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者BAT 後發者華為 誰將贏得高精度地圖之戰?

2020-12-05 金融界

來源:金融界網站

來源:國泰君安證券

今年7月5日,國家自然資源部的一份公示顯示,北京華為數位技術有限公司正在申請導航電子地圖製作的甲級資質。

華為吹響了進軍高精度地圖領域的號角,一時間業內譁然。

究竟是狼來了,還是機會來了?

事實上,擁有繪製高精地圖資質和能力的地圖服務商,這幾年來一直是各大網際網路公司爭奪的焦點。

以BAT為例,最早入局地圖市場的是百度,2013年百度收購長地萬方,宣布正式入局。

2014年,騰訊緊隨其後,以11億美元收購四維圖新11.28%的股份,成為其第二大股東。

同年,阿里以15億美元的價格直接收購了高德。

而隨著華為和美團相繼宣布開發自己的地圖服務,這一領域仍有各路新勢力在源源不斷地入局。

高精度地圖究竟是一塊尚待開發的巨大蛋糕,還是已經成為巨頭們短兵相接的紅海?

國泰君安計算機團隊日前發布的報告《高精度地圖,客戶滲透率和市佔率的雙擊》講述了一個和市場普遍預期的激烈競爭不同的故事——高精度地圖是一場門檻極高、前期投入極大的「稀缺資源戰爭」,並不是每一個入局者都有機會。

那麼,具有怎樣特質的廠商能笑到最後?而這場競賽的倒計時,又將在何時拉響?

高精度地圖

「有錢人的遊戲」

高精度地圖之爭,從來就不是一場容易的戰爭。

首先,由於地圖行業涉及國家機密,要自主繪製高精度地圖,必須具備相關資質,而國內具備這項資質的公司單位不過寥寥。

從2001年四維圖新拿到第一個導航電子地圖製作(甲級)資質至今,截止2019年3月,全國僅有18家單位手握這張令人羨慕不已的「入場券」。

而真正具備完整地圖及能力的公司,事實上只有5家,分別是四維圖新、高德地圖、百度地圖、易圖通和凱立德。

18家拿到甲級測繪資質的廠商

數據來源:國家測繪局、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但對於高精度地圖廠商來說,獲得甲級測繪資質僅僅是萬裡長徵第一步,財力雄厚才是「參戰」的必要條件。

要理解為何會這樣,就必須搞清楚高精度地圖和普通導航地圖之間的區別。

普通導航地圖依靠GPS定位,精度誤差在10-15米之內,包含的地圖要素也比較單一。

而高精度地圖,可以將誤差可以縮小到15-20釐米左右,還可以詳細地標註出車道上的具體車道線寬度、路燈位置、交通信號燈、路障等等。

此外,由於高精度地圖是提供給無人駕駛車使用,而自動駕駛系統無法對突發事件和信息進行緊急處理,所以高精度地圖幾乎需要持續不停的更新

除此之外,全球並沒有針對高精度地圖的正式行業標準,這也為圖商們採集高精度數據帶來較大的困難。

高精度地圖和傳統地圖的區別

主要來源於使用對象的不同

數據來源: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初期高成本投入決定了高精度地圖廠商需要具備雄厚的資金實力,也決定了創業公司的發展較為困難。

可以看到,在18家具有測繪資質的廠商中,BAT的布局不容忽視。

具有甲級測繪資質的廠商背後的BAT巨頭

數據來源: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為什麼地圖商的業績會好於市場預期?

在很多場合裡,高精度地圖常常和自動駕駛綁定討論,事實上這一關聯並不準確。

對L2級別及以下的自動駕駛汽車來說,高精度地圖是「錦上添花」,只有對L3級以上自動駕駛,高精度地圖才變成了不可或缺。

而根據目前各大車企公布的自動駕駛規劃及產業調研,2021年是L3級別的自動駕駛汽車量產元年。

不過,自動駕駛汽車量產之前,需要提前兩年時間確定高精度地圖供應商。

因此國泰君安計算機團隊判斷,2019年將是高精度地圖訂單密集落地的一年。

各大車企公布自動駕駛規劃計劃

L3落地時間為2020-2021年

那麼,為什麼說高精度地圖廠商的業績很可能會好於市場預期呢?

