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的出現和集成能力生產這兩點改變了人工智慧。至於自動駕駛層面,自動駕駛擁有感知平臺和決策平臺,而高精度地圖決定了自動駕駛的決策平臺。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為網易汽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網易汽車5月11日報導 5月11日,在第二屆亞洲消費電子展(CES Asia 2016)舉辦期間,由網易汽車獨創的「網易·網際網路+汽車創新工場」第六期線下活動「未來汽車進化論」正式落地上海CES。
來自自動駕駛領域專家、著名汽車廠商、零部件企業代表、全球領先ADAS企業及智能地圖技術解決方案供應商在內的眾多精英齊聚一堂,圍繞未來智能汽車發展,展開了一場精彩絕倫的深度討論。這也是繼2016年1月,「智·驅未來 2016 CES網易態度之夜」在拉斯維加斯CES上成功舉辦後的第二次CES同期活動。
四維圖新VP、車聯網事業部總經理 李昭宏
核心提示:四維圖新VP、車聯網事業部總經理李昭宏認為,大數據的出現和集成能力生產這兩點改變了人工智慧,互聯網企業擁百萬級、千萬級甚至上億級的用戶數據,足夠的樣本可以使機器在大的數據樣本下得到很好的學習。集成能力生產,也就是如果誰的計算能力強、數據量大就可以車聯網做得更好。至於自動駕駛層面,自動駕駛擁有感知平臺和決策平臺,而高精度地圖決定了自動駕駛的決策平臺,但最終生產這些地圖以後還是要通過車聯網,從雲端數據的分析、處理、驗證,再尊重分享給不同用戶,所以車聯網還是非常核心的。
以下為訪談實錄:
李昭宏:非常感謝網易汽車的邀請我來參加這個論壇,我是李昭宏,負責車聯網,大家對非常的了解,經過這麼多年的演變,隨著技術和市場的發展,在車聯網領域我們也開始研發自己的導向軟體,希望可以給車廠提供一站式的解決方案。在車聯網方面,大家有機會到我們展臺看一下,我們也提供定製解決方案,給中低端車提供便捷、低成本的,可以把手機的用戶習慣向車內延伸。
今天在CES Asia展臺上也四圖維新發布了另外一個基於語音為中心的產品,我們認為在駕駛的安全性,在車內操控時用語音,所以我們有語音識別技術,推出一款基於語音操控的產品,比如說傳統上要想聽音樂、聽新聞,要從一個APP跳到另外一個APP,這個產品從一個領域出口以後可以調取各種各樣的後臺服務,這是車聯網目前開發的一個產品。
在高精度地圖這一塊,自動駕駛基本上要有一個感知平臺,要有高精度地圖的支撐,更好地處理動態的場景。所以我們會採用深度學習的技術,能大幅度降低高精度地圖的成本,這是我們未來的設想。
在自動駕駛的布局上,我們有很多廠家都在關注自動駕駛,作為四維圖新來講,東西自動駕駛的理解還是基於地圖數據,來提供自動駕駛的方案。自動駕駛和人工駕駛沒有大的區別,用到地圖從A點到B點,這一點原來你告訴人從A到B怎麼走,在這裡有一個地圖,我從A到B怎麼走,有一個引導線,重放這個軌跡,讓車來駛入這個路線。在這裡更多是依託於高精度地圖做出自己有特色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
最後一點,最近我們研發科有一個戰略合作協議,我們在所有的這些領域,希望提供的是一種晶片級的解決方案,軟硬一體化,這樣可以把最新的一些應用、技術、集成到一個平臺上,更方便給我們的客戶提供服務。
網易汽車:四維圖新的發展歷史,我記得在2003、2004年的時候用你們的PDA,傳過一個GPS。一個車加一個導航三萬塊錢,我花兩千塊錢買了APP,買了一個李總的競爭對手的地圖,又加了一個GPS,一共是幾千塊錢,加裝配置就實現了那個功能。四維圖新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是一個地圖數據的提供商,說白了就是賣地圖數據,2B、2C,在市場上一個正版光碟多少錢的服務。我們從什麼時候開始看好汽車網際網路,包括未來自動駕駛,大舉進入汽車產業呢?包括今天在CES上個,看四維圖新完全是一個TSP,完全是做車聯網綜合服務商,我們的集成提供很領先的服務。可以介紹一下我們公司業務發展的一些過程嗎?
