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影視演員翟天臨因論文問題,被廣大網友質疑,吃瓜群眾順藤摸瓜,吃到了很多北電方面的瓜,很多明眼人都知道,翟天臨博士頭銜來的根本就是相關人員不能嚴格對待學術問題,所以導致連堂堂一個博士連一篇像樣的論文都沒有!難道這是偶然的嗎?其實不然,論文行業早已有亂象,只是大家都懂,沒有人特意強調而已!
眾所周知,很多行業都需要評職稱,比如建築工程師、教授、副教授、大學本科、碩士、博士論文等都需要有自己的著作。這是國家規定,沒什麼好分析的,因為國家除了這種辦法,也沒什麼更好的辦法來證明你有能力和資格。
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句話一直是下面很多人的通行做法,只要能過關,就開始無所不用其極。單從論文來說,本科生需要本科畢業論文,碩士生需要碩士畢業論文,博士生需要博士畢業論文,其他行業如高級教師、建築師等都需要需要有在雜誌上發表的論文。除碩士論文和博士論文以外,大部分都是需要在普通刊物上發表2篇左右的3000-5000字左右的論文。而碩士論文和博士論文相對較長,少則上萬,多則十幾萬字,是相對較為系統的論文著作。
除此以外,各個行業相對頂級的職稱如教授、副教授、工程師等都需要不光是2篇論文來解決問題了,很多時候還要最少出版兩本書。這樣的作品一般分為著、主編和編著三種書。著是最難弄的,主編的書次之,編著最容易。
說到這裡,行業亂象就好理解了:
1、 論文亂象
現在很多打著文化公司旗號的公司,特別是從事雜誌社組稿那種行業的公司,主要部門:編輯部、業務部和組搞部。編輯部主要是招聘幾個寫手專職從事論文寫作,他們掌握著知網上的帳號免費或者付費資源,無論你給什麼題目,無論你想要多少字,只要要求發下來,就開始動筆,一天最少一篇5000字的論文,或者兩篇3000字左右的論文。有人就會問,他們水平怎麼樣?他們工資很高嗎?其實不然,他們大多是剛畢業沒多久的大學生,本科專科不限,偶爾有一兩個碩士生,工資2000多一點,拿到題目以後,直接從知網上下載與題目相關的論文,基本上三篇就足夠了。然後,三篇內容按照需要按照大概邏輯拼湊成一篇文章,剩下的工作就是降低抄襲率的問題了!什麼叫降低抄襲率?這大概是一個小學五年級學生都能幹得漂漂亮亮的工作了。因為知網上查重,再怎麼的,也只是查每個字的抄襲率,還沒有完全到達人工智慧的地步,所以很多重複的意思是沒辦法查重的。這樣,本來原文是「我們」,你給替換成「大家」;「吃飯」替換成「用餐」;「森林」改成「很多大樹」;「論述」改成「研究」……諸如此類,得益於我國漢字文化的博大精深,一篇抄襲率100%的論文,用不了太多時間,就可以成為一篇抄襲率低於30%的合格普通論文。實際上編輯部就是名副其實的洗文章。
現行階段,行業內普通論文抄襲率低於30%就能在普刊上發表,相對嚴格的雜誌會要求的稍微低一些,大概15%算是不錯的論文了。
編輯部寫完之後,知網上查重過關,直接發給組搞部,組搞部打包把文章發給雜誌社編輯。雜誌社檢測沒問題直接刊發。基本上所有文章都會出現在預定好的當期雜誌之內。那麼問題來了,很多人說,我怎麼看不到這種雜誌,那是因為,因為成本問題,雜誌社一般很少刊印太多的雜誌對社會發行,只不過每個作者郵寄一份,讓作者評職稱的時候可以拿出來當做證明就行了。其他的,一期也不會出現太多紙質浪費資源。即便拿出去賣你也不會買。那麼,這個錢誰出呢,當然是羊毛出在羊身上,自從雜誌社全部改為私營以後,大部分成本費都是作者自己來承擔的。這個費用在行業裡叫「版面費」,就是你想評職稱是吧?那好,刊發你的文章的雜誌的「版面費」都需要你自己來出,一個版面就是你文章佔一個頁面的錢,大概雜誌社根據雜誌的重要程度收取不同價格的「版面費」。普刊一個版200~500元不等,稍微核心一點的期刊版面費貴多啦,基本上成千也有上萬的。
那麼,普刊和核心期刊怎麼分?這個我國每年都會依據每個期刊的貢獻程度進行評級,各個領域基本上都有核心期刊,我們通常所說的就是南大核心和北大核心期刊,除了核心期刊以外,沒評上級的,就是普通期刊,這些期刊學術貢獻稍微低一點,但因為容易發表,價格低,所以是很多普通職位人士評職稱的好選擇。
而這種公司的業務部,主要就是拿著編輯部寫完,組搞部從雜誌社刊發拿回的各種資料,進行宣傳和拉業務。什麼業務?當然是想發論文的人的業務,誰想發論文就找誰唄,慢慢地,發展二級代理,熟人找熟人,一條每年都可以割韭菜的產業鏈就形成了。收費方面,一篇3000字左右的論文,如果成本價300元,光替你發收500元,如果你懶得寫,直接讓編輯部去寫,連寫帶發收你1000元你不能喊冤的,誰讓你懶,你沒時間了呢。他們就包兩件事,包發包過!這對於沒什麼太多經驗的人實在是誘惑力不低。實際上寫完以後你發現,很多時候水平照著你差遠了,可是人家就是過審了,你有什麼脾氣!
