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大師丘成桐:中國學術界太過浮躁,今後科技可能要倒退20年

2020-09-04 生活制高點

丘成桐是我國一位很有名的數學大師,在科技領域享有很高的聲譽,最近他就再次針對我國的科研現狀發聲,只不過這一次不是表揚,而是刺耳的批評。他認為我國學術界充滿了浮躁,我們今後的科技水平很可能會倒退20年。

他的理由很簡單,那就是我國的學術界太浮躁了,很多研究者根本就沒有用心去搞研究,他們的目的只是為了撈取國家的學術資金而已,資金一到帳,這些學術專家們就立馬開始鬆懈下來。他們全年最緊張的時候就是向上面申請資金的時候,除此之外就是拿著研究資金進行身心放鬆。

丘成桐大師進一步說,我國現在的學術環境根本不可能誕生像牛頓霍金這樣的科學大家,即便我們在航天電子醫學等領域取得了重大科學成果,那也是依靠幾百人上千人的團隊作戰才取得的。長時間這樣下去,我們不僅不會培養出著名的科學家,在未來我們的科技水平還會落後20年,浮誇的學術風氣危害實在太大了,希望我們能儘早克服掉這個頑疾。

對於丘成桐大師的言論,很多網友都紛紛表示認同,有網友說自己學校的老師們就是一派浮躁的作風,雖然他們大多都有著國家實驗室領頭人的身份,但是他們的所作所為卻與自身身份很不符。還有的網友說,我們的學術風氣確實到了該有所改變的時候了,如果再這樣下去,不只我們的科技會落後發達國家,也許我們整個國家和社會都會落後別人,那才是最可怕的。

朋友們,你贊同丘成桐大師所說的現在學術研究很浮躁的說法嗎?現在的學術環境真的會讓我們的科技落後20年嗎?

