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平行世界,讓無人駕駛開進現實!

2021-01-09 馭勢科技

仿真技術為馭勢科技無人駕駛的研發測試與商業化落地打造了一個「平行世界」,通過這個「1:1」複製現實物理場景的「平行世界」,無人駕駛算法的研發測試得以更加高效、更低成本並且絕對安全的方式進行,從而實現無人駕駛經驗的快速積累,提升無人駕駛技術的安全性與可靠性。

無人駕駛仿真實景建模技術起源

從某種程度上而言,無人駕駛仿真就是一款專門為無人駕駛算法量身打造的「賽車遊戲」,如同遊戲玩家競技通關、獲得獎勵一樣,如果無人駕駛算法能夠在仿真「遊戲」中「通關」,那麼則意味著這套無人駕駛算法將獲得在現實物理世界上路的資格。但從虛擬世界跨越到真實世界的過程依然是危險的,我們如何保證在仿真場景中可以「大殺四方」的無人駕駛算法,在現實世界中也能一樣遊刃有餘,這就對仿真本身的真實度與可靠性提出了絕對嚴苛的要求。

無人駕駛仿真的核心在於「真」字,一套完整、可靠的仿真系統,必須具備有高度擬真的車輛動力學模型和多傳感器模型、豐富且逼真的場景、真實可信的測試案例並且具備高精度的實時動態性能。如果在以上任意一個環節上出現較大失真,那麼都會讓仿真失效,從而讓仿真結果變得不可信。為此,馭勢科技自主研發打造了一套基於UE4的無人駕駛仿真系統——馭勢玲瓏,並在仿真系統的各個環節上構建、儲備了強大的技術能力與資源,從而支持馭勢無人駕駛技術與商業解決方案實現快速落地。

在面向客戶交付的真實商業項目中,為了提升項目部署與驗證效率,並最大限度地發揮測試用例的保真度,最有效的解決方案就是搭建一個「1:1」真實還原項目實際場景的虛擬仿真場景,也就是說,我們直接將遠在千裡之外的場景通過實景建模技術,「複製」到辦公室的計算機裡,然後進行相關的產品仿真測試與驗證。

依賴於馭勢科技不斷研發、打磨、迭代的成熟實景建模技術與工作流程,馭勢無人駕駛仿真場景,從局部細節到整體環境,其美術表現已經可以達到「以假亂真」的照片級水平,這也為無人駕駛仿真提供了堅實可靠的基礎。

以下部分,我們將以馭勢最新開啟的全球首個機場無人駕駛物流項目為例,對實景建模技術與流程進行剖析、探討。

實景建模技術在真實項目的應用

1. 基於實景測繪數據的場景建模流程

以實景建模技術進行仿真場景製作的第一步是取得真實場景的測繪數據,我們對香港國際機場的無人駕駛運行場景進行了大量的實景測繪,獲取了豐富的場地三維點雲信息和高清圖像數據。通過這些數據,美術人員對場景進行拆解,分析其中的建築、物件、植物等模型元素,並羅列統計出需要製作的模型文件。針對不同類型的模型,美術人員採用不同的方式在DCC軟體中進行建模、繪製與貼圖。

圖:雷射點雲輔助場景還原

在完成所有的場景模型製作後,便進入場景整合階段。我們將三維點雲數據導入到UE4中,這是輔助我們對現實場景作「1:1」高精度還原的關鍵。最後,我們還會根據項目所在地的經緯坐標位置,實現不同時間下的光照模擬。

圖:真實場景與仿真場景對比

2. 實景建模的效率挑戰與應對

經過上述流程,無人駕駛仿真場景就得以創建完成,但在實際的建模過程中卻需要耗費大量時間與精力以完成數量龐大的模型製作與場景整合工作。在機場無人物流運輸項目中,香港機場的現實場景十分複雜,可以稱之為「海、陸、空」元素的大集合,包括了港口碼頭、室內行李大堂、隧道、停機坪等各種場景以及相關模型元素。

為了提升無人駕駛仿真場景的製作效率,進一步加快項目部署進度,場景製作工作需要行之有效的優化。我們通過分析,在無人駕駛仿真的各類場景製作中其實存在一些共有的重複性工作,例如對路邊大量路燈和圍欄的擺放,為此,我們自主開發了道路系統生成插件以加快場景製作。道路系統生成插件可以讀取項目場地的高精地圖數據,整合依照現場環境製作的相關模型,直接生成場景道路及其周邊環境,而美術人員只需調整插件參數即可達到與點雲基本一致的物件分布,極大節省了場景整合的時間與工作量。

