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成桐為什麼怒批中國教育再這樣發展,少說要倒退20年?

2021-01-10 孤風婉史

教育,一直以來都是國家和民族發展的重中之重,對我國而言,自科舉制實施開始,教育便開始把持著人才培養的命脈,國家發展的重心也逐漸向教育傾斜。建國以後,1977年恢復高考,1992年頒布《九年義務教育》制度。

這一樁樁,一件件,無不是國家在重視教育方面做出的努力,正是這些,才使得現代教育有了長足的進步,家長也更為關注孩子的教育,但是,僅僅是目前這樣,還遠遠不夠。

著名數學專家丘成桐教授,就曾對我國數學方面的教育方式,發表過看法,只是在他眼中,目前的數學教育方式,存在著極大的問題。

丘成桐教授曾在一次講座中直言:"中國教育再這樣發展,少說要倒退20年!"究竟是何等嚴重的問題,才會讓一個在國際都有著巨大影響力的數學教授,對中國眼下的教育方式做出這樣的評價?

"數學皇帝"丘成桐

丘成桐,1949年出生於廣東汕頭,美籍華人,說到他不得不提起最高數學獎——菲爾茲獎,要知道,這一獎項被稱為數學界的"諾貝爾獎",可想而知其難得,而丘成桐教授就是第一位獲得菲爾茲獎的華人,他還在2010年獲得沃爾夫數學獎,而此獎在此之前僅有陳省身先生一位華人獲得。

丘成桐教授一直關注中國數學的發展,並以此為己任。除了培養微分幾何人才外,他還組織發起各種人才培養計劃,為激勵青年學子,他成立了多個數學科學獎項及科研中心,更是自掏腰包,在香港中文大學設立丘鎮英基金會。

國際數學大師唐納森曾說丘成桐是"近四分之一世紀裡最有影響力的數學家",《紐約時報》更是將其稱為"數學王國的凱撒大帝",而正是這位幾何分析的開創者,這位"數學皇帝",將中國現代數學教育批評的近乎一無是處。

為什麼偏偏丘成桐能夠發現中國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就目前而言,對人才的培養,往往不會被國界阻隔,而培養人才的方法,在不同國家也都有著不一樣的體系,任何一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方式來發展教育。

系統化的培養人才,往往是通過一代又一代人的嘗試,整理後所得,大多都只適用於某一個國家的人,但經過借鑑融合之後,如果能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對於本國教育,往往是很有利的。

丘成桐教授在不同的文化氛圍中獲益匪淺,回到國內研究教育時,不同文化之間的碰撞,更能夠讓他觀察到雙方的漏洞所在。甫一接觸,他就發覺中國數學教育的問題。

這讓他不由覺得痛心疾首,因此他才在一次演講中怒批:"中國教育再這樣發展,少說要倒退20年!"那麼現在的教育,究竟出現了什麼問題?

中國的教育方式出現了什麼問題?

事實上,當前的數學教育,過於推崇古代數學方面的貢獻。當然,眾人不可否認的是,我國古代數學對現代數學的貢獻十分巨大,單說祖衝之能在當時條件極其落後的條件下,將圓周率推算到小數點後第七位,就足夠驚人。

由此可以證明,古代就有的數學成就不可謂不大,但那是先輩經歷無數次計算研究後獲得的,不是現代人該吹噓的資本,這對現代教育而言反而是壓力,或者是動力。

學校的教育,很多都是把解題作為重點,以固定的解題公式,千篇一律的解題方法,套路化的學習。然而這樣的教育下所催生的不過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搬運工",甚至可以說學習的目的,變成了一切為了成績,只注重表面,忽略了教育二字的內涵。

學以致用,"用"才是學的目的,數學教育,不只是應試,更重要的是培養數學思維,自主研究出來的,才能更有成就感,也更踏實。缺乏數學思維,所能做的只有原地踏步。

而做任何事都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原地踏步恰好是不存在的選項。無法在時代的洪流中做出創新,就只有逐漸被湮滅一途,畢竟時代是不間斷地進步著的。

如何解決這一問題?

