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藏太深!雄蜂幹得最壞的一件事,秋季不處理,蜂群活不過冬天

2021-01-22 蜂部落

說起雄蜂,相信我們養蜂人都不陌生,在三型蜂中除了蜂王之外個頭最大的就是雄蜂了。由於蜂群的分工合作,導致雄蜂雖然個頭比工蜂要大,但是在蜂群中卻不是工蜂的對手,首先是雄蜂已經不再具備工蜂那樣強有力的攻擊武器,其次是雄蜂的數量遠遠不如工蜂,導致雄蜂在蜂群中除了與處女王交配之外,似乎並沒有其他用途。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雄蜂不但不遭受養蜂人喜歡,就連蜂群中也不喜歡雄蜂。通過蜂群中的布局我們可以發現,蜂群中對雄蜂的不喜歡,那可是從蜂卵的時候就開始的。

我們都知道,蜂王產卵是根據巢房的大小產卵的,而巢房需要工蜂巢房還是需要雄蜂巢房,這又是工蜂決定的,所以在一個蜂群中,雄蜂甚至無法左右自己的生命。

在蜂群中需要雄蜂的時候,工蜂開始建造雄蜂巢房,但是這些雄蜂巢房,在蜂群中好的位置都沒有。對於一張蜂脾來說,最好的孵化位置一般是巢脾的中心位置,但是對於雄蜂的巢房來說,往往不會在這個位置出現,而是出現在巢脾的邊上,曾經有研究人員懷疑,雄蜂的出房時間之所以比工蜂的要長,一個原因就是雄蜂巢房的溫度沒有工蜂巢房的那麼高,而且一旦蜂群中遇到蜂蜜危機或者花粉危機,通常工蜂就會首先放棄雄蜂幼蟲或者蜂卵,可見雄蜂的悲催從蜂卵時間就開始了。

由於雄蜂的食量很大,導致工蜂並不喜歡蜂群中有雄蜂存在,尤其是在蜂群中沒有處女王存在的情況下,一旦蜂群遇到危機,工蜂就會對雄蜂進行驅逐,甚至屠殺,最明顯的就是在蜜蜂越冬之前。

由於蜜蜂在冬季的時候是不會冬眠的,導致蜜蜂在冬季的時候不但需要進食,為了保證蜂群內部的溫度恆定,蜜蜂還需要大量的進食,所以在冬季的時候,其實蜜蜂對蜂蜜的消耗是非常大的,除了要滿足蜜蜂的日常需要之外,通常還需要滿足蜜蜂的產熱需要,而雄蜂的食量是工蜂的三倍以上,且在越冬期間雄蜂毫無作用,導致在蜜蜂越冬以前,正常的蜂群都會屠殺掉蜂群中的雄蜂,或者把蜂群中的雄蜂驅逐到蜂箱外面。

關於雄蜂被驅逐的過程,我們細心的朋友可以在蜜蜂越冬前看到,也就是在秋季末的時候比較常見。對於被工蜂驅逐的雄蜂,過去很多朋友都以為要麼這些雄蜂被工蜂蟄死,要麼這些雄蜂在蜂箱外面被冷死,但是最近有網友和蜂部落小編聊天的時候提到了這個問題,發現這些雄蜂其實並不是全部被工蜂屠殺或者在蜂箱外面被凍死,而是做了另外一件可惡的事情,或許說這是雄蜂在蜂群中幹得最壞的一件事情吧。

工蜂驅逐雄蜂的要求

關於工蜂在越冬之前清理雄蜂的問題,只要是了解蜜蜂一點的養蜂人都知道,但是並不是說只要是在越冬之前,工蜂都會把蜂群中的雄蜂清理掉,一般需要滿足一個條件,那就是蜂群中必須有蜂王存在,且蜂王是優質的。

雄蜂幹得最壞的一件事

其實要說雄蜂幹得最壞的一件事,應該說是在蜂群越冬之前,對於其他季節來說,這個現象並不明顯,因為養蜂人很容易發現,由於氣候並不是很寒冷,就算雄蜂幹了對蜂群的影響也沒有秋季末那麼嚴重,主要原因就是溫度問題。