3. 塑造仿真場景的整體真實感

照片級的美術表現,這就要求仿真場景必須塑造出足夠的整體真實感。不論近景、遠景,仿真場景的整體真實感會極大影響使用者的視覺體驗,而任何視覺上的失真都會破壞仿真工作的代入感。因此除了保證在近景上讓無人駕駛車輛的相關傳感器能夠獲取與現實貼近的感知信息,我們也極力追求在遠景上還原真實場景。另外,我們的美術資產基本都採用了遊戲管線來製作,這樣不但保證了畫面效果,在優化方面也有更好的參考和更大的空間。在香港機場無人物流運輸項目中,我們參照Google Earth以及現場採集的素材,最大化還原了機場四周的山形地貌,以及亞洲國際博覽館等周邊建築,甚至包括了通往香港市區的部分高架和地鐵路線。

在場景製作中,視角也是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事先了解仿真的常用視角,我們會在材質的處理上同時顧及到多種視角下的美術表現,避免製作盲區,事半功倍,提升整個仿真場景的畫面細膩度。

4. 完美模擬全天候運營環境的動態光照功能

在真實世界中,昏暗的夜晚、白天的大逆光、從室內到室外的光線明暗變化等因素都會極大地影響無人駕駛車輛的感知系統,尤其對於需要7X24小時全天候運營的無人物流車而言,必須要能夠適應任何時間段、任何天氣條件下的光照影響。因此,無人駕駛仿真系統也必須具備24小時時間及天氣變化功能以充分滿足研發測試所需。我們通過對室外場景使用動態光照實現了這一點,讓無人駕駛算法在仿真場景就可以實現從白天到夜晚,風霜雨雪霧等各種極端天氣下的測試,但動態光照功能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優化上的較大挑戰,需要同時保證不同時間、天氣條件下的光照真實程度,並且儘量減少可調節的參數數量。針對這個問題,我們正在積極地嘗試實時光線追蹤技術,並取得了初步進展。

圖:對實時光線追蹤技術的測試

5.車輛資產

此外,車輛資產是無人駕駛仿真系統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它是停留在用戶眼前時間最久的模型。然而,車輛在優化和渲染效果上是比較難以平衡的。對此,我們借鑑了許多主流賽車遊戲的表現,並在經過幾次試驗迭代後,積累出一套車輛資產製作規範,同時定製了一套足夠適用項目需求的車輛材質庫。

機場無人物流項目的仿真測試

在完成仿真場景的創建後,無人駕駛駕駛研發測試人員就可以在仿真系統中製作並導入各種實際場景中的測試案例,包括各種Conner Case,從而對無人駕駛算法進行驗證和優化。

在香港機場無人物流運輸項目中,無人駕駛物流車輛在運送行李的運行線路中,可能需要讓行擁有絕對路權的消防車,可能需要繞開路中臨時擺放的路障,可能需要規避堆放在運行路線兩側的拖鬥和貨物,也得與其他人員和諧相處,這些測試案例都在「1:1」高精度還原的無人駕駛仿真系統中進行了預演和驗證。

只有無人駕駛算法順利通過仿真系統中所有測試關卡的考驗之後,我們才會放心地將無人駕駛軟體交付給負責實車驗證的人員,進而開啟下一階段的部署工作,並最終保障整個項目的高質量完成。

實景建模技術帶來的跨界機會

實景建模技術讓馭勢無人駕駛仿真工作變得卓有成效,為推動無人駕駛技術的演進與落地貢獻了巨大價值。這樣一種基於實景建模技術的仿真系統擁有著不可限量的商業擴展空間,只需略加修改,就能快速適配至數字孿生的其他應用場景,例如智慧城市建設、智能製造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等等。

廣闊天地,大有作為,基於實景建模的仿真既構建了與現實物理世界毫無二致的虛擬世界,更開放了人類的想像世界,一切都值得拭目以待。

馭勢科技 UISEE ——以AI駕駛重塑人類生活方式,成立於2016年2月,致力於用人工智慧和大數據重構人和物的交通,為十億級人群交付安全、舒適、高性價比的全棧智能駕駛技術方案、產品和服務。

公司目前在北京設有總部和研發中心,在上海設有研發中心,在浙江設有測試和應用創新中心,在深圳和廣西、成都、鄭州均設有分支機構,擁有數百人的研發團隊和完整的智慧財產權布局。業務上已形成可規模化部署的L3-L4級智能駕駛系統,與大量頭部客戶協同創新,並在多種商業場景中率先落地。

