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慈悲秀才
人啊,都會老,而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老了以後,會有福氣。所謂的福氣,或許在大家的理解裡,便是人老後,衣祿不愁,前後有人孝敬,老伴兒陪著終老。其實不然,這些當然是福氣,但福氣,也可以是孤獨中自樂。
福氣沒有準確的定義,每個人都是可以有福氣的,比方說:不怨不念之人,可以有福;孤獨自樂的人,也可以有福。
每一個人從來到這個世界開始,便註定了要經歷人生的各種磨難,在磨難中,我們漸漸變得沉默,漸漸的變成孤獨。那不是一個人的孤獨,而是有朋友,卻是保持心靈上的孤獨,不在意世俗的眼光,自娛自樂,如此甚好。
曾經一位過來人提醒我說:真正有福的人,往往落魄中都有這兩種習慣,一開始我不信,但步入中年後,我才漸漸的發現了其中的含義。此生,我們註定要一個人走到天黑,然後再從天黑走到天明,看似孤獨,其實是種看淡,懂得人自然懂。
第一:落魄時,心變得「孤獨」起來
步入中年後,也許我們家貧落魄,也許我們窮困失意。每個人都在掙扎著,伺機尋找機會。但這個過程是痛苦的,我相信,經歷過落魄的人,才能明白那種無言的痛。曾經,年少輕狂,身旁朋友一大堆,可當一個人落魄後,該散的也散開了,只剩下自己一個人在無助的吶喊,卻又無可奈何。
這一點我算是深有體會,曾經鎮上的一位有錢人家,落魄前,受到村裡敬仰,個個登門拜訪求教做生意的方法,他也仔細的談起經驗,給人的感覺便是,似乎每一個人都把他當作了親人來對待。
2013年,他落魄了,虧得血本無歸,他原以為會得到別人的救助,但其實沒有,個個都在想著法兒躲開他,生怕被拖累。他一開始難受得差點準備了斷自己,我也為他感到無奈,可沒過多久,他卻又好似變了一個人。
在鎮上總是獨來獨往,顯得很孤獨。是的,他的背影看上去確實孤獨。但我總能無意間看見他的笑容,那時我還納悶,為何一個人落魄了,還能如此開心的笑出來。
直到有一天我去拜訪,他才告訴我:其實他並不孤獨,他很快樂。我問他為何?他說,人啊,總要一個人走到最後,沒有人會真正幫你,我們能做的,便是忘掉過去,在「孤獨」中重新開始,這世上總有那麼一些路,需要自己一個走完,既然如此,看淡點,人就幸福起來了。
果不其然,時隔多年後,他確實東山再起了。我永遠無法忘記他那落魄時的「笑容」,孤獨中自娛自樂,他不需要任何人,他有自己,就夠了。所以,所謂福氣,只是看自己如何去想罷了。
心態好的人,即使天塌下來,他依然笑著面對。心態不好的人,即使家財萬貫,他也憂愁度日。是啊,人生就是如此,且行且珍惜啊!
第二:落魄時,依然不忘「初心」
你有沒有那麼一刻,在心底反問過自己:我為何要如此努力?曾經我也有過,但我給出的答案便是,我的努力,只是為了能讓家人過得更好,我們抱著這個「初心」,在落魄中掙扎,即使遍體鱗傷,也從未放棄。
因為,我們不能倒,身後還有家人,我們倒了以後,他們該何去何從?我們又怎麼能忍心看著家人跟著自己受苦,所以每個人都寧願自己多吃苦,也要家人享到福。有時候,我們所謂的福氣,其實就是家人在我們的努力下,變得幸福起來。
其實,那也是一種福。正如前面提到的那位人家,確實,他落魄以後,從未放棄過初心,當他被人瞧不起時,他想的是如何奮鬥起來,讓自己的糟糠之妻能抬得起頭,他不希望連累妻子,所以他在努力,他在堅持,但事實證明,家人的動力,無比強大。最後,他依然成功了。
當然,他能成功,我相信你,也能從落魄中站起來,別放棄自己。哪怕所有人都離開了我們,我們也要在「孤獨」中振作,沒有開心,我們就製造開心,沒有過不去的坎,只有放不下的心,加油!
朋友們,你們曾經落魄過嗎?落魄過的人都來報導吧,讓我們一起做個堅強的人,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