相關焦點

  • 數學大師丘成桐:教育存在很大問題,中國的科技至少要倒退20年
    就著名數學大師丘成桐就國內目前的教育情況,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說:「我們的教育存在很大問題,如此下去中國的科技至少要倒退20年。」這句話引起了很多網友的熱議,有人覺得丘成桐在危言聳聽,也有人覺得話裡面有一定的道理,網友們各執一詞,討論得很激烈。
  • 數學大師丘成桐:中國的科技至少要倒退20年
    ,尤其是修養和學風在下降 哈佛畢業生的論文水平比國內有些院士的文章都好如果不重視學風建設,中國科技至少後退20年。 基礎教育不紮實,不可能培養出一流人才 「如果不重視基礎教育,以目前的本科教育模式,國內不可能培養出一流人才。」8月6日,數學大師丘成桐在北京接受記者專訪時,開門見山道出了他的隱憂。 作為目前華人數學界的領袖人物,丘成桐先生不僅在學術上造詣深厚,而且十分關注國內數學人才的培養。
  • 華裔數學大師丘成桐:中國教育如果再這樣發展,至少要倒退20年!
    華裔數學大師丘成桐:中國教育如果再這樣發展,至少要倒退20年!丘成桐教授生於1949年,籍貫廣東潮州汕頭人氏,剛出生就跟家人搬到香港定居,後面出國成為美國華裔。根據國內目前的教育情況他說:「中國教育再這樣發展,至少要倒退20年!」這樣的話肯定會受到人們的質疑,也有人會認為他的話是危言聳聽,但是丘成桐有他獨到的看法。他說現在孩子們學習數學,不再像是以前的數學家一樣研究數學中的奧秘,現在的教育體系都是以解題為主,很少能自己思考研究一道數學題。
  • 「數學皇帝」丘成桐怒批:中國再這樣發展,少說要倒退20年!
    中國教育再這樣發展,至少要倒退20年!這是中國現代最具影響力的數學家之一丘成桐教授對中國現代教育的嚴厲批評。丘成桐教授的成就在現代數學界可以說是無人能及,22歲獲得博士學位,26歲成為史丹福大學終身教授,27歲突破世界級數學難題「卡拉比」猜想,就連數學大師辛格都表示,丘成桐一個人就是哈佛的一個數學系。作為一名中國人,丘成桐教授為什麼要怒批中國教育呢?
  • 數學大師丘成桐:中國教育這樣發展下去,至少要倒退20年
    這大大推動了我國的發展,讓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水漲船高。但就是這樣,我們的教育問題也沒有完全解決。中國在這樣發展,起碼會倒退20年為什麼丘成桐教授會說出這樣的言論,做出這樣的批評呢?為什麼中國當下的發展一路向好,但丘教授會這樣怒批中國教育呢?其實是因為他發現中國的現代教育過於死板,不願意去創新,依然沉浸在中國過去的輝煌成就裡。
  • 丘成桐為什麼怒批中國教育再這樣發展,少說要倒退20年?
    建國以後,1977年恢復高考,1992年頒布《九年義務教育》制度。這一樁樁,一件件,無不是國家在重視教育方面做出的努力,正是這些,才使得現代教育有了長足的進步,家長也更為關注孩子的教育,但是,僅僅是目前這樣,還遠遠不夠。著名數學專家丘成桐教授,就曾對我國數學方面的教育方式,發表過看法,只是在他眼中,目前的數學教育方式,存在著極大的問題。
  • 著名數學家丘成桐公開質疑任正非:華為稱數學家還是數學工程師?
    但是國際有名的數學家丘成桐卻不認可,他說華為大多數學家只能算是應用數學的工程師,並不能成為真正的數學家!丘成桐這樣說或許是因為他是搞理論研究出身,對數學基礎理論研究比較重視,畢竟理論是應用的前提條件。但是並不能因此否定應用人才的價值,理論的研究就是為了投入使用、造福人類社會,正是應用人才使得抽象的理論可以落地成為改善生活的技術。
  • 國際數學大師評丘成桐:在哈佛,一人就是一個數學系
    文章這樣說:「丘成桐的故事就是展示中國的一個窗口,通過他可以看到一個擁有五千年歷史傳統的國家,欲與現代科學結合在一起,如果這種交融獲得成功,那麼最後可能就會重塑世界科技的平衡。」國際數學大師、阿貝爾獎獲得者辛格說:「即使在哈佛,丘成桐一個人就是一個數學系!」  整理:黃培強  少時成名▶▷ 鍾愛鑽研成果豐碩  丘成桐,原籍中國廣東蕉嶺,1949年4月4日生於廣東汕頭,後全家移居中國香港。早年父親丘鎮英去世,家境清貧,母親梁若琳克服種種困難供其上學。
  • 菲爾茲獎首位華人得主丘成桐:中國數學,必須強大
    他說蕉嶺每年有沒有學生能考上清華北大啊,如果有可以考我們清華數學中心。」2018年回蕉嶺,丘成桐決定,要在蕉嶺設立兩項以其父母親名字命名的獎學金,每年獎勵當地高考成績前10名的大學新生,條件是,這些學生考入的必須是在全國排名前20的大學。
  • 奧賽屢奪金國際大獎得主少 中國數學大師為何不多
    在22日下午舉行的國際數學家大會學術報告會上,在破解龐加萊猜想上起到關鍵作用的美國數學家漢密爾頓說:「龐加萊猜想在集體的努力下已經克服了最後的難題,中國數學家在龐加萊猜想方面的工作非常出色。」    中國數學界的浮躁病    「中國科學家最終破解龐加萊猜想」在國內迅速掀起一股熱潮,卻又在學術界的冷靜以及國外媒體的質疑中逐漸沉寂下來。
