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對撞機要不要建?丘成桐贊成,楊振寧反駁,丁肇中卻搖頭沉默

2020-12-04 小剛視野

不久前,中國以及世界的科學界被中國是否要建造大型對撞機鬧得沸沸揚揚的,那大型對撞機到底是什麼?為什麼會這麼引起全人類科學家的關注呢?

原來大型強子對撞機是研究粒子世界必不可少的設備。比如說我們都知道黑洞吧,那個連光都不能逃脫的神器的地方,原本只存在於宇宙之中,人類想要去研究真實的蟲洞的話是基本不可能的,但是我們卻可 以在大型強子對撞機裡面實現。

大對撞機裡面實現兩個粒子的高速相撞,會在一瞬間就產生巨大的能量,產生一些微型的蟲洞,而人類也可以藉此研究。

但是大型對撞機所要建造的話,是十分「燒錢」的項目,現在世界上最大的對撞機,周長足足達到了27千米,耗資達到了80億美元。這80億美元的作用,除了可以為自己國家提高科研進程之外,還能吸引大量的世界頂尖科學人才到自己國家,促進自己國家的科學發展。

楊振寧、丘成桐、丁肇中的意見也是因此相左,其中楊振寧和丘成桐的意見是最大的。

中國要建造的大型對撞機,成本達到了200億美元以上,楊振寧說太貴,丘成桐說中國有這個錢。

問題在於:目前中國的發展雖然很快,但是高級的科研人員還佔不到世界的1%!

一旦這個大型對撞機完成建造,那也是由外國人為主導實驗,為外國人做了實驗的嫁衣。

雖然丘成桐也贊成一個觀點,但是他認為嗎,一旦大型對撞機建成,世界最起碼有5、6千的頂尖科學家會長期遷居中國,並且會自動的提高中國頂尖科學的實力,而且這個成本所產生的效益,會遠超過單獨建造一所世界一流大學的效果。

但是揚振寧看中的是這200億美元背後的價值。200億美元的科研經費,也是足夠支撐五六千名中國學者達到世界一流的層面。

所以簡單來說,楊振寧認為應該省下這200億美元來促進中國人的科技,而丘成桐認為這200億美元可以吸引世界一流科學家來中國。

相對於楊振寧和丘成桐來說,丁肇中卻是保持著沉默,這其中也有他的難處:

丁肇中實驗室此前參與一個花了20億美元研究物質與反物質的項目,但是目前他卻沒有研究出什麼研究成果,如果盲目站隊的話,將來一旦失敗,這對丁肇中的實驗經費的申請將會是一個不小的打擊。

大家認為大型對撞機到底應不應該建造呢?

楊振寧有一點說的沒錯,中國頂尖的科研人員實在是太少。既然中國人口基數大,為什麼不把這些錢用在培育中國人身上呢?

中國的素質教育是世界頂尖的,但是為何頂尖科學家這麼少?

因為我們的教育完全沒有考慮到孩子的興趣問題,只有足夠的興趣,才能維持一個人朝著一個方向去做研究。大家都知道理科晦澀難懂,中國孩子對它感興趣的寥寥無幾,大多數都是被逼迫在學習,但是為什麼很多西方國家的孩子對數學興趣這麼大?

因為我們根本就沒有考慮過孩子學習數學的興趣,老師們、家長們都在課堂上、生活中叫學生學習,但是卻沒有讓孩子產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楊振寧很看重數學的興趣教育。在之前,楊振寧的數學並不好,興趣也不大,但是一個人卻對他的數學之路提供了深遠的影響。他就是劉薰宇。

楊振寧說:我曾和愛因斯坦交談1.5小時,但卻沒有從中獲得「智慧」,而有一個叫劉薰宇數學家,他是一位出色的教育家,擅長將許多通俗易懂,而且非常有趣的數學寫成科普文章,我(念書時)曾經讀過他寫的一個關於智力測試的文章,不經意間就明白了排列和奇偶排列這些極為重要的數學概念。原來數學還可以這麼理解,從那以後,我便逐漸對數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這位劉薰宇先生的代表著作,就是馬先生講數學。這套書是分為三本,其中涵蓋了四則運算、方程式、函數等等數學科普,孩子從小學看到初中甚至高中都沒有問題!

三套書裡面的數學知識,都是劉薰宇先生以講故事的形式向孩子們教育數學知識,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學到知識,並且還增加了對數學的興趣。

這三本書,一共才69元,是幾杯奶茶錢,或者是幾包煙錢,卻能讓孩子提高學習興趣,何樂而不為呢?

