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鮑世強,講述51VR自動駕駛仿真平臺從0-1的開發與構建

2020-11-25 雷鋒網


L3及其以上級別自動駕駛車輛的開發,在系統複雜程度、使用環境複雜程度方面均急劇增加。傳統開發ADAS算法的仿真工具已無法完美解決當前更高級別的自動駕駛開發問題。仿真平臺便成為自動駕駛企業的剛性需求。

總觀整個自動駕駛生態鏈,初創公司也好,資深玩家也罷,凡是與自動駕駛有關的公司幾乎都開始布局自己的模擬器。一些專攻自動駕駛仿真業務的初創公司也開始湧現。

2015年成立的51VR是其中的參與者之一,其自主研發了自動駕駛仿真平臺、虛擬駕駛仿真平臺以及為B端企業提供數位化城市/汽車應用。

雷鋒網新智駕了解到,51VR自主研發的自動駕駛仿真平臺,功能覆蓋道路環境搭建、智能交通流、傳感器及動力學仿真,可以方便接入自動駕駛感知和決策系統。在引入感知系統的仿真後,51VR仿真系統輸出原始傳感器數據,包括點雲、圖像、雷達監測目標,並同步輸出GPS和IMU信息至自動駕駛感知模塊,完成障礙物及紅綠燈檢測,同時通過決策系統及控制系統得到油門剎車及方向數據,完成整個感知系統閉環。

51VR 自動駕駛事業部研發負責人鮑世強是公司自動駕駛仿真平臺從0-1的開發者和構建者。11 月 21 日(周三)晚上 8 點,【大咖Live】第 25 期智能駕駛·仿真專場,我們邀請到鮑世強詳細解析「如何有效構建自動駕駛決策和感知的仿真體系?」。照例,本次分享對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新智駕會員免費開放。

本文對整場分享進行了綜合整理,雷鋒網新智駕會員可進入【新智駕會員計劃】頁面查看全文實錄。

環境構建是模擬系統中重要的一步。無論是真實場景再現,還是人工設計環境,對環境構建的合理性、真實性,以及還原真實世界的精確程度方面都有要求。更接近現實、更高的精度可以使得傳感器反應更自然,測試結果更有參考性。

鮑世強也提到,構建感知系統的仿真是整個仿真系統中比較困難的部分。建立高度真實感的仿真環境,不同的傳感器對應的高度真實的仿真環境不同:對於相機而言,需生成較真實的紋理及光照環境;雷射雷達仿真,需有符合場景的幾何與物理;對天氣晝夜進行仿真及傳感器硬體在環的需求同樣非常重要。鮑世強向雷鋒網新智駕會員介紹了仿真系統中靜態場景及動態場景仿真要求:

  • 靜態場景生成:首先需考慮仿真系統和自動駕駛系統要採用同樣的高精度地圖作為源頭,生成精確匹配的靜態環境;另一方面,場景自動生成的效率很關鍵,高低不平的路面對環境的生成也提出了挑戰,另外還需對標線、標牌等路標自動生成語義標註,以用來後續對駕駛行為進行評價;

  • 動態物體仿真:一方面進行路測的案例數據需要得到重現;另外案例數據需便於編輯,以利於後續擴展。

雷鋒網新智駕了解到,51VR通過採集實際環境及已有的高精度地圖構建靜態地圖,包括現實交通環境數據收集、路測數據收集,並抽取不同智能交通體行為模型,基於模型有機地形成動態交通體。同時51VR還提供導入路測案例數據,及清洗與泛化工具。

在鮑世強看來,自動駕駛仿真是一個融合多專業的交叉領域。首先,圖像學和遊戲相關技術同仿真技術有較大的重合度,例如程序化場景生成、大場景的構建和處理、高真實感的渲染。同時仿真也是一個非常專業的領域,涉及專業傳感器模型、動力系統方面的仿真,大規模分布式自動化測試框架的搭建也會帶來很大的挑戰。

