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東西 文 | Origin
10月11日雲棲大會第一天,千尋位置發布了千尋雲跡、千尋魔方2.0,以及針對智慧型手機的米級定位解決方案,勢要把高精度定位塞進每一個電子終端。在會後,車東西對千尋位置的CEO陳金培進行了專訪,了解了更多千尋推廣高精度定位服務的打法和細節。
從陳金培的梳理來看,千尋提出了一套層層相扣的「生態打法」,要在IoT到來之時在每一個終端都塞進其米級乃至亞米級的高精度定位服務。
一、千尋雲跡與高精地圖並不衝突
眾所周知,高精地圖相對於傳統地圖的優勢就在於「高精」。而在峰會上,千尋發布了全新的千尋雲跡服務,不僅能夠輸出高精度的位置(軌跡)數據,還能夠輸出高程、斜率、坡度等信息。一定程度上,這是和圖商的高精地圖有所重合的。這也是讓車東西疑惑的地方,因為不久之前,千尋位置才與高德地圖達成了合作,為自動駕駛提供打包的高精度地圖+高精度定位服務。
陳金培向車東西解答了這一疑問。雖然高德有面向自動駕駛的高精度地圖,但是其面向各行業的通用地圖在精度上仍然不夠精確,只能達到幾米的精度;另外不同的行業其實需要不同的地圖信息,比如共享單車需要電子圍欄,物流車需要道路限高、限重等信息,而這是通用地圖難以涵蓋的。
隨著對地圖信息需求的越來越精確,通用地圖之上應該發展出一套各行業自用的專用地圖。對於並非是圖商的公司來說,要生成這樣的地圖顯然是有難度的。而千尋提供的則是一整套服務,有需求的公司只需提供數據,千尋能夠進行高效的數據處理,疊加到通用地圖之上,生成一套專用地圖。
所以它與高精地圖其實是兩種不同的概念。這樣的專用地圖相對於自動駕駛所用的高精地圖來說,包含的信息量並沒有那麼大,只是在某一個或者某幾個維度比較突出,所以也並未對國內現有的地圖測繪法規形成挑戰。並且,千尋也獲得了提供高精度校準定位的資質作為保障。
此外,除了和高精地圖有所差異外,雲跡服務其實也能給發展高精地圖的圖商減負——其GNSS+INS的後處理算法可以極大地提高高精地圖測繪的效率。
二、千尋的「1314」戰略與三層生態
在峰會上,陳金培提出了千尋的「1314」戰略。
第一個「1」是一整套定位的基礎設施,包含天上的北鬥衛星定位系統和地面的地基信號增強站。
「3」是定位、地圖、終端三大互動平臺。
第二個「1」是建立起一個基於高精度定位的生態。
「4」則是4個高精地圖應用的行業,或者說場景——智能駕駛、輕出行、行動裝置、飛行器。
此前千尋更多講的是定位,在今年則新提到了地圖和終端。這其實是千尋為其高精度定位明確了兩大實現方向,而具體到應用場景就是智能駕駛、輕出行、行動裝置、飛行器。
要讓千尋的服務落地到這些場景,千尋的具體策略為提供基礎的高精度定位能力,讓下遊的合作夥伴在此基礎之上開發應用,形成一個生態。
這個生態由下至上分為三層,底層是為高精度定位提供支持的晶片,中層為包含了千尋定位服務的各種終端——手機、共享單車、汽車,最上層則是人們可以直接使用或感受到的應用。
因此千尋的這一套戰略是由底層到應用環環相扣的,相當於為高精度定位服務畫了一幅發展藍圖。千尋的角色則是一個高精度定位服務的推廣者。
三、生態難建 千尋如何應對挑戰
不過,千尋現在面對的情況是,在其標定的四大場景中,自動駕駛因為對高精度定位有切實需求而對千尋表現熱烈,但存量市場不夠大,飛行器(以無人機代表)也同理。而正在風口上的輕出行(共享單車)和保有量最大的移動終端市場(智慧型手機)現在對千尋位置的服務應用仍然有限。
要構建起高精度定位的生態,千尋還面臨著多種挑戰,尤其是在智慧型手機市場上。首先在底層上,由於北鬥定位系統比較新,而成立於2015年的千尋位置更加年輕,因此晶片廠商對千尋的支持還不夠廣泛。目前千尋已經爭取到高通、聯發科、展訊等主流手機晶片廠商的支持,其他廠商也在推進中。
但想要贏得手機晶片廠商的支持,其實是需要OEM去推動的,而OEM的向晶片廠商提需求的直接動力來源通常是消費者的要求。因此,千尋想要其高精度定位在智慧型手機市場上打開市場,需要一項基於高精度定位能力給消費者帶來實實在在體驗提升的殺手級應用。
對於此,陳金培表示重點的確是要讓消費者在場景中感知到價值,因此千尋的策略是,先在一些典型場景中與合作夥伴在具體行業中將成功案例做出來,形成示範效應。
在飛行器這一場景,千尋目前的典型合作夥伴有大疆;智慧型手機則是HTC的U11;共享單車暫時還未湧現出這一合作夥伴,不過在政策收緊的情況下,對共享單車的精細化管理要求或將很快使從業者們開始考慮高精度定位服務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