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投入巨資開發量子計算機原型產品

2021-01-15 TechWeb

量子計算機

鳳凰科技訊 北京時間11月21日消息,據《紐約時報》報導稱,微軟投入大量資金和工程資源,嘗試開發量子計算機,它可以處理一些複雜的任務,這些任務是當前數字計算機無法處理的。

在科幻小說中,我們時常會看到量子計算機,它的性能超級強大,現在科技界對量子計算機的出現越來越樂觀。如果量子計算機真的可以投入使用,許多行業都會受到影響,比如藥物設計、AI,我們對現代物理也會有更深入的理解。

微軟已經決定跳出純粹的研究,投入巨額資金開發量子計算機原型產品,與眾多科技巨頭一起競爭,比如谷歌和IBM。

量子物理世界是一個獨特的世界,微軟的進入方式與競爭對手有些不同。微軟的方法是以「任意子(anyons)」作為基礎的,「任意子」是一種粒子,物理學家說它以2D形式存在,微軟用「任意子」組建超級計算機模塊,如此一來就可以利用亞原子的物理屬性。

研究人員深知,要開發出可以真正使用的量子計算機還有很大的挑戰,在基本物理層還有問題需要解決,研究人員還要開發新軟體挖掘量子設備的潛能,量子計算機與今天的數字系統運行方式不同。

傳統電晶體可以在任何時候開或者關,開與關分別代表1或者0,量子位不同,它可以以「疊加」形式存在,也就是說同時以兩種狀態存在。如果量子位彼此纏繞,就可以代表龐大的數值。按照最可能的設想,量子計算機將會由海量量子組成。

2005年,微軟開始研究量子計算技術,當時它悄悄開設了一個名叫「Station Q」的實驗室,領導者是數字家麥可·弗裡德曼(Michael Freedman)。

微軟現在已經相信,公司離「設計基本量子建造塊」的目標足夠近了,微軟工程經理託德·赫爾曼達爾(Todd Holmdahl)表示,開發完整的計算機,微軟已經準備就緒了。在過去幾年裡,赫爾曼達爾負責過許多不同的項目,包括Xbox視頻遊戲機、HoloLens AR系統。赫爾曼達爾說:「當我們解決了第一個量子的問題,我們就制定了藍圖,它可以引導我們以更直接的方式解決萬千上個量子的問題。」

讓量子計算機執行實用的計算真的有可能嗎?物理學家、計算機科學家存在分歧。在一些研究項目中,研究人員試圖用不同的材料和設計創建量子。微軟選擇的是拓撲量子計算。今年,三名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的研究認為粒子也許可以以2D形式存在,微軟的方法正是以此作為基礎的。

赫爾曼達爾的研究團隊陣容強大,包括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物理學家Leo Kouwenhoven、哥本哈根大學物理學家查爾斯·M·馬庫斯(Charles M. Marcus)、雪梨大學物理學家David Reilly、E.T.H. Zurich大學物理學家Matthias Troyer。最近,微軟成立了人工智慧與研究團隊(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Research Group),由哈利·山姆(Harry Shum)領導,團隊成立之後沒多久這些物理學家都加入了微軟,成為新團隊的一部分。

微軟物理學家表示,在過去2年裡,科學研究取得了進步,科學家越來越有信心,他們認為微軟可以創造出更穩定的量子,正因如此,微軟才會做出決定開發拓撲量子計算機。

馬庫斯說:「將半導體與超導體結合在一起,這就是配方的秘訣。」最近研究人員取得突破,他們已經可以控制形成量子的材料。研究人員使用多種方法彼此競爭,核心問題在於將量子計算機溫度降至絕對零度。

開發算法,用在量子計算機上,讓它可以解決問題,解決問題的速度比現有數字計算機快;目前這樣的算法相當少。在早期研究中,肖爾算法(Shor’s algorithm)相當有名,從中我們看到了希望:未來量子計算可以用於破解密碼。

一旦研究成功,世界將會發生劇變,因為現代電子商務是建築在加密系統之上的,這套系統用傳統數字計算機幾乎無法破解。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通過量子計算機以更快的速度搜索資料庫,執行機器學習算法,計算機視覺技術與語音識別技術的發展離不開機器學習。

最開始時,量子計算機主要還是用作物理研究工具。1982年,物理學家費曼(Richard P. Feynman)曾經表示:「用量子計算機解決量子物理學問題,這是我的一個夢想。」(編譯/虎濤)

