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grade劉崇真:駕駛模擬器在ADAS和無人駕駛中的應用

2020-12-05 雷鋒網

雷鋒網新智駕按:4月24日,雷鋒網新智駕聯合MMC在上海車展期間舉辦了主題為「構建智能駕駛系統的關鍵」的沙龍,本文是VI-grade中國區經理劉崇真在沙龍上的分享,主要闡述了「駕駛模擬器在ADAS和無人駕駛中的應用」。

在ADAS及無人駕駛大熱的當下,系統化測試是必不可少的。但因為在現實場景下測試需要承擔風險以及不菲的成本,同時國家相關法律目前仍不允許無人駕駛汽車上路,所以類似於駕駛模擬器這樣的仿真測試設備顯得尤為必要。

來自德國的VI-grade便是擁有仿真測試全產品系列的一家供應商,據劉崇真介紹,VI-grade提供端到端的解決方案,包括運動平臺、軟體以及動力學模型。在靜態駕駛模擬器上可以做到6自由度和9自由度的駕駛模擬,甚至還提供更高端的多自由度駕駛模擬平臺的全套解決方案。

▲ Volvo 9自由度駕駛模擬器

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新智駕了解到,VI-grade公司成立於2005年,公司開發團隊擁有超過20年的系統級仿真經驗及軟體開發經驗。為汽車、摩託車、軌道車輛以及航空領域提供專業化的、先進的多體動力學仿真分析軟體,並與全球的主要汽車、摩託車、火車、飛機製造商及零部件供應商有著廣泛的技術合作和產品聯合開發。

劉崇真在分享中提出,在ADAS和無人駕駛的仿真模擬中,有三大重要的組成部分。

首先是場景創建,這部分工作很重要而且非常困難。目前VI-grade能夠提供比較成熟的軟體解決方案,通過Here地圖、谷歌地圖以及測繪行業相關的地圖,創建出從宏觀到微觀的場景。以城市為例,場景創建時,首先導入宏觀的地圖場景,然後再形成3D立體的建築物場景。

其次,傳感器模型也是仿真測試的一塊重要內容。VI-Grade在軟體方面提供了超聲波雷達、紅外雷達、雷射雷達以及攝像頭相關的傳感器模型。這些傳感器模型包含理想型的,也包括基於物理建模的。劉崇真介紹,後者將會在今年7月份推出。

第三塊重要內容則是動力學模型。對於整車廠來說,造一輛整車,需要有準確的車輛模型,沒有準確的車輛模型,就無法進行準確的驗證。模型很重要,不然仿真測試的結果就會差之千裡。

VI-grade在全球有將近九個客戶,其中有寶馬、沃爾沃以及保時捷這樣的國際知名品牌,也有新興車企如蔚來汽車,據稱今年4月份已經投入商用。VI-grade還有兩個實驗中心,一個在義大利、一個在日本。

▲ VI-grade位於日本東京的駕駛模擬器實驗室

附:VI-grade在汽車行業的發展測試及駕駛模擬產品

一、汽車動力學仿真

1、VI-CarRealTime 汽車動力學實時仿真工具

VI-CarRealTime為車輛動力學的仿真、軟體在環、硬體在環及人在環仿真測試提供了一個高度擬真的平臺。並為車輛動力學及控制系統工程師提供一個可以共同使用的整車動力學模型,進而使他們能夠同時對汽車性能及車輛動態控制器(ABS、ESP、EPS、TCS等)的性能進行優化及實時測試。 VI-CarRealTime還可以完成車輛緊急避障及雙移線性能的自動評估,以及駕駛模擬器的開發。

2、VI-SportsCar 高性能汽車動力學仿真工具

VI-SportsCar擁有眾多賽車及高性能車整車及零部件模版,幫助工程師快速、高效的對一系列設計方案進行分析,並做出對整車模型及其子系統在賽道上的表現進行預測。VI-SportsCar能夠完成懸架系統的設計、改進及調校;完成對車輛的性能進行快速、準確的性能預測;以及車輛在賽道上圈速計算等工作。