這個問題還得回到工蜂驅逐雄蜂的問題上,在很多資料只提到了雄蜂在越冬之前會被工蜂清理,但是卻沒有介紹這些雄蜂最後的命運,似乎默認了這些雄蜂最後都死亡了。

說死亡實際上也說得過去,畢竟雄蜂的壽命也僅僅是幾個月,終究都會死,但是這種死是一種正常的死亡,而雄蜂在被工蜂驅逐以後,並不是直接就死亡了,部分的蜜蜂在死亡之前也害死了一些正常的蜂群,其中有兩種蜂群是比較常見的。

第一:無王群

關於工蜂在越冬之前屠殺和驅逐雄蜂,這僅僅是針對蜂群中有蜂王存在的蜂群,如果蜂群中沒有蜂王,通常工蜂是不會驅逐雄蜂的,甚至會接納雄蜂,這就導致在蜜蜂越冬之前,一些被正常蜂群驅逐的雄蜂,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投奔到了無王群中,然後大量的消耗無王群中的飼料,最後導致無王群中的飼料匱乏,有的蜂群還沒越冬就直接餓死,而僥倖越冬的,也會在冬季的時候由於飼料匱乏而餓死。

第二:弱群

在雄蜂被驅逐的時候,除了投奔無王群之外,雄蜂還會投奔另外一種蜂群,那就是小群。其實嚴格的來說並不是投奔,而是強行的進入到了小群裡面,因為蜂群群勢過小,雄蜂進入蜂群中以後,蜂群中的工蜂並沒有充足的實力可以驅逐和屠殺進入的雄蜂,導致大量被驅逐的雄蜂進入到小群中,大量消耗蜂群中的蜂蜜,最後導致蜂群飢餓死亡。

第三:處女王群

對於處女王群來說,由於蜂群中的蜂王沒有交配,哪怕是到了冬季,工蜂仍然會允許雄蜂存在,導致這些蜂群中進入大量的雄蜂,消耗了蜂群中的蜂蜜,導致蜂群飢餓死亡。

小提示:為什麼雄蜂可以隨意進入無王群和小群?這裡可能很多朋友弄不清楚,簡單說明一下。就算雄蜂進入中小群,那也是逐步進入的,如果工蜂立刻阻止,雄蜂或許也沒有機會,但是雄蜂利用了工蜂的習性。

在長期的進化中,為了避免蜜蜂近親繁殖,蜂群中允許了雄蜂可以自由進入任何一個蜂群。也就是說,雄蜂根本就沒有一個固定的蜂群,任何一個同種蜂種的蜂群,都可以是雄蜂的家,這就導致雄蜂進入小群的時候沒有被攔截,而無王群或者處女王群則直接接納雄蜂。

應對方法

通過上面的介紹我們其實可以看出,雖然工蜂在越冬之前會清理蜂群中的雄蜂,但是如果我們忽略了細節,同樣會給一些蜂群帶來危害。只要我們抓住問題的核心所在,自然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只要我們做好下面幾點,我們的蜜蜂越冬就不會出現問題了。

第一:養殖強群

通過上面的介紹我們可以發現,對於正常的蜂群來說,雄蜂之所以可以進入蜂群中,主要是蜂群自身的防禦能力過弱造成的,所以只要我們在蜜蜂越冬之前採用強群越冬,那麼這樣的蜂群自身就具備了防禦雄蜂進入的能力,自然就避免了過量消耗蜂蜜。

第二:堅決杜絕需要雄蜂的蜂群

對於蜜蜂過冬之前來說,我們需要堅決的不要讓蜂群中有需要雄蜂的蜂群出現,其實就是處女王群和無王群,如果在蜜蜂越冬之前我們還存在這樣的蜂群,可以採用分散合併的方式合併到其他蜂群中,壯大中小弱群,這樣可以提升中小弱群越冬的成功率,也避免了雄蜂大量消耗蜂蜜而導致蜂群飢餓死亡。

以上就是今天蜂部落小編給大家分享的關於如何避免秋季的時候雄蜂大量消耗正常蜂群中的蜂蜜的全部內容,對此您怎麼看呢?歡迎下方留言評論,喜歡的朋友點個關注,我們明天見。