相關焦點

  • 實測百度無人駕駛,我,暈車了
    本來,我們是去體驗百度無人駕駛的,結果差點就成了同行視頻裡的採訪對象。10月10日,Apollo GO以北京亦莊和海澱為中心,開放了兩處測試區域和試乘活動。本周一,放大燈團隊(ID:guokr233)實地體驗了一下自動駕駛的Apollo無人車。
  • 無人駕駛+車路協同+智能城市,百度ApolloL4自動駕駛「新物種」明年...
    首先,百度Apollo與一汽紅旗將共同打造的中國首款L4級自動駕駛量產乘用車;百度Apollo啟動與沃爾沃以量產為目標的深度定製L4級自動駕駛乘用車兩大重磅計劃。其次,百度Apollo在信息安全、高精地圖、自主泊車、高速自動駕駛、AR-HUD五大自動駕駛產品及方案也實現全面升級,為量產和出行安全保駕護航。
  • Waymo無人駕駛模擬裡程達100億英裡 是現實中千倍
    網易科技訊 7月11日消息,據科技博客TechCrunch報導,Alphabet旗下的Waymo自動駕駛公司在周三的TechCrunch Sessions: Mobility大會上宣布它已達成一項新的裡程碑:模擬駕駛裡程達100
  • 未來世界的城市由無人駕駛房間構成摩天大樓。
    未來城市的摩天大樓就像樂高積木塊堆積起來的,而一個個模塊就是房間,這種房間可以是一輛輛的無人駕駛汽車,這種無人汽車裡面的硬裝飾滿足人類吃穿住住行的全部要求而又具備無人飛機或者無人汽車移動的功能,摩天大樓的框架做好,你想住哪裡就嵌入就好了
  • 谷歌無人車「螢火蟲」退役,但自動駕駛快來了
    說起自動駕駛汽車,總有一個圓圓的特殊「車影」會出現在你腦海裡,它就是Google無人車「螢火蟲(Firefly)」。幾小時前,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發現Waymo在自己Medium的Blog上正式宣布——「螢火蟲」無人車即將退役。
  • 世界智能大會如何「雲打卡」?可使用MR混合現實技術觀展
    封面新聞記者粟裕6月11日,第四屆世界智能大會新聞發布會在北京梅地亞中心召開。封面新聞記者了解到,本屆智能大會採用「雲上」辦會的全新模式,現場參會嘉賓可使用MR混合現實技術觀展,其他專業觀眾和採購商進入虛擬展館可以通過手機或pc端觀展。新聞發布會。
  • 北京無人駕駛百度測試禁止_百度無人駕駛 北京 - CSDN
    本文節選自圖書:《第一本無人駕駛技術書》,本書從實用的角度出發,以期幫助對無人駕駛技術(特別是人工智慧在無人駕駛中的應用)感興趣的從業者與相關人士實現對無人駕駛行業的快速入門,以及對無人駕駛技術的深度理解與應用實踐。我們可以預測一個不遠的未來,屆時所有行駛的汽車都是無人車,我們將迎來一個更加安全、更加清潔環保的世界。
  • 榮耀Magic2實現無人駕駛 打造龐大智能生態圈
    YOYO解鎖AI代駕新身份 人工智慧的概念走紅之後,自動駕駛可以說最為炙手可熱的領域,無論是谷歌、百度等網際網路巨頭,還是奧迪、戴姆勒等傳統汽車廠商,無不在自動駕駛領域進行了一系列的布局,或是打造車聯網系統,或是直接打造智能汽車,但榮耀Magic 2給出了新的可能。
  • 全國首家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區落戶金山
    、創新的服務模式、全方位的資源支持,成為全國首家以海島為應用場景的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區。華東無人機適航研究院在現場宣布掛牌成立,論壇上還舉行了上海金山低空無人駕駛航空產業學術委員會聘任儀式,舉行了總投資額近20億元的重要項目籤約儀式。論壇期間,中國工程院院士向錦武等眾多行業權威專家圍繞無人機適航標準、無人機海島物流商業化應用等話題,從不同角度進行深度交流與探討,共話無人機產業發展之路。
  • ...集團發布無人駕駛概念拖拉機研發成果:無人駕駛技術提高精準度...
    倫敦2016年8月30日電 /美通社/ -- 更好使用勞動力、整合現有機隊、外加可全天候無人操作工作的靈活性並實時監測數據 - 並且在未來有能力對各種天氣事件做出自動應對。這就是凱斯紐荷蘭工業集團研發的無人駕駛概念拖拉機技術,在美國愛荷華州布恩市的2016 年農業進步展公開預展後,在未來能為世界農業帶來的創新。
  • 西安到北京無人駕駛_西安交通大學無人駕駛實驗室 - CSDN
