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大師丘成桐:教育存在很大問題,中國的科技至少要倒退20年

2020-12-04 生活好文張阿柒

教育和科技,一直是人們所關心的話題,前者影響著孩子們的未來,後者關係著國家的強盛,而二者之間也是息息相關的,教育培養出來的人才,能為國家的科技做貢獻,科技發達了,也能為教育提供好的條件,可以說科技和教育相輔相成,誰也離不開誰。

就著名數學大師丘成桐就國內目前的教育情況,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說:「我們的教育存在很大問題,如此下去中國的科技至少要倒退20年。」

這句話引起了很多網友的熱議,有人覺得丘成桐在危言聳聽,也有人覺得話裡面有一定的道理,網友們各執一詞,討論得很激烈。

但事實上丘成桐大師說的並非空穴來風,而是基於目前國內的教育情況發表的。

數學歷史缺失很嚴重

在對所有的教育科目中,丘成桐最大的遺憾就是數學,他曾說我們國內的數學在古代可謂是世界第一,像祖衝之把圓周率算到小數點後七位數,但唯一的遺憾就是沒有明確的公式,導致這些成果都是孤立的,不成系統,沒有辦法去繼續深研,而且由於歷史記載中缺乏論證,這也導致了這種算法失傳,這是很遺憾的事情。

對於這番話,其實阿柒也深有體會,我國古代各個領域的成就都很斐然,但很多在當時領先世界的發現和發明,都只記載了個大概,並沒有清楚記錄下來,這導致我們如今對古代的研究無比困難。

特別是在數學領域,因為古人常有技不外傳的習慣,他們也不願意把具體的思維寫在書上,只會記載成果之類的,數學歷史的嚴重缺失,這在今天看來,其實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

會解題,但不會提問題

丘成桐說:儘管近40年來中國的數學發展迅速,但這遠遠不能讓人滿意,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人們還是以解題,很少自己提出問題。

陳景潤曾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還有陸家羲解決了組合數學中的「寇克曼系列問題」以及「斯坦納系列問題」,其實這些都很好,證明了中國人的數學天賦是十分強大的,而且先輩們的艱苦鑽研精神也值得我們去學習。

但一味只會解題並不是什麼良策,解題的進一步發展是提出新的問題,而這往往比解題要來得更難。

關於「解題」和「提問題」,應該追尋到我們的教育中,其實在孩子的教育中,很多時候都存在著老師出題,學生解題的情況,一開始這是好事,但等學生懂得之後,也應該嘗試讓他們出題,因為只靠老師出題,慢慢的學生就會養成思維固化的弊端,這也是我們教育中存在的一個問題。

對於這一點,丘成桐說得還是比較在理的。

很多學校變了味

在演講中,丘成桐感慨最深的一點就是國內很多大學都變了味,做研究往往不是出於真心,而是為了獎金補貼,有時候我們很多領域的研究都比外國要來得慢,這是很大的原因。

關於這個現象,其實早在前幾年就有人提出來了,很多大學的老師為了經費,經常開設虛有的研究,讓學生幫忙白打工,而老師則賺取經費,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下,往往會失對研究的興趣。

而且大學學得太雜,事實上很多學校都有自己擅長的領域,但因為學生學得過於繁雜,並沒有真正把這些領域特色發揚光大,而科技的發展是需要數學的支撐,因為很多技術都是以數學為基礎的。

丘成桐說:「在這樣的教育風氣下,長此以往,中國的科技不但不能進步,甚至倒退20年。」

總結:

儘管丘成桐大師的話有些難聽,但事實上也是有一定的道理,這個社會,往往缺乏的就是這種敢於揭露實情的人。

中國這些年來取得的成就不少,但數學領域卻遲遲發展不起來,導致在某些科技領域我們時常落戶於外國,這是不爭的事實,但逐漸的,我們也意識到這個情況,開始了補救行動。

中國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基礎重視數學,阿里巴巴開展了全球數學大賽,華為更是靠數學建立起了自己核心競爭力。騰訊、百度都越來越重視數學才人的招聘,這些足以證明人們對於數學的重視。