3、VI-Motorsport 賽車動力學仿真分析包

VI-Motorsport分析包可幫助賽車隊在賽前測試及排位賽階段快速尋找最佳調校的高效工具,快速完成在不同條件下對懸架和整車行為特性學習;先進的駕駛員模型能夠將賽車推向極限,進行圈速模擬;仿真數據能夠輸出為可被主流數據記錄系統讀取的數據形式,與車載遙感數據進行在線對比。

二、汽車駕駛模擬器 VI-DriveSim

VI-DriveSim是VI-grade最新開發完成一套完整的駕駛模擬器平臺,該平臺幫助汽車廠商及賽車隊將虛擬測試以及實際測試有機的連接起來。VI-DriveSim能夠應用到車輛操控性及控制系統開發;軟體在環、硬體在環實時汽車動力學的駕駛員在環仿真;駕駛培訓及安全駕駛;賽車娛樂設備等。

1、VI-DriveSimStatic 靜態駕駛模擬器

靜態駕駛艙不跟隨車輛運動姿態而運動,用戶可以坐在真實的駕駛艙中,駕駛基於VI-CarRealTime的虛擬車輛,同時高質量的視景系統,將車輛的運動視景實時的反饋給駕駛員。

2、VI-DriveSim Dynamic 動態駕駛模擬器

動態駕駛模擬器不僅包含基於VI-CarRealTime的虛擬車輛和高質量的視景系統,還擁有一臺全新的6自由度運動平臺,該運動平臺與高質量的視景系統結合到一起,將虛擬車輛的運動視景、運動姿態以及真實的反饋給駕駛員,讓駕駛員真實感受到車輛在運動中的速度和加速度感受。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駕駛模擬器之LGSVL篇:一個高保真的自動駕駛模擬器
    研究表明,自動駕駛汽車必須行駛數十億英裡才能證明其可靠性[1],如果沒有仿真的幫助,這是不可能的。從自動駕駛研究的一開始[2],模擬器就在自動駕駛系統的開發和測試中發揮了關鍵作用。仿真使開發人員能夠在不駕駛真實車輛的情況下快速測試新算法。
  • 北京無人駕駛百度測試禁止_百度無人駕駛 北京 - CSDN
    本文節選自圖書:《第一本無人駕駛技術書》,本書從實用的角度出發,以期幫助對無人駕駛技術(特別是人工智慧在無人駕駛中的應用)感興趣的從業者與相關人士實現對無人駕駛行業的快速入門,以及對無人駕駛技術的深度理解與應用實踐。我們可以預測一個不遠的未來,屆時所有行駛的汽車都是無人車,我們將迎來一個更加安全、更加清潔環保的世界。
  • 張首晟:無人駕駛是AI最好的應用領域
    雷帝網 雷建平 朱旭冬 4月1日報導  斯坦福教授、人工智慧領域專家張首晟今日在IT領袖峰會上接受鳳凰科技記者和特約嘉賓雷建平採訪時表示,無人駕駛是人工智慧當前最好應用場景之一。  張首晟表示,由於算法不斷的改進,無人駕駛將會出現日新月異的變化。中國有時會為某項技術制定特殊政策。  「如果中國搞一些無人駕駛特區,對中國在世界上無人駕駛領域競爭力會提高。」  張首晟認為,人工智慧領域,在算法層面,美國現在處於領先,但中國網民多,以後會產生更多數據,而且就算在算法層面,中國數學基礎教育非常好,也有很多這方面的人才。
  • Waymo無人駕駛模擬裡程達100億英裡 是現實中千倍
    (1英裡約等於1.6公裡)對於該公司來說,這是一個重大的成就,因為它的無人駕駛軟體模擬的所有裡程相當於積累了相當多的訓練經驗。「在Waymo,我們已經在現實世界中行駛了1000多萬英裡,在模擬世界中行駛了100多億英裡。」
  • 沃爾沃利用最新虛擬技術打造終極駕駛模擬器
    沃爾沃在車輛安全創新方面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現在沃爾沃工程師們創造了他們所謂的終極駕駛模擬器。這個駕駛模擬器研發目的是幫助他們提高車輛的安全性和研發自動駕駛技術。全新的終極駕駛模擬器為沃爾沃提供了突破性的混合現實模擬。該裝置有一個移動的駕駛座椅、帶觸覺反饋的方向盤和一個虛擬實境頭盔。
