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數學大師丘成桐院士到湖南第一師範學院講學

2020-11-22 湖南在線

華聲在線6月19日訊(通訊員 王歷晴)6月17日,美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哈佛大學講座教授、清華大學數學科學中心主任、國際著名數學家丘成桐教授受邀來湖南第一師範學院講學。湖南第一師範學院1500餘名師生參加了講座。

丘成桐1949年出生於廣東汕頭。1982年獲得素有數學諾貝爾獎之稱的菲爾茲獎,2010年獲得沃爾夫數學獎,2018年獲得馬塞爾·格羅斯曼獎。1979年後,丘成桐把主要精力轉向振興祖國數學事業上,先後創建了香港中文大學數學所、中科院晨興數學中心、浙江大學數學中心和清華大學數學中心,並親自擔任這些研究機構的負責人。他是當今世界公認的最著名的國際數學大師之一。他現任美國哈佛大學講座教授、國際頂尖數學雜誌《微分幾何雜誌》主編,所獲榮譽還有:瑞士皇家科學院的克雷福特獎、美國國家科學獎、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首批外籍院士、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臺灣「中研院」院士、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上午10時,天空下著淅淅瀝瀝的小雨,但師生們熱情絲毫未減,偌大的田漢劇場座無虛席,在劇場門口的空隙和四周的走廊上都站滿了前來聆聽大師講座的師生。

伴隨著熱烈的掌聲,丘成桐教授進入劇場,做了題為「為學與做人」的講座。他從中國近代歷史講到如今中國的未來發展,指出中國未來發展要朝著高科技化的目標跟進。他鼓勵年輕人,中國科技的發展未來幾年將有巨大的轉變,這是你們做一番事業的好時機。

在談到做學問的態度時,他指出:第一要有充實的基礎知識。一旦碰到重要問題時,能夠有足夠的工具來解決它。即使工具不夠,也懂得找合適的學者合作。第二做學問要有熱情,有了熱情才能夠專注。重要的成果往往需要三年、五年甚至十年才能夠完成。第三找到正確的方向,做重要的問題。決定後勇往直前,義無反顧。

丘成桐教授強調,充實的基礎知識是多方面的。大部分創新的科學都是透過不同學科的融合,擦出火花來完成的,有能力融合不同學科的學者,其能力和知識水平都要跟這些不同學科的專家相約,即使在某方面的知識跟不上,他也能理解問題的困難所在,找合適的專家求教。追求學問的熱忱需要培養,這關乎一個人的情操。如何去除名利的羈絆,讓我們欣賞大自然的本能毫無拘束地表露出來,乃是培養學問感情的第一步。很多重要的創作發明,是學者在有深厚感情的潛意識中完成的。如何去找正確的方向?這是一個很困難的問題,一方面需要有師友的幫忙,一方面需要有濃厚的好奇心。大自然無窮無盡,現象萬千,其中必有某種現象使我感到疑惑,從而心動,從而興奮不已。於是本著好奇心,鍥而不捨地找出此現象背後的原理,這是創新的第一步。然後,繼續發揚光大這些研究,以至完成為一套有意義的理論。

在談到如何「做人」時,丘成桐教授指出,當你全心全力去做學問的時候,實在找不出時間去做不應當做的事。反過來說,對權力或物質的欲望,窒礙了做學問的熱情。高尚的情操需要培養和堅持,良師益友、先哲懿範、文化修養都是培養這種情操不可缺少的。

丘成桐教授強調,近代科學的發展日新月異,重要的突破往往是群體的工作,而非一人一時所能夠完成的。做理論的學者須知道實驗的結果,搞實驗的學者須要有理論的指引,才能夠完成前沿的科學工作。在大型的學術合作中,我們要有謙虛的態度,寬宏的胸襟。除了「審己以度人」外,也應當「審人以度己」。一般科學的合作不可能很精確地計算誰的貢獻最大,總要採取寬容的態度,讓以後的合作能夠做出更多的成果。 創新的科學都是「在巨人的肩膀上」推進的,在時機成熟時,不同地方的作者,往往在不同的場合有著類似的想法,而得到相同的結果。如何處置這些競爭的問題,影響到學者的聲譽,很多學者在處置這些競爭時失敗了,甚至於一蹶不振。我們須要學習如何處置這種不愉快的經驗,從失敗中站立起來。學問的道路是長遠的,一個優秀而有毅力的學者,在得到優良的成果後,總會得到他們應該得到的重視。尋求真理的路並不容易,但成功時的喜悅卻無與倫比,這種喜悅猶如看到造物的真諦,並非金錢和權力的感覺所能比擬。但我們要牢記:成功的路必須要自己去耕耘,這種成功才會帶給我們一個純真的喜悅感。