    美國調研機構發布最新無人駕駛技術排行榜,百度居中遊,蘋果特斯拉墊底。Google證實已在深圳開設新辦公室,就在1個月前,Google剛剛宣布將在中國成立首個人工智慧實驗室。無人駕駛企業小馬智行Pony.ai宣布完成1.12億美元的A輪融資,領投方為晨興資本和君聯資本。馬斯克Twitter披露特斯拉未來六大改進,包括基本可全面使用語音控制和自動加熱方向盤。
  • 英偉達發布自動駕駛模擬仿真系統 可收集無人駕駛數據
    據路透社報導,英偉達Nvidia公司發布了一款自動駕駛模擬仿真系統,通過雲計算能力來模擬無人駕駛汽車在行駛過程中所遇到的突發情況,收集相關數據。近日,Uber無人駕駛汽車交通肇事致死案件在業內引了激烈的討論,關於無人駕駛汽車的安全性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 無人駕駛三大靈魂拷問:以後真的可以「無證駕駛」了嗎?_易車網
    動輒五千到一萬元的駕考費用自然不菲,上路一萬公裡的駕駛磨合期又讓新晉「車手」再受摧殘。很多人只見到車展上的概念車「藏起」方向盤,卻不知「司機」在「無人駕駛」體驗車裡手心冒汗。鋪天蓋地的新聞都在說「無人駕駛」來了!可是它真的來了嗎?自動駕駛無人化,取代司機還是便利乘客?
  • 新區打造綜合應用拓展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區
    日前,中國民用航空局公布了首批13個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基地(試驗區)名單,經過民航局的綜合論證,濱海新區從35個通過民航各地區管理局初審的直轄市、副省級城市、地級市(區)中脫穎而出,成為國家首批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區之一
  • WeNext服務案例|帶你走近無人駕駛黑科技,Robotaxi準備好體驗了嗎?
    而無人駕駛就是汽車智能化發展方向最重要的表現形式。 「你知道未來世界是什麼樣子嗎?」 AR(增強現實技術)代替了儀錶盤,方形盤可以隨意伸縮,沒有換擋杆,只要設定目的地,駕駛就可全部在無人操作狀態下自動完成。
  • 無人駕駛汽車革命為何停滯不前?
    但是,新年伊始並沒有迎來想像中的無人駕駛革命。事實上,在2020年的最後幾周,最大的玩家和本應的受益者之一的Uber決定,以約40億美元的價格將其自動駕駛部門出售給Aurora,這大約只有它在2019年估值的一半。Uber執行長辯稱這一決定並不意味著該公司不再看好自動駕駛汽車。
  • 佳兆業科創集團聯手一清創新 布局無人駕駛領域
    雙方將基於佳兆業的資源優勢和一清創新的科技實力,共同探索建設智能駕駛產業基地,共同開展無人駕駛領域的科技攻關和應用創新,以及共同建設智能化園區。一清創新總經理王魯佳、副總經理張立波與佳兆業科創集團管理層出席了本次籤約儀式。
  • TED演講:來自谷歌的無人駕駛汽車
    籤署法案前,布朗特意乘坐無人駕駛汽車來到加州芒廷維尤市的谷歌公司總部參加籤約儀式。司機座位坐著一名工程師,但汽車完全自動行駛。       「我們正見證科幻小說在未來成為現實——無人駕駛汽車,」布朗說,「進入一輛可以自己行駛的汽車,任何人都會有點激動,但他們會慢慢適應。」         谷歌公司2010年開始研究無人駕駛技術。
  • 人工智慧進化——無人駕駛技術的編年史
    不過這裡提到的人工智慧並不一定就是人形機器人,而是指能夠以和人類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應的智能機器,因此自然包括了無人駕駛技術。由於網絡的普及,這項技術大家應該都有所耳聞,但是它的發展史卻沒有對外普及。所以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無人駕駛技術的編年史。
  • 無人駕駛技術離我們有多遠?
    機械視覺也可以稱作為環境感知,是無人駕駛汽車最重要也是最複雜的一部分。無人駕駛車輛的環境感知層的任務是針對不同的交通環境,對傳感器進行合理的配置、融合不同傳感器獲取的環境信息、對複雜的道路環境建立模型。無人駕駛系統的環境感知層分為交通標誌識別、車道線的檢測與識別、車輛檢測、道路路沿的檢測、障礙物檢測以及多傳感器信息融合與環境建模等模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