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大師丘成桐談國內大學教育的一些問題,值得每一個人深思!

2020-12-02 騰訊網

數學大師丘成桐,目前算是華人數學界的領袖人物,最近接受了媒體的採訪,對國內的教育也談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值得每一個教育者深思。

第一:國內大學教育水平並非人們想像的那麼高,美國的大學教育比中國好很多,研究生教育比中國好的更多。

丘教授說,近些年,他所在的哈佛大學有很多國內學生,他和國內學生接觸得也比較多,但通過接觸,發現了很多問題。

能到哈佛大學去的都是中國最好的學生,基本都來自北大和清華這樣的名校。但是從學習成績上看,很難看出這些國內來的學生成績比其他國籍的學生成績好很多。

丘教授曾招收了兩個來自北大的一流學生,但是這兩個孩子來到哈佛以後,一個學生竟然連續三次都沒有通過考試,最後不得不選擇退學。

很多人以為中國的大學教育水平很高,事實上與美國的大學教育還有一定的差距,特別是研究生教育,差距實際還很大。

第二:每年收到很多國內學生的推薦信,最後發現很多都是假的,內地很多教授根本不負責任。

丘教授還講到,國內學生做學問的修養等基本問題沒有得到應有的訓練。他說每年都會收到很多國內學生的推薦信,但最後發現,這些推薦信基本都是自己寫的,只不過請教授籤了個名而已,國內的很多教授也不負責任,不管什麼樣的學生,合不合格,都籤名,這種現象在國外是不可想像的,學生教授都沒了基本的誠信。

他說,十年前國內的學生是沒有問題,近些年這種情況發生了改變,整體來看,學習成績比十年前明顯退步很多,就算是國內奧賽第一的學生,剛進來成績也不好,可見國內的基礎教育還是沒有跟上。

第三:國內大學很多名教授不帶本科生,學生學業怎麼可能進步。

丘成桐還批判了國內大學存在的一些現象。

他尖銳地指出:國內高校有一些怪現象,一些所謂的名教授不花時間參與本科教學。這些名教授花時間不是在學術上,而是到處撈金錢和榮譽,一年有半年是在國外走穴。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時間用在學術交易和拉票上,算起來,三分之二是非學術活動,當然不願意做學問了。這樣的風氣實在是太可怕了

教授不參與本科生教學,孩子們的學業又怎麼可能進步呢?

在哈佛這樣的名校,教授數量比國內少很多,但教授們都會花很多功夫去培養本科生。比如數學系的本科生,一年級會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劃分出不同水平,然後選擇最好的進行重點培養。哈佛大學的很多本科生的論文水平比北大教授的水平還要好很多。

名教授不參與本科生教學,可能是我國本科生水平上不去的主要原因。

第四:一些大學一個導師帶30個研究生,怎麼保證教學質量的?

讓丘教授詫異的還有另一個怪現象:國內的一些教授竟然一個人帶30個研究生。帶這麼多人,怎麼可能保證教學質量?

他說,即使在哈佛這樣的名校,一個教授帶五六個學生已經是很多很多了。國內這種做法純粹是粗製濫造,不考慮學生的培養問題。

研究生的培養不同於本科,所以教授不可能帶那麼多學生還能把他們培養得很好,這是不可能的,如果只注重數量而不注重質量,對學生也是不負責任的。

第五:我們的就業環境只看學歷和證書,導致孩子們在大學期間就是不斷地在考試。

丘教授還說到,我們的就業環境也亟待改善,現在的用人單只看學歷和各種證書,這種現象導致大學生在校不專心學習,不深入研究,而是為各種考試而忙碌。有的工作後還在忙於各種考試,這樣,大學生涯就成了完全為了考試而考試,最終目的就是為了更好地工作。

但大學的目的是什麼呢?難道不是在專業領域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嗎?

我們的大學生對自己的專業普遍興趣不濃,也不想著怎麼在專業領域有所突破,大家都在想以後找什麼工作能賺多少錢。這種學習的目的過於功利對學術研究是非常不利的。

丘教授一直在外國名校任教,對當今的大學教育比誰都清楚,更清楚如何才能培養出一流人才,我國的大學教育在他看來與國外還有不小的差距。

每個國家的教育都不可能沒有一點問題,但國內大學的問題確實不小,希望邱教授的話能引起我們的重視。要想培養自己的一流人才,我們所需要做的工作可能還有很多很多!

中國的大學,承載了所有中國人的期盼,希望在未來能夠發展的更好!