  • 數學大師丘成桐:「以目前本科教育模式,不可能培養出一流人才」
    數學大師丘成桐曾經發表驚人言論,「以目前的本科教育模式,國內不可能培養出一流人才」。他認為,目前國內的本科教育存在很大問題,比如名教授不帶本科生,卻帶了30個研究生。大學生的基礎水平,尤其是修養和學風在不斷下降。如此觀點,不知各位怎麼看?
  • 躉實名人小介紹 |數學大師丘成桐
    學風方面,身為數學大師陳省身的高徒,至今丘成桐仍然對恩師的學風讚不絕口,認為那才是做學問者應該遵循的方向。「陳先生做學問也出過錯,海外幾個學者提出來錯誤,也沒有辦法,錯了就承認。」丘成桐介紹說,上世紀30年代,陳省身等人大學畢業到海外求學,學成後毅然全部回國,沒有在海外留下,但是拿來了世界最先進的學問,當時國內許多大學互相交流,學風好得不得了。
  • 採訪丘成桐:中美科技競賽,誰會贏?
    漢朝、唐朝、宋朝的科技曾經領導全球,卻是以應用為主導。另一方面,16世紀的義大利,17世紀以後的英國、德國和法國,對近代科學卻做了奠基性的工作,因此應用科技的發達遠遠超過古代中國,其間的發展,受到文藝復興以後西方哲學文化的深度影響。在20世紀,中國的科學早期也深受歐美的影響,例如李政道、楊振寧、丁肇中、錢學森、陳省身等人,都受到歐美大師的教育。
  • 政見|國際數學大師丘成桐:人工智慧時代,亟須數學理論突破
    政見|國際數學大師丘成桐:人工智慧時代,亟須數學理論突破深秋的石窟河,碧藍清幽,遠山叢林掩映其中,好似一幅極美畫卷。時隔兩年,國際數學大師、哈佛大學教授丘成桐再次踏上故土,發起卡拉比-丘(梅州蕉嶺)數學大會。日前,在接受南方日報、南方+客戶端專訪時,年過七旬的他分享了自己與祖國、與家鄉蕉嶺的點滴故事,並為中國基礎科學研究的發展和人才培育鼓與呼。
  • 大師講堂活動回顧|跟隨大師丘成桐漫步數學史
    3月13日,國際知名數學家、菲爾茲獎得主、美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丘成桐教授作為「大師講堂」主講嘉賓,為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學子帶來精彩一課。丘教授學識淵博,在講座中旁徵博引,不僅講述了中國數學歷史,穿插了希臘數學發展史,還妙用古代先賢的言論,將一場關於數學的主題演講增添了濃濃的人文氛圍。
  • 丘成桐:現在三分之二的數學與陳省身有關
    丘成桐,哈佛大學教授,享譽世界的數學家,也是惟一的菲爾茲數學獎華人得主。1969年,丘教授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師從陳省身先生,1971年獲得博士學位。  12月12日下午,在南開大學召開的陳省身先生追思會上,丘成桐說,陳省身與自己的父親同生於1911年,不幸的是14歲時自己的父親去世。
  • 國際數學大師丘成桐院士到湖南第一師範學院講學
    丘成桐1949年出生於廣東汕頭。1982年獲得素有數學諾貝爾獎之稱的菲爾茲獎,2010年獲得沃爾夫數學獎,2018年獲得馬塞爾·格羅斯曼獎。1979年後,丘成桐把主要精力轉向振興祖國數學事業上,先後創建了香港中文大學數學所、中科院晨興數學中心、浙江大學數學中心和清華大學數學中心,並親自擔任這些研究機構的負責人。他是當今世界公認的最著名的國際數學大師之一。
  • 丘成桐:沒有強大的數學基礎就沒有良好的科技
    西方科技的發展,源遠流長,千百年來,薪火相傳,大師輩出。人才薈萃於歐美數十間大學和研究所之間,相互交流,創意標奇,屢屢改變科學發展的航道,豐富了科技對於人類社會的應用。這些學問,並非一時一地所孕育,文化浸淫,往往達幾百年之久。文藝復興之後,義大利、英國、德國、法國、俄羅斯等先後領導世界科學,與他們獨特的教育和傳承有密切的關係。
  • 丘成桐:享受數學之美
    稍事休息,丘成桐在楊樂院士的陪同下,繼續接受記者採訪。丘成桐說,他目前正從事超弦理論、幾何度量、計算機圖形學等國際前沿領域的研究。同時,他還在哈佛大學承擔著繁重的教學任務,「每星期至少要花20個小時跟學生討論、研究,指導學生的具體科研活動」。談起數學的樂趣,丘先生臉上露出了少有的笑容。
  • 華裔數學家丘成桐:從娃娃抓起,培養頂尖數學家!
    建國以後,1977年恢復高考,1992年頒布《九年義務教育》制度。這一樁樁,一件件,無不是國家在重視教育方面做出的努力,正是這些,才使得現代教育有了長足的進步,家長也更為關注孩子的教育,但是,僅僅是目前這樣,還遠遠不夠。著名數學專家丘成桐教授,就曾對我國數學方面的教育方式,發表過看法,只是在他眼中,目前的數學教育方式,存在著極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