在中國高速發展的過程中,有時候我們會忽略一些東西,但亡羊補牢,為時未晚,只要肯努力,我們的未來將是一片光明。

對於丘成桐大師的觀點,你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探討。

我是阿柒,關注我,每天一篇教育好文。

相關焦點

  • 華裔數學大師丘成桐:中國教育如果再這樣發展,至少要倒退20年!
    華裔數學大師丘成桐:中國教育如果再這樣發展,至少要倒退20年!丘成桐教授生於1949年,籍貫廣東潮州汕頭人氏,剛出生就跟家人搬到香港定居,後面出國成為美國華裔。教育不分國界,但是教育方法分,每個國家都有每個國家的教育體系,自從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人們對教育也逐漸重視起來了。隨著社會的發展,中國的教育也有了質的變化,人們的受教育程度都已經很普及了,但是遠遠還沒有達到令人滿意的地步。丘成桐在一次講座中曾這樣批評了現在的教育方式。
  • 數學大師丘成桐:中國的科技至少要倒退20年
    ,尤其是修養和學風在下降 哈佛畢業生的論文水平比國內有些院士的文章都好如果不重視學風建設,中國科技至少後退20年。然而,通過和國內學校的直接接觸,丘成桐卻拋出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結論:「這些年,中國大學的基礎教育存在很多問題,大學生的基礎水平,尤其是修養和學風在下降。」 「有人說中國的基礎教育不比美國差。但是在實踐中我發現,國內大學的教育水平並非人們想像得那麼高,美國的大學教育比中國好得多。研究生教育美國比中國好得更多。」
  • 數學大師丘成桐:中國教育這樣發展下去,至少要倒退20年
    這大大推動了我國的發展,讓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水漲船高。但就是這樣,我們的教育問題也沒有完全解決。中國在這樣發展,起碼會倒退20年為什麼丘成桐教授會說出這樣的言論,做出這樣的批評呢?為什麼中國當下的發展一路向好,但丘教授會這樣怒批中國教育呢?其實是因為他發現中國的現代教育過於死板,不願意去創新,依然沉浸在中國過去的輝煌成就裡。
  • 數學大師丘成桐:中國學術界太過浮躁,今後科技可能要倒退20年
    丘成桐是我國一位很有名的數學大師,在科技領域享有很高的聲譽,最近他就再次針對我國的科研現狀發聲,只不過這一次不是表揚,而是刺耳的批評。他認為我國學術界充滿了浮躁,我們今後的科技水平很可能會倒退20年。丘成桐大師進一步說,我國現在的學術環境根本不可能誕生像牛頓霍金這樣的科學大家
  • 丘成桐為什麼怒批中國教育再這樣發展,少說要倒退20年?
    著名數學專家丘成桐教授,就曾對我國數學方面的教育方式,發表過看法,只是在他眼中,目前的數學教育方式,存在著極大的問題。丘成桐教授曾在一次講座中直言:"中國教育再這樣發展,少說要倒退20年!"究竟是何等嚴重的問題,才會讓一個在國際都有著巨大影響力的數學教授,對中國眼下的教育方式做出這樣的評價?
  • 「數學皇帝」丘成桐怒批:中國再這樣發展,少說要倒退20年!
    教育是一個社會、一個國家發展的重要過程,由於每個國家的文化不同,所以教育體系上也存在著很多差異,像我國自從高考改革之後,人們對於高考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因為很多人不僅通過高考,改變了命運,更是通過高考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但是迄今為止,我國的教育仍沒有達到完全令人滿意的地步。中國教育再這樣發展,至少要倒退20年!
  • 數學大師丘成桐:「以目前本科教育模式,不可能培養出一流人才」
    數學大師丘成桐曾經發表驚人言論,「以目前的本科教育模式,國內不可能培養出一流人才」。他認為,目前國內的本科教育存在很大問題,比如名教授不帶本科生,卻帶了30個研究生。大學生的基礎水平,尤其是修養和學風在不斷下降。如此觀點,不知各位怎麼看?
  • 國際數學大師評丘成桐:在哈佛,一人就是一個數學系
    文章這樣說:「丘成桐的故事就是展示中國的一個窗口,通過他可以看到一個擁有五千年歷史傳統的國家,欲與現代科學結合在一起,如果這種交融獲得成功,那麼最後可能就會重塑世界科技的平衡。」  現為哈佛大學William Casper Graustein數學講座教授的丘成桐,是當代數學大師,他摘下菲爾茲獎、沃爾夫數學獎、克拉福德獎這三個世界頂級大獎,其中沃爾夫數學獎與菲爾茲獎同被譽為數學界的最高榮譽。  國際數學大師、菲爾茲獎獲得者唐納森稱他是「近四分之一世紀裡最有影響的數學家」。
  • 政見|國際數學大師丘成桐:人工智慧時代,亟須數學理論突破
    政見|國際數學大師丘成桐:人工智慧時代,亟須數學理論突破深秋的石窟河,碧藍清幽,遠山叢林掩映其中,好似一幅極美畫卷。時隔兩年,國際數學大師、哈佛大學教授丘成桐再次踏上故土,發起卡拉比-丘(梅州蕉嶺)數學大會。日前,在接受南方日報、南方+客戶端專訪時,年過七旬的他分享了自己與祖國、與家鄉蕉嶺的點滴故事,並為中國基礎科學研究的發展和人才培育鼓與呼。
  • 著名數學家丘成桐公開質疑任正非:華為稱數學家還是數學工程師?
