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駁「中國電影倒退30年,好事一樁」

2020-12-03 影圈堂叔

當影院停業近半年後,隨著博納副總的縱身一躍,關於復工的呼籲達到頂峰。

屋漏偏逢連夜雨。

就在這時,北京又出現了疫情反彈,給所有關心影院合適復工的人當頭一棒。

根據中國電影家協會在4月份的調查,有超過42%的影院面臨倒閉風險,現在看來,這個數字還會更高。

毫無疑問,這次疫情對中國電影行業的打擊巨大,是所有熱愛電影的人都不願看到的。

但最近,網上卻流傳一個段子:

「有人說疫情讓中國電影業倒退30年,我心想:還有這種好事!」

這句話乍一看,非常不正確:

一個涉及上百萬人的行業倒退30年,怎麼能算好事?

仔細一想,也能明白他說這話的原因:

在不少人看來,90年代是中國電影最輝煌的時期,「倒退30年」,不就重回巔峰了嗎?

但真的如此嗎?

這個段子流傳之廣、認可度之高,看來確實值得仔細討論一下這個話題了。

01

1990年代:火與冰

1985年,陳凱歌執導、張藝謀掌鏡的《黃土地》,在洛迦諾國際電影節上獲得了銀豹獎,拉開了中國電影在國際電影節上屢獲大獎的序幕。

《黃土地》時的張藝謀陳凱歌

三年後,不甘只當攝影師的張藝謀,更是憑藉導演處女作《紅高粱》在柏林國際電影節斬獲金熊獎。

經過幾部電影的磨礪,到了90年代初,兩人的技藝更加純熟,天時地利人和之下,華語電影的兩座高峰誕生了——《霸王別姬》和《活著》。

就在《活著》閃耀坎城的1994年,曾和張藝謀合作過的演員姜文,也用一部《陽光燦爛的日子》在威尼斯電影節拿了個金獅獎提名。

那時的中國電影看似聲勢浩大,但掰掰手指,大拇哥二拇弟,就這麼個小圈子。

1997年,圈外人馮小剛帶著他的賀歲喜劇《甲方乙方》殺了進來。

這時候,中國電影的關鍵詞開始從「獲獎」變成了「票房」。

21世紀初,張藝謀、陳凱歌也相繼拿出了各自的商業大片——《英雄》和《無極》。曾經難分伯仲的兩人,這次在商業片上的口碑卻涇渭分明。

一個票房口碑雙豐收、國內國外兩開花,成了中國電影劃時代之作。

一個賠了成本、輸了口碑,還被人二次創作成短片《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成為網絡時代惡搞視頻的代表作。

大概是因為《霸王別姬》實在太好、《無極》實在太差,人們無法解釋這種落差,於是坊間開始流傳起一個陰謀論,說《霸王別姬》是陳凱歌他爸拍的。

人們總會相信那些願意相信的。

「90年代是中國電影最好的時代」的說法,也和陳父代拍的流言一樣,雖並非事實,卻深入人心。

當我們回憶90年代,總是會提起《霸王別姬》《活著》如何如何好……

但在這幾縷光芒之外,是商業電影的一片空白,和觀影習慣的年年倒退。

《活著》無法上映,《霸王別姬》也不是年年月月有,90年代的觀眾走進電影院看的主要還是進口大片。

據統計,80年代中國電影年票房超過20億元。但90年代,隨著彩電、VCD的普及,電影票房連年下滑,跌至10億元左右。到了1999年,全年票房僅8.1億元。

直到2003年,全年票房才恢復到10億元,2005年重回20億元。

很顯然,90年代並不是「黃金年代」,而是中國電影市場最低迷的時期。

只不過陳凱歌、張藝謀這些人,恰好在此時拿出了生涯最佳,給90年代鍍了一層金。

02

2010年代:從邪路到正軌

「拍片不為藝謀,電影再無凱歌。」

這句話用來形容本世紀以來的中國電影,再合適不過。

當藝謀、凱歌都無法在國際獎項上凱歌而歸,其他人自然更是不謀藝術,只謀票房。

拍商業片沒錯,但商業片不該等於投機取巧。

2010年1月,《阿凡達》在國內上映,以13.3億的票房成為內地影史首部單片破10億的電影,同時助推這一年的總票房突破百億,達到101億。

2013年,趙薇導演處女作《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拿下7.1億票房,郭敬明導演處女作《小時代》拿下4.8億票房,掀起了青春片、跨界導演的熱潮。

