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屆國際中學生地理奧林匹克競賽在京開幕

2020-12-06 網易財經

(原標題:第13屆國際中學生地理奧林匹克競賽在京開幕)

8月16日晚,第13屆國際中學生地理奧林匹克競賽在北京市第八十中學大禮堂拉開帷幕。來自45個國家和地區的174名參賽學生和88名帶隊老師參加本屆奧賽,另有來自加拿大和吉爾吉斯斯坦的4名觀察員參加競賽活動。

大賽開幕式由本屆國際地理奧林匹克競賽組委會聯合主席、北京師範大學地理學與遙感科學學院蔚東英主持,第33屆國際地理大會組織委員會主席、國務院參事、中國地理學會前理事長、科技部原副部長劉燕華,國際地理聯合會地理奧林匹克競賽委員會聯合主席Kathryn Berg,北京師範大學常務副校長史培軍,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副主任李奕出席開幕式並先後致辭。國際地理聯合會地理奧林匹克競賽委員會聯合主席Alexander Chalmers,中國地理學會副理事長張國友,本屆國際地理奧林匹克競賽組委會聯合主席、北京師範大學地理學與遙感科學學院王民,人民教育出版社總編輯韋志榕,教育部考試中心張亞南等領導和嘉賓出席了開幕式。

劉燕華在致辭中強調了地理學在變化迅速的當代社會中發揮重要作用,認為地理對社會和自然的可持續發展有著不容小覷的貢獻,並指出年輕人是社會的未來,可持續意識應從小培養。

國際地理聯合會地理奧林匹克競賽委員會主席Kathryn Berg在對本屆地理奧賽中國組織者和志願者們表達感謝的同時,也對各國參賽隊員提出了希冀,希望他們在這次難得的機會中多與其他文化交流,收穫參賽經歷的同時獲得友誼和更多的相互了解,這也正是國際地理奧賽舉辦的宗旨和期待。

史培軍代表北京師範大學歡迎參賽者,並在致辭中指出,學好地理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了解人地關係和建設我們的家園,解決現在和未來社會中出現的各種經濟、社會、環境和文化問題,史校長讚揚了本屆地理奧賽和即將召開的國際地理大會的重要意義,並且表示,地理和生活實際密切聯繫,年輕人應該留心觀察生活中的地理現象和可能遇到的地理問題,並把這種地理意識與今後自身的生活結合起來。

李奕在講話中強調地理學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對培養人的綜合思維能力和全面分析問題能力有重要的意義。北京一向重視地理教育,北京的630所中學,50萬在校學生都在接受地理教育,地理教育是培養合格公民所必需。作為曾經的地理老師,李主任向指導老師們表示了感謝,祝賀參賽選手獲得佳績。

開幕式上,蔚東英對各參賽隊伍一一進行介紹,穿插北京市第八十中學表演團的獻上的琵琶獨奏《霸王卸甲》、古典歌舞《絲路飛天夢》、民族歌舞《最炫民族風》、現代歌舞《青春》、民樂《將軍令》、大提琴和二胡合奏《菊花臺》等中國傳統與現代文化元素相結合的精彩節目,帶領國內外友人領略中華文化、感受青春氣息,引起陣陣掌聲。

開幕式結束,第13屆國際中學生地理奧林匹克競賽正式啟動。國際地理奧林匹克競賽包括筆試部分、多媒體測驗和野外實地考察三部分,競賽內容集中在12個主題和三個技能,12個主題是:氣候與氣候變化、災害與災害管理、資源與資源管理、環境地理與可持續發展、地貌、景觀和土地利用、農業地理和糧食問題、人口與人口變化、經濟地理與全球化、發展地理與空間不平衡、城市地理、城市更新與城市規劃、旅遊和旅遊管理、文化地理與區域認同。三個要求的技能有:地圖技能(讀、分析、解釋和畫地圖的能力)、探究和問題解決的技能、描述判斷技能(讀、分析、解釋圖像、照片、統計資料和圖表的技能)。

據悉,國際中學生地理奧林匹克競賽於1996年首次舉辦,由國際地理聯合會地理教育委員會(IGU-CGE)與國際地理聯合會國際地理教育奧林匹克委員會合作舉辦,競賽旨在激發中學生對地理和環境研究的興趣,促進中學生之間在地理知識、技能和興趣上的提升,增進不同國家地區之間中學生的交流與溝通。每個參賽隊由4位學生和2位領隊老師組成,參賽學生都是從各自國家地理競賽的優勝者中選出。中國隊的參賽學生是從參加第七屆全國中學生地理奧林匹克競賽的81 支參賽隊共計357位高中生金牌獲得者中選撥出來的(中國奧賽網:www.igeocn.com)。

