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潔的月亮掛在空中,自古以來就給我們人類無限的遐想。嫦娥、玉兔等美好的東西都被安放在月球。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可以觀測甚至登上月球表面才知道月球是如此的荒涼,其實月球就是地球的一顆忠實的衛星,她默默地守護在地球的旁邊,已有幾億年的時間。然而最近科學研究發現,月球卻在逐步離地球而去。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根據觀測數據,月球到地球的距離約為36.2萬到40.3萬公裡左右,我們一般取平均值,認為地月的距離為38萬公裡。因為月球環繞地球運行的軌跡並不是一個正圓,所以上下會有一些偏差。但是現在研究表明,每年月球都會遠離地球3.8cm,這個距離有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每年遞增。因為距離越遠之後,地球對月球的引力越小,她便更傾向於掙脫地球的束縛。
或許很多人都覺得無法接受,地球和月球已經是這麼多年的朋友了,現在竟然要離地球去嗎?其實研究發現每年遠離地球3.8cm的月球,並不是從今年才開始出現這種情況的,而是在很早之前就有這種情況。每年3.8cm雖然是一個很小的數字,但是日積月累,幾百萬年甚至幾千萬年的時間算下來這也是一個很大的距離了。或許到幾萬年之後,我們人類後代看到的月球會比現在小很多,甚至一些經典的天文學現象(比如月偏食,月全食等)也會消失。而且月球遠離地球之後,對地球的氣候也會產生較大的影響,地球每年將會承受更多隕石的攻擊,此前的月球作為我們忠實的夥伴,每年都會為我們地球抵擋很多隕石的撞擊。
那麼為什麼月球會離地球的距離越來越遠?科學上一般認為是因為潮汐力的作用。由於地球的潮汐將對給月球做功,把他推升到了一個更高的軌道。因為地球的密度是不一致的,有的地方密度大,有的地方密度小,有的地方覆蓋著海水,有的地方覆蓋著巖石。正是由於這些密度的差異,引起了潮水的潮漲潮落。同時,地球自轉的周期和月球公轉的周期會有一點偏差,這就引起地球上的海水會受到一定的撕扯力量,海水向前變形,對月球也會產生一個向前變形的拉力。
看到這裡我們不難推測終有一天,月球將會完全突破地球的束縛,飛向其他更遙遠的地方。未來我們可能看到的月球只是一顆星星般的大小,或者更小,或者肉眼根本無法觀測到。但是無論如何,那都是幾百萬年甚至幾億年之後的事情了,那個時候地球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況相信我們每個人都無法去預測。到時候科技的發達應該很容易地去人造一些衛星,甚至捕捉其他的一些天體過來給地球做衛星。
另外,有科學家研究表明,在地球剛剛形成的時候,月球圍繞地球公轉的周期其實只有七天,也就是說當時的月球離地球的距離是非常的近。如果在那個時候在地球上看月球的話,她一定是非常的碩大皎潔,美輪美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