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風破浪會有時——2015年中國電影回眸

2020-12-01 中國政府網

新華社北京1月10日電(記者 史競男)2015年,110周歲的中國電影交上了一份亮麗耀眼的成績單。

這一年,在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在黨和政府持續不斷的傾力扶持下,在中宣部不斷加強創作規劃指導下,在電影工作座談會和七部委聯合出臺的一系列支持電影發展政策的推動下,中國電影人經過多年奮鬥特別是近10年的努力,中國電影逐漸改變了以往數量粗放型增長的局面,走上質量提升、創新發展的快車道。

這一年,中國電影精品不斷湧現,人才結構發生改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取得雙豐收,「網際網路+」促使各種新型業態進入電影行業。

這一年,面對競爭壓力增大和全球電影市場疲軟的局面,中國電影發展呈現可喜局面,創作活力在增長,作品水平在提高,開創了一派「這邊獨好」的美麗風光。

精品迭出 譜寫「中國故事」華彩篇章

又至年終歲尾,《尋龍訣》《老炮兒》等國產賀歲片接棒上演,再次引燃觀眾的熱情。

據統計,截至目前,全國電影票房440.69億元,同比增長48.7%;觀影人次達到12.6億,同比增長51.08%;國產片票房271.36億元,同比增長68%,創造了歷年最好成績。

在令世界矚目的數字背後,是優秀的作品撐起了中國影市火熱的局面。

「好作品永遠是衡量電影的唯一標準。」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負責人說。回眸2015年,一部部國產佳作催生出動人的「中國故事」。面對來勢洶洶的好萊塢大片,國產電影以超過68%的市場份額,捍衛了中國電影的尊嚴,多品種、多類型、多樣化創作碩果纍纍。

從跨年上映的《智取威虎山》到春節檔的《狼圖騰》,從淡季不淡的《戰狼》到旺季更旺的《捉妖記》《西遊記之大聖歸來》《破風》《滾蛋吧!腫瘤君》,從火爆國慶檔的《解救吾先生》到引燃賀歲檔的《尋龍訣》《老炮兒》……其中,既有發揮本土優勢、走差異化路線的中小製作影片,也有彰顯工業實力、強化技術攻關的「中國式大片」,都體現出更強的文化自信,提振了觀眾對國產電影的信心,鞏固了國產影片在電影市場的主導地位。它們不僅以精彩的故事和精良的製作吸引著觀眾,也用飽滿的正能量和真摯的情感表達徵服了觀眾的心靈。

尤可稱道的是,面對席捲全球電影市場的好萊塢,中國電影在「與狼共舞」20年後,開始湧現「叫好又叫座」現象,步入量質齊增的新階段。《百團大戰》突出表現了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在抗日戰爭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成為紀念抗戰勝利的扛鼎之作,並獲得超4億元的票房;《西遊記之大聖歸來》等影片依靠影迷支持讓「自來水」成為標記中國電影的新熱詞;《家在水草豐茂的地方》《喜馬拉雅天梯》等一批具有人文關懷和藝術個性的電影,也獲得了更多的生長空間,在票房和口碑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人才湧現 影壇新力量集群式崛起

「近年來湧現出的一大批新導演、新編劇、新演員等年輕一代的電影工作者已經逐步挑起了中國電影的大梁,是中國電影薪火相傳的新力量。」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負責人在不久前舉行的「中國電影新力量」論壇上作如是說。新創作人才的集群式崛起,在2015年顯得尤為突出。

據統計,截至去年12月31日,在47部票房過億的國產影片中,60後導演作品10部、70後19部,80後9部,其中處女作13部。新生代電影人作品,已佔據中國電影市場的主體地位——《捉妖記》不僅大範圍地運用數碼特效,而且創造性地將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與流行趣味相嫁接;《滾蛋吧!腫瘤君》嘗試將傳統的現實主義理念與新型電影語言相結合,傳達出獨特、積極的人生態度;《解救吾先生》打造出獨具中國特色的公安題材電影新類型;《尋龍訣》標誌中國視覺特效大片的出現……眾多青年導演通過鮮明的特色形成自我品牌,得到觀眾的認可與市場的期待。電影新人才的湧現也讓中國電影類型化發展進入了新的階段,喜劇、奇幻、動畫等不同類型均有標誌性影片出現,滿足了不同層次觀眾的觀影需求。

在青年演員兼導演陳思誠看來,對於年輕的中國電影人來說,「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的確,隨著我國綜合實力的提升,電影市場空前發展,國產電影百花齊放,中國電影人才不斷湧現,進入創作繁盛的時代。再沒有哪個公司、哪位導演、哪部大片能獨霸話語權。