2014年,《爸爸去哪兒》大電影斬獲6.9億票房,又扇起一批熱門綜藝進入電影院圈錢的歪風。

《捉妖記》和後來的《葉問3》相繼被曝出票房造假。

這一時期的中國電影,資本湧入,群魔亂舞,阿貓阿狗都來拍電影,搞房產的都來投資電影,市場秩序一團糟。

雖說也不是沒有好片——《讓子彈飛》《無人區》《一代宗師》《親愛的》,但都是姜文、寧浩、王家衛、陳可辛這些老面孔在發揮餘熱。

好在,2015年這個轉折點及時出現了。

以2015年為界,最近十年的中國電影,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前半段野蠻生長,後半段走上正軌。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例子,

一個是2014年拍了青春片《同桌的你》的郭帆,2019年創造了中國科幻裡程碑《流浪地球》。

一個是2015年拍了愛情片《戀愛中的城市》的文牧野,2018年推出了現實題材話題之作《我不是藥神》。

從他們身上,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看出這幾年國產電影的變化。

2015年,也是嶄露頭角、積蓄力量,以待更大爆發的一年。

這一年,《西遊記之大聖歸來》拉開了國產動畫電影復甦的序幕,後來50億票房的《哪吒之魔童降世》把「國產動畫崛起」的聲音推上高潮。

這一年,吳京的《戰狼》小試牛刀,後來《戰狼2》一炮而紅,登頂中國影史票房冠軍。

這一年,陳思誠的《唐人街探案》令人驚喜,後來衍生出一個由系列電影和劇集構成的探案宇宙。

這一年,開心麻花出品的《夏洛特煩惱》成為爆款,後來這個喜劇品牌推出的電影總票房超過70億。

這一年,從《破風》中抽身的林超賢,開始籌備《湄公河行動》,後推出場面升級的《紅海行動》,讓林超賢成了國內硬核大片的金字招牌。

這一年,藏語片《岡仁波齊》出乎意料地拿下1億票房,標誌著非商業片的生存空間得到了改善,後來《何以為家》《綠皮書》的票房奇蹟也證實了這一點。

這一年,烏爾善的《尋龍訣》成為國產奇幻片標杆,現在,國內首個三部連拍系列巨製《封神》蓄勢待發……

電影工業越來越強大,電影類型越來越豐富,新的人才不斷湧現,觀眾品味不斷提高,市場秩序越來越規範。

可以說,中國電影最好的時期,就是疫情發生的前幾年。

但如果你非要問我,那為什麼現在拍不出《活著》《霸王別姬》這樣的電影了?

你最好還是別問,問就是「無可奉告」。

結語

再來談談開頭的那個問題,

中國電影倒退30年,絕對不是好事。

當然,這次疫情也不可能讓中國電影倒退30年。

但讓我擔心的是:

疫情之後,電影變得不再重要了。

觀眾覺得在家看劇刷短視頻也能娛樂,

投資方也不願意投入太多的時間和資金來做電影,

那樣,中國電影又會回到2010年代剛開始「投機取巧、以小博大」的狀態。

在前不久的金眾電影青年表彰活動上,《流浪地球》導演郭帆說的一番話,和我有著同樣的擔憂:

「我希望在這個行業中,資本不要離開我們,因為我們只是在疫情期間遇到短暫困難……電影這個行業不是像人一樣是個整體,它特別像一條蛇,哪個環節斷開了,這個行業就不在了,希望各個環節都能堅持下來,希望觀眾也陪我們一起堅持一下,相信我們能創作出更好的作品回報觀眾。」

要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

我們能做的就是等影院開門後,買上一張票,告訴電影創作者們:

放心,我們還在。

相關焦點

  • 全球女性地位倒退25年怎麼狀況?女性地位倒退會有什麼影響?
    全球女性地位倒退25年怎麼狀況?女性地位倒退會有什麼影響?時間:2020-11-27 17:27   來源:贏家財富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全球女性地位倒退25年怎麼狀況?女性地位倒退會有什麼影響? 隨著近些年來的努力,女性地位顯著提升了。
  • 義大利新增新冠確診 70% 與節日聚會有關,旅遊產業倒退 30 年
    【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圖片來自視覺中國)華輿訊 據據義大利歐聯網報導,義大利民防部1月10日通報新增確診病例18627例,死亡361例。
  • 數學大師丘成桐:教育存在很大問題,中國的科技至少要倒退20年
    就著名數學大師丘成桐就國內目前的教育情況,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說:「我們的教育存在很大問題,如此下去中國的科技至少要倒退20年。」這句話引起了很多網友的熱議,有人覺得丘成桐在危言聳聽,也有人覺得話裡面有一定的道理,網友們各執一詞,討論得很激烈。
  • 好萊塢新壟斷時代的到來,會是電影時代的倒退嗎?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 | 躍幕,作者 | 龐宏波2020年,就是全球電影的「流媒體年」。如果拉開時間尺度看產業,未來的某一個時間節點回看2020年,都有可能是徹底改變電影消費的一個關鍵節點。這對於電影這一藝術產品來說,是否意味著消費的倒退呢?01《派拉蒙法案》,不得不終結的時代語境本質上是流媒體終止了《派拉蒙法案》。
  • 《一樁事先張揚的兇殺案》:馬爾克斯花了30年,寫了一個真實故事
    文|大翎《一樁事先張揚的兇殺案》只有僅僅141頁(南海出版社),我卻沒有辦法一口氣讀完,準確來講,是不願意舒展這一口氣。聖地牙哥這個21歲就有家業的小帥哥在開篇第一句就被殺了:「聖地牙哥·納薩爾被殺的那一天,清晨五點半就起了床,去迎候主教乘坐的船。」
  • 《閻瑞生》:一樁命案 催生中國首部電影長片
    《蓮英劫》取材於1920年上海的一起殺人案,社會反響極大,捕房之所以幹涉,因此案正在審理中。《蓮英劫》及類似的戲劇後來熱演多年,被稱為「閻戲」,中國第一部電影長片《閻瑞生》亦跟風而出。據該片編劇、著名影人楊小仲先生回憶:「自從《閻瑞生》上演得到空前盛況,在一般資產階級的心目之中,均認為電影事業的前途大有可為,就崛起了一些新興的影片公司。」
  • 臺東成功海岸線被海水侵蝕 50年倒退100米
    臺東成功海岸線被海水侵蝕 50年倒退100米 2009年07月04日 14:14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列印
  • 中國人類發展指數全球85 農村衛生保健倒退(圖)
    點擊進入>>>   《2005年人類發展報告》在京公布;聯合國有關調查認為中國醫改並不成功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馬和勵在發布會上致辭。馬和勵還表示:「中國是過去20年中世界上發展最快的經濟體,人均收入翻了三倍。」
  • 中國歷史上的幾個罪人,令中國倒退數百年,第3個是最可惡的
    歷史上有3個人可以說是罪惡滔天,因為他們的存在,致使中國前進的腳步受到阻礙,讓中國倒退數百年,同時也使得國家和民族都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唐朝的安祿山 安祿山(703年—757年),營州人,本姓康,名軋犖山
  • 最不想獨立國家,8年內戰經濟倒退五十年,歸還中國上千領土
    最不想獨立國家,8年內戰經濟倒退五十年,歸還中國上千領土在二十世紀末期,最為世界知名的事件就是蘇聯的接替了,對於蘇聯的解體,有一部分的聯盟國歡呼雀躍,終於擺脫了蘇聯的控制,比如波羅的海三國。但是也有的國家並不想獨立出去,比如中亞五國。我們今天就來講一講,中亞五國中的塔吉克斯坦。
  • 俞劍紅、張琦:從北影到中影看中國電影製片30年
    改革開放30年,中國電影製片業發生了巨大變化。本文通過分析北影廠到中影集團這30年的變遷,探究中國電影製片30年的發展歷程。這一時期,北影拍的集資影片也為數不少,僅1992年就拍攝了《泰山恩仇》、《黑雪》、《俠骨風流》、《痴情女子》、《魔窟生死戀》等。帶有明顯計劃經濟痕跡的國家電影政策讓電影廠佔據了主動地位。為了確保自己的利益不受損失,製片廠一般先收取30萬左右的管理費,其實就是出售國家計劃分給它的拍攝指標。