如果您想購買這本書的話,點擊下面的商品卡,就能直接購買了。

相關焦點

  • 中國要不要建大型對撞機,你支持楊振寧還是王貽芳?
    正方以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王貽芳和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丘成桐為代表,反方以大家很熟悉的楊振寧和中國科學院院士何祚庥(zuòxiū)為代表。1.建造大對撞機美國有痛苦的經驗,當年美國在投入30億美元只挖了一個用於建隧道的坑之後,就止損終止了項目。
  • 為何楊振寧建議不要建對撞機,而數學家丘成桐卻發文反對楊振寧?
    未來世界的發展肯定以科技為主,而對於高科技產品的研究以及相應的成果也成為了未來我們所要發展的對象。在此前提下,引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對於能夠探索宇宙原理的大型對撞機是否應該在中國建造引起了人們的爭議,有很多學者對此也是有著自己的意見。
  • 丘成桐支持,楊振寧反對,中國「大型強子對撞機」到底何去何從?
    在中國是否建設大型強子對撞機的問題上,引發了兩個學術界的風雲人物爭論。丘成桐是國際知名數學家,曾發布的一篇文章《丘成桐:關於中國建設高能對撞機的幾點意見並回答媒體的問題》後,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發表了一篇文章《中國今天不宜建造超大對撞機》進行了反駁。
  • 大型粒子對撞機——楊振寧的最後一戰!
    楊振寧第一句話就是我的看法沒有變,迎頭潑了他一盆涼水。他不僅一如既往反對建超大對撞機,還勸這位男生儘早轉行,高能物理盛宴已過。人的一生吶,不能只看個人的奮鬥,有時候也要看一看歷史的進程。不僅高能物理的盛宴已過,當代物理學的前沿,也是一片無際的黑暗。
  • 港媒關注中國建超大對撞機論戰:民生與科研誰先行
    據香港《經濟日報》9月7日報導,華人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現年94歲的楊振寧,日前撰文《中國今天不宜建造超大對撞機》,回應華裔數學家丘成桐贊成中國建造超大對撞機的文章後,遭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王貽芳反駁,後者稱「建大型對撞機正當其時」。
  • 大型對撞機到底建不建?丁肇中說了這樣一句話
    科技日報記者 劉園園關於中國到底要不要建大型對撞機的爭論,這些年不但沒有平息,反而有升溫的態勢。11月7日,在中國科學院前沿科學國際戰略研討會上,83歲的美籍華裔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丁肇中,沒有直接談中國要不要建大對撞機,但卻圍繞對撞機建設,講了一番耐人尋味的話。
  • 楊振寧pk王貽芳:到底要不要建大型粒子對撞機?各有道理
    新一代的科學家,更是初生牛犢不怕虎,丁肇中的得意門生王貽芳就是這樣一位。在2019年的騰訊科學WE大會上又一次公開表示中國現在應該建設楊振宇先生一直反對的大型粒子對撞機了。在前幾年,王貽芳就提出要建大型粒子對撞機,但是楊振寧就不同意,認為現在中國還沒有必要,也沒有真正的實力去建造。因為我國現在的力量不夠,沒錢沒技術還沒人。
  • 要不要建大型對撞機?楊振寧:盛宴已過,王貽芳:正當其時
    2016年,楊振寧通過媒體透露,他反對中國現在建造CEPC。他主要提出了7點理由。隨即,王貽芳針對楊振寧的7點理由,也通過媒體發表了逐條的反駁。例如,楊振寧反對的第1條理由中提到:「建造大對撞機美國有痛苦的經驗。
  • 中科院院士主張,花1400億建大型對撞機
    關於中國到底要不要建大型對撞機的爭論,這些年不但沒有平息,反而有升溫的態勢。當中科院院士王貽芳主張,花1400億建大型對撞機時。楊振寧堅決反對,寧願與中科院作對,也堅決不同意中國建大型對撞機!原因:1400億不是小數目,美國已經失敗,200億美元打水漂。建造這樣一個對撞機的成本大概是二百億美元。相當於一個半珠港澳大橋,三個上海迪士尼樂園,性價比極低。。
  • 楊振寧對戰丘成桐,王貽芳站了出來 何為「上帝粒子」?
    而最近,從學術界蔓延到我等吃瓜群眾的爭論,是中國要不要花上千億元,去做一個超大對撞機來驗證存在「上帝粒子」。畢竟我和楊教授多有過從,卻從未親耳聽過他反對建立對撞機的事實。所以此話只能存疑了。科學的發展乃是眾多科學家努力的成果,並不屬於某人所有,真理只有經過反覆的論證和實驗,才能得到大家的認同。所以古希臘哲人說: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要發掘宇宙間最基本的真理,更要有這種勇氣,這種毅力,才能完成。聽了丘成桐教授的發言,已經94歲高齡的楊振寧教授也在新媒體平臺上刊文直接回應。
  • 楊振寧公開反對建造大型對撞機,而王怡芳贊成,到底該不該建造?
