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無人駕駛反面教材的正面意義

2021-01-13 中國經濟網

  汽車行業擁抱技術變革的腳步從未停止,但以犧牲生命為代價絕對不是技術創新的初衷。特斯拉開展無人駕駛的激進行為,只能說是一個極不負責任的企業行為,不能因此一棒子打死「無人駕駛」技術,而是要從中汲取教訓,懷著對生命的敬意。在追求新技術的道路上,套用學者胡適的一句話頗為貼切:「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

  一直以來,業界內外對無人駕駛的疑慮從未打消。而此次事故的發生也顯現出目前無人駕駛技術所存在的諸多問題。鮮活的生命與散落一地的碎片向無人駕駛技術的普及發出警示:新技術的促成不可一蹴而就,特斯拉的反面教材從一個側面透露出,無人駕駛技術推廣的長期性、艱巨性和曲折性。

  一向以「黑馬」示人的特斯拉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上,由於Model S上搭載的Autopilot系統漏檢,自動駕駛技術導致車主布朗喪生。首例無人駕駛系統致死事故引發一片罵聲,在對死者尊重的前提下,我們更想說:要區分特斯拉和無人駕駛技術,前者是極端不負責任的企業行為,後者是行業正在積極拓展的技術方向,而技術的革新,絕對不能以漠視生命為代價。

  根據美國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NHTSA)及美國汽車工程師學會(SAE)對自動駕駛程度的劃分,傳統車企對無人駕駛的應用主要集中在第1、2階段。而特斯拉則已經完成前兩個階段,進入了第3階段。傳統車企也在進行無人駕駛相關方面的研究及測試,但還沒有推向市場及用戶,這是對新技術應用應有的克制和謹慎,也體現了無人駕駛技術應用的長期性。

  而特斯拉從產品技術和經驗上來講,相比傳統車企還不夠豐富,雖然對無人駕駛技術的研究有所成效,但冒然推向市場卻是一種不嚴謹的行為。很多網友認為,自動駕駛變得成熟之前,需要付出很多代價,這是科技進步必須經歷的,不能因偶爾的失敗而否定新科技的價值。

  汽車行業專家、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傳統車企也在進行無人駕駛相關方面的研究及測試,但還沒有推向市場及用戶。而特斯拉從產品技術和經驗上來講,相比傳統車企還不夠豐富,雖然對無人駕駛技術的研究有所成效,但冒然推向市場卻是一種不嚴謹的行為。」

  而同樣對無人駕駛有研究基礎的谷歌則是另一番景象。據最新數據顯示,自項目啟動以來,谷歌無人駕駛汽車已累計行駛320萬公裡。谷歌無人駕駛項目已運行6年,且一直在進行著內部且長期的測試,來自行業的多位技術專家也基本認同,無人駕駛技術實際應用中,存在諸多挑戰,頗為艱巨。

  另外一個值得關注的是,新技術應用探索的曲折性,以氫動力汽車為例。上個世紀70年代末,多個世界汽車巨頭都將氫動力汽車作為未來的發展方向。相比蓄電池漫長的充電時間,以及由電混合動力技術只能暫時性地緩解能源危機,氫動力具有理論上完美的節能方向。寶馬公司為此曾付出高達數十億歐元的研發投入,但考慮到實際使用情況,暫時封存研發成果,這並不代表氫動力汽車沒有未來,而是說明新技術應用存在不可預知性,這是負責任企業應有的態度。

  此外,在法律法規層面,相關專家也認為,應加快無人駕駛汽車技術標準及法律法規等方面的研究。百度CEO李彥宏也曾在兩會上建議,儘快修訂和完善無人駕駛相關的法律法規,同時推進相關技術標準的建立和完善,為無人駕駛汽車的研究、發展、測試及商業化應用提供保障。