今天,大量擁有豐富實踐經驗、洞悉市場細分需求、具備靈活網際網路思維的跨界人員湧入電影領域,使得電影創作呈現出兼收並蓄、海納百川的新氣象。一大批優秀青年電影人才相繼脫穎而出,新導演、新編劇、新演員、新製片人、新的技術專家逐步挑起電影創作生產的重擔,為中國電影的未來發展積累下可貴的人才資源。

2015年以來,電影人才培養方面的國際交流活躍,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與美國電影協會、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等機構合作,為青年電影人走出國門、樹立全球視野、學習先進經驗和技術創造了機會。徐崢等5位青年導演赴美國參加「派拉蒙中國電影人才交流計劃」;田曉鵬等11位中國青年動畫電影導演、編劇、製片人赴美國參加「迪士尼中國動畫電影製作人研討班」考察學習;中國動畫電影團赴韓國參加「中韓動畫電影合作工作聯席會議」,在兩國動畫業界搭建交流與合作平臺……與此同時,好萊塢動畫製作人許成毅回國打造《捉妖記》,法國名導讓·雅克·阿諾掛帥《狼圖騰》……隨著中外電影交流合作的日益加深,電影人才培養機制進一步拓展。

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員皇甫宜川說,新力量崛起某種程度上體現了中國電影綜合實力的變化,必將會對中國電影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反響熱烈 電影評價告別「唯票房論」

「誠意之作!」這是在2015年暑假期間,觀眾給予熱映的國產動畫電影《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和《捉妖記》的直接評價。正是觀眾的鼎力支持,讓前者超越《功夫熊貓2》登頂中國動畫電影票房總冠軍,把旗幟插上了動畫電影的新高地;讓後者打破了《速度與激情7》的記錄,加冕中國影史票房之王……在電影院內,眾多觀眾堅持看完閉幕字幕後才肯離場,用熱烈的掌聲向「誠意之作」致敬。

「中國電影的各項數據和指標都有迅猛提高,中國現在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電影市場,並且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刷新,但是電影人一定要清醒認識到數字不是從天而降,而是觀眾賜予我們的。在一個個冰冷數字背後是一顆顆火熱的觀眾的心。」電影局負責人今夏在上海國際電影節上的一番話,揭示出數量龐大且仍在穩步增長的「中國觀眾」,才是中國電影不斷做大做強的真正幕後英雄。

自2015年初開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組織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和藝恩公司聯合開展「中國電影觀眾滿意度調查」,這是我國首次進行綜合性的電影觀眾滿意度調查。據已經完成的春節檔、春季檔、暑期檔、國慶檔調查說明,電影評價不再「唯票房論」,國產電影在觀賞性、思想性、傳播度三大指數均位於「比較滿意」高位及以上水平。

不但觀眾滿意度顯著提升,過去一年,中國電影也獲得了來自業內的積極評價。

清華大學影視傳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鴻表示,在文化發展大潮中,在網際網路經濟推動下,中國電影呈現出一派生機,不僅為廣大民眾提供了豐富的精神產品,而且也成為正面參與全球電影文化競爭的中國文化軟實力的重要力量。

「更重要的是人們看到了中國從電影大國走向電影強國的勢頭:中國電影不僅在已經過去的『黃金十年』創造了市場奇蹟,更重要的是中國電影正在進入新的『黃金十年』,有可能創造出新的電影高原甚至文化高峰。」尹鴻說。

深度融合 「網際網路+」助力中國電影「破風」

「我們趕上了好時候。」《西遊記之大聖歸來》的出品人路偉感嘆道。無論是依靠「眾籌」這根「救命稻草」起死回生,還是依靠「自來水」的口碑華麗逆襲,「大聖」能夠「歸來」,離不開網際網路的助力。

當下,電影產業鏈的各環節都活躍著網際網路的影子。在網際網路助力下,中國電影步入了發展的「快車道」。中國電影家協會秘書長饒曙光說,網際網路不僅為電影產業提供了技術手段,並通過融資、併購和戰略合作,讓傳統電影產業格局煥然一新。

在「網際網路+」的浪潮中,社會新生力量對電影表現出強烈的參與熱情,各種新型業態開始進入電影行業——網絡IP成為電影創意的豐富來源,對電影創作的多樣性進行了有益補充;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等網際網路領軍企業直接參與電影創作生產,為電影發展注入新的動力;網絡售票和在線選座成為市場主流,不僅給廣大觀眾提供了方便的票務服務,也形成了公開透明的數據結果,促進了電影行業的公平競爭和電影票價向合理水平回歸;網絡社交平臺成為電影營銷的新途徑,為優秀國產電影營造良好口碑發揮了重要作用;網絡成為電影衍生品的重要銷售渠道,同時也促進了更多電影後產品的開發,豐富了電影產業的結構層次;網絡大數據為電影產業發展提供重要支持,為中國電影的發展方向、產業定位、目標制定提供了基本參照。同時,電影也為網際網路領域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了廣闊的平臺和大量的機遇。