  • 無人駕駛定位與感知技術及應用案例
    所有的傳感器數據可用於自車定位和環境感知,在規劃控制中也會用到輪速計信息。 在自動駕駛裡比較糾結的就是成本和性能的矛盾,我們需要平衡它們。這裡的視頻中最後提示建圖成功了,定位的時候,當你開到上次建圖成功的路線,車就會自我定位,之後就進入無人駕駛。這是一個2C的產品,目前在和車企合作量產,用戶建一次圖,後面再開到該區域,車可以自主定位和導航,可以幫助用戶完成自主航渡和泊車,滿足最後幾百米無人駕駛的需求。
  • 新區打造綜合應用拓展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區
    日前,中國民用航空局公布了首批13個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基地(試驗區)名單,經過民航局的綜合論證,濱海新區從35個通過民航各地區管理局初審的直轄市、副省級城市、地級市(區)中脫穎而出,成為國家首批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區之一
  • 無人駕駛大躍進|人車致
    徵求意見稿中提到,到2020年,智能汽車新車佔比達50%,中高級別智能汽車(L3及以上)實現市場化應用;到2025年,新車基本實現智能化,高級別智能汽車實現規模化應用。根據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發布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30年完全自動駕駛車輛市場佔有率將近10%。落後多年的事實,很容易讓我們產生彎道超車的幻想,而忽略核心技術和底層數據的積累。
  • ...集團發布無人駕駛概念拖拉機研發成果:無人駕駛技術提高精準度...
    通過其凱斯和紐荷蘭品牌,凱斯紐荷蘭工業集團的創新團隊積極研發了無人駕駛技術概念,以通過儘量合理利用土壤和各種天氣條件以及可用勞動力,應對這一挑戰並幫助農民和農業企業可持續地提高產量和生產力。  自動轉向和遠程信息處理已應用在現今拖拉機技術中,而無人駕駛技術將使這一發展更上一層樓。
  • 體驗真正的東京——《東京通勤族駕駛模擬器》遊戲評測
    東京通勤-駕駛模擬器是第一個真正的東京日本駕駛和跑步者動作跑酷遊戲。在這個遊戲中,所有場景都是日本東京新宿的真實位置。您可以在遊戲中享受街頭賽車,漂移,駕駛,跑步,免費步行跑酷的樂趣。擁有最逼真的駕駛物理學,無限的自定義,巨大的開放世界,令人上癮的遊戲玩法以及無盡的樂趣!東京通勤-駕駛模擬器結合了現實主義sim和有趣的駕駛sim物理,以其先進的汽車駕駛物理引擎創建了最佳的移動汽車駕駛模擬器。最好的汽車駕駛模擬器附帶最好的終極駕駛模擬物理!從賽車到越野SUV,各種車輛都有自己的物理原理!
  • 特斯拉無人駕駛反面教材的正面意義
    特斯拉開展無人駕駛的激進行為,只能說是一個極不負責任的企業行為,不能因此一棒子打死「無人駕駛」技術,而是要從中汲取教訓,懷著對生命的敬意。在追求新技術的道路上,套用學者胡適的一句話頗為貼切:「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  一直以來,業界內外對無人駕駛的疑慮從未打消。而此次事故的發生也顯現出目前無人駕駛技術所存在的諸多問題。
  • 無人駕駛汽車革命為何停滯不前?
    但是,新年伊始並沒有迎來想像中的無人駕駛革命。事實上,在2020年的最後幾周,最大的玩家和本應的受益者之一的Uber決定,以約40億美元的價格將其自動駕駛部門出售給Aurora,這大約只有它在2019年估值的一半。Uber執行長辯稱這一決定並不意味著該公司不再看好自動駕駛汽車。
  • 無人駕駛汽車的工作原理和特點詳細說明