話說回來,博士、碩士論文以及核心論文都有人在代筆,收費都不低,一般數據和邏輯良好,可以上核心期刊的論文基本上收個萬八千的算便宜的了,最多的收個幾萬十幾萬,甚至幾十萬,相對於教授或者院長之類職稱的重要程度,區區幾十萬不算什麼。
2、著書亂象
論文說完了,咱們再說說寫書的。寫書的利潤更大,動不動就成千上萬元。先說著書當中的三種書的類型:著、主編和編著。
很多教授、副教授以及其他行業頂級職稱都需要作者要麼在核心期刊上發表了文章,
著作在字面上意思是「運用創造性才能或者經過創造性努力才造就出的作品」,所以著比其他兩種形式要難,因為其他兩種形式都需要編,很多時候沒必要是自己的作品,可以是其他人作品的精華整理集合。那麼,行業亂象也就跟著來了。
通常,這種公司會有編輯部、排版、業務以及校稿人員四中人員。業務人員就不說了,肯定是拉各個學院的高職稱人物交錢發書。業務人員對外收費一本書幾千元到幾萬元不等,一般按照字數和種類算。著的話十萬字左右最難搞定,因為抄襲率一定要降低到10%左右,主編和編著兩種書對抄襲率幾乎是沒什麼要求,50%最好,然後字數要求多一些,主編一本書20萬~30萬字,編著一本書30萬~50萬字左右。那麼,一本書從開始到結束最快需要多長時間?這麼多字怎麼也得兩三個月吧?你錯了,答案只有一個星期!是的,你沒有看錯,只需要一個星期!為什麼這麼快?難道所有人都是人才?不,這些組稿的也是剛畢業的大學生,同樣賺著一個月3000塊錢的工資。
整個流程是,從業務部拿到方向以後,編輯人員就給買家發去三個相關方向的題目,三個題目作者大部分會敲定一個,然後編輯人員開始做目錄,目錄實際上是全書最重要的一環,它關係到整個書的邏輯結構,這個時間大概需要一天多的時間,因為很多時候,買家對全書結構不滿意,會三番五次地來回改,不斷溝通。最狠的時候要反覆改10多遍,一直到作者滿意為止。作者也著急,想儘快參加最近一次的評職稱,所以提出的意見都很中肯。
等作者敲定了目錄,剩下的就好辦了。編輯人員直接從知網上下載相關文章,俗話說「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知網就是充當這麼一個角色。為什麼去知網?首先是知網的權威性比較大,國內四大學術網站中,知網比萬方、維普和龍源都要厲害一些,這樣,下載出的文章基本上都是知網上收錄的比較有學術價值的文章。其次,大部分人都喜歡用百度查東西,百度文庫也收錄了一些東西。然而,百度文庫裡面的東西跟這四個網站裡面的東西權威性又不是一個層次了。百度文庫裡面的東西相對較雜,裡面的很多內容都是普通作者自己上傳的,真實性問題都有待考慮,跟別說學術性了。所以,從知網上下載的文章有效地避免了普通人從百度上查到文章,作者查不到文章,就相當於抄襲率低,得到了作者的認可。你想檢測一本書的抄襲率?那你有點天真了,連知網也僅僅是一個可以檢測論文的平臺,最多一篇博士論文幾萬字算是不少的了,每天收錄幾萬篇論文,知網的伺服器夠忙的了,怎麼會提供給你整本書的檢測時間。最後一條,知網上收錄論文,卻不收錄整本書,所以,你寫一萬本書,別人檢測書的抄襲率,除了一頁一頁掃描把整本書傳到網上去,別無他法。然而,即便是用這種方法,現階段所有掃描儀都不能把中國漢字全部都掃描正確,很多時候,如出現「已」、「巳」和「己」這種情況,平均一頁就會出現一兩個掃描錯誤的漢字,一本書一百多頁,最快一個小時掃完,你還得花費兩三個小時去校對,再加上標點符號的校對,沒幹過這個活的可能要吐血。
