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之高精度定位

2021-01-10 網易


  定位(Location)和導航(Navigation)技術是負責實時提供載體(如自動駕駛車輛)的運動信息,包括載體的位置、速度、姿態、加速度、角速度等。自動駕駛往往採用的是多傳感器融合定位的方式。本文主要講解IMU在自動駕駛定位中的應用

  01

  高精度定位的工作原理

  在無人車感知層面,定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無人車需要知道自己相對於環境的一個確切位置,這裡的定位不能存在超過10cm的誤差。

  GPS可以為車輛提供精度為米級的絕對定位,差分GPS或RTK GPS可以為車輛提供精度為釐米級的絕對定位,然而並非所有的路段在所有時間都可以得到良好的GPS信號。因此,在自動駕駛領域,RTK GPS的輸出一般都要與IMU,汽車自身的傳感器(如輪速計、方向盤轉角傳感器等)進行融合。

  IMU的全稱是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即慣性測量單元,通常由陀螺儀、加速劑和算法處理單元組成,通過對加速度和旋轉角度的測量得出自體的運動軌跡。我們把傳統的IMU和與車身、GPS等信息融合的算法組合在一起的系統稱為廣義的、針對自動駕駛的IMU。

  這個技術的出現彌補了 GPS 定位的不足,兩者相輔相成,可以讓自動駕駛汽車獲得最準確的定位信息。

  目前使用最廣泛的無人車定位方法當屬融合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和慣性導航系統(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定位方法。

  

  組合導航涉及到複雜的坐標系轉換,需要先對慣導系統做初始校準。一般是藉助參考導航系統(如GNSS)給慣導系統一個初始位置值(目的是建立地理坐標系和地球坐標系的初始坐標轉換矩陣)和初始速度值;通過IMU本身的測量值或藉助測量儀器(傾角儀或雙天線高精度GPS定向系統)獲得初始姿態角(IMU輸出的是載體坐標系相對於當地水平導航坐標系的姿態角,也叫歐拉角),對四元數和坐標轉換矩陣進行初始化。

  對於室內定位系統,需將自定義的局域直角坐標系(一般選擇定位區域的某個角作為原點,邊界線作為x軸,右手準則確定y軸,垂直地面向上作為z軸)作為導航坐標系,由於二者都是直角坐標系但坐標系的原點和方向不一樣,需要進行原點位移和坐標軸旋轉,因此也需要初始對準。

  初始對準結束後進入慣導推算過程,讀取IMU的角速度測量值更新四元數和姿態變換矩陣,進而更新速度和位置,最後還可以將速度和位置轉換到其他目標坐標系上進行表達,例如GNSS的經緯高地球坐標系。

  

  02

  高精度定位的方法

  為了滿足自動駕駛對導航與定位的要求,採用的方法有:

  1、慣性導航 INS

  

  目前自動駕駛常用的慣性測量單元(IMU),按照精度分可以為兩類:

  第一類是基於光纖陀螺(FOG)的IMU,它的特點是精度高,但同時成本也高,一般應用於精度要求較高的地圖採集車輛。

  第二類是基於微機電系統(MEMS)器件的IMU,它的特點是體積小,成本低,環境適應性強,但缺點是誤差大。如果把它應用在自動駕駛車輛中,其需要經過比較複雜的處理。

  為了從IMU的原始數據得出導航定位輸出,定位系統需要進行捷聯慣性導航(SINS)解算,解算包括下面四個模塊:

  

  通過陀螺輸出的角速度信息積分得到姿態信息

  

  通過姿態信息對加速度計輸出的比力進行轉換,由載體坐標系得到導航坐標系

  

  進行重力計算,有害加速度、地球自轉角速度等補償計算

  

  由加速度信息積分得到速度與位置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積分過程造成的輸出誤差會隨著工作時間發生積累。

  2、全球導航衛星系統 GNSS

  全球導航衛星定位是基於測距的絕對定位方案,其輸出誤差不會隨著工作時間以及載體運動而發生變化。

  全球導航衛星定位的一個顯著特點是由單頻單系統向多頻多系統轉變,多頻多系統在極大的程度上提高了我們導航系統的可靠性與可用性。

  另一個顯著特點是精密定位,已在民用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尤其是基於載波相位動態差分的RTK技術,在智能駕考、無人機、精密農業等領域都有所應用。

