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帝網 雷建平 朱旭冬 4月1日報導
斯坦福教授、人工智慧領域專家張首晟今日在IT領袖峰會上接受鳳凰科技記者和特約嘉賓雷建平採訪時表示,無人駕駛是人工智慧當前最好應用場景之一。
張首晟表示,由於算法不斷的改進,無人駕駛將會出現日新月異的變化。中國有時會為某項技術制定特殊政策。
「如果中國搞一些無人駕駛特區,對中國在世界上無人駕駛領域競爭力會提高。」
張首晟認為,人工智慧領域,在算法層面,美國現在處於領先,但中國網民多,以後會產生更多數據,而且就算在算法層面,中國數學基礎教育非常好,也有很多這方面的人才。
近幾年人工智慧出現了很大的提升,除了算法的革新,還有計算能力的不斷提高和計算成本的不斷下降。這些都有利於人工智慧在商業市場上的應用。
因為人工智慧的火熱,出現人才爭奪戰。大公司在搶人才,創業公司也在搶人才,但創業公司劣勢在於數據少。張首晟認為這會是創業公司面臨的難題。
根據介紹,張首晟是美國華裔科學家,他在史丹福大學任創業導師,曾投資VMware,市值曾達480億美元。這筆投資給張首晟帶來了上百倍的回報。
2013年張首晟教授與他斯坦福的學生谷安佳博士聯合創立丹華資本,連接美國的創新與中國市場。
以下為雷建平採訪張守晟實錄:
雷建平:您是AI領域知名的專家,當前中美都在大力發展AI領域,您怎麼看當前中美AI領域的發展?
張首晟:一個實體的產生,一個是計算能力按照某種定律不斷提高,是一個實在算法,我想目前階段還是在算法層次,美國相當領先。
但中國有非常多網民,今後大數據產生中國會有所優勢,所以這個兩方面的博弈會非常精彩。
雷建平:國內企業現在紛紛在大力投入AI這塊,比如騰訊挖了很多人去做AI,您怎麼看待百度、騰訊布局AI領域?
張首晟:我想中國就是在算法層次也應該有非常大的優勢,因為算法最終還是數學,中國數學基礎教育非常好,這方面的人才也非常多。
我們看在國際上AI領域領先的有很多是華人,總的趨勢來看,中國的地位應該是會向國際接軌,如果在整個世界上看,主要是美國和中國兩個國家的競爭。
雷建平:現在中美都非常強調無人駕駛,李開復老師說,無人駕駛可能在中國商用這塊存在一些挑戰,您怎麼看?
張首晟:我覺得無人駕駛是AI現在最好的領域,這個領域尤其算法的改進,會帶來日新月異的變化,我非常有信心。
在中國某種程度上,由於政策強度推進,可能在某些特殊地區,搞一些無人車的特區,這會對於整個世界的競爭力會有所提高。中國是比較擅長搞特區的。
雷建平:國內還有很多電動車發展,比如樂視汽車、蔚來汽車,雖然有一些波折,您怎麼看待他們?
張首晟: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是兩回事,這個完全分開來考慮,非電動的汽車照樣可以自動駕駛。
大家在考慮機器人的時候,總是有兩個部分,一個部分是機器人的大腦,有的是機器人的四肢。
從機器人四肢來講,它的增長會比較緩慢,最多是個現行的增長,但機器人的大腦會急速的增長。
張首晟:您是斯坦福教授也是投資人,也投了一家非常知名的雲計算方面企業,您在投資這塊有什麼經驗跟國內分享?
張守晟:人工智慧這一塊我主要是大腦和算法,作為地區的話,應該從生產慢慢變到程序數據。
雷建平:就是說中國在很多基礎科學這塊,比如半導體這方面缺乏基礎研究?
張守晟:對,剛才講起人工智慧有三個大的趨勢,有一個趨勢我們還沒提起,就是摩爾定理的趨勢,這是跟我個人的研究有關。
我們也是非常有信心,能夠來推動它的繼續推進,摩爾定理在整個人工智慧的發展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這三個趨勢的匹配增長,其中缺少一塊都不行。
—————————————————
雷帝觸網由資深媒體人雷建平創辦,其為頭條籤約作者,若轉載請寫明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