  • 蔡英文就職周年民間投資創新低 實質薪資倒退17年
    蔡英文就職周年民間投資創新低 實質薪資倒退17年 2017-05-24 來源:中國臺灣網 參與互動    中國臺灣網5月17日訊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就職將屆滿一年
  • 丘成桐為什麼怒批中國教育再這樣發展,少說要倒退20年?
    建國以後,1977年恢復高考,1992年頒布《九年義務教育》制度。這一樁樁,一件件,無不是國家在重視教育方面做出的努力,正是這些,才使得現代教育有了長足的進步,家長也更為關注孩子的教育,但是,僅僅是目前這樣,還遠遠不夠。著名數學專家丘成桐教授,就曾對我國數學方面的教育方式,發表過看法,只是在他眼中,目前的數學教育方式,存在著極大的問題。
  • 消亡47年、絕種30年生物為何出現,違反了規律?好事還是壞事
    似乎違反了自然規律,原因也一直備受爭議,而現在來自《PNAS》的一項新研究指出消亡了50年的一種動物又回來了。絕種30年最小鹿種再次被人看到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鹿是一種大型動物,比高達6米的長頸鹿,然而世界上個頭最小的鹿比白鼠大不了多少,腳底長著蹄子而不是爪子,在30年之前,研究人員多次在越南叢林用陷阱相機看到,故而得名「越南鼠鹿」,我國將它稱之為銀背雪佛蘭
  • 世界人口50年內開始下降 但這未必是好事
    近日,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研究團隊在《柳葉刀》上發布的一項最新研究稱,受生育率下降影響,世界人口預計在2064年達到約97億的峰值後開始萎縮,到2100年將降至88億左右。到2100年,日本、韓國、泰國、西班牙、葡萄牙等23個國家的人口將減半,我國人口將減少48%。不少人以為,生育率下降帶來的人口負增長,是一樁減輕環境資源壓力的好事。
  • 世界人口50年內開始下降!但這未必是好事……
    近日,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研究團隊在《柳葉刀》上發布的一項最新研究稱,受生育率下降影響,世界人口預計在2064年達到約97億的峰值後開始萎縮,到2100年將降至88億左右。到2100年,日本、韓國、泰國、西班牙、葡萄牙等23個國家的人口將減半。不少人以為,生育率下降帶來的人口負增長,是一樁減輕環境資源壓力的好事。
  • 世界人口50年內開始下降!但這未必是好事……
    近日,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研究團隊在《柳葉刀》上發布的一項最新研究稱,受生育率下降影響,世界人口預計在2064年達到約97億的峰值後開始萎縮,到2100年將降至88億左右。到2100年,日本、韓國、泰國、西班牙、葡萄牙等23個國家的人口將減半。不少人以為,生育率下降帶來的人口負增長,是一樁減輕環境資源壓力的好事。
  • 華裔數學大師丘成桐:中國教育如果再這樣發展,至少要倒退20年!
    華裔數學大師丘成桐:中國教育如果再這樣發展,至少要倒退20年!丘成桐教授生於1949年,籍貫廣東潮州汕頭人氏,剛出生就跟家人搬到香港定居,後面出國成為美國華裔。教育不分國界,但是教育方法分,每個國家都有每個國家的教育體系,自從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人們對教育也逐漸重視起來了。隨著社會的發展,中國的教育也有了質的變化,人們的受教育程度都已經很普及了,但是遠遠還沒有達到令人滿意的地步。丘成桐在一次講座中曾這樣批評了現在的教育方式。
  • 原國家發改委學術委秘書長張燕生:未來30年,中國企業家需講好3個新...
    未來30年作為中國最優秀的企業家,需要講好三個新故事:第一是科學、技術、創新等等,如何在企業、產業鏈領域落地;第二個是企業要講好合規的故事;第三則是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創新鏈如何走向高端。張燕生提到,下一步有三個著力點,「0到1」是原始創新,「1到10」是關鍵核心技術攻關,「10到N」是科技成果產業化。
  • 2018年中國電影票房突破600億,你貢獻了多少?
    不玄乎地說,電影票房急速增長的過程,也極為微妙地並肩於國內房地產的爆發。從2008年開始,中國的商業地產進入到「大躍進」式的發展階段,每年商業營業用房新開工面積迅速提高至2億平方米的臺階;與之同步,2012-2017年國內也新建了近6500家影院。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