  汽車行業擁抱技術變革的腳步從未停止,但以犧牲生命為代價絕對不是技術創新的初衷。特斯拉開展無人駕駛的激進行為,只能說是一個極不負責任的企業行為,不能因此一棒子打死「無人駕駛」技術,而是要從中汲取教訓,懷著對生命的敬意。在追求新技術的道路上,套用學者胡適的一句話頗為貼切:「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中國經濟網 原創報導組)

    相關閱讀:

    「自動駕駛」車毀人亡引發對特斯拉的強烈質疑

    張宇星:卡車不是「浮雲」,生命怎能靠奇蹟「撿漏」

    全球首例 特斯拉自動駕駛車禍致死案接受調查

相關焦點

  • 特斯拉無人駕駛車禍原因 臨沂人對無人駕駛怎麼看
    隨著科技的發展,無人駕駛成為了可能,但是最近出現的狀況,讓很多人看到無人駕駛技術還沒有全面完善到位。   Uber的一輛路測無人車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撞死一名正在橫穿馬路的49歲婦女,這是全世界第一宗完全自動駕駛汽車撞死人的事故,事故引發了全球輿論震驚。
  • 特斯拉被吹上天的自動駕駛也存在安全問題 出行安全再次受到重視
    隨著智能汽車概念的出現,自動駕駛技術也成為了這些產品的代言詞,不過特斯拉被傳的神乎其神的自動駕駛技術,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安全。日前,科恩實驗室研究人員成功入侵了特斯拉自動駕駛系統Autopilot,並且誘導特斯拉Model S駛入了對向車道中。據了解,研究人員在地面上粘貼了三張白色小貼紙,發現Model S的自動駕駛系統將貼紙識別為障礙物,並控制車輛自動駛入到了一旁的對向車道中。
  • 特斯拉收集車輛數據:發力無人駕駛技術
    據外媒報導,特斯拉正計劃在汽車上安裝新型測試軟體。這些軟體可以幫助特斯拉收集更多數據,使得其在自動駕駛技術上處於領先地位。同時,特斯拉還利用汽車的傳感器來收集駕駛人如何駕駛汽車的數據。特斯拉收集車輛數據:發力無人駕駛技術(圖片來自於popularmechanics)   特斯拉Autopilot項目總監斯特林•安德森表示,這項功能是特斯拉在純無人駕駛或半自駕技術處於領先地位的最重要的原因
  • 特斯拉電動無人駕駛汽車再發車禍:特斯拉、Uber自動駕駛車禍盤點
    本周二美國加州地方政府稱一輛開啟了自動駕駛系統Autopilot的特斯拉轎車撞上了一輛停著的巡警車,事發地點在美國南加州地區。當時停著的巡警車內並沒有警員,特斯拉司機受了輕傷。這已經是今年以來在美國發生的第三起因特斯拉自動駕駛功能開啟時發生的嚴重車禍。
  • 信任危機再次泛濫 特斯拉無人駕駛車禍命案誰該負責?
    這邊Uber的自動駕駛剛剛闖禍,那邊一輛特斯拉Model X車型便一頭撞到隔離墩,最終導致車輛嚴重損毀起火,車內司機也隨之命隕公路。根據特斯拉後來哪出的事故責任認定來看,車主才是主要責任方,但一名車主在駕駛同樣搭載了Autopilot 2.5系統的Model S復原事故路線時,卻發現這起自動駕駛事故看起來並不像特斯拉口中描述的那樣簡單。
  • 西安到北京無人駕駛_西安交通大學無人駕駛實驗室 - CSDN
    美國調研機構發布最新無人駕駛技術排行榜,百度居中遊,蘋果特斯拉墊底。Google證實已在深圳開設新辦公室,就在1個月前,Google剛剛宣布將在中國成立首個人工智慧實驗室。無人駕駛企業小馬智行Pony.ai宣布完成1.12億美元的A輪融資,領投方為晨興資本和君聯資本。馬斯克Twitter披露特斯拉未來六大改進,包括基本可全面使用語音控制和自動加熱方向盤。