相關焦點

  • 李白充滿哲理的一首詩,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相信喜愛詩歌的朋友,對於李白這首詩,那是一定不會陌生,尤其是這首詩的最後兩句,那更是點眼之筆,寫得非常的好,充滿了對於人生的哲理。「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這兩句可謂是千古名句,不知道激勵了多少人,人們從這兩句中,獲得了很多的東西,也明白很多的道理。那這兩句的意思是,我總是相信有一天,能夠長風破浪,去到更遠的地方,掛起那雲帆,在大海中勇往直前。
  • 我為什麼會懷念2015年的中國電影市場?
    說起2015年的國產電影市場,似乎很遙遠,回過頭來看,卻有太多值得說道的事情。那一年,暑期的《捉妖記》和年末的《尋龍訣》讓我們見識到了「中國式大片」的魅力,《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夏洛特煩惱》《心迷宮》等以小博大的影片,讓我們看到了「自來水」的力量。
  • 2015年中國電影產業發展報告
    3、份額:國產電影優勢明顯2015年雖然是好萊塢電影大年,但在中國市場上,國產電影份額佔6158%,在各種有利條件保護下,仍然佔據領先地位(見圖3)。在電影票房年度排行榜前十影片中,國產電影佔據七席。《捉妖記》以2439億元票房超過《速度與激情7》成為2015年年度票房冠軍,也成為中國市場上歷年票房的第一名。
  • 齋藤康一 照片回眸中國40年
    「40年回眸——齋藤康一中國攝影作品展」展覽現場。  日本攝影師40年來華80餘次 作品忠實記錄普通人民生活變化  北京晨報訊 (記者張碩)由北京國際攝影周2018組委會主辦的「40年回眸——齋藤康一中國攝影作品展」於11月4日在中華世紀壇藝術館開幕。
  • 2015中國電影"紀錄之年" 440億總票房背後的喜與憂
    年中國電影堪稱「紀錄之年」,440.69億元的年度電影總票房,讓這一年成為首個票房超400億的年份。   口碑對票房制約力增強   談及2015年電影營銷的變化,伯樂營銷總裁張文伯接受京華時報採訪時表示:「無論是國產片還是進口片,對於營銷的重視都與日俱增,但因為大多數進口片的上映時間相對較晚,所以營銷空間比較有限,但隨著越來越多的好萊塢電影在中國大陸的票房超過美國本土,好萊塢電影對於在中國大陸的營銷也越來越重視。」
  • 2015年中國電影總票房躍升至440.69億元
    2015年中國電影總票房躍升至440.69億元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12-31 20:40 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2月31日電(記者 史競男)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31日晚通報,2015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440.69億元,比2014年增長48.7%,創下「十二五」以來最高年度增幅。
  • 2015年中國電影破紀錄 市場越好劇本越是核心
    現在已經有人預測,今年全年票房會超過600億元。出於對電影市場的關注,各項數據也被精確計算出來,其中最值得關注的一項數據是,國產片票房佔到總票房的61.58%,進口片僅佔38.42%。我們終於可以說,在國產片與進口片的PK中,國產片大勝。但為這樣的勝利慶祝的同時,要分析國產片勝出的成因。
  • 2015年深入人心的的十部自然電影
    2015年是自然電影的豐收之年。令人欣慰的是,這一年,一批質量高、口碑佳的自然電影從眾多大片中脫穎而出,不知不覺地在許多人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記。        今天本報展示的10部電影佳作各有千秋、風格多樣。願這10部自然電影,在寒冷的冬季,溫暖愛自然的你。
  • 2015年全球動畫電影前瞻
    時光網特稿 2014年是動畫小年,在過去17年間也首次出現沒有一部動畫電影躋身年度全球電影票房前10的情況。2014年票房最高的動畫電影《馴龍高手2》僅獲得了6.19億全球票房,與10億美元左右收帳的《神偷奶爸2》和《冰雪奇緣》相差甚遠。
  • 那年月,那些歌——建國十七年部分電影歌曲回眸
    眾所周知,中國電影音樂是中國音樂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電影發展的每個時期,幾代作曲家們都參與電影音樂的創作,反映和創立了幾個特定時期的音樂創作的成就和輝煌。具體地說,電影歌曲在電影藝術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它不僅能突出影片的主題思想,刻劃人物性格,還能促使戲劇性的矛盾衝突更尖銳化和深刻化,同時對加強時代生活氣息和民族特徵,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 電影票房 | 2015年國產恐怖片大數據報告 六成消費額者為女性