    但是國際有名的數學家丘成桐卻不認可,他說華為大多數學家只能算是應用數學的工程師,並不能成為真正的數學家!丘成桐這樣說或許是因為他是搞理論研究出身,對數學基礎理論研究比較重視,畢竟理論是應用的前提條件。但是並不能因此否定應用人才的價值,理論的研究就是為了投入使用、造福人類社會,正是應用人才使得抽象的理論可以落地成為改善生活的技術。
  • 躉實名人小介紹 |數學大師丘成桐
    學風方面,身為數學大師陳省身的高徒,至今丘成桐仍然對恩師的學風讚不絕口,認為那才是做學問者應該遵循的方向。「陳先生做學問也出過錯,海外幾個學者提出來錯誤,也沒有辦法,錯了就承認。」丘成桐介紹說,上世紀30年代,陳省身等人大學畢業到海外求學,學成後毅然全部回國,沒有在海外留下,但是拿來了世界最先進的學問,當時國內許多大學互相交流,學風好得不得了。
  • 數學大師丘成桐談國內大學教育的一些問題,值得每一個人深思!
    數學大師丘成桐,目前算是華人數學界的領袖人物,最近接受了媒體的採訪,對國內的教育也談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值得每一個教育者深思。 第一:國內大學教育水平並非人們想像的那麼高,美國的大學教育比中國好很多,研究生教育比中國好的更多。
  • 華裔數學家丘成桐:從娃娃抓起,培養頂尖數學家!
    建國以後,1977年恢復高考,1992年頒布《九年義務教育》制度。這一樁樁,一件件,無不是國家在重視教育方面做出的努力,正是這些,才使得現代教育有了長足的進步,家長也更為關注孩子的教育,但是,僅僅是目前這樣,還遠遠不夠。著名數學專家丘成桐教授,就曾對我國數學方面的教育方式,發表過看法,只是在他眼中,目前的數學教育方式,存在著極大的問題。
  • 菲爾茲獎首位華人得主丘成桐:中國數學,必須強大
    他說蕉嶺每年有沒有學生能考上清華北大啊,如果有可以考我們清華數學中心。」2018年回蕉嶺,丘成桐決定,要在蕉嶺設立兩項以其父母親名字命名的獎學金,每年獎勵當地高考成績前10名的大學新生,條件是,這些學生考入的必須是在全國排名前20的大學。
  • 丘成桐:享受數學之美
    稍事休息,丘成桐在楊樂院士的陪同下,繼續接受記者採訪。丘成桐說,他目前正從事超弦理論、幾何度量、計算機圖形學等國際前沿領域的研究。同時,他還在哈佛大學承擔著繁重的教學任務,「每星期至少要花20個小時跟學生討論、研究,指導學生的具體科研活動」。談起數學的樂趣,丘先生臉上露出了少有的笑容。
  • 丘成桐:沒有強大的數學基礎就沒有良好的科技
    在這個時刻,我們必須嚴肅地面對事實,解決問題。首先,我們需要了解近代西方科學的歷史。西方科技的發展,源遠流長,千百年來,薪火相傳,大師輩出。人才薈萃於歐美數十間大學和研究所之間,相互交流,創意標奇,屢屢改變科學發展的航道,豐富了科技對於人類社會的應用。這些學問,並非一時一地所孕育,文化浸淫,往往達幾百年之久。
  • 採訪丘成桐:中美科技競賽,誰會贏?
    漢朝、唐朝、宋朝的科技曾經領導全球,卻是以應用為主導。另一方面,16世紀的義大利,17世紀以後的英國、德國和法國,對近代科學卻做了奠基性的工作,因此應用科技的發達遠遠超過古代中國,其間的發展,受到文藝復興以後西方哲學文化的深度影響。在20世紀,中國的科學早期也深受歐美的影響,例如李政道、楊振寧、丁肇中、錢學森、陳省身等人,都受到歐美大師的教育。
  • 國際數學大師丘成桐院士到湖南第一師範學院講學
    丘成桐1949年出生於廣東汕頭。1982年獲得素有數學諾貝爾獎之稱的菲爾茲獎,2010年獲得沃爾夫數學獎,2018年獲得馬塞爾·格羅斯曼獎。1979年後,丘成桐把主要精力轉向振興祖國數學事業上,先後創建了香港中文大學數學所、中科院晨興數學中心、浙江大學數學中心和清華大學數學中心,並親自擔任這些研究機構的負責人。他是當今世界公認的最著名的國際數學大師之一。
  • 大師講堂活動回顧|跟隨大師丘成桐漫步數學史
    3月13日,國際知名數學家、菲爾茲獎得主、美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丘成桐教授作為「大師講堂」主講嘉賓,為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學子帶來精彩一課。丘教授學識淵博,在講座中旁徵博引,不僅講述了中國數學歷史,穿插了希臘數學發展史,還妙用古代先賢的言論,將一場關於數學的主題演講增添了濃濃的人文氛圍。
  • 丘成桐現身合肥分享發現數學之美 點讚中國科大年輕學子
    在會議間隙接受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採訪時,丘教授表達了對合肥以及中國科大年輕人的讚美,並分享了自己對如何培養數學人才、發現數學之美的看法。點讚中國科大年輕學子世界華人數學家聯合會(ICCM)於2020年12月27日至12月29日在中國科技大學舉行第四屆ICCM年會。本屆年會由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和中國科技大學數學科學學院聯合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