  然而由於GNSS是基於衛星定位的導航,這極大增加了定位的影響因子,也增大了定位結果的不確定性。

  另外一個脆弱性體現在信號幹擾上。如果自動駕駛車輛本身以及加裝設備導致車輛的電磁環境非常惡劣。

  3、高精地圖與線上雷射 lidar 點雲匹配定位

  

  通過事先建立的高精度地圖,配合線上的雷射點雲,定位系統也能實現絕對定位和釐米級高精度。這種方法的局限性則是增加了定位系統對高精地圖的依賴。

  4、裡程計

  

  自動駕駛獲得車輪信息的方式有兩種:外接和內置。

  外接輪式傳感器的特點是解析度和精度都非常高,缺點是結構複雜,可靠性難以保證,一般更適用於地圖採集車。

  內置輪式傳感器的特點是無需外接設備,缺點是精度低,誤差比較大,如果用於自動駕駛車輛,則需要經過多重的處理才行。

  不論是採用哪種方式,輪式傳感器對於定位系統都十分重要。

  5、結合車輛運動特性的運動約束

  

  這種運動約束能保證極端的情況下,自動駕駛車輛的定位結果不至於產生極大的誤差。

  03

  在無人駕駛中的應用

  自動駕駛定位的方法不一而足,其涉及傳感器也各不相同。因此自動駕駛往往採用的是多傳感器融合定位的方式。多傳感器融合定位一般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基於雷射雷達數據和高精地圖的匹配定位。

  

  四個核心模塊:

  

  ZUPT/ZIHR/NHC,車輛運動約束部分

  

  INS Alignment,慣性導航初始對準部分

  

  Integrated,組合部分

  

  FDI,故障檢測與隔離部分

  

  目前常用的導航定位優化方法,仍然基於傳統的卡爾曼濾波器(Kalman Filter),其優化的指標是使狀態方差達到最小。一般建立卡爾曼濾波器模型,首先要選擇狀態變量,目前多是基於導航參數誤差和車載傳感器誤差,進行狀態估計。隨後,通過一步預測和量測更新,狀態方程可以實現在時間域的遞推。

  另外,定位系統的故障診斷與隔離可採用的傳統軟體方法有很多,比如卡方檢測等,另一方面則可以藉助硬體上的冗餘實現。例如,通過配備多套 GNSS/IMU,定位系統能夠配合軟體解析餘度實現多傳感器冗餘,提高可靠性。

  

  Apollo的GPS型號為NovAtel GPS-703-GGG-HV

  IMU型號為NovAtel SPAN-IGM-A1

  04

  產 業

  根據不同的使用場景,從手機定位、運動手錶的步數記錄,到自動駕駛汽車的高精度定位,對 IMU 的精度有不同的要求,精度高,也意味著成本高。

  精度更高的 IMU 會用於飛彈或太空梭。

  為了讓 IMU 獲得更高的精度,在三個加速度計和三個陀螺儀的基礎上,很多廠商還會添加磁力計,為了提高可靠性,有的還會增加傳感器的數量。

  常見IMU廠商:

  ADI

  ADI 公司的 MEMS IMU 傳感器以多軸方式組合精密陀螺儀、加速度計、磁力計和壓力傳感器。ADI 可以可靠地檢測並處理多個自由度(DoF) 即便是極為複雜的應用和動態環境下。這些即插即用型解決方案包括完整的出廠校準、嵌入式補償和傳感器處理以及簡單的可編程接口。

  博世

  博世的 IMU 模塊主要應用於無人機和機器人,以及一些消費類的產品中。博世將兩個 3 軸 MEMS 傳感器集成到一個封裝中,IMU 中的加速度傳感器和陀螺儀的組合可以滿足高級消費電子應用的需求,例如智慧型手機中的遊戲控制臺或遊戲應用。

  深迪半導體

  深迪半導體是國內少數幾家能將三軸陀螺儀和三軸加速度計集成到一個晶片中的廠商,深迪的 IMU 具有體積小、功耗低的特點,適用於消費電子市場,如穩定平臺、車聯網、機器人等。