相關焦點

  • 誤解太深!雄蜂真的是送快遞的
    在養蜂人發現蜂群中有三種蜜蜂出現以後,開始質疑一個蜂群裡面並不只有蜂王和工蜂,甚至發現了所謂的蜂王,原來並不是雄性,而是雌性,但是由於誤解太深,很多地方沒有改正過來,所以我們所謂的蜂群中的蜂王和蜂后,其實都是一隻。
  • 蜂門雄蜂增多,未必就是好事,3種情況不及時處理,蜂群就毀了
    蜂門雄蜂增多,未必就是好事,3種情況不及時處理,蜂群就毀了 俗話說透過現象看本質,這句話是我們人類常用的一句話,大致意思就是通過表面表現出來的現象來弄清楚事情的真正原因,被廣泛運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的各個領域,可以說為我們的日常活動提供了大量的經驗。
  • 雄蜂聚集在蜂巢門口,這是什麼情況?
    關於雄蜂聚集在蜂箱巢門口的問題,蜂部落認為這是蜜蜂養殖中一種常見的正常現象,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是由蜜蜂的生物學特性決定的,一般蜜蜂在巢門口聚集的情況主要出現在產卵王蜂群,缺蜜期與秋季比較多,我們不但可以看到雄蜂在巢門口聚集的情況,還可能出現雄蜂在巢門口死亡,或者死亡的雄蜂被工蜂從蜂箱內拖出來的現象
  • 蜂群裡沒有雄蜂,如果突然失王,急造王出來能交尾成功嗎?
    而百事通以前也有過這方面擔心,不過最後才明白這種擔心,完全是我們在杞人憂天多此一舉,為什麼要這樣說呢?因為我們應該知道,蜜蜂在地球上的生存時間,應該比我們人類還早,在千萬年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對於自身和自然的掌控遠遠超過我們,什麼時候能建王臺,什麼時候最適合蜂王交尾,什麼時候交尾成功率更高,都在它們的掌控之中,它們既然開始建造王臺,就有它造王臺的理由,而且絕不可能會把蜂群推向滅絕的境地,當然這種情況也可能會存在意外,但這個不可控因數,我們人類同樣不能掌控。
  • 養蜂減少蜂群內出現雄蜂的方法,預防分蜂熱,減少儲蜜消耗!
    養蜂人在飼養蜂群的過程中,會發現蜂群在這些情況下,蜂群內工蜂會自主培育一批雄蜂,這些雄蜂是為了給新蜂王交尾使用的,舉例,在春季和秋季的繁蜂旺季,不管是人工飼養的蜂群,還是外界的自然蜂群,蜂群在這時都會出現分蜂熱,蜂王控蜂能力和產卵能力下降的情況下,蜂群容易誘發自然分蜂的現象。
  • 蜂王不會與本群雄蜂交配,工蜂培育雄蜂幹啥?不同蜂群間也有默契
    在過去由於我們很多朋友對蜜蜂不了解,認為每個蜂群中的蜂王,都是和本群的雄蜂交配的,甚至很多朋友認為這個過程是在蜂箱中完成的,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這個事實被推翻,研究人員通過現代化的設備觀察到了蜜蜂在空中交配的實際情況,知道了蜂王的交配並不是在蜂箱中完成,而是在空中完成,且距離蜂箱較遠,遠的甚至超過10公裡,高度還是工蜂無法到達的高度,可見蜂王與雄蜂的愛情,還是挺隱秘的,不然那蜂箱裡面工蜂數量一般也是幾萬隻
  • 冬天蜜蜂死亡量很大,可以將雄蜂及時清理出來,這樣能節省很多食物