從2013年起,奧賽由原來的每兩年舉辦一屆改為每一年均舉辦競賽,參賽的隊伍和人數也不斷增加,從第一屆只有5個國家,到2016年已發展為45個國家和地區派代表隊參加,該競賽在各國地理界的影響越來越大。目前本屆是參賽國家最多的一次。

此次國際地理奧賽由中國地理學會和北京師範大學主辦,北京北京八十中學、中國地圖出版社、廣州天成教育諮詢有限公司和北京地科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協辦,並得到教育部和中國科協的大力支持。競賽期間,參賽隊伍還將參觀故宮、頤和園、長城等,參與豐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動。競賽的金牌頒獎儀式將於8月22日上午在第33屆國際地理大會開幕式舉行。

(原標題:第13屆國際中學生地理奧林匹克競賽在京開幕)

本文來源:中國網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第29屆全國中學生生物學奧林匹克競賽在渝中區舉行
    本報訊 (記者 劉 侃)10月5日,被譽為中學生生物學競賽「全運會」的第29屆全國中學生生物學奧林匹克競賽在巴蜀中學開幕,來自全國30個代表隊的240名生物學選手參賽,在競賽中一展風採。
  • 中國隊喜獲第十三屆國際地球科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
    在第十三屆國際地球科學奧林匹克競賽(International Earth Science Olympiad, IESO)中,來自江蘇連雲港市贛榆高級中學的蘇晗代表中國代表隊獲得金牌!   第十三屆國際地球科學奧林匹克競賽於8月26日在韓國大邱隆重開幕。此次競賽共有41個國家和地區出席,參賽國家包括中國、美國、義大利、法國、俄羅斯、日本和韓國等,共有181位選手參賽。
  • 湖南師大附中學子勇奪第51屆國際中學生物理奧林匹克競賽金牌!
    喜報12月15日晚,從北京大學傳來喜訊:在第51屆國際中學生物理奧林匹克競賽中,湖南師大附中李世昌同學經頑強拼搏,以世界第三名的優異成績勇奪金牌!特向全校師生報喜!向李世昌同學和主教練蔡任湘老師、助理教練袁江濤老師、實驗教練楊一鳴老師、班主任朱昌明老師以及2020屆高三年級組、物理教研組表示熱烈祝賀!向辛勤培育李世昌同學成長的各位科任教師表示衷心感謝!至此,湖南師大附中學生在國際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中共獲得金牌33枚、銀牌10枚、亞洲金牌11枚,國際金牌數和獎牌數均位列全國第一!
  • 第32屆國際生物奧林匹克競賽中國代表隊名單公布:國集前4名!
    2020年12月2日,全國中學生生物學競賽委員會公布了關於參加第32屆國際生物奧林匹克競賽中國代表第隊員組成的通知,由於疫情的原因,全國中學生生物學競賽委員會經表決決定,2021年不再舉辦國家隊集訓選拔(冬令營)。由第二十九屆全國中學生競賽成績前4名選手組成國家隊參加第32屆國際生物奧林匹克競賽。
  • 第51屆國際化學奧林匹克競賽中國代表隊獲得三金一銀
    2019年7月29日,第51屆國際化學奧林匹克競賽(International Chemistry Olympiad,2019ICHo)在法國巴黎落下帷幕。2019國際化學奧林匹克競賽有來自全球80個國家及地區的320名選手參賽,共設金牌37枚、銀牌64枚和銅牌85枚。今年夏天巴黎出現了罕見的高溫天氣,中國代表教練員和選手冒著酷暑,在沒有空調的教室裡連續作戰,翻譯試題和考試均汗如雨下。經過五小時的實驗考試和五小時的理論考試,中國選手憑藉頑強的鬥志,紮實的理論功底,細緻的實驗操作,取得了出色的成績。
  • 三大國際中學生奧林匹克賽事落幕 15名"國手"全部保送北京大學
    第58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全體參賽選手國際數學奧林匹克(International Mathematical Olympiad,簡稱IMO)是世界上規模和影響最大的中學生數學學科競賽活動,每年吸引數百名來自不同國家的高中生參加
  • 山西省實驗中學第34屆全國中學生化學奧林匹克競賽獲九個省一等獎
    在剛剛結束的第34屆全國中學生化學奧林匹克競賽中,山西省實驗中學取得了驕人的成績。王念修、劉明昊、劉政東、劉正磊、肖陽、張翰初、範睿朗、趙錦坤、孫時健九名同學獲得省級一等獎。其中劉明昊、王念修、劉政東同學以優異成績入選山西省代表隊。
  • 三大國際中學生奧林匹克賽事落幕,15名「國手」全部保送北京大學
    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全體參賽選手  國際數學奧林匹克(International Mathematical Olympiad,簡稱IMO)是世界上規模和影響最大的中學生數學學科競賽活動,每年吸引數百名來自不同國家的高中生參加,該賽事由著名數學家羅馬尼亞羅曼(Roman)教授發起,已經成功舉辦