  來源:清研車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自動駕駛高精度定位——仍被低估的價值窪地
    中海達(300177.SZ):北鬥衛星導航定位行業龍頭,受益國土測繪和自動駕駛新需求作為北鬥衛星導航定位產業龍頭,中海達以北鬥+精準定位裝備為基礎做延伸,公司將先後受益於國土測繪需求爆發、自動駕駛全面普及浪潮等產業鏈新需求。公司在自動駕駛方向重點布局高精度地圖測繪和量產車用衛慣組合導航。
  • 2釐米高精度定位、適配L3級別自動駕駛,千尋位置高精度定位
    千尋位置高精度定位將成為L3級別自動駕駛技術的重要構成部分,可以說,當下市場高精度定位已經成為眾多汽車廠商推出高階自動駕駛汽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丨AutoR智駕  明陽千尋位置全球最大規模高精度定位路測已取得階段性成果。
  • 2釐米高精度定位、適配L3級別自動駕駛,揭秘千尋位置高精度定位...
    千尋位置高精度定位將成為L3級別自動駕駛技術的重要構成部分,可以說,當下市場高精度定位已經成為眾多汽車廠商推出高階自動駕駛汽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慣導組合算法仍能保證高精度定位效果,讓全場景自動駕駛成為可能。
  • 2釐米高精度定位、適配L3級別自動駕駛,千尋位置高精度定位 - 新聞...
    千尋位置高精度定位將成為L3級別自動駕駛技術的重要構成部分,可以說,當下市場高精度定位已經成為眾多汽車廠商推出高階自動駕駛汽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文丨AutoR智駕 明陽 千尋位置全球最大規模高精度定位路測已取得階段性成果。
  • 【PPT下載】GNSS高精度定位技術在自動駕駛中如何發揮作用?中海達...
    【PPT下載】GNSS高精度定位技術在自動駕駛中如何發揮作用?中海達先進導航產品負責人餘緒慶給出了答案! 4月20日起,智東西公開課推出自動駕駛系列課第二季,9位自動駕駛新勢力的創始人和高管將帶來9節系列課。
  • 自動駕駛地圖與定位技術產業
    二、中國高精度地圖產業發展現狀高精度地圖作為汽車自動駕駛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相較於傳統的導航電子地圖更專注於自動駕駛場景,讓自動駕駛車輛人性化的理解不斷變化的道路現實環境,通過雲端實時更新的高精度動態地圖數據,在自動駕駛車感知、定位、決策、規劃等環節起到重要作用,是自動駕駛解決方案不可或缺的一環。
  • u-blox梅景浩:高精度、安全、可靠——自動駕駛中的GNSS定位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是關於自動駕駛高精度定位,我在陳總後面講有點壓力,她講的把我要講的大部分內容都講掉了,所以我今天會講的稍微簡短一點。我們列出了常見的應用,比如說導航、E911,還有自動駕駛,這些GNSS的應用都對GNSS提出一些新的挑戰。第一個是對於位置有更新的要求,需要有一個更高精度的位置,而且需要在全覆蓋的場景下獲得位置信息。不管是城市峽谷還是隧道,還是地下停車庫,都希望能獲得位置信息。另外一點是, 自動駕駛和ADAS應用,對位置提出更高的要求,希望達到分米級的精度。
  • 北鬥升空當口,GNSS高精度定位如何賦能智能駕駛?
    在交通和自動駕駛領域的快速發展趨勢下,GNSS 高精度應用需求加速釋放。智能駕駛為什麼需要 GNSS 高精度定位?眾所周知,自動駕駛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技術實現過程,隨著汽車智能化的提升,對於功能、安全、責任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加。車輛不僅要知道自己的位置,還要知道周圍車輛的位置和道路環境情況。
  • 禾多科技技術總監駱沛:如何打造面向量產的自動駕駛高精度定位方案?
    其中,禾多科技技術總監駱沛博士發表了題為《面向量產的自動駕駛高精度定位》的主旨演講,主要介紹了自動駕駛常用的定位方法,並分析了它們各自的優勢和局限性。同時,結合禾多科技面向量產的高精地圖+高精度定位的技術方案,深度解析了研發過程中遇到的技術難題和解決方法。
  • 分米級定位精度對自動駕駛意味著什麼
    ZED-F9K是瑞士u-blox公司日前發布的一款高精度慣性導航模塊,據稱可以實現連續的車道精確定位,精確度達到了分米級,比標準定位技術精度提高了十倍,除了提升車載導航日常使用的體驗外,它主要還可以滿足駕駛輔助系統(ADAS)和自動駕駛市場不斷發展的需求。
  • 一文概覽自動駕駛汽車定位技術