相關焦點

  • 數學大師丘成桐:教育存在很大問題,中國的科技至少要倒退20年
    就著名數學大師丘成桐就國內目前的教育情況,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說:「我們的教育存在很大問題,如此下去中國的科技至少要倒退20年。」這句話引起了很多網友的熱議,有人覺得丘成桐在危言聳聽,也有人覺得話裡面有一定的道理,網友們各執一詞,討論得很激烈。
  • 華裔數學大師丘成桐:中國教育如果再這樣發展,至少要倒退20年!
    第一,作出一等的數學研究,千古留名;第二,為中國數學教育服務,幫助中國成為數學強國。」丘成桐先生說。「迫切的問題,是提高質量。學風要徹底改掉。」他認為,目前和國際優秀大學比較,國內仍然存在較大差距,需要迎頭趕上。丘成桐饒有意味地說,「首先,中國學生素質完全可以比得上哈佛的學生。假如有好的導師和好的風氣,是可以有所作為的。」
  • 數學大師丘成桐:中國的科技至少要倒退20年
    基礎教育不紮實,不可能培養出一流人才 「如果不重視基礎教育,以目前的本科教育模式,國內不可能培養出一流人才。」8月6日,數學大師丘成桐在北京接受記者專訪時,開門見山道出了他的隱憂。 作為目前華人數學界的領袖人物,丘成桐先生不僅在學術上造詣深厚,而且十分關注國內數學人才的培養。
  • 躉實名人小介紹 |數學大師丘成桐
    學風方面,身為數學大師陳省身的高徒,至今丘成桐仍然對恩師的學風讚不絕口,認為那才是做學問者應該遵循的方向。「陳先生做學問也出過錯,海外幾個學者提出來錯誤,也沒有辦法,錯了就承認。」丘成桐介紹說,上世紀30年代,陳省身等人大學畢業到海外求學,學成後毅然全部回國,沒有在海外留下,但是拿來了世界最先進的學問,當時國內許多大學互相交流,學風好得不得了。
  • 國際數學大師評丘成桐:在哈佛,一人就是一個數學系
    現為哈佛大學William Casper Graustein數學講座教授的丘成桐,是當代數學大師,他摘下菲爾茲獎、沃爾夫數學獎、克拉福德獎這三個世界頂級大獎,其中沃爾夫數學獎與菲爾茲獎同被譽為數學界的最高榮譽。  國際數學大師、菲爾茲獎獲得者唐納森稱他是「近四分之一世紀裡最有影響的數學家」。
  • 數學大師丘成桐:「以目前本科教育模式,不可能培養出一流人才」
    數學大師丘成桐曾經發表驚人言論,「以目前的本科教育模式,國內不可能培養出一流人才」。他認為,目前國內的本科教育存在很大問題,比如名教授不帶本科生,卻帶了30個研究生。大學生的基礎水平,尤其是修養和學風在不斷下降。如此觀點,不知各位怎麼看?
  • 政見|國際數學大師丘成桐:人工智慧時代,亟須數學理論突破
    政見|國際數學大師丘成桐:人工智慧時代,亟須數學理論突破深秋的石窟河,碧藍清幽,遠山叢林掩映其中,好似一幅極美畫卷。時隔兩年,國際數學大師、哈佛大學教授丘成桐再次踏上故土,發起卡拉比-丘(梅州蕉嶺)數學大會。日前,在接受南方日報、南方+客戶端專訪時,年過七旬的他分享了自己與祖國、與家鄉蕉嶺的點滴故事,並為中國基礎科學研究的發展和人才培育鼓與呼。
  • 大師講堂活動回顧|跟隨大師丘成桐漫步數學史
    3月13日,國際知名數學家、菲爾茲獎得主、美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丘成桐教授作為「大師講堂」主講嘉賓,為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學子帶來精彩一課。丘教授學識淵博,在講座中旁徵博引,不僅講述了中國數學歷史,穿插了希臘數學發展史,還妙用古代先賢的言論,將一場關於數學的主題演講增添了濃濃的人文氛圍。
  • 菲爾茲獎首位華人得主丘成桐:中國數學,必須強大
    近三十年中國本土數學家的成長,在他看來,大不如陳省身、華羅庚、周煒良等老一輩大師。留學海外的傑出學者,少有願意全面回國的,國內拔尖的人才也都選擇出國,人才的培養和成長不佳,造成數學發展的困境。丘成桐注意到,連原先落後的一些亞洲國家,在大量投入後,數學研究也有了起色,比如2010年,執教於芝加哥大學的越南籍38歲數學家吳寶珠就拿到了菲爾茲獎。
  • 數學王國的凱撒大帝:哈佛大學終身教授丘成桐 | CNCC 2017
    他的父親丘鎮英是哲學教授,來往的客人常常談希臘哲學,談康德,談中國文學,幼小的丘成桐懵懂地聽著,這些知識都對他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但他最喜歡的還是數學。1966年,17歲的丘成桐考入香港中文大學崇基書院數學系,大學三年級時,獲 Stephen Salaff 教授推薦前往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深造,師從一代宗師陳省身。
  • 丘成桐談中國數學研究現狀:很多大學和地方政府在做表面工夫
    丘成桐談中國數學研究現狀:很多大學和地方政府在做表面工夫 科技導報/微信公眾號「數理人文」 2019-08-15 19:29