對於我國數學教育面臨的問題,或許得從"學數學無用論"說起,有不少人都知道的一種教育方式:"你們現在學數學,會答題,能考高分就行,真正能用到的,幾乎沒有,畢竟你們買菜用不到二元一次方程",其實這是很多數學老師都說過的話,為什麼會說這樣的話呢?

正是因為科研人員太少,數學的作用不能夠真正得以體現。而要解決這一問題,首要的就是明確數學究竟有什麼用。

數學的作用主要體現在數學思維,因為數學的解題方式通常不止一種,區別只在於有些簡單,有些複雜。這樣一來,創新就顯得尤為重要。而能夠在解題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的創新意識,自然就能更好地為科研服務。

華為之所以能夠與別國科技爭鋒,除了離不開國家的鼎力支持,更重要的是晶片技術的創新。任正非本人也曾說過這樣一段話"這30年,華為真正的突破是數學,手機系統設備是以數學為中心的",由此可見數學的重要性。

數學教育的弊端,歸根結底是應試教育的產物,應試教育下的學習,誕生的只能是學生,而學者,顯然不是埋頭苦學就行。新的時代條件下,培養下一代,在不忽略教育本質的前提下,還應該注重創新思維的培養。

創新思維更多的是獨立自主的鑽研,"籠中雀"經過馴化固然能夠更加懂得人心,可當他們走出鳥籠時,沒了危機意識又怎麼可能展翅高飛呢?要更進一步,適當地"放養"也是必要的,只要不是放縱就好。