  • 智能汽車昨夜今晨:完全無人駕駛長什麼樣 特斯拉發布可視化預覽
    完全無人駕駛是怎樣的?特斯拉提前發布可視化界面預覽繼上周Elon Musk公布特斯拉聖誕前的軟體更新將包含無人駕駛預覽模式後,本周據外媒Electrek報導,特斯拉已經開始向部分車主推送與完全無人駕駛相關的預覽更新。
  • 無人駕駛大躍進|人車致
    無人駕駛的願景是美好的,但也可能出現雙輸局面。上海、北京、深圳、廣州、武漢、杭州、重慶、長春、德清......這是自2018年以來陸續開放無人駕駛車輛測試的城市,這個名單未來還將增加。智能化是全球汽車產業發展的趨勢之一,但如果我們急於求成,總想彎道超車可能適得其反,多走彎路。
  • 無人駕駛、特斯拉、MSCI後市機會仍大-新快網-新快報官方網站(明天...
    近期各種新概念層出不窮,繼A股納入明晟指數,MSCI中國概念股票表現強勢;特斯拉將來華建廠的傳言帶動相關概念股暴漲;7月5日的李彥宏實測百度無人駕駛,引發無人駕駛概念股集體「發飆」…… 作為新入MSCI個股,以及新能源汽車、無人駕駛、人工智慧等高精尖科技的代表企業,有許多不僅基於現在全球化的布局機遇,也代表著未來行業的發展潛力,同時也將利好股票在二級市場上的表現。
  • 北京無人駕駛百度測試禁止_百度無人駕駛 北京 - CSDN
    隨著谷歌、Uber和特斯拉這樣的公司用事實不斷展示技術上的進步,傳統車廠已經越來越清晰地意識到,無人駕駛技術即將為汽車商業模式帶來顛覆式的改變,這可能是自內燃機發明以來,汽車行業最重大的變化。特斯拉執行長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於2016年10月末宣布,目前生產的車型包括Model S、Model X和未來的Model 3,在生產時採用了新硬體,支持全自動無人駕駛技術,一旦美國聯邦政府開綠燈後,這些汽車就可以升級無人駕駛功能了。此前,特斯拉一直承諾到2018年推出具有全自動無人駕駛功能的汽車。
  • 永恆之藍病毒的警示 無人駕駛汽車會霸佔公路嗎
    當然作為一個汽車自媒體人,小編印象最深的當屬反面大Boss操控上千輛自動駕駛汽車,這一支龐大的「殭屍車」軍團,為了搶奪核武器裝置。而這背後所顯示的高科技正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無人駕駛技術。按照各自提出的「2030計劃」,美國在2025年將普及無人駕駛汽車,到2030年無人駕駛汽車將壟斷其道路。日本在2030年無人駕駛汽車將佔汽車總比重的20%。杜拜在2030年將實現25%無人駕駛出行。而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也發布了2030年前汽車行業的發展規劃藍圖。  就目前來說,無人駕駛汽車還處於測試階段。
  • 英偉達發布自動駕駛模擬仿真系統 可收集無人駕駛數據
    據路透社報導,英偉達Nvidia公司發布了一款自動駕駛模擬仿真系統,通過雲計算能力來模擬無人駕駛汽車在行駛過程中所遇到的突發情況,收集相關數據。近日,Uber無人駕駛汽車交通肇事致死案件在業內引了激烈的討論,關於無人駕駛汽車的安全性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 佛羅裡達州法律修改,無人駕駛汽車上路,自動駕駛技術安全嗎
    在北京的自動駕駛測試場地裡,十幾家獲得了測試牌照的公司依舊在進行著識別紅綠燈、躲避行人、繞過障礙的測試,離著自動駕駛汽車正式上路似乎還有很遠,但是最近美國佛羅裡達州宣布了允許自動駕駛汽車上路和測試。佛羅裡達州州長羅恩·德桑蒂斯清除了許多以前阻礙公司在該州道路上測試自動駕駛汽車的障礙。