李昭宏:從四維圖新的角度來講,四維圖新從1997年開始,前八年主要是以導航地圖為主,當時作為四維圖新來講,我們想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我把圖做好了,在當時的情況下,我們做一些處理,為軟體供應商提供數據,再集成到車裡面。從車輛發展歷史來看,在2010年前後,大家都在說車聯網,當時四維圖新就成立了車聯網部門,那時的業務是給車廠提供一些定製化服務,現在每個車廠都有自己的車聯網服務,通常來講車廠不願意開放數據、用戶數據、車上的信息,以及各種各樣的用戶行為、用戶服務等等。當時我們的策略就是基於整車廠提供定製服務,所以我們當時從2012年左右為長城汽車提供了車聯網的服務,說不上端到端,導航地圖是我們的,我們配置後臺服務,呼叫中心,所以在早期階段四維圖新車聯網主要是定製化服務和集成商。最近幾年隨著新的技術發展,以及業態變化,我們也希望提供真正端到端,我們也希望作為一個方案商給業內廠商做代工,提供定製解決方案。同時我們也併購了途安,有自己的導航軟體,這是從端來講。
後臺上我們花了大量的精力做公有雲、私有雲的平臺,所以我們不斷的向產業鏈的上下遊擴張。我們最近研發科努力,把應用服務作為一個晶片化。現在TSP一片紅海,大家提供很重要的服務,我認為車聯網的服務是未來自動駕駛核心的通道。剛才談到自動駕駛為什麼這幾年突然變得這麼熱,或者剛才講的網際網路企業能打敗車廠,這兩個誰能贏?剛才講人工智慧從90年代,這些年通過深入學習的算法沒有改變,真正改變是兩個,第一個大數據的出現,尤其網際網路企業有百萬級、千萬級甚至上億級的用戶數據,有足夠的樣本可以使機器在大的數據樣本下得到很好的學習。第二就是集成能力生產,如果誰的計算能力強、數據量大就可以車聯網做得更好。
我們四維圖新對自動駕駛的關注就是基於高精地圖,怎麼樣發揮四維圖新在地圖的優勢,使自動駕駛做得更好。因為在自動駕駛感知平臺到決策平臺,決策平臺是基於地圖的平臺,所以我們的想法是怎麼樣基於四維圖新高精度地圖來提供更好的自動駕駛服務。樂視也談到未來自動駕駛和一些傳感信息實現會給地圖行業帶來變革,這是必然趨勢。傳統來講作為四維圖新我有專業的地圖採集車,原來用高精地圖只是傳統的GPS把位置給設置出來,前幾年有一些高精度的雷射雷達也好,非常貴,一直有專業的採集車,隨著硬體成本的降低,每一輛車裝上各種各樣的傳感器以後,都會成為數據採集的源。這樣數據源多了,實際上是一種縱包的方式,降低採集的成本。第二點通過深度學習,可以通過自動化處理平臺,使高精度地圖可以成本更低、效率更高進行生產。最終生產這些地圖以後還是要通過車聯網,從雲端數據的分析、處理、驗證,再尊重分享給不同用戶,所以我認為車聯網還是非常核心的。
網易汽車:四維圖新是做高精度地圖的,博泰做廣告公司,上了車聯網賊船一發不可收拾,原來的生意都扔了。您覺得對汽車廠商來講,在TSP比較核心的要素是什麼?我們四維圖新的優勢在什麼地方?
李昭宏:TSP是自動駕駛非常重要的通道。把各種各樣的資訊、安全、娛樂,用戶在手機上用的東西都可以放進來,這些東西我們認為在車這個層面,特定的場景下,不會像手機一樣刷朋友圈,看一些東西,玩一個遊戲。在這個領域中更專注在車駕駛環境下,有一些需求,比如說音頻類的東西,音樂、電臺,或者需要查詢周邊的東西,快到目的地想找停車站,車沒有油的時候想找加油站,我們提供給車相關的。這是我們認為跟車相關的我們想做的事情。
車廠提供了每一個品牌,如果把所有的傳感器加上以後,車廠是一個開放的心態,每個車廠都有自己的平臺,有沒有一個第三方的運營商,可以把車廠拿過來進行處理,然後分享給車廠,這是未來可能會發展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