相關焦點

  • 「數學皇帝」丘成桐怒批:中國再這樣發展,少說要倒退20年!
    教育是一個社會、一個國家發展的重要過程,由於每個國家的文化不同,所以教育體系上也存在著很多差異,像我國自從高考改革之後,人們對於高考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因為很多人不僅通過高考,改變了命運,更是通過高考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但是迄今為止,我國的教育仍沒有達到完全令人滿意的地步。中國教育再這樣發展,至少要倒退20年!
  • 數學大師丘成桐:中國教育這樣發展下去,至少要倒退20年
    這大大推動了我國的發展,讓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水漲船高。但就是這樣,我們的教育問題也沒有完全解決。中國在這樣發展,起碼會倒退20年為什麼丘成桐教授會說出這樣的言論,做出這樣的批評呢?為什麼中國當下的發展一路向好,但丘教授會這樣怒批中國教育呢?其實是因為他發現中國的現代教育過於死板,不願意去創新,依然沉浸在中國過去的輝煌成就裡。
  • 華裔數學大師丘成桐:中國教育如果再這樣發展,至少要倒退20年!
    華裔數學大師丘成桐:中國教育如果再這樣發展,至少要倒退20年!丘成桐教授生於1949年,籍貫廣東潮州汕頭人氏,剛出生就跟家人搬到香港定居,後面出國成為美國華裔。教育不分國界,但是教育方法分,每個國家都有每個國家的教育體系,自從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人們對教育也逐漸重視起來了。隨著社會的發展,中國的教育也有了質的變化,人們的受教育程度都已經很普及了,但是遠遠還沒有達到令人滿意的地步。丘成桐在一次講座中曾這樣批評了現在的教育方式。
  • 數學大師丘成桐:教育存在很大問題,中國的科技至少要倒退20年
    就著名數學大師丘成桐就國內目前的教育情況,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說:「我們的教育存在很大問題,如此下去中國的科技至少要倒退20年。」這句話引起了很多網友的熱議,有人覺得丘成桐在危言聳聽,也有人覺得話裡面有一定的道理,網友們各執一詞,討論得很激烈。
  • 數學大師丘成桐:中國的科技至少要倒退20年
    然而,通過和國內學校的直接接觸,丘成桐卻拋出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結論:「這些年,中國大學的基礎教育存在很多問題,大學生的基礎水平,尤其是修養和學風在下降。」 「有人說中國的基礎教育不比美國差。但是在實踐中我發現,國內大學的教育水平並非人們想像得那麼高,美國的大學教育比中國好得多。研究生教育美國比中國好得更多。」
  • 數學大師丘成桐:中國學術界太過浮躁,今後科技可能要倒退20年
    丘成桐是我國一位很有名的數學大師,在科技領域享有很高的聲譽,最近他就再次針對我國的科研現狀發聲,只不過這一次不是表揚,而是刺耳的批評。他認為我國學術界充滿了浮躁,我們今後的科技水平很可能會倒退20年。丘成桐大師進一步說,我國現在的學術環境根本不可能誕生像牛頓霍金這樣的科學大家
  • 華裔數學家丘成桐:從娃娃抓起,培養頂尖數學家!
    著名數學家丘成桐認為,數學是一門「早熟」的學科。他說,具有上進心又有好奇心的幼童,在良好的環境中由數學大師教導,會很快成長。小孩子沒有墨守成規、先入為主的觀念,沒有雜念、顧慮,會更加勇於探索。教育,一直以來都是國家和民族發展的重中之重,對我國而言,自科舉制實施開始,教育便開始把持著人才培養的命脈,國家發展的重心也逐漸向教育傾斜。
  • 創造力是中國學生的"短板" 專訪著名數學家丘成桐
    要讓高等教育促進學生發展,而不是用學生裝點門面。   時報在致力數學研究的40年生涯中,您感受到怎樣的學術之美?   丘成桐我覺得,只要用心做學問,就能自得其樂。對於我來說,無論是細緻地推敲方程式,還是在腦海中構想幾何圖案,都是一種奇妙的體驗。
  • 著名數學家丘成桐公開質疑任正非:華為稱數學家還是數學工程師?
    可以說正是這些專家工程師人才才有了華為「專利申請數量世界第一」的地位,也因此華為才可以實現5G領先!但是國際有名的數學家丘成桐卻不認可,他說華為大多數學家只能算是應用數學的工程師,並不能成為真正的數學家!丘成桐這樣說或許是因為他是搞理論研究出身,對數學基礎理論研究比較重視,畢竟理論是應用的前提條件。
  • 大型對撞機要不要建?丘成桐贊成,楊振寧反駁,丁肇中卻搖頭沉默