  • 清華數學學子斬獲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多項大獎
    「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是由丘成桐先生發起,面向中國大陸、香港地區及臺灣地區高校中尚未取得學士學位的本科在校生開展的數學競賽,旨在全面測試大學生的數學知識、修養與能力,促進中國的大學數學教育改革。與此同時,清華大學數學科學系和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也把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作為研究生招生平臺之一,把獲獎選手作為重點招收對象,這些獲獎學生在數學中心組織的推免研究生考試中也同樣表現優異,最終被數學中心錄取。另有一批學生獲得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等國內名校的攻讀研究生資格。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在丘成桐教授和國內外知名數學家的大力支持下,已經日益發展成為一個具有良好社會影響力的賽事活動。
  • 丘成桐:沒有強大的數學基礎就沒有良好的科技
    最近幾年,中國不少的高科技工業受到國外打壓,在一些領域已經面臨「危急存亡之秋」了。在這個時刻,我們必須嚴肅地面對事實,解決問題。首先,我們需要了解近代西方科學的歷史。西方科技的發展,源遠流長,千百年來,薪火相傳,大師輩出。人才薈萃於歐美數十間大學和研究所之間,相互交流,創意標奇,屢屢改變科學發展的航道,豐富了科技對於人類社會的應用。
  • 丘成桐:關於數學教育的意見
    從不同的文化或教育系統來看數學教育,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中國有許多家長太過擔心孩子因為不懂做題目而考不好試、進不了最好的中學或大學。另一方面,現在有很多教育家(包括在美國的數學教育工作者),堅持學生做算術題時,非要答對每一步運算、都懂得推理不可,且極力反對孩子們背乘法表。坦白說,我浸淫數學 50 多年了,在數學研究有突破的時候,還是會用到別人的成果。
  • 華裔數學家丘成桐:從娃娃抓起,培養頂尖數學家!
    如果成功入圍,國內學生無需參加高考即可被清華大學錄取。值得一提的是,特別優秀的初三學生,也能申請。著名數學家丘成桐認為,數學是一門「早熟」的學科。他說,具有上進心又有好奇心的幼童,在良好的環境中由數學大師教導,會很快成長。小孩子沒有墨守成規、先入為主的觀念,沒有雜念、顧慮,會更加勇於探索。
  • 清華學生獲多項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金獎
    獲團體賽金獎的清華團隊與丘成桐教授(右一)合影  清華大學共有5名學生分別獲得9項個人獎項,包括2項金獎、1項銀獎和6項銅獎。來自清華大學的2個團隊分別獲得團體賽金獎和銅獎。,旨在全面測試大學生的數學知識、修養與能力,促進中國的大學數學教育改革。
  • 丘成桐:享受數學之美
    榮獲「菲爾茲獎」(被稱為世界數學領域諾貝爾獎)的華人數學大師丘成桐先生,約請光明日報記者進行獨家專訪。丘先生北京時間12日凌晨4點從羅馬乘飛機,中午12:30到達首都機場,下午2:00在中科院數學所舉行講座,晚上8:00飛往香港。在京時間不足半天,記者採訪只能在首都機場路通往中科院數學所的45分鐘行車途中。
  • 丘成桐怒斥2020丘賽清華排名:一流大學的數學人才該怎麼培養?
    機器之心報導機器之心編輯部面對清華在第十一屆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中的成績,丘成桐又一次「憤怒」了,這些話似乎呼應了他之前公開表達過的隱憂:「如果不重視基礎教育,以目前的本科教育模式,國內不可能培養出一流人才。」
  • 國際數學大師丘成桐院士到湖南第一師範學院講學
    丘成桐1949年出生於廣東汕頭。1982年獲得素有數學諾貝爾獎之稱的菲爾茲獎,2010年獲得沃爾夫數學獎,2018年獲得馬塞爾·格羅斯曼獎。1979年後,丘成桐把主要精力轉向振興祖國數學事業上,先後創建了香港中文大學數學所、中科院晨興數學中心、浙江大學數學中心和清華大學數學中心,並親自擔任這些研究機構的負責人。他是當今世界公認的最著名的國際數學大師之一。
  • 「數學皇帝」丘成桐:數學成績好的孩子,多半有這3個特徵
    丘成桐作為我國著名數學家,他的成就可以說是享譽世界,22歲時便在美國的加州伯克利分校獲得了博士學位;26歲時成為了史丹福大學的終身教授;27歲一舉突破世界級數學難題「卡拉比」猜想,讓世人知道了中國並不是一個數學沒落的國家;甚至數學大師辛格,都曾說過:「丘成桐一個人就是哈佛的一個數學系」,由此可見丘成桐的實力有多麼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