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野狗在費沙島攻擊男孩後遭安樂死

2021-01-13 人民網

澳大利亞費沙島上的澳洲野狗(攝影 賀吉)

人民網雪梨1月5日電 2015年的第一天,在澳大利亞昆士蘭州費沙島上,一隻澳洲野狗攻擊一名11歲的男孩,又企圖攻擊其他遊客,後被管理部門執行了安樂死。

據澳大利亞新聞集團報導,被襲擊的男孩名叫賴利,事件發生的地點在費沙島上著名的艾利溪。他的母親說,當時她和孩子們在水邊玩耍,這隻公野狗突然發動攻擊,導致男孩頭部受到擦傷。

她說:「孩子們當時正在仰泳,他沒有看見那隻野狗,以為自己撞上了溪流中的棍子。」

據昆士蘭公園與野生動物服務組織表示,這隻野狗在去年12月27日還曾企圖攻擊過兩名女生,不過一名路人用棍子把它趕走了。而在新年那天,這隻野狗還曾跟蹤過一群人,並且恐嚇過一名婦女,路人和護林者救了她。同樣是這隻野狗還在去年10月底襲擊過兩名女性慢跑者。

昆士蘭公園與野生動物服務組織的發言人表示,儘管殺掉這隻野狗提高了費沙島遊客的安全度,但人們還需要保持警惕。她說:「這隻野狗造成了不可接受的傷害,所有我們決定捕獲它,並結束它的生命。護林者已增加了巡邏次數,加強了對該區域的監管,建議遊客倍加小心。」

昆士蘭公園與野生動物服務組織建議遊客團隊行動,不要餵食野狗。

澳洲野狗是一群史前已經野化的家犬,是狼的次級亞種,儘管叫做澳洲野犬,但其分布並不限於澳大利亞,也不是澳大利亞的原生物種。(實習生 李新一)