相關焦點

  • 微軟:五年內造出擁有100個拓撲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機
    比特幣的擁躉認為,中本聰通過二次哈希,已經做到了「防量子計算破解」,事實果真如此嗎?在微軟 Build 2018 大會的第二天,微軟副總裁、量子計算部門的負責人 Todd Holmdahl 向外界透露了微軟量子計算的一些最新進展,他直截了當地指出,微軟能夠在五年內造出第一臺擁有 100 個拓撲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機,並且將其整合到 Azure 當中。
  • 今年年底,微軟公司計劃公布一種全新的量子計算機語言
    今年年底,微軟公司計劃公布一種全新的量子計算機語言,以及一種量子計算機模擬器。藉助這些新技術,研發人員將能夠研發和測試執行量子運算的量子程序。        量子運算使用了疊加和糾纏等量子特徵執行運算。傳統數字計算機由二進位數字構成(0或1),而量子計算機是由量子比特構成。量子比特在某種程度上能夠同時代表0和1(也就是所謂的量子疊加)。
  • 谷歌、微軟聯合出品《量子計算機編程》公開課,教你怎麼寫量子代碼
    新智元報導 編輯:大明【新智元導讀】微軟和谷歌聯合推出了一門在線互動課程《量子計算機編程》,課程面向初學者,介紹量子計算編程的基本概念,並教授如何利用微軟的Q#語言編寫簡單的量子算法和代碼。課程在網頁瀏覽器中進行,無需開發環境。
  • 2020全球量子計算機產業發展報告
    2019年11月,微軟在Ignite大會上宣布推出量子計算雲服務Azure Quantum,為客戶提供包括IonQ在內的3臺量子計算機原型機的接入服務,這是IonQ量子計算機通過雲首次進行商業化。  2019年12月,亞馬遜推出AWS Braket量子計算雲服務,IonQ為三家硬體提供商之一。
  • 微軟投資初創公司PsiQuantum 正在建造世界上第一臺有用的量子計算機
    原標題:微軟投資初創公司PsiQuantum正在建造世界上第一臺有用的量子計算機微軟在量子計算機方面的研究已經有好幾年了。去年,微軟宣布了Azure Quantum,這是一個全棧式的開放雲生態系統,將為量子計算組織帶來好處。
  • 谷歌將開發第三種量子計算機——量子退火方式
    第一種是2013年引進的加拿大D-Wave Systems的量子計算機,第二種是2014年開始開發的量子門方式量子計算機。谷歌最近宣布將新開發另外一種——量子退火方式的量子計算機。谷歌在6月27~30日於美國洛杉磯舉行的量子退火相關學會「Adiabatic Quantum Computing Conference(AQC) 2016」上,公布了新型量子計算機「Quantum Annealer v2.0」的開發計劃等(圖1)。另外,谷歌在AQC 2016上還公布了將量子計算機與現有計算機結合使用的計劃,以及幾年後實現配備50個量子位的量子計算機的方針等。
  • 俄羅斯啟動國家量子實驗室 擬研發量子計算機
    該實驗室將致力於量子技術的出口並開發相關基礎設施,但其最主要的任務是研發量子計算機。; 加大教育領域的投入,例如在量子領域主要參與者之間共享優質實踐經驗,並發起聯合教育計劃等。據尤努索夫介紹,目前正在談合作的企業包括俄氣石油公司(該公司在石油勘探時需要利用大量地震數據)、俄羅斯鐵路公司和俄羅斯航空公司(這兩家公司有物流解決方案以及制定最優電氣火車和航班時刻表的需求)、西布爾公司(該公司有應用量子化學以研發具有新物理特性材料的項目)。尤努索夫解釋道:「我們將從小型技術原型開始試驗,而無需等待量子計算機最終研發成功。」
  • 英特爾計劃用矽材料開發量子計算機:比超導材料可靠性更好
    英特爾正計劃利用現有的硬體材料去開發量子計算機
  • 科技:為什麼量子魔術計算機已經存在於雲中但不在我們手中
    計算機科學家說,高速量子計算機可以加速新藥的發現,破譯最複雜的加密安全系統,設計新材料,模擬氣候變化和超載人工智慧。但是,目前,對於使其成為現實或大眾市場能夠負擔得起的最佳方式尚未達成共識。世界各地的物理學家,工程師和計算機科學家正在嘗試開發四種非常不同類型的計算機:基於光粒子,離子陷阱,超導肘或鑽石中的氮空中心。
  • 美國推微型曼哈頓計劃,量子計算機是如何成為信息對抗的原子彈的
    劃重點:1、如果量子計算機技術被某超級大國控制,並在保密的狀態下率先投入使用之前,美國、加拿大、歐洲等國家和地區已陸續公布不同規格的量子計算機原型機消息,注意,「原型機」意味著是概念機,並未正式大規模商用化。在人類科技史上,在概念機階段就被媒體炒得熱火朝天的,大概只有量子計算機了。
  • 2018年將是量子計算的盛行年