    飼養的時候大家也發現一個問題,冬天來了之後就會有大量的蜜蜂死掉,給農戶帶來很大的損失,大家都想知道怎樣才能讓蜜蜂很好的過冬,減少死亡的數量。其實那些在冬天死亡的蜜蜂大多數都是雄蜂,因為在整個蜂群中大家都是有用的,那些工蜂會不停的採蜜,給大家提供一些蜂蜜,雄蜂也就在繁殖的時候交配一下, 之後就沒有任何價值了,而且那些交配之後的雄蜂吃的還很多,工蜂就會覺得它們沒有別的價值,就會將交配之後的雄蜂趕出去, 所以就會看到很多蜜蜂死掉。
  • 野蜂誘捕,蜂群中雄蜂多是什麼問題?老蜂農這樣說
    新收蜂群的情況上面已經輸了是收捕的蜂群,從蜜蜂的習性上來說,這個信息告訴了我們,這是一個中蜂蜂群,那麼我們就從中蜂蜂群的兩種特點來進行分析,一是找到的蜜蜂蜂群,二是蜜蜂發生自然分蜂的分蜂群,下面我們就從這兩個角度來分析一下為什麼蜂群中會有很多雄蜂,遇到這樣的現象我們又該怎麼處理。
  • 出現雄蜂侍衛圈,蜂群可能面臨3大問題,老師傅告訴你如何應對
    養過蜜蜂的朋友都知道,蜂群裡面有著許許多多神奇的故事,比如蜜蜂釀蜜,築巢、哺育、產卵等等都是非常有意思的過程,不管是蜂王、雄蜂、還是數量最龐大的工蜂,似乎每隻蜜蜂身上都充滿神奇的故事,也就是這些神奇的故事,造就了蜜蜂以昆蟲的形式過上了類似於高等動物的生活,不但蜂群內部管理嚴格,還擁有負責的通訊系統和防禦攻擊系統,很多蜂群內部發生的故事,可以說比咱人類還要先進。
  • 蜂群工蜂產卵怎麼辦?記住四點養蜂新手輕鬆處理
    由於工蜂的雌性生殖器官已明顯退化,失去與雄蜂交配的機能,所以產卵工蜂所產的卵都是未受精卵,只能發育成雄蜂,而雄蜂只會吃蜜而不會取蜜,久而久之,蜂群雄蜂太多整個蜂群就會衰敗甚至滅亡。較輕:提出蜂脾查看雄蜂數量和蜂巢產卵情況,工蜂產卵和蜂王產卵區別非常大,其中最明顯的工蜂產卵非常混亂,一個巢房裡可能會有數粒卵且東倒西歪。如果雄蜂不多,僅僅巢房裡面產有雜亂幼蟲卵,第一批雄蜂還沒有封蓋出房就屬於較輕的情況。中等:巢房裡有數粒卵且有一批雄蜂已經出房了,那雄蜂的數量應該有總蜂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 蜂群中起了雄蜂房沒有起王臺可以分蜂嗎?養蜂人告訴你答案
    馬上就要進入3月下旬,對於這個時間來講,應該說在那裡的很多地方都已經出現了蜜蜂自然分蜂的先兆,蜜蜂自然分蜂的先兆在過去比較明顯的是蜂群中出現雄蜂,但是由於現在養殖蜜蜂主要採用活框養殖,我們可以提前的看到蜜蜂群中的情況,畢竟蜂群中要出現雄蜂,必須是先要培育雄蜂的,過去開箱檢查比較少,
  • 雄蜂每天吃喝玩樂?最終的歸宿卻非常悽慘!也希望可以警醒大家!
    但對於蜂群來說,雄蜂每天什麼事都不做,不是為蜂群增加負擔嗎?那為什麼還要留著雄蜂呢?每個蜂群留下幾隻不就可以了嗎? 對於多數沒有養蜂經驗的人來說,這位粉絲的留言道出了大家的心聲,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雄蜂就真的什麼都不用做嗎?這就要從雄蜂在蜂群中的作用說起了……
  • 如何控制蜂群分家,這些技巧蜜蜂跑不了
