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自動駕駛車輛來說,在解決「去哪兒」和「怎麼去」問題之前,首先要知道的是「我在哪兒」。而判斷「我在哪兒」,就需要高精度定位的支撐。高精定位可以說是自動駕駛時代的基礎設施。
36氪近日接觸到的千尋位置網絡有限公司是國內一家頭部的精準位置服務公司。該公司在過去兩個月內宣布了與華人運通、一汽紅旗在智能駕駛和V2X上進行合作。其中,千尋位置參與研發的華人運通首款量產車將於今年7月底發布、2020年正式量產。而搭載了千尋位置「車道級定位解決方案」的一汽紅旗車型也計劃在2020年上市。
根據千尋位置的介紹,在車道線不規則、車道線短暫覆蓋、道路無明顯標誌物、彎道曲率過大等相對定位方案失效的情況下,千尋位置可以為合作方的智能汽車提供高精度時空感知能力和準確的位置信息。
千尋位置成立於2015年8月,由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和阿里巴巴共同創立。該公司基於北鬥衛星系統(兼容GPS、GLONASS、Galileo)基礎定位數據,利用遍布全國的地基增強站和自主研發的定位算法,通過網際網路技術進行大數據運算,為全國用戶提供高達動態釐米級和靜態毫米級的定位和延展服務。該公司的產品主要有5類應用領域,包括智能駕駛、消費電子、農業、公共服務(比如房屋檢測、電力巡檢等)和智慧城市,主要客戶是高精地圖廠商和主機廠。
除了瞄準智能汽車領域以外,千尋位置還在今年6月的亞洲消費電子展(CES Asia2019)上發布了一款支持「低速」自動駕駛車輛規模化商用的高精度定位解決方案,該方案分為低配、中配、高配三個版本。菜鳥、智行者、新石器和主線科技率先把這套解決方案用於無人物流、無人清掃、無人零售和無人貨運等場景下的低速自動駕駛車輛。
根據千尋位置提供的資料,這套方案集「服務、硬體、算法」於一體,是千尋知寸(FindCM)釐米級定位服務、定製版高精度定位終端、千尋位置自研算法的綜合應用。合作廠商只需將千尋位置的定製版高精度定位終端,適配在其研發的低速自動駕駛車輛中,車輛感知系統就可以7×24小時獲得釐米級精度位置數據。融合了這些數據的車載系統能迅速找到車輛在高精度地圖上的絕對位置,可以避免天氣、光線、道路標誌物等因素造成的定位失準。
千尋位置稱,此前自動駕駛行業內普遍採用的高精度衛星定位方案成本高昂、開發鏈條長,不能滿足低速自動駕駛車輛規模化生產的需求,而他們的這套方案在集成便捷性和性價比等方面進行了突破。
千尋位置智能駕駛事業部資深產品經理紀俊逸介紹說,採用這套軟硬一體的綜合解決方案後,合作夥伴不必再分別評估、適配高精度定位終端和服務,就能「一站式」完成定位能力升級。同時,千尋位置把這套方案的應用成本降低了一半,售價控制在千元量級。
智行者CEO張德兆表示,他們的L4級低速自動駕駛車已經投入量產,適配千尋位置高精度定位解決方案的車輛將超過1000臺,這套方案能為他們節約數百萬的成本投入。
新石器CEO餘恩源表示,千尋位置的這套解決方案不僅降低了產品集成的門檻,也為新石器L4級無人車的產品運營和維護帶來很大便利。目前,新石器無人車已進入交付階段,將與千尋位置在高精度定位服務和終端硬體方面進行更深入合作。
對千尋位置來說,眼下在低速無人車上的落地應用,能幫助它沉澱時空數據,從而為今後自動駕駛的更大規模應用提供更好的感知依據。
千尋位置智能駕駛事業部總經理年勁飛告訴36氪,高精定位服務的市場非常廣闊,因為在物聯網時代,「萬物皆需要被定位」。目前,他們在智能駕駛方面的主要業務可以概述為「車路場」。「車」指的是乘用車、商用車和智能機器(低速無人車);「路」指的是道路地圖採集的軌跡糾偏服務、面向智能駕駛的大規模路測驗證、車路協同中路端設備的時空同步和定位服務;「場」指的是智能駕駛測試場和示範區。
來源: 36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