    無人駕駛是近幾年的熱點之一,前些時間,第一臺無人駕駛汽車在合肥予以施行。對於無人駕駛,我們也較為熟悉。那麼,大家對於無人駕駛汽車的價格、無人駕駛汽車的工作原理以及無人駕駛汽車的特點熟悉嗎?本文中,小編將對這三點無人駕駛相關問題予以介紹與解答。如果你對無人駕駛抑或無人駕駛汽車具有興趣,不妨繼續往下閱讀哦。   一、無人駕駛汽車的價值   根據最新消息,現在不少企業公司都在研發無人駕駛汽車,因為在未來也會大受歡迎的。
  • 無人駕駛汽車的發展前景詳細說明
    在往期文章中,小編對無人駕駛汽車工作原理、無人駕駛汽車優缺點均有所介紹。為增進大家對無人駕駛的了解程度,本文將對無人駕駛汽車的發展前景或者未來予以介紹。如果你對無人駕駛技術抑或無人駕駛汽車具有興趣,不妨同小編一起往下閱讀哦。   無人駕駛作為汽車未來的研究方向,其對於汽車行業甚至是交通運輸業有著深遠的影響。
  • ...賭城發布一年內可量產無人駕駛汽車,首提無人駕駛四象限概念|獨家
    無人駕駛汽車的市場空間、市場需求、應用場景究竟在哪裡?現在的熱度是否是暫時的虛熱?如果有的話,那麼阻礙無人駕駛汽車商業化的技術因素和外在因素究竟是什麼?大眾是否真的需要無人駕駛汽車?消費級別的無人駕駛汽車的空間有多大?無人駕駛汽車能否真正解決交通問題?還是會讓該問題更複雜?
  • 打造平行世界,讓無人駕駛開進現實!
    但從虛擬世界跨越到真實世界的過程依然是危險的,我們如何保證在仿真場景中可以「大殺四方」的無人駕駛算法,在現實世界中也能一樣遊刃有餘,這就對仿真本身的真實度與可靠性提出了絕對嚴苛的要求。無人駕駛仿真的核心在於「真」字,一套完整、可靠的仿真系統,必須具備有高度擬真的車輛動力學模型和多傳感器模型、豐富且逼真的場景、真實可信的測試案例並且具備高精度的實時動態性能。
  • 英偉達楊健:英偉達仿真模擬方法論助力無人駕駛算法開發
    為了不斷給自動駕駛汽車提供海量數據和極端場景以滿足安全測試的需要,仿真技術在近年來備受關注,眾多仿真平臺也應運而生。在這種大背景下,英偉達將自己在圖形計算時代所積累的優勢複製到自動駕駛技術上,並且於 2019 年正式向客戶開放 DRIVE Constellation 自動駕駛仿真模擬器。
  • 佛羅裡達州法律修改,無人駕駛汽車上路,自動駕駛技術安全嗎
    慄子譯自動駕駛技術出現已經有很久了,但是目前尚未在任何地方有大規模的應用,各大汽車製造商們的自動駕駛測試也都是事故連連,這讓人們對於自動駕駛技術產生了很大的懷疑。在北京的自動駕駛測試場地裡,十幾家獲得了測試牌照的公司依舊在進行著識別紅綠燈、躲避行人、繞過障礙的測試,離著自動駕駛汽車正式上路似乎還有很遠,但是最近美國佛羅裡達州宣布了允許自動駕駛汽車上路和測試。佛羅裡達州州長羅恩·德桑蒂斯清除了許多以前阻礙公司在該州道路上測試自動駕駛汽車的障礙。
  • 特斯拉無人駕駛車禍原因 臨沂人對無人駕駛怎麼看
    隨著科技的發展,無人駕駛成為了可能,但是最近出現的狀況,讓很多人看到無人駕駛技術還沒有全面完善到位。   Uber的一輛路測無人車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撞死一名正在橫穿馬路的49歲婦女,這是全世界第一宗完全自動駕駛汽車撞死人的事故,事故引發了全球輿論震驚。
  • 無人駕駛環境感知設備中 雷射雷達和攝像頭各自的優缺點
    雷射雷達與攝像頭性能對比在無人駕駛環境感知設備中,雷射雷達和攝像頭分別有各自的優缺點。攝像頭的優點是成本低廉,用攝像頭做算法開發的人員也比較多,技術相對比較成熟。在無人駕駛環境感知中,攝像頭完成的工作包括:車道線檢測;障礙物檢測,相當於把障礙物識別以及對障礙物進行分類;交通標誌的識別,比如識別紅綠燈和限速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