  • 無人駕駛三大靈魂拷問:以後真的可以「無證駕駛」了嗎?_易車網
    從手動到自動,從燃油到電動,也許在汽車發展140多年之後已經讓大家摸到了汽車革命的脈搏,而「無人駕駛」即將到來的消息又像極了內燃機取代馬車,有人嗤之以鼻,有人為其狂熱。動輒五千到一萬元的駕考費用自然不菲,上路一萬公裡的駕駛磨合期又讓新晉「車手」再受摧殘。很多人只見到車展上的概念車「藏起」方向盤,卻不知「司機」在「無人駕駛」體驗車裡手心冒汗。鋪天蓋地的新聞都在說「無人駕駛」來了!可是它真的來了嗎?自動駕駛無人化,取代司機還是便利乘客?
  • 反面教材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反面教材,消極的供教學用的資料。借指壞的典型。出自:毛澤東《在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上的講話》:「發行《參考消息》以及出版其他反面教材,就是『種牛痘』,增強幹部和群眾在政治上的免疫力。」反面教材是中性成語,可作賓語、定語;用於口語。
  • 行車記錄儀顯示,特斯拉無人駕駛先於司機預測到事故
    隨著 9 月特斯拉 8.0 新版本軟體的發布,汽車製造商宣布了一項新的雷達處理技術,直接推送到配備第一代自動駕駛設備的所有車輛。新雷達處理技術帶來的主要特點之一是雷達系統能夠先於司機觀察到前方汽車,行駛過程中可以跟蹤定位前方的兩輛車。
  • 分析:特斯拉撞車訴訟揭示無人駕駛汽車的致命弱點
    ,最近提起的特斯拉撞車訴訟案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特斯拉撞車訴訟案與自動緊急制動系統在導致司機死亡的特斯拉撞車訴訟一案中,有聲明稱「2017年型Model X是在沒有配備有效的自動緊急制動系統的情況下設計、製造並投入商業運營的。」此外,該聲明還表示「儘管特斯拉Model X汽車是作為一種最先進的汽車進行營銷,但該車並沒有安裝能夠在碰撞時發揮作用的,安全而有效的自動緊急制動安全裝置。」
  • 硬幣到底是正面還是反面,關於貝葉斯概率的思考
    下一次拋出的硬幣是正面還是反面呢?假如還是玩拋硬幣的遊戲,硬幣拋出之後,只有正反兩面兩種可能性。有過一定數學或者科學素養的人,都知道不管是正面還是反面,其發生的概率都是一樣的。這個結果應該是毋庸置疑的吧。現在假設你已經拋出了100次硬幣,正面出現了60次,反面出現了40次(這個結果完全是可能發生的)。那麼你準備拋第101次,你覺得會出現正面還是反面呢?
  • 高精地圖,公認的自動駕駛標配,但特斯拉並不care
    儘管高精地圖很重要,但是特斯拉也走出了另外一條路。堅持「第一性原理」的馬斯克,回到事情本質,認為實現完全無人駕駛,只要機器和人一樣智能,並不需要高精地圖。細想這個邏輯沒有錯誤,不過基於現有人工智慧的發展水平,業界主流地認為,高精地圖是自動駕駛的標配。
  • 香港開通完全無人駕駛地鐵的意義不在於「第一條」,而是「中國製造」
    比起備受爭議的無人駕駛四門轎車,無人駕駛地鐵的應用其實並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因此,這條12月28日將由無人駕駛地鐵擔綱重任的香港南港島線將就顯得不怎麼奇怪了。 但這是中國第一個正式運營的4級(Grades of Automation 4)全自動無人駕駛地鐵。全線共10列車(30輛),列車為3輛編組的不鏽鋼A型地鐵車,運營最高時速為80公裡/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