相關焦點

  • 澳洲野狗露營車內拖走男嬰
    【新華社微特稿】澳大利亞一名男嬰當地時間18日夜間在露營車內睡覺時被澳洲野狗拖走,所幸他的哭叫聲驚醒父母,父親追上前從野狗口中救出兒子。父親衝到車外後發現稍遠處一隻澳洲野狗正叼著兒子離開,附近還埋伏著多隻野狗。他追上去,趕走野狗,救下兒子,隨即撥打急救電話。孩子於當地時間19日零時40分左右被直升機送往赫維灣醫院。當地媒體報導,他頸部和頭部多處受傷,眼下傷情穩定。這是弗雷澤島今年發生的第三起澳洲野狗襲人事件。
  • 澳洲弗雷澤島警告遊客,不要餵食野狗,不管它們看起來有多餓
    澳洲野狗是一種群居動物,它們的社會組成結構和鬣狗群非常的相似。雖然在面對人類的時候,澳洲野犬總是會表現出乖巧順從的一面,就像人類生活區內的流浪狗群一樣。但是當沒有人類為澳洲野狗提供食物的時候,澳洲野狗也能夠通過自己努力來獲取食物。澳洲野狗的食譜非常的廣泛,即使是體型巨大的袋鼠,也是澳洲野狗的盤中美味。在澳大利亞的弗雷澤島上,生活著數量眾多的澳洲野狗。
  • 澳洲發現「不尋常」野貓:體型如小型野狗,捕殺6公斤重的巨蜥!
    澳大利亞一項新研究稱,野貓正表現出不尋常的行為,它們體型如小型野狗,敢捕殺幾公斤重的砂巨蜥,還吃掉或拖走了重約30公斤的袋鼠屍體。來自雪梨大學研究員艾瑪·斯賓塞(Emma Spencer)在澳洲昆士蘭州西北部的辛普森沙漠的Ethabuka自然保護區安裝了多個攝像機,用於研究動物屍體的分解過程。
  • 澳洲500隻鯨魚集體擱淺,離群太痛苦遭安樂死
    澳洲塔斯馬尼亞島西部外灘本周連日發生鯨魚集體擱淺,累計約500頭鯨魚,當地官員昨(24日)透露,已營救了88頭鯨魚,還有約20頭鯨魚待拯救,但遺憾的是約380頭鯨魚已死亡。由於鯨魚屬於高度群居動物,許多鯨魚抗拒被救援或者被放回海洋後,又遊回其他鯨魚擱淺處,導致二度擱淺。鯨魚承受著莫大的痛苦,使得救援人員被迫對至少4頭鯨魚進行安樂死。救援人員全力投入救援,每天至少工作12小時,不僅是身體上的疲累,看到鯨魚接連死亡也造成情感上的負荷。
  • 澳洲野狗與亞洲土狗的淵源
    在出生八個星期後,小狗斷奶徹底離開洞穴。主要在成年犬的陪伴下在離洞穴三公裡以內的範圍漫遊。在新生小狗9到12個星期大時群體中的成年犬會為它們帶來大塊的固體食物,通常大狗把食物囫圇吞下再反芻給小狗。3-4個月大時小狗就可以獨立了,但它們會留在群體裡協助撫養新生小狗直到大約22個月,那時它們就性成熟了。野生狀態下壽命大約10年,飼養的野犬壽命最高記錄是13年。
  • 澳大利亞不能沒有澳洲野狗 20:55【澳洲野狗:野性的魅力】
  • 澳洲700隻樹熊被安樂死 因數量過多沒飯吃
    這批樹熊於2013年和2014年,在風景優美的旅遊區大洋路附近的海角奧特威區安樂死。內維爾發表聲明說:「這樣的幹預是必要的,以防止樹熊因不能找到足夠食物而承受痛苦。在海角奧特威區,樹熊密度已經高達每公頃20隻。」她說,有686隻樹熊被發現健康狀況不佳,並在諮詢樹熊專家和動物社利人員後,由獸醫為它們進行安樂死。
  • 長得像「村口大黃」的野狗,如何上位成為澳洲最強捕獵者?
    而目前能找到的最早的澳洲野狗顱骨是在越南,距今約有5500年。另外在東南亞其他地區,也發現有距今5000到2500年歷史的澳洲野狗化石。而在澳洲這片大陸,能找到最早關於澳洲野狗的記錄是在3500年前。所以據推測,在18世紀歐洲殖民到來之前,澳洲野狗與其他犬科動物已經隔離了至少3500多年。
  • 澳洲野狗獵殺東部灰袋鼠
    野狗,在動物界的排行榜中也有著不俗的實力,相較於狼、老虎、獅子來說相差較大這是必然,然而,面對些捕食能力較弱的動物來說,野狗確實不虛,那麼在有袋鼠的澳洲,野狗和袋鼠較量,究竟孰強孰弱呢?我們先就雙方的情況做一下詳細的了解。
  • 澳洲野狗再犯罪 偷竊英國女人錢包被拍(圖)
    資料圖:在野外的澳洲野狗【環球網報導 記者 烏元春】澳洲野狗因其犯罪惡習,對於人們來說或許並不陌生。但是這一次有確鑿證據證明,一隻澳洲野狗偷走了一個英國女人裝有現金、珠寶等貴重物品的包。澳大利亞廣播公司日前報導,當時這名58歲的英國婦女正在澳大利亞東南部新南威爾斯州的海灘上漫步,這隻野狗偷偷拿走了她的包。
  • 1980年澳洲「野狗食嬰事件」,大量野狗被槍殺,真兇卻指向母親??