    NTT推出了基於雲的量子點和基於光子學的架構及其全堆棧開發套件。微軟和谷歌推出了他們的通用量子計算研發計劃以及全堆棧devkits和模擬器,但尚未公開演示硬體。英特爾正在展示原型晶片,但尚未展示它們。IonQ,Quantum Circuits和RIKEN正在投資硬體開發,但尚未展示其工作。
  • 研發用於教研的核磁共振量子計算機,「量旋科技」還想在超導量子...
    方向一:在教育領域實現量子計算機的商業化量子計算是信息通信行業的新興技術,能實現計算機算力指數級增長。在當下摩爾定律已接近極限、數據爆發式增長的時代背景下,量子計算擁有極大的技術潛力。由於技術仍處於開發階段,量子計算行業以投資周期長,研發成本高為特徵,短期內難以實現商業化。
  • 【科技前沿】量子計算機到底多厲害
    如今,美國、歐盟、日本、中國等國家政府大力投入,IBM、Google、Intel、Microsoft、阿里、華為、騰訊、百度等產業巨頭競相投入巨資研發,量子計算晶片量子比特位數得到不斷提升。業內有一個共識,當量子計算機的算力超過當今最好經典計算機的時候,稱為實現了「量子霸權」。2019年穀歌的研發成果,就是首次實現「量子霸權」的裡程碑事件。
  • 光子、量子計算機的研發,運算速度超乎想像,並將投入商用
    這些產品統統都是光子技術的革新。計算機的強大與否主要看兩個因素,第一就是計算機部件的運行速度,其二就是它們排列緊密程度。目前的電子計算機利用電子0到1的狀態變化,通過這樣的二進位運算並處理信息,電子的速度在理論上的是可以接近光速的,但我們的手機電腦裡,電子在矽片上運行的速度不到光速的百分之一,而且這是電晶體逐漸接近物理極限的今天。
  • 重磅| Science:實用量子計算機已近在咫尺
    這幾個看似不可能的合伙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確信:量子計算——旨在利用量子力學來大幅加速計算——已經準備迎來黃金時期。他們並非孤軍奮戰。科技巨頭英特爾、微軟、IBM 和谷歌正在量子計算上投入數千萬美元。然而這些競爭者們正將賭注下在不同的技術黑馬上:仍然無人知曉驅動一臺實用的量子計算機需要什麼類型的量子比特(qubit)。
  • 量子計算機為什麼會比傳統計算機快
    最近谷歌推出了有72量子比特的新型量子處理器,又掀起了一波量子計算機的熱潮,那麼量子計算機相對傳統計算機到底有什麼優勢,讓各個大公司包括谷歌、微軟、IBM、英特爾、阿里巴巴等都都爭先恐後的投入量子計算機的研究中,答案就是量子計算機比傳統計算機快多了,並不是說目前量子計算機就已經比傳統計算機快了
  • IBM將量子計算機性能提高一倍
    IBM已經將其量子計算機的性能比去年的型號提高了一倍,但這僅僅是早期的一步,競爭對手們正在對IBM虎視眈眈。量子計算機中最基本的數據處理元件叫做量子比特,擁有更多的量子比特就更好了。不過,他們是出了名的挑剔,因為外界的影響,如熱容易擾亂他們和偏離量子計算。
  • 谷歌、英特爾、微軟紛紛下海:量子計算技術的現狀、挑戰與前景
    科技巨頭英特爾、微軟、IBM,谷歌都在向量子計算投入千萬美元的研發資金。但是,他們在對不同的量子計算技術下賭注–––沒有人知道,採用哪種量子比特(qubit)能造出有實用價值的量子計算機。圖表:量子計算五大技術流派
  • 研究突破可能將智慧型手機變成量子計算機
    來源:黑谷量子 資料來源:UoC作者:776為什麼要這麼簡單?跨過這座橋為將筆記本電腦和智慧型手機變成超強大的量子計算機打開了大門。量子計算機將具有驚人的強大功能,比當今的狀態運行速度快上億倍。量子計算機將具有驚人的強大功能,其運行速度比當今最先進的硬體快數億倍,直到至少在特定條件下可以成為宇宙中最強大的計算機的DNA計算機出現為止。但是它們有其局限性。首先,當今的量子計算機非常龐大並且可以在實驗室中使用,然後必須將其保持在接近零下的溫度才能正常工作。
  • 類比電腦的興起,任何人都能使用量子計算機的時代正在到來
    今天,量子計算還處於起步階段,量子計算包含了20世紀物理學中一些最令人費解的概念。在美國,谷歌、IBM和NASA正在試驗和構建第一臺量子計算機。中國也在量子技術方面投入巨資。筆者《量子計算為每個人》的書在3月已經發布,作者相信量子計算也會有相似的轉變。並且,這種轉變將比大多數人所意識到的改變更快。第一臺現代計算機誕生於20世紀50年代。它們體積很大,經常不太穩定,如果按照今天的標準,它並不強大。它們是為解決重要問題而設計出來的,例如開發第一個氫彈。人們普遍認為,這是計算機所擅長的事情,但世界不需許多計算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