    楊振寧,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他是繼愛因斯坦後為人類做出卓越貢獻的一位科學家,也是高能物理界的一個代表,但他卻公開反對建造大型強子對撞機。  楊振寧為什麼反對建造大型對撞機?  大型粒子對撞機可以說是一個非常高尖端的科學設備,在全世界範圍內,很少有國家能建造得出來。而楊振寧之所以反對是出於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建造的成本非常大,回報低,保守估計,建立這樣一個設備大概要4000億的資金,在楊振寧看來,該項目所需的費用過於龐大,而且在短期內很難趕上那些發達國家現有水平。
  • 楊振寧還在和別人爭論建不建對撞機,吃瓜群眾該支持誰?
    2012年,標準模型中的最後一塊拼圖希格斯粒子在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上被發現。對於希格斯粒子,有很多問題需要去研究,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在研究希格斯粒子問題上顯得力不從心。國際上開始討論建造一個新的大型對撞機,不僅可以用來研究希格斯粒子,同時也可以嘗試一下尋找超對稱粒子。那個時候國內就有了建造超大型對撞機的聲音。
  • 大型對撞機該不該建,一場楊振寧和王貽芳之間的千億論戰
    除此之外,大型對撞機還被認為將會我們對我們的生活產生改變,諾貝爾獎得主加來道雄表示,物理學試驗的潛在回報體現在多個方面:其一,電信。對撞機將會讓世界各地成千上萬名科學家都要參與進來,他們所使用的數萬臺甚至數十萬臺計算機藉助分布式計算網絡(網格計算)聯合在一起,構成了全球最強大的超級計算機系統。
  • 建造楊振寧、丘成桐、王貽芳爭論的對撞機,有什麼意義?
    回旋加速器的能量早已滿足不了現在粒子物理學的需要,為了更充分的獲取最大的能量,在回旋加速器的基礎上製造了對撞機。對撞機可以將兩束電性相反的帶電粒子加速到很高的能量,然後讓粒子迎頭相撞。大型對撞機能夠將帶電粒子加速到其靜止質量的數千倍甚至更高,這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目前世界上能量最高的加速器就是歐洲核子中心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HC,其周長達到了27千米。
  • 楊振寧:中國今天不宜建造超大對撞機
    來源:楊振寧教授編者按:本文首發於2016年9月4日 原標題:楊振寧:中國今天不宜建造超大對撞機 | 獨家2012年至今,中國科學界,特別是物理學界,激烈爭議一個百億甚至可能上千億人民幣的大型項目。近日,丘成桐教授在微信公號「老顧談幾何」再度發表意見,其中涉及著名物理學家、1957年第一位華人諾貝爾獎得主、今年94歲的楊振寧教授。楊振寧先生因此授權《知識分子》公布他的意見。
  • 楊振寧:中國燒錢建大型對撞機,其實是為他國做嫁衣!
    楊振寧:中國燒錢建大型對撞機,其實是為他國做嫁衣!中國的科學研究長期落後於西方,雖然建國後我們做了很大努力,也出了不少成果,但是我們跟西方的差距依然很大。在高能物理學領域,也不例外,我們依然跟在西方的後面。
  • 楊振寧的最後一戰:阻止中國為耗資相當於三峽大壩的超大對撞機買單
    沒有理論預測,或者隨意調整預測,誰知道多大能級才撞得出來,花費成百上千億建造大型對撞機,只有0.001%的勝率,這還是瞎貓碰上死耗子的結果。科學項目其實跟創業項目一樣,你至少要畫一個PPT說服投資人出錢,張口就說我要做馬雲,你投我一塊錢,我還你一億元,我信你個鬼哦。國科大講座上,面對高能所研一男生的不滿,楊振寧吐露肺腑之言。
  • 中國到底要不要建粒子對撞機
    粒子對撞機大概需要兩百億美元,建或不建,在科學圈,主要分成兩隊。一隊是楊振寧,他主張不建。另一隊是數學家丘成桐、中國科學院院士王貽芳。主張建的理由,一是中國不差這點錢,建成之後,中國將成為一個世界科研中心,吸引全世界將近五千多名物理研究者來中國工作
  • "楊振寧王貽芳對撞機之爭"引熱議 媒體:不應帶節奏
    最近,一篇題為「楊振寧的最後一戰」的文章(作者醋醋)廣為傳播。文章談的是幾年前的老問題——「超級對撞機」(CEPC)該不該建,但寫作手法卻極其「新媒體化」。中心思想就是盛讚了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院士在建「超級對撞機」問題上堅決的反對態度:「這個對撞機要花中國200億美元,我沒辦法能夠接受這個事情」。同時揭露出「圍繞中國超大對撞機的爭論,背後其實還是科學權力之爭」。
  • 楊振寧和丘成桐為200億美元論戰,水平也就比寶強高了100個郭德綱
    楊振寧等人認為不要建超大對撞機,中國還在初級社會主義階段,有很多國計民生的緊要問題要先解決,而且,能出大成果的概率很低。丘成桐等人認為要建超大對撞機,雖然要花200億美元,但是中國花得起,而且可以為中國吸引至少5000個高端人才,能帶來超越物理學研究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