最後,丘成桐教授以《左傳》中 「鞍之戰」的故事鼓勵年輕人:無論是做學問還是做人,都必須負責任,方能頂天立地,做一個有意思的人。

會後,丘成桐教授與湖南第一師範學院數學與計算科學學院的教師代表進行了交流。

相關焦點

  • 國際數學大師評丘成桐:在哈佛,一人就是一個數學系
    國際數學大師、阿貝爾獎獲得者辛格評價丘成桐:  「即使在哈佛,一個人就是一個數學系」  《數學界的國王》是美國《紐約時報》刊登丘成桐人物報導的標題,此報導更是《紐約時報》歷史上篇幅最長的科學家報導。
  • 第五屆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頒獎典禮在京舉行—資訊—科學網
    丘成桐教授、張亞平院士、楊樂院士與獲得團體金獎中科大同學合影 北京時間 2014年8月3日晚,第五屆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舉行。 第五屆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於2014年8月2日、3日在中科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進行了激烈的決賽,由丘成桐教授親自率領三十一位國際著名學者擔任評委,來自全國各大高校的55位考生及13個團隊參加了決賽,他們都是經過了7月份的初試選拔,從五百多個考生中脫穎而出的佼佼者。最終,清華大學的邱聰靈同學奪得了個人全能金獎,團體金獎由中國科技大學的團隊獲得。
  • 政見|國際數學大師丘成桐:人工智慧時代,亟須數學理論突破
    政見|國際數學大師丘成桐:人工智慧時代,亟須數學理論突破深秋的石窟河,碧藍清幽,遠山叢林掩映其中,好似一幅極美畫卷。時隔兩年,國際數學大師、哈佛大學教授丘成桐再次踏上故土,發起卡拉比-丘(梅州蕉嶺)數學大會。日前,在接受南方日報、南方+客戶端專訪時,年過七旬的他分享了自己與祖國、與家鄉蕉嶺的點滴故事,並為中國基礎科學研究的發展和人才培育鼓與呼。
  • 大師講堂活動回顧|跟隨大師丘成桐漫步數學史
    3月13日,國際知名數學家、菲爾茲獎得主、美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丘成桐教授作為「大師講堂」主講嘉賓,為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學子帶來精彩一課。丘教授學識淵博,在講座中旁徵博引,不僅講述了中國數學歷史,穿插了希臘數學發展史,還妙用古代先賢的言論,將一場關於數學的主題演講增添了濃濃的人文氛圍。
  • 國際著名數學家、菲爾茲獎得主丘成桐教授訪問我校並做客「大師...
    2019年12月28日,應我校邀請,國際著名數學家、菲爾茲獎得主丘成桐教授訪問我校並做客中國科大「大師論壇」,以「數學歷史大綱」為題為全校師生做精彩報告。本次報告會在東區理化大樓東三報告廳舉行,並在西三報告廳進行實況轉播。
  • 國際著名數學家、菲爾茲獎得主丘成桐先生訪問我校並做客「大師...
    2020年12月28日,應我校邀請,國際著名數學家、菲爾茲獎得主丘成桐先生訪問我校並做客中國科大「大師論壇」,以「廣義相對論框架下黑洞的存在性」為題為全校師生做精彩報告。本次報告會在東區大禮堂舉行,校長包信和院士出席會議,全校近兩千名師生參會。報告會由國際合作與交流部部長瞿昆主持。
  • 躉實名人小介紹 |數學大師丘成桐
    學風方面,身為數學大師陳省身的高徒,至今丘成桐仍然對恩師的學風讚不絕口,認為那才是做學問者應該遵循的方向。「陳先生做學問也出過錯,海外幾個學者提出來錯誤,也沒有辦法,錯了就承認。」丘成桐介紹說,上世紀30年代,陳省身等人大學畢業到海外求學,學成後毅然全部回國,沒有在海外留下,但是拿來了世界最先進的學問,當時國內許多大學互相交流,學風好得不得了。
  • 丘成桐院士捐贈獎盃及珍藏品
    丘成桐院士捐贈獎盃及珍藏品 2020-11-28 17: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數學大師丘成桐:中國的科技至少要倒退20年
    8月6日,數學大師丘成桐在北京接受記者專訪時,開門見山道出了他的隱憂。 作為目前華人數學界的領袖人物,丘成桐先生不僅在學術上造詣深厚,而且十分關注國內數學人才的培養。他所在的哈佛大學近年來頻繁接觸國內大學及大學生,對於兩國高等院校的差距,丘先生當然最有發言權。
  • 華裔數學大師丘成桐:中國教育如果再這樣發展,至少要倒退20年!
    華裔數學大師丘成桐:中國教育如果再這樣發展,至少要倒退20年!丘成桐教授生於1949年,籍貫廣東潮州汕頭人氏,剛出生就跟家人搬到香港定居,後面出國成為美國華裔。不過丘成桐從小對數學具體天賦,學習認真,成績突出,讀書時期在數學領域一路高歌猛進,後被校方重點培養,最終成為獲得菲爾茨獎的第一位華人,後被美國任職為科學院院士、藝術跟科學院士,中國任其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臺灣封他為中央研究院士,香港聘請他為科學研究所長,可見丘成桐受到各方權威機構的一致認可,屬於全球知名的數學家,而他的話無疑值得大家思考。
  • 清華數學學子斬獲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多項大獎