    本文將介紹自動駕駛汽車的定位技術,主要包括GNSS(全球導航衛星系統),RTK(實時運動定位)和慣性導航。定位,是讓自動駕駛汽車找到自身確切位置的方法,這對自動駕駛汽車來說非常重要。當你在駕駛一輛車時徹底迷路了,你不知道自己在哪兒,而這時你有一張全球的高精度地圖,定位的任務就是確定你的車輛在這張高精度地圖上的位置。
  • 千尋位置陳金培:看好北鬥高精度定位在智能駕駛、智慧城市等領域的...
    來源:中國證券網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溫婷)隨著我國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發射成功,北鬥高精度應用所帶來的市場空間已經打開。千尋位置CEO陳金培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北鬥衛星系統將從導航系統變成時空智能的基礎設施。
  • 一場關於高精度地圖+定位的深思
    理性而克制的思考,對於自動駕駛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尤為重要。而高精度地圖與定位,對於實現自動駕駛,遠比想像的重要。由於高精度地圖與定位,是實現自動駕駛的基礎力量,因而常常被忽略。在面向未來L3+級別自動駕駛汽車,高精度地圖與定位到底有多重要?
  • 李昭宏:高精度地圖決定自動駕駛決策平臺
    至於自動駕駛層面,自動駕駛擁有感知平臺和決策平臺,而高精度地圖決定了自動駕駛的決策平臺。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為網易汽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 Google和百度的無人駕駛汽車是這樣實現高精度的定位
    無人駕駛汽車要解決的根本問題是:在哪裡,要去哪裡,怎麼去。無人駕駛汽車行駛的過程也是在不斷的計算這三個問題的過程。其中在哪裡就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高精度定位系統。無人駕駛汽車只有知道了自己所在的位置,再綜合對周圍環境的感知,才能知道下一步的應該如何行駛。
  • 國產新一代北鬥高精度定位晶片亮相 應用於高精度定位領域
    國產最新一代北鬥高精度定位晶片近日在北京亮相。這顆22納米晶片預計將於今年年底正式發布,2021年上半年量產,將應用於自動駕駛、無人機、機器人等高精度定位需求領域。定位晶片相當於導航設備的「大腦」。每一臺導航設備想要實現定位,都要依靠這個「大腦」來進行計算和處理,因此定位晶片也是衛星導航產品裡的最核心部件。除了支持北鬥導航以外,這顆晶片還可以支持接收美國的GPS、俄羅斯的格洛納斯、歐盟的伽利略等多系統的導航信號。通過兼容不同信號體制,新一代北鬥定位晶片可以獲取更豐富的數據信息,提供更精確的定位導航服務。
  • 高精度定位的工作原理、方法及應用
    來源|清研車聯定位(Location)和導航(Navigation)技術是負責實時提供載體(如自動駕駛車輛)的運動信息,包括載體的位置、速度、姿態、加速度、角速度等。自動駕駛往往採用的是多傳感器融合定位的方式。本文主要講解IMU在自動駕駛定位中的應用。
  • 北鬥衛星如何風馳GNSS高精度定位?
    隨著北鬥系統的全面建成開通,GNSS高精度定位技術成為大眾關注的問題。 在交通和自動駕駛領域的快速發展趨勢下,GNSS高精度應用需求加速釋放。 為什麼需要GNSS高精度定位?
  • 專攻高精定位解決方案「千尋位置」要解決自動駕駛車輛「我在哪兒...
    對於自動駕駛車輛來說,在解決「去哪兒」和「怎麼去」問題之前,首先要知道的是「我在哪兒」。而判斷「我在哪兒」,就需要高精度定位的支撐。高精定位可以說是自動駕駛時代的基礎設施。除了瞄準智能汽車領域以外,千尋位置還在今年6月的亞洲消費電子展(CES Asia2019)上發布了一款支持「低速」自動駕駛車輛規模化商用的高精度定位解決方案,該方案分為低配、中配、高配三個版本。菜鳥、智行者、新石器和主線科技率先把這套解決方案用於無人物流、無人清掃、無人零售和無人貨運等場景下的低速自動駕駛車輛。
  • 導航定位不準 你聽過「高精度定位」嗎
    比如自動駕駛、無人駕駛。我們總說,高精度地圖是無人駕駛的必要條件,但是有了它其實並不夠,還需要高精度的定位能力,讓車子更精確的感知它所處的位置,比如「現在到底行駛在哪條車道上」,在無人駕駛裡,這個非常非常重要,如果是要精確到車道線,可能需要5cm左右的定位精度。而在ADAS高級駕駛輔助系統裡,高精度定位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需要的精度就要相對低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