第一,由於高精度地圖投入的高成本集中於前期製圖的設備購買和採集工作,基礎數據完整之後只需進行更新維護即可,所以高精度地圖的投入呈現先高后低的非線性特徵。

事實上,為了節省成本,圖商在生產高精度地圖的過程中,一般採用精度較高的採集車來完成地圖的初始繪製(從「0」到「1」的過程),在後續的地圖更新過程中轉用精度較低的眾包型採集車來降低成本(從「1」到「n」的過程)。

高精度地圖採集車分為專業型、工業型、眾包型

數據來源:智東西、海達數雲,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因此,2022年前期訂單落地數量對高精度地圖產業收入空間影響較大,2022年後收入將逐漸來自於L3新增車及存量車增長。

而隨著高精度地圖前裝數量提升,地圖商的固定成本逐漸被攤薄,利潤率也將隨之提升。

正常情況下L3高精度地圖

收入空間貢獻

數據來源: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其次,利用裝載高精度地圖的自動駕駛車輛完成數據更新,可以有效降低成本。

在傳統觀點中,高精度地圖的更新服務需要僱傭眾包車輛進行實時更新。

但在實際應用當中,搭載高精度地圖的自動駕駛車輛配有行車記錄儀,在車輛行駛過程當中即可採集數據信息回傳至圖商處完成更新,不再需要另外僱傭車輛。

因此,優先拿到高端車廠訂單的圖商可以利用搭載高精度地圖和行車記錄儀的汽車來動態更新數據,更快降低成本,再通過降價吸引中低端車廠,不斷擴大自己的優勢。

這一點,對於理解未來的高精度地圖行業格局,至關重要。

窗口關閉期比想像中來的更早一些

高精度地圖市場格局將會如何分化,我們認為主要取決於兩點——行業壁壘和落地訂單

其中行業壁壘包括之前所述的牌照壁壘、資金壁壘和技術壁壘,而落地訂單,則是指在2019-2020年這一決定未來競爭格局的關鍵時期,能夠先拿到訂單落地的廠商優勢將進一步擴張。

高精度地圖市場格局取決於行業壁壘和落地訂單

數據來源: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以2018年中國前裝車載導航出貨量市場份額來看,

四維圖新佔據38.11%,排名第一;

高德30.45%,暫列第二;

易圖通24.86%,屈居第三;

凱立德6.23%,位居第四。

四維圖新、高德和易圖通佔據了93.42%的市場份額。

2018年車載前裝導航市場四維佔38.11%,位居第一

數據來源:易觀智庫,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而目前,高精度地圖廠商中拿下整車企業訂單的,一共有三家:

百度系的長地萬方拿下與長城汽車的訂單;

阿里系的高德地圖拿下與通用凱迪拉克和吉利汽車的訂單;

還有騰訊系的四維圖新拿下寶馬的訂單。

目前僅長地萬方(百度)、高德地圖和四維圖新拿下訂單

數據來源: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考慮到單車成本和目標消費者(目前公布自動駕駛規劃的車企大多為中高端車企),L3級別自動駕駛將優先在高端品牌的高端車型落地(例如奧迪A6、奧迪A8、奔馳S級、寶馬I系列,僅為假設),再逐漸滲透至中低端品牌及低端品牌車型。

對於這部分自身資金實力較強的廠商來說,籤訂訂單的核心因素取決於高精度地圖廠商所能提供的技術水平和服務質量,對價格相對不敏感,因此價格戰對高精度地圖早期競爭格局影響較小。

