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山老林,長著一種皮色紅褐的藤莖,古稱「赤藤」,今稱「紅藤」。如果用刀一砍,便流出紅色液汁,所以民間稱「血通」。屬於木通科大血藤屬木質藤本,是我國的特有植物,其乾燥的藤莖入藥,最早見於《本草圖經》,以血藤為名。
血藤,又稱紅皮藤、大活血、紅藤等,其攀援性強,只要有依託,它便扶搖直上,分布廣泛,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可見其身影,常生長在山坡灌叢中或疏林處。根及莖均可供藥用,有通經活絡、散瘀痛、理氣行血、殺蟲等功效。因其莖皮含纖維,可制繩索,古人用來編織草鞋所用。
說到用紅藤編織草鞋,這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故事:
相傳明代有個叫趙子山的村夫,喜狩獵,又嗜酒成癖,於是每每啖食生肉飲酒,日久患了絛蟲病,常鬧腹痛,有時排便還解出寸白蟲。求醫治療,醫生令其先戒酒少肉,但他難下決心,因而病也就遲遲未能醫治。一次,他上山狩獵,並攜酒在身,結果中午貪杯醉倒,直睡到日落西山,醒來見天色已晚,就索性住在一座破廟裡,接著自斟自飲起來,盡興了,倒地就睡。
半夜醒來,口渴得厲害,便起身找水喝,但久尋不見,在明亮的月光下,突然發現了一個馬棚,走進去見裡面有隻大甕,甕裡有水,且清澈映月,於是便連連掬飲起來,只覺水甘如飴,清涼爽口。次日早晨起來,一時內急,竟解出許多死了的寸白蟲,肚裡仿佛舒暢多了。他很覺奇怪,是什麼驅出了自己肚裡的蟲?莫非是夜裡喝了哪水。於是去馬棚裡看,發現甕裡的水呈暗紅色,是寺廟裡的僕僧編織草鞋所用紅藤浸過的水。
回家後一段時間,他發現自己腹痛、大便排蟲的毛病沒有了。後來他和醫生講了此事,醫生查書告訴他:「紅藤驅蟲是有記載的,你的病就是飲用了紅藤浸過的水治好的,若從此徹底戒酒,戒食生肉,便可。否則還會舊病復發。」
現代中草藥著作《中藥鑑定與炮製歌括》把血藤與雞血藤都記載為「木通科植物血藤的乾燥藤莖」。其實它們差異還是比較大的,一個是木通科一個是豆科。據《植物名實圖考》記載:「血通,今江西廬山多有之。蔓生,紫莖,一枝三葉,宛如一葉擘分,或半邊圓,或有角而方,無定形,光滑厚韌。根長數尺,外紫內白。有菊花心,掘出曝之,紫液津潤。浸酒一宿,豔紅如血。」
血通,一聽其名就知道是一味不得了的中藥,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血通功在養血補虛、活血通經。主治氣血虛弱、月經不調、經閉、遺精、盜汗、白帶、貧血、腰膝酸軟、風溼痺痛、肢體麻木、小兒麻痺後遺症、放射治療引起的白細胞減少症。尤其是針對貧血,血通如有神效。
《中國藥典》中就講到「治貧血,大血藤(指血通)一兩,小血藤三錢,金櫻根一兩,黃精四錢,石豇豆五錢。煎水服。婦女加天青地白草一兩,白指甲花三錢;男性加左轉藤四錢。」《草木便方》還講到血通是補血的良藥「入血分,破瘀生新。療損傷積血,止痰血,鼻衄,臌脹,金瘡。」
綜上所述,血通的功效與作用可以知道它是一種價值珍貴的中藥材,且常生於山坡中,請您識別好,告訴家鄉人,此為血通,是補血良藥,若山中遇見,千萬別錯過了。「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你的點讚、留言與轉發,才是對我最大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