    除卻腋下的一小塊撕裂以外,整件嬰兒服沒有任何破損,也看不出拖拽的痕跡,澳洲野狗的體形不大,大的也不過就是三十來斤的樣子,母狗更小,很難想像它們能夠叼走一個兩個月大的嬰兒而不是拖走。就算是野狗能夠不點地的叼走嬰兒,那麼它們是如何把這件衣服完整的從孩子身上脫下來的呢?
  • 澳洲野狗可能威脅澳大利亞生態
    澳洲野狗常常被視為解決澳洲物種保護問題的救星。澳洲野狗圖片來源於www.shutterstock.com澳洲野狗常被譽為澳大利亞物種瀕危危機的解決方案,特別是應對當地小型哺乳動物異乎尋常的滅絕率。但是澳洲野狗真的是澳大利亞本土動物的拯救者嗎?事實上沒有人知道。最近我們的最新研究又給這一理念蒙上了一層陰霾。將澳洲野狗作為澳大利亞生態系統守護者的靈感很大程度上來源於美國黃石公園的成功案例。黃石公園在重新引入狼後獲得了顯而易見的成效。但是澳大利亞的情況大有不同。
  • 漸凍人遭下藥安樂死,一切全怪「優生學」?揭「協助自殺事件」
    死者林優裡在生前曾表明自己不想要再和疾病共存,希望能安樂死,卻受限於日本法規無法如願以償。於是,當事人私下和願意提供協助的醫生聯繫上,在大久保愉一和山本直樹這2名醫生縝密地計劃下,林優裡在2019年11月30日那一天因急性藥物中毒身亡。大久保愉一和山本直樹則因涉嫌殺害林由裡遭警方通緝,直到本月23號才緝捕到案。
  • 一個美國男孩安樂死全程紀實
    移植後稍有意外,遭到感染,後果都是致命的。她的兒子在醫院裡進進出出已經沒有什麼意義。醫院建議辛迪聯繫社會臨終關懷服務組織,提高德裡克走完人生最後一程的質量。辛迪的心一下子跌進深淵,幾個月的奔波、勞累,只因為有一個希望,就是為了幹細胞移植。而現在,最後的希望也失去了。她默默地把德裡克帶回家。雖然早有預感,但這樣的結果,還是來得太突然。
  • 澳洲野狗的狼性還存,最接近狼的原始犬類
    澳大利亞的澳洲野狗往往比亞洲的野狗大,濃密的尾巴比其他野狗更近似狼,該物種具有食肉類動物才具有的較大的犬齒。    澳洲野狗的食譜很豐富,幾乎找到什麼就吃什麼,除了捕食鼠、兔等小型哺乳動物以及鳥類外,狗群經常合作捕獵袋鼠、袋熊、綿羊、牛犢、巨蜥等大型獵物,分布在澳大利亞的種群60%的食物是高蛋白的肉類,而亞洲種群則主要以水果
  • 比非洲鬣狗還要殘忍的澳洲野狗,網友:這不就是我家的大黃嘛
    在現代人類未涉足澳洲大陸的時候,澳洲的頂級食肉動物是一種名為澳洲野狗的動物。澳洲野狗,是灰狼的亞種,名為澳洲野狗,但是其不僅在澳大利亞有分布,而且在東南亞、中國等地均有分布。有專家認為,澳洲野狗應該就是當年隨著亞洲居民遷移到澳洲的家狗的後代,因為澳洲野狗的長相像極了亞洲的家狗。
  • 選修課講生命倫理 北京中學生交鋒「安樂死」
    「我支持安樂死,因為這種病人的生存已經失去意義了,也是對醫療資源的浪費。」在昨天下午北師大附中高二選修課課堂上,面對老師提供的多個安樂死案例,聽課的中學生用各自不同的觀點探討關於安樂死的倫理話題。  課堂從一開始便充滿了對安樂死的爭議。
  • 袋狼的滅絕,人類和澳洲野狗都有責任,它留下來的只有標本
    袋狼是澳洲的頂級掠食者,人類沒去澳洲之前,它們才是澳洲的主人。最後一隻袋狼於1936年死亡,袋狼宣布滅絕。人類有一半責任,澳洲野狗有一半責任。最後一隻袋狼事情還要從5萬年前開始說起,人類作為外來者,踏足澳洲後就受到了猛獸的襲擊,為首的就是袋獅。
  • 動物安樂死真的「安樂」嗎?
    有人說實驗動物就是拿來做實驗的,有進行安樂死的必要嗎?其實,大部分實驗都不會直接損害動物的生命,但是最終由於考慮到繼續飼養的成本等問題都直接將其處死。因此,實驗動物也需要福利,也有權利不那麼痛苦的為科研犧牲。實驗動物安樂死的物理學方法主要有:擊頸法、頸椎脫臼法、斷頭法、脊髓斷離法、低溫法等。
  • 植物人活命11年後,被親人切斷營養:「安樂死」並不能讓人安樂
    但是,在近日,朗貝爾卻被拔管進入「被動安樂死」。眼看悲劇就要發生,時發12小時後,事件發生逆轉:朗貝爾的父母在巴黎上訴法庭,讓裁定院方立即恢復對兒子的營養供給,朗貝爾於是被從死亡邊緣救了回來。此事件頓時激起了法國人民對死亡權利的熱烈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