因此,同時具備技術優勢、已經拿到高端車廠訂單的圖商在這場競賽中極具優勢,留給後來者——哪怕是像華為這樣的後來者——的時間,已然不多了。

相關焦點

  • 高精度地圖之戰,最受益的A股公司是誰?
    導語:2019年將是高精度地圖訂單密集落地的一年。今年7月5日,國家自然資源部的一份公示顯示,北京華為數位技術有限公司正在申請導航電子地圖製作的甲級資質。華為吹響了進軍高精度地圖領域的號角,一時間業內譁然。究竟是狼來了,還是機會來了?
  • 華為、美團瞄準地圖服務,高精度地圖進入性價比時代
    高精度地圖進入性價比時代。華為、美團正式進軍地圖服務,BAT控制的地圖業務多了幾個新玩家。 昨天晚間,路透社報導稱,美團點評已經開始了地圖服務的開發工作,這標誌著美圖將進入當前由BAT主導的地圖市場。 這一消息很快被證實。
  • 地圖戰「疫」背後,是BAT的「圈層生態」之爭
    就比如百度地圖上線的「疫情小區地圖」功能,覆蓋261個城市上萬個疫情場所,截止至今查閱量超過1億次。百度地圖、高德地圖、騰訊地圖等平臺如此爭先恐後的上線普惠性質的「疫情地圖」功能,頗有些當初地圖入口之爭的味道。
  • 誰會贏得科技公司之戰?美國西部還是中國東部?
    英國《MoneyWeek》雜誌5月14日發表題為《誰會贏得科技公司之戰——美國西部還是中國東部?》的文章稱,美國的西海岸和中國的東部地區,誰能拿走經濟大獎?目前勝負未定。幾年前,英國還沒人聽說過華為。如今,這家中國公司的手機到處都是。誠然,美國諸巨頭擁有一些大優勢:最先進入市場,擁有龐大資源和大量有天賦的工程師、設計師和市場推廣人員。而中國的競爭對手有(必將成為的)全球最大經濟體為後盾——就在家門口。有一點很清楚,隨著科技的重要性不斷上升,美國西海岸與中國東部沿海地區之間的競爭是關乎21世紀經濟的關鍵——目前結果仍是未知數。
  • 全球首發亞米級車道導航 華為Mate40系列具備高精度定位能力
    因此,手機的高精度定位,同樣有巨大的需求前景。10月30日,在華為Mate40系列國行發布會上,華為宣稱Mate40系列手機,全球首發亞米級車道導航。期間,展示的高德地圖App通過集成Mate40系列,具備的高精度定位能力,可實現亞米級車道導航。
  • 華為河圖技術亮相,AR地圖虛實融合,實現釐米級3D地圖
    4月8日消息,華為剛剛舉辦了線上春季新品發布會,正式發布了華為 P40 系列旗艦機,除了大家期待的手機諸多硬體產品處,此前傳言的「華為河圖技術」也正式在發布會亮相,餘承東宣布基於河圖技術的 AR 地圖將在華為 P40 系列首測!
  • 華為:北鬥衛星「亞米級定位」地圖,安排!美國GPS:呆若木雞
    華為:北鬥衛星「亞米級定位」地圖,安排!我國的北鬥導航系統已經提前建設完成並且開始運行,於是,國內科技行業的明星企業以北鬥為基礎,開發出了高精度定位服務,華為:基於北鬥衛星「亞米級定位」地圖安排!美國GPS:呆若木雞確切的講,華為基於北鬥系統,開發出了亞米級高精度定位服務,現在已經可以為一百多個國家提供定位服務,另外,華為還開放API接口,這就意味著,其它軟體開發者都可以在構建服務體系時使用華為的定位服務。從未來發展來看,華為此舉意義重大。
  • 華為河圖:構建不一樣的數字世界地圖
    華為河圖(Cyberverse),商標正式註冊成功,以後就叫這個名字了。華為河圖的目的,是打造一個「地球級、不斷演進,與現實無縫融合的數字新世界」。是的,華為河圖,肩負著這家ICT巨頭,將數字世界和現實世界結合的橋梁,將傳統的地圖服務引入虛擬與現實結合的新用戶體驗。
  • 華為要推出自己的地圖軟體,你怎麼看?你會用嗎?
    現在地圖這個東西還只是華為畫的一張餅,最後能做成什麼樣子現在還不好說而且地圖這個東西本身,數據是非常重要的,華為要拿到足夠豐富的數據,如果是從別的供應商買數據,充其量算是個地圖擴充組件。
  • 融合北鬥衛星定位導航 華為HMS地圖引擎服務升級!
    9月10日,備受外界關注的HDC大會正式開啟,而對於去年引起熱議的地圖服務能力,華為消費者業務雲服務總裁張平安也在會上公布了這一年來地圖服務面向海外開放的數據和進展。據其透露:目前已有超過2000個海外應用集成華為海外頭部應用集成華為地圖能力。