所以一本書連刊發都刊發了,作者只管拿去評職稱就好了,沒有哪個評職稱的機構會把整本書掃描完了去驗證你的抄襲率,你只需拿到他面前證明你寫了書,寫的是著、主編還是編著就行了。
說到這裡,著和主編、編著的最大區別,就是著的話,得把抄襲率降下來,通體檢測不能是大片紅的。主編和編著不需要那麼多。編輯人員下載完就可以直接按照書的整個目錄拼書。除了下載,也會買一些其他人的圖書進行掃描,掃描校對好之後也可以網上拼。
所有結構拼湊完畢以後,就是文字校對和寫序,文字校對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就是把所有不對的字和標點校正過來,行業裡有黑馬校對等一系列智能軟體,不過大部分還是要靠人工,軟體並不是特別好用。序就是介紹整個圖書的內容,隨便寫寫,一般人也看不出什麼意見。
整個圖書編輯好之後,就給排版人員,一般方正的排版人員多一些,一本書用不了多長時間,字體、字號、每頁多少字什麼的,整個排版人員就排出來了。排版人員能拿到4000元左右一個月。
排版結束之後,直接把電子版圖書樣品發給雜誌社,雜誌社列印幾份找外包人員進行第二次文字校對,俗稱「二校」,這些外包人員專門負責文字和標點以及圖片校對,這個工作做得快一個月也可以拿到5000元以上的工資。
二校沒問題以後,直接雜誌社印書,發作者,後面一氣呵成,作者沒費勁,出錢拿貨美滋滋!公司拿錢辦事,一個不到30人的小作坊,老闆一年賺200萬小輕鬆!雜誌社又壯大了聲譽,又得到資金進行運營,同樣何樂而不為!
結束語:
綜上所述,實際上每個行業都有亂象,關於論文行業的亂象實際上明眼人都知道,不知道的一說也都能知道。「代筆」這個行業,自古代就有,因為古人會寫字的人不多,很多不會寫字的或者不方便寫字的人都會找人代筆寫信,寫家書什麼的。
然而發展成愈演愈烈的趨勢就有些過分了,很多博士論文、碩士論文或者某個領域的頂尖級職稱論文,這種東西如果找人代寫,就實實在在的一種欺詐了!因為你不光沒有那種水平,還瞞天過海,欺騙所有人,打壓同一個層面的競爭者,從而獲得勝利,最終佔用本該不屬於你的資源。不說別的,翟天臨這次栽在自己手裡,也是一種活該,涉事學院的院長以及相關一系列評職機構被吃瓜群眾曝光也是活該。一個堂堂的博士,沒有像樣的論文,甚至連知網都不知道,實在是過分!即便你退出了博士後,想必因為這件事,相關的院長和領導也會受到很大處分吧!
前一陣子娛樂圈補繳了很多稅款,如果沒人說,這件事也不會成立。所以,這件事是該有人出來管管了,光一個一級建造師,在合同上籤個字,就能拿走十萬元的工程款,這還是小數目。娛樂圈的假博士也就算了,其他行業如建築領域、化學領域、地質領域等重要領域出現了假博士,想想看你還敢住他建造過的房子嗎?還敢走他們造出的橋嗎?還敢使用他們生產的防毒面具嗎?還能聽信他們這些所謂的專家嗎?
所以,全民打假是個好事,假博士就應該打倒,你佔用的本來就不該屬於你的榮譽和資源,對全民來說就是欺騙!好了,認為我這篇文章比翟天臨博士生寫的都好的點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