    原標題:清華數學學子斬獲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多項大獎——清華學子斬獲二十六枚獎牌 創歷史最好成績2016年8月12日晚,第七屆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在京落下帷幕。哈佛大學教授、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主任丘成桐先生以及多位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的國際評委參加了頒獎典禮。清華大學校長邱勇在頒獎典禮上致辭,並為獲獎學生頒獎。
  • 丘成桐:享受數學之美
    榮獲「菲爾茲獎」(被稱為世界數學領域諾貝爾獎)的華人數學大師丘成桐先生,約請光明日報記者進行獨家專訪。丘先生北京時間12日凌晨4點從羅馬乘飛機,中午12:30到達首都機場,下午2:00在中科院數學所舉行講座,晚上8:00飛往香港。在京時間不足半天,記者採訪只能在首都機場路通往中科院數學所的45分鐘行車途中。
  • 國際賽事大揭秘——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篇
    今天,小夢就給大家來好好介紹其中一個名校看重的數學競賽——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由丘成桐先生發起設立,競賽面向中國大陸、香港及臺灣地區高校在讀本科生,試題及大綱由丘成桐先生領銜國內外一流數學家制定,側重全面考查學生在本科階段的數學基本知識與基本功,以國外一流大學的研究生資格考試標準選拔優秀數學人才,激勵廣大學子在知識、能力及修養方面全面進步,推動中國大學數學教育發展。
  • 數學家丘成桐獲沃爾夫獎 獎金捐清華設獎學金
    慶祝大會上,我國著名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楊樂宣讀了沃爾夫獎嘉獎詞,其中說:「幾十年來,丘教授的成果極其豐碩,並將這些成果輻射到純數學、應用數學與理論物理的許多領域,此外,他還通過培養眾多的研究生和創建幾所活躍的數學研究中心對數學研究產生了巨大的國際影響。」
  • 第六屆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成功舉辦
    第六屆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成功舉辦清華新聞網7月28日電 (通訊員 尚妤嬋)7月25日晚,第六屆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在京落下帷幕。哈佛大學教授、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主任丘成桐先生及三十多位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國際評委參加了頒獎典禮。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陳旭在頒獎典禮上致辭並為獲獎學生頒獎。
  • 如何評價數學大師丘成桐教授曾評價我國的院士制度根本可以廢除?
    菲爾茲獎作為數學領域的的最高獎項,被譽為數學界的諾貝爾獎。但相較於每年一度的諾貝爾獎,菲爾茲獎更顯珍貴,其每四年才頒發一次,每次頒發給2-4名數學家。截止到2018年,全世界共有60位數學家獲此獎勵。但遺憾的是,截止到目前,還沒有一位中國人獲此殊榮。
  • 丘成桐國際會議中心十大亮點
    編者按 11月27-28日,卡拉比—丘(梅州蕉嶺)數學大會將在蕉嶺丘成桐國際會議中心舉辦,大會由菲爾茲獎得主、哈佛大學教授、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主任、北京雁棲湖應用數學研究院院長丘成桐院士發起,由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中國科學院晨興數學中心、北京雁棲湖應用數學研究院、廣東省數學會、粵港澳國家應用數學中心共同主辦。
  • 清華學生獲多項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金獎
    清華學生費騰(右一)與競賽國際評委代表Benedict H.Gross教授合影  「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是由丘成桐先生發起,面向中國大陸、香港及臺灣高校中尚未取得學士學位的本科在校生開展的數學競賽陳旭表示,清華大學歷來重視數學學科的建設和發展,曾培養出華羅庚、陳省身等一批數學大師。今年是華羅庚先生誕辰100周年、陳省身先生誕辰99周年,我們舉辦這樣的活動發現和培養數學人才,也是對兩位大師的最好的紀念。
  • 菲爾茲獎首位華人得主丘成桐:中國數學,必須強大
    這位貴賓,名叫丘成桐,今年70歲,國際著名數學家,一身兼具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等八院院士,是幾何分析學科的開創者。1983年獲得有「數學界諾貝爾獎」之稱的菲爾茲獎章,成為首位華人得主。《紐約時報》稱他為「數學界的凱撒大帝」。祖籍鄉親們為了迎接數學泰鬥還鄉,下足了功夫。
  • 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揭牌
    校方表示將把該中心打造成高水平數學研究和高水平人才培養的陣地,並在國際上產生重要影響。  2009年,清華大學成立數學科學中心,聘請丘成桐出任主任。截至目前,清華大學數學科學中心已全職引進國際知名數學大師、一流數學家及青年學術骨幹32人,長期聘請海外領軍人才兼職教授7人、訪問教授130餘人,樹立了穩固的國際學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