51VR在搭建各個專業人才梯隊的同時,也在同主機廠、自動駕駛公司、測試區測試機構合作應對仿真挑戰。

會員最新速遞

「2018智能駕駛晶片行業」研報(點擊連結進行查看)已出爐,2萬字精華,10家公司參與,晶片行業研究者、創業者、車企、投資者們不可錯過,快去搶讀。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華為、騰訊、百度扎堆進入的自動駕駛仿真市場,到底藏著怎樣的秘密?
    當自動駕駛進入到以Robotaxi為代表的公開道路測試階段時,如何提升測試效率、更加精進技術、加快落地速度,成為行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此時,自動駕駛模擬仿真平臺的重要性被凸顯出來。同時仿真平臺還要滿足高並發的特點,實現所有場景下車輛反應的排列組合。敲黑板,劃重點。說了那麼多的三維重建,TAD Sim的側重還是在自動駕駛的模擬仿真測試上。騰訊後手還藏了一個大招,在模擬仿真平臺、高精地圖平臺和數據云平臺的基礎之上,騰訊還推出了一個城市級的仿真平臺,構建了一個運行在雲端,與現實物理世界平行的虛擬世界。
  • 一輛汽車終身壽命70萬公裡,騰訊自動駕駛模擬仿真平臺一天跑完
    騰訊自動駕駛仿真業務負責人孫馳天在會上做了題為《自動駕駛與「頭號玩家」》的演講,他談到「通過高精度地圖、大數據、AI和雲技術,騰訊自動駕駛仿真系統可以讓虛擬場景無限接近真實世界,這種高精度、可擴展的模擬技術,對於自動駕駛系統的檢驗至關重要,可以高效安全的推動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結合了騰訊遊戲技術的騰訊自動駕駛仿真平臺,在業界具備領先實力。」
  • 英偉達楊健:英偉達仿真模擬方法論助力無人駕駛算法開發
    為了不斷給自動駕駛汽車提供海量數據和極端場景以滿足安全測試的需要,仿真技術在近年來備受關注,眾多仿真平臺也應運而生。在這種大背景下,英偉達將自己在圖形計算時代所積累的優勢複製到自動駕駛技術上,並且於 2019 年正式向客戶開放 DRIVE Constellation 自動駕駛仿真模擬器。
  • Uber、Waymo紛紛收購仿真技術公司,仿真模擬為何對自動駕駛如此重要?
    Latent Logic是一家從牛津大學計算機科學系分離出來的英國自動駕駛汽車公司,其開發的AI技術通過「模仿學習」來構建逼真的人類駕駛行為仿真,從而開發可擴展且高效的自動駕駛測試。其實一直以來,Waymo都在致力於發展仿真技術,這也是它自動駕駛的支柱項目之一。
  • 為自動駕駛「開天眼」 冬奧會自動駕駛接駁還看百度高精地圖
    項目負責人宣布百度作為專項自動駕駛高精地圖唯一承擔單位,負責科技冬奧專項高精地圖服務、無人MINI客車自動駕駛功能開發與仿真平臺開發。,建立了開放的阿波羅平臺,與國內車企開發的阿波龍無人客車已經實現量產化,相關研究工作將很好地支撐本項目的研究工作。
  • 騰訊自動駕駛總經理蘇奎峰:軟體與服務是騰訊自動駕駛業務的核心...
    首先,我們很明確,不做硬體,不做傳感器,更多在軟體和服務層面為產業提供助力,基於這些,我們提供三個基礎平臺支撐:開發和運營的雲平臺、模擬仿真平臺、高精度地圖。騰訊在遊戲方面有很多技術優勢,我們可以利用這些優勢做仿真測試驗證;我們也有高精地圖資質,也做自動駕駛,對自動駕駛的需求有充分的認識和理解,能夠提供自動駕駛所需要的高精地圖。
  • 英偉達發布自動駕駛模擬仿真系統 可收集無人駕駛數據
    據路透社報導,英偉達Nvidia公司發布了一款自動駕駛模擬仿真系統,通過雲計算能力來模擬無人駕駛汽車在行駛過程中所遇到的突發情況,收集相關數據。近日,Uber無人駕駛汽車交通肇事致死案件在業內引了激烈的討論,關於無人駕駛汽車的安全性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 駕駛模擬器之LGSVL篇:一個高保真的自動駕駛模擬器
    摘要在真正的自動駕駛車輛上測試自動駕駛算法是非常昂貴的,許多研究和開發人員不一定有足夠的資金購買真正的汽車和相應的傳感器。儘管有一些免費的開源的自動駕駛系統,比如Autoware和Apollo,但是與它們一起使用的開源模擬器的選擇是有限的。本文介紹了一種高保真度自動駕駛模擬器LGSVL。
  • Waymo利用AI生成攝像頭圖像 用於自動駕駛仿真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日前,Waymo表示開發了新方法SurfelGAN,利用自動駕駛汽車收集的傳感器數據,通過AI生成用於仿真的攝像頭圖像。SurfelGAN使用紋理映射表面元素(surface elements,簡稱surfel)重建場景和攝像頭視角,以獲取位置和方向。
  • 英偉達發布自動駕駛仿真系統 可模擬十億英裡測試