    年中國電影票房達到440億,同比增長48%,是電影市場騰飛的一年。中國類型電影發展異軍突起,尤其是喜劇電影成為增長最快的類型片。而作為類型片之一——恐怖片,卻在2015面臨了前所未有的挑戰。2015年全年上映32部國產恐怖片,僅實現票房2.23億元。
  • 2015年天津的那場大爆炸,如今要被拍成電影了
    4月25號,曾擔任熱播劇《人民的名義》總監製的李學政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2015年震驚全國的「天津大爆炸」事件將會被搬上銀幕,與此同時,他也在採訪中炮轟了如今盛行的流量數據造假行為。李學政透露,「天津大爆炸」電影項目在5天前剛剛拿到了許可證。目前的投資預算是2個億,已經有4個導演在競爭這個項目,不僅如此,電影還將會邀請多個一線演員出演該片。「要表現中國人民在大災大難面前團結一心的精神。」李學政如是說。
  • 2015年華語電影最佳,華語犯罪類型片最高水準
    華影「代言人」:電影收割者華語電影第三十趴:烈日灼心(2015)華語百強電影:雖然中國電影在國際影壇的位置並不如人所願,但在它漫長的一百多年歷史中,亦曾產生許多可以令我們國人自豪的電影讓我們來回顧一下,那些曾經觸動心靈的電影,那些曾經讓人回味悠長的電影,那些曾經得到世界影壇讚譽的電影。(排名不分先後)電影收割者奉行:電影是場人生的旅行,願你的人生,一路風景。豆瓣評分:7.9經典指數:十分精彩!2015年華語電影最佳!。
  • 中古電影2015:票房高歌猛進 精品力作不足
    2015年對中國電影來說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截至12月3日,2015年全國電影票房收入達到400.5億元,其中近六成由國產電影創造。國內銀幕已接近3.1萬塊,影院數量超過6200家,觀影人次增長到11.4億。
  • 2015中國電影票房TOP25:收入250億 7部售出遊戲版權
    【遊戲客棧原創內容 歡迎註明出處的各種形式轉載 文/遊戲客棧 字幕 數據來源:中國票房】2015是IP熱潮的一年,根據《中國票房》數據顯示去年國內電影總票房前25部的電影共計收入249.4億元人民幣,其中有7部電影IP已被授權改編遊戲,這些被購買的電影IP類型豐富各有千秋。
  • 怒駁「中國電影倒退30年,好事一樁」
    「90年代是中國電影最好的時代」的說法,也和陳父代拍的流言一樣,雖並非事實,卻深入人心。當我們回憶90年代,總是會提起《霸王別姬》《活著》如何如何好……但在這幾縷光芒之外,是商業電影的一片空白,和觀影習慣的年年倒退。
  • 2010年到2015年50佳電影,華語電影僅有3部
    前者系第30屆日本電影學院獎的最佳影片,也很可能是2010年代最優質的日本真人電影。後者是國產電影難得一見的商業藝術俱佳之作,無論是表演還是導演功底,都是代表著中國電影的一流水準。2011年其實還是「勞模姐」傑西卡·查斯坦的爆發之年,這一年她有著7部電影上映,其中除了《生命之樹》成為頒獎季熱門,《相助》也是一部值得被銘記的高分之作。
  • 歷史回眸:「九一八」,那個悲慘的日子
    歷史回眸:「九一八」,那個悲慘的日子 2015-09-18 09:15:21來源:中國吉林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劉湃 2015年09月18日 09:15 來源:中國吉林網
  • 回眸:中國臍帶血存儲20年
    目前,中國境內有7家經衛生部批准運行的臍帶血庫。南京新百一舉拿下其中的4家,成為中國最大的臍帶血存儲機構。  「臍帶血作為珍貴的造血幹細胞來源,它的醫學價值是非常明顯的。」南京新百董事長楊懷珍對記者介紹說。南京新百日前發布公告稱,收購中國最大的臍帶血存儲企業和山東省臍血庫。此舉將讓南京新百成為全球最大的臍帶血庫企業,從而進軍生物醫療產業。
  • 俄羅斯人:中國電影好看了!肯定會贏得天下
    中國電影來了 近5年來,隨著中國與俄羅斯兩國睦鄰友好關係越來越緊密,越來越多的中國電影登上了俄羅斯電影院線的大屏幕,與此同時,更多的俄羅斯影迷開始在網絡上觀看中國電視劇和中國電影。 據塔斯社精通中文的記者愛麗娜介紹,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是俄羅斯人了解中國當代電影的一個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