    ,當達到6~7框蜂時,蜂群內便開始出現雄蜂房,雄蜂房多造在脾的下沿,蜂王在雄蜂房產下雄蜂卵,同時工蜂開始在脾下邊緣築造王臺,接著蜂王在王臺中產下卵,工蜂開始哺育,直至王臺成熟。幾分鐘後,蜂群就在蜂場附近的樹枝上或其它地方集結成一個蜂團,暫時停留。 這時可用收集工具和準備好的蜂箱將蜂群收回,並進行必要的處理。若分蜂團不及時收回。當偵察蜂找到新居後就會第二次散團,在蜂場上空盤旋飛翔後,飛向新居。 也有的分出群。在蜂場附近不做停留,在蜂場上空盤旋兩圈後,徑直飛向新居。
  • 秋季交尾蜂王,為什麼會先產雄蜂卵?老蜂農道出真相
    導讀:秋後交尾的蜂王,為什麼都是從產雄蜂卵開始的問題,蜂部落認為這是不存在的,如果秋後培育蜂王的時間太晚,蜂部落認為有可能出現蜂王交尾後產的雄蜂卵比較多,這種蜂王最好能夠更換或者在春季及時更換。第一:春季育王對於春季來說,由於春季蜜源豐富,溫度較好,這個時候蜂群中就算是有王群工蜂也能忍受一定的雄蜂存在,所以在春季育王可以說是最好的,蜜源充足,雄蜂充足,天氣適宜,是一年中最好的預防時間,培育的蜂王相對來說質量也是最好的。
  • 培育雄蜂的目的和方法
    雄蜂是蜂群的重要成員之一,雖然我們平常很少看到它們身影,但是到了關鍵時刻它們就是快速地湧現出來;雄蜂的唯一職責就是完成和蜂王的交配。所以雄蜂的品質好壞直接可以關係到蜂王的產卵質量,也就是說雄蜂間接的影響著蜂王的品質。同時雄蜂的品質也直接關係到了工蜂的質量。培育出優質的雄蜂有利於提高蜂群的整體素質。
  • 中蜂養殖:蜂群自然分蜂
    自然分蜂是蜜蜂增加生存單位最重要和最突出的群體活動。當氣候溫暖、外界蜜粉源充足、群勢發展旺盛、群內產生雄蜂和培育王以後,老蜂王和一部分蜜蜂即會飛離原巢,到新的地方營巢,將原巢留給即將出臺的新王和剩下的那部分蜜蜂,於是原來的一群蜜蜂即變成兩群蜜蜂,這就是「自然分蜂」。
  • 昆蟲也偉大,蜂王即將死亡時幹的3件事,件件悲涼
    現代化的養蜂已經知道蜂群中的蜜蜂由蜂王、工蜂、雄蜂三型蜂組成,而且不同級型的蜜蜂擔負著不同的工作,發現了蜂王雖然是一個蜂群中的「母親」,但是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樣有著巨大的權利,反而我們認為最悲催的工蜂,在蜂群中的權利卻比我們想像的要大。
  • 蜜蜂養殖知識,蜜蜂王國裡的唯一雄性蜂,最不受歡迎的懶漢:雄蜂
    在蜜蜂王國裡,有一類數量不多,好吃懶做,最不受歡迎的雄性蜂——就是「雄蜂」。它們數量不多,但食量較大,整日無所事事,好吃懶做。養蜂人見到雄蜂蛹就會割除掉,就連蜜蜂王國裡的工蜂們其實也不太歡迎這些雄蜂,在外界少蜜源時常常被工蜂們驅趕。
  • 蜂群到底發生了什麼,才會出現雙王同群
    ,與最優質的食物。得不到良好的照顧與飼喂,老蜂王的狀況更會越來越糟糕,即使蜂群不加害於它,它自己也會走向生命的終點。二是出現交替王臺後,蜂群不一定有雄蜂,那麼要想新蜂王能順利完成交尾,還需考慮在蜂群活動範圍內,是否有雄蜂,如果沒有則還需引進雄蜂,或將蜂群搬至有雄蜂活動的地方。
  • 蜜蜂小科普:雄蜂的介紹
    蜜蜂小科普:雄蜂的介紹來源:蜂尚2020-05-30 09:00今天筆者帶大家來了解雄蜂。一、雄蜂的體型特徵雄蜂比工蜂略大、略壯,通過其腹部平圓沒有尾刺的末端和頭部巨大的複眼可以識別。中華蜜蜂和義大利蜜蜂的雄蜂體長分別約11—13mm和14—16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