    網易汽車3月29日報導 人工智慧計算公司英偉達日前宣布,推出一款自動駕駛模擬仿真系統Drive Constellation,通過雲計算能力來模擬無人駕駛汽車在行駛過程中所遇到的突發情況,收集相關數據。據了解,Drive Constellation是一款基於兩種不同伺服器的計算平臺,可以理解為一個完整的硬/軟體解決方案。
  • 基於CST軟體的專用仿真平臺的開發
    同時兼顧用戶的其他需求,如:簡單的數據輸入、與CAD/EDA之間的導入導出和智能化的後處理,並提供開放的接口方便用戶在CST基礎上開發特定功能的仿真模塊。這些二次開發的仿真模塊,可以更好地完成用戶的需求,大大提高了電磁工程師的工作效率。
  • 百度開放大規模自動駕駛數據集ApolloScape,超同類10倍數量級
    機器之心獲悉百度Apollo自動駕駛開放平臺正式加入加州大學伯克利DeepDrive深度學習自動駕駛產業聯盟(Berkeley DeepDrive),並發布了Apollo數據及前沿技術品牌ApolloScape,正式開放ApolloScape大規模自動駕駛數據集。
  • 自動駕駛地圖與定位技術產業
    DeepMap的技術路線是提供高精度地圖完整的解決方案,包括地圖的構建、更新、維護和雲端服務,同時也提供高精度定位、仿真等服務。DeepMap的地圖和定位模塊已應用到多種車型和車隊中,進行自動駕駛訓練。在各種複雜路況、天氣條件與駕駛速度下均展現了良好的性能。
  • 清華蘇州汽車研究院董漢:測試與驗證是自動駕駛落地的必要條件
    時至今日,自動駕駛從L0到L5,從駕駛輔助ADAS到高級別的完全無人駕駛,把人們對於未來駕駛體驗的幻想一次次刷新。論壇現場,董漢深入淺出從歷史聊到未來發展趨勢,就汽車行業通過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和共享化的方式,由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以及新的商業模式驅動發展自動駕駛體驗,創造智能網聯汽車,從而引領交通系統技術變革進行了宏觀分析,帶領與會嘉賓從另一個角度看待自動駕駛的意義。
  • 汽車自動駕駛產業鏈深度報告:晶片及軟體專題
    而支撐博世在 自動駕駛領域取得上述突破的,是其完整的自動駕駛產品線布局。比如在感知 層,博世已經構建了全面的傳感器產品組合,包括超等波雷達、攝像頭、毫米 波雷達、雷射雷達等。其中博世的毫米波雷達已經發展到了第五代,攝像頭髮 展到了第三代,首款適用於車規的長距離雷射雷達也已進入量產開發階段。
  • VI-grade劉崇真:駕駛模擬器在ADAS和無人駕駛中的應用
    在ADAS及無人駕駛大熱的當下,系統化測試是必不可少的。但因為在現實場景下測試需要承擔風險以及不菲的成本,同時國家相關法律目前仍不允許無人駕駛汽車上路,所以類似於駕駛模擬器這樣的仿真測試設備顯得尤為必要。來自德國的VI-grade便是擁有仿真測試全產品系列的一家供應商,據劉崇真介紹,VI-grade提供端到端的解決方案,包括運動平臺、軟體以及動力學模型。
  • 自動變速器電控系統及其應用軟體開發技術
    《自動變速器電控系統及其應用軟體開發技術》提出的開發流程、控制策略、控制算法等基本理論和方法、技術,不僅可以用於 AT自動變速器的開發,對 CVT、DCT、AMT等類型的自動變速器的開發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參考價值,也是混合動力變速器、插電式混合動力變速器、電動汽車用自動變速器等新能源汽車用自動變速器或機電耦合系統總成電控系統及其應用軟體開發的基礎
  • 中國自動駕駛將亮相2022年北京冬奧,百度高精地圖技術全方位加持
    在 2018 年平昌冬奧會上,現代汽車就展示了自家的自動駕駛技術;而日本方面也有計劃將其自動駕駛車輛應用於 2020 年東京奧運會和帕運會競技場間的人員接送等工作,豐田將展示其 L4 級自動駕駛技術;在我們的近鄰日韓兩國都通過奧運會的舞臺秀自家的自動駕駛技術之時,中國也不甘沉默,特別是在這片全世界公認的自動駕駛熱土上,車企和自動駕駛技術企業們需要攜起手來……2022 年的北京冬奧會,便成為了我們向全世界展示中國自動駕駛技術實力的絕佳平臺
  • 中科院深圳先進院國內首創自動駕駛整車在環測試系統 獲自動駕駛...
    據了解,針對當前自動駕駛測試方法中的不足,團隊在開發測試的過程中並行自主研發了國內首個自動駕駛整車在環測試系統,用於精準模擬真實的駕駛環境及數據收集。目前該系統可完成一周累計測試裡程達100公裡的複雜場景測試,系統功能至少迭代一次。「自動駕駛整車在環測試系統由動力在環測試臺架和自動駕駛數據收集分析系統組成。
  • 李昭宏:高精度地圖決定自動駕駛決策平臺
    至於自動駕駛層面,自動駕駛擁有感知平臺和決策平臺,而高精度地圖決定了自動駕駛的決策平臺。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為網易汽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