  • 李昭宏:高精度地圖決定自動駕駛決策平臺
    來自自動駕駛領域專家、著名汽車廠商、零部件企業代表、全球領先ADAS企業及智能地圖技術解決方案供應商在內的眾多精英齊聚一堂,圍繞未來智能汽車發展,展開了一場精彩絕倫的深度討論。這也是繼2016年1月,「智·驅未來 2016 CES網易態度之夜」在拉斯維加斯CES上成功舉辦後的第二次CES同期活動。
  • 一場關於高精度地圖+定位的深思
    高精度地圖,通俗來講就是精度更高、數據維度更多的電子地圖。精度更高體現在精確到釐米級別,數據維度更多體現在其包括了除道路信息之外的與交通相關的周圍靜態信息。高精度地圖作為實現自動駕駛的關鍵能力之一,其將成為對自動駕駛現傳感器的有效補充,為車輛提供了更加可靠的感知能力。
  • 沒有谷歌GMS 華為自建生態:地圖應用Here WeGo上線
    由於美國的限制,華為手機已經沒有谷歌GMS服務的支持,為了海外業務繼續保持增長,華為不得不自己建立生態。在最關鍵的地圖應用方面,華為目前已經在自家應用商店上架了Here?WeGo地圖,支持100多個國家1300多個城市的導航、定位。    在華為的HMS移動服務中,總計有14個核心服務,其中Huawei?Map?
  • 擺脫谷歌GMS限制,基於河圖的華為AR地圖發布,華為HMS再進一步
    但GMS到底是什麼,谷歌限制華為手機使用GMS到底對華為有什麼影響呢?谷歌GMS即谷歌移動服務,他被國內消費者親切地稱為谷歌「全家桶」,即包括谷歌應用商店,谷歌搜索、谷歌語音、谷歌郵件、 谷歌地圖 、谷歌支付、音樂、瀏覽器、視頻等眾多的應用App,還有一些用於核心後臺服務,如帳號認證登錄、通知信息推送等。
  • 地圖下沉,認知升維
    單看這張地圖,你能猜出誰會笑到最後嗎?當大選進入尾聲,以拜登為代表的民主黨(藍色)贏得超過290席的選票時(超過270席贏得大選),除個別州以外,這張地圖在視覺上並未發生逆轉性的改變(下圖2020);甚至與前兩次的大選地圖——2012年、2016年,也大同小異:沒有在視覺上呈現大選結果的傾向,也沒有顯示近幾屆全美選舉變遷趨勢,或新近發生的重大事件所產生的影響。
  • 華為紀錄片《華為是誰》登錄英國BBC:講述任正非創業之初的故事
    【天極網IT新聞頻道】今日(13日),華為心聲社區消息,華為紀錄片《華為是誰》第一集《白手起家》登陸英國電視臺BBC!本集講述了任正非先生的個人經歷及創立華為的過程,BBC StoryWorks以獨特視角再現了華為的成長曆程,首次呈現很多不為人知的故事,包括當時的社會背景,處於怎樣的歷史浪潮,任正非是如何決定創立華為的等等。
  • 星際2版母巢之戰系列地圖
    地圖名稱:母巢之戰系列地圖作者:maverck版本:0.973fix地圖類型:多人對戰地圖簡介:共14張地圖用《星際爭霸2:自由之翼》地圖編輯器製作的《星際爭霸:母巢之戰》的多人對戰地圖。作者採用了《星際爭霸2》編輯器完美復刻了星際1中的各種族單位、音效等等,為我們展現了3D版本的《星際爭霸:母巢之戰》!
  • 華為正式推出地圖應用:支持100多個國家
    沒了GMS及谷歌全家桶,華為從P40開始要推自己的HMS及AppGallery應用商店了。在地圖應用上,華為也會有自己的應用方案,日前華為應用商店上架了Here WeGo地圖,支持100多個國家1300多個城市的導航、定位。
  • 華為替換谷歌地圖,不是華為mapkit,totomtom的蘋果地圖復出在即
    其實華為對此早有準備,在去年8月份的華為全球開發者大會期間,華為就推出了華為mapkit地圖服務,並透露未來將可以提供釐米級的精確定位和服務,如今華為的hms4.0都已經發布,為何遲遲不見華為map呢?
  • 地圖市場大浪淘沙,新老圖商誰將扛起未來發展大旗?
    聲明: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 鄰章(ID:TMT317),作者:鄰章,授權站長之家轉載發布。11月20日,老牌地圖廠商四維圖新發布公告,公布公司起訴百度案一審結果,希望藉此向市場傳達向好信息。隨後百度立即表示將提起上訴,並對四維提起反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