一個月,他拿到了2000元工資。不過合肥某大學機械專業研究生韓月娥的經歷是,只有一點點。
在知乎的帖子裡,有研究生吐槽,其天天為老師的產品免費服務。老師唯一給我的"薪水"是每個月200元的生活補助和一天80的出差補助,出差補助80元裡包含了吃飯、打車等日常開銷,經常還要倒貼錢。
學生本身是高校教育的產物,現在卻變成導師公司化的一員。
03奇葩的研究課題
福建中醫藥大學官網2019年12月27日發布消息稱,該校副校長陶靜主持的"太極拳對2型糖尿病及腦卒中功能康復效果的臨床研究"獲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醫藥現代化研究"重點專項2019年度項目立項,資助經費880萬元。此事引發熱議。
太極拳通常被認為跟儒學、道學、中醫經絡學有關,常用於養生養性;而糖尿病則是以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二者"同框",確實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福建中醫藥大學在官網透露:該校中西醫結合學院蔡晶教授的某課題,獲資助經費245.51萬元。研究太極拳的880萬經費,與藥物研製的245.51萬元經費一比較,似乎前者的科研經費高的讓人無法接受。
太極治療糖尿病,氣功治療癌症,真的是博大精深。
04教授們的論文生意
如果沒有副業,一些教授也能通過論文造假來賺錢。
2018年8月31日,河北科技大學官網公布於2017年8月啟動的學術評議及相關程序的結果,稱撤稿論文已不再具備重新發表的基礎,同時未發現韓春雨團隊有"主觀造假情況"。
而後,在該媒體在獲得的一份錄音資料中,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雨表示,博士畢業後,因為"沒錢掙",他與人一起代寫論文,"一個博士論文收費7000元,一個碩士論文收費是4000-5000元",直到到了高校工作後仍然"還有人找"。
同時他還表示代寫SCI論文的市場需求很大,最便宜的也要五六萬,一年做兩篇文章,夠買一輛好車。
有人曾說,年輕人不要被所謂的壞公司毀掉,但也不要在校園裡被導師毀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