    不久前,中國以及世界的科學界被中國是否要建造大型對撞機鬧得沸沸揚揚的,那大型對撞機到底是什麼?為什麼會這麼引起全人類科學家的關注呢?原來大型強子對撞機是研究粒子世界必不可少的設備。但是大型對撞機所要建造的話,是十分「燒錢」的項目,現在世界上最大的對撞機,周長足足達到了27千米,耗資達到了80億美元。這80億美元的作用,除了可以為自己國家提高科研進程之外,還能吸引大量的世界頂尖科學人才到自己國家,促進自己國家的科學發展。
  • 菲爾茲獎首位華人得主丘成桐:中國數學,必須強大
    2018年回蕉嶺,丘成桐決定,要在蕉嶺設立兩項以其父母親名字命名的獎學金,每年獎勵當地高考成績前10名的大學新生,條件是,這些學生考入的必須是在全國排名前20的大學。縣裡也專門設立了丘成桐教育發展基金會,縣政府撥款八百萬元,用於發展地方教育事業,丘成桐把汕頭的舊屋出租,也將租金定期匯入設在教育局的基金會帳戶。
  • 丘成桐:搞基礎科學研究就像教育子女一樣
    「搞基礎科學研究就像教育子女一樣,可能十年、二十年才有成效。但為了國家獨立自主、長治久安,強大的基礎科學是必需的。」11月30日,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下稱「華附」)的第156期「華附講壇」再迎來重量級嘉賓,國際數學大師丘成桐與數百名華附學子面對面交流,暢談自己對數學、基本科學和應用科學的看法。丘成桐是著名的數學家,祖籍廣東梅州。1982年,他成為首位獲菲爾茲獎的華人。他在微分幾何學領域做出了極為重要的貢獻。
  • 楊瀾對話丘成桐:任正非應建「中國貝爾實驗室」
    丘成桐在節目中回憶了和著名物理學家霍金的往事,建言任正非打造中國的貝爾實驗室,談及30多年來不領分文幫助中國發展數學事業的原因,他深情的說,「我和數學的交融,已經達到了天人合一的地步。」。建言任正非:打造中國的貝爾實驗室 數學為什麼重要?人們生活中所有高科技一點的東西,都和數學有關。
  • 丘成桐:學好數學只是為了賺錢嗎?
    1949年,他出生於廣東汕頭,同年隨父母移居香港,父親丘鎮英曾是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的老師,雖然家境貧寒,但從小父親就教丘成桐與兄妹們背唐詩宋詞,習毛筆字,念古文,還買來國內外名著給他們閱讀。田川:您父親屬於比較嚴厲的教育方式,做錯了他會打你手心嗎?
  • 丘成桐教授,不必動怒
    10月13日,決賽入圍名單公示的第二天,網上流出消息稱:該比賽的創始人——丘成桐院士批評清華大學在2020年大學生數學競賽中慘敗,並且還曬出了截圖。聊天截圖中,丘老進行痛批,出現了諸如「羞也不羞?」、」嚴格檢討!「、「令人汗顏!」、「如何交代?」等字眼,措辭極其嚴厲。
  • 採訪丘成桐:中美科技競賽,誰會贏?
    另一方面,16世紀的義大利,17世紀以後的英國、德國和法國,對近代科學卻做了奠基性的工作,因此應用科技的發達遠遠超過古代中國,其間的發展,受到文藝復興以後西方哲學文化的深度影響。在20世紀,中國的科學早期也深受歐美的影響,例如李政道、楊振寧、丁肇中、錢學森、陳省身等人,都受到歐美大師的教育。解放以後,開始受到俄羅斯的影響。
  • 丘成桐:如果我沒得過菲爾茲獎,早就被打垮了
    第一批學生是1981年來的,清華的曹懷東是第一個。這些學生,只要通過正式途徑錄取了,我就願意幫他們。澎湃新聞:這些年您對中國的社會問題也很關注,尤其是教育。丘成桐:我當然期望中國的年輕人能慢慢培養起來。但我畢竟還是個學者,我只能提供我的意見,講我能講的話。澎湃新聞: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高校都曾請您做校長,為什麼拒絕了?
  • 如何評價數學大師丘成桐教授曾評價我國的院士制度根本可以廢除?
    除此之外,丘成桐教授還多次對我國的教育、科研和學生培養等問題發表看法,並對他看不過的一些現象大加撻伐。丘成桐教授為何這樣說?在接受《南方人物周刊》的採訪時,丘成桐指出在我們國家有一個現象是非常常見的,那就是先做校長再做院士,而不是先當院士再做校長。他認為各大高校的校長掌握了大量的行政資源,對院士投票具有很大的影響力,是不公平的。
  • 金星怒批「奧特曼」幼稚無聊,為何遭到萬千網友反擊?
    ——魯迅眾所周知,金星是娛樂圈出了名的「毒舌」,經常怒批這個,怒批那個,已成家常便飯。近日,金星不再怒批人,而是怒批起了一部動畫片——奧特曼!(準確說奧特曼是一部特攝片,但是在孩子眼中的地位和動畫片並無區別。)起因是金姐家孩子一回到家就看奧特曼,然後不願意做作業,讓金姐操碎了心。
  • 專訪數學家丘成桐:如果我沒得過菲爾茲獎,早就被打垮了
    1982年的丘成桐(右一)關注中國:這30年來中國數學發展了嗎?1977年,丘成桐應邀在世界數學家大會做了一小時報告。同時,大會也邀請中國數學家陳景潤作分組的45分鐘報告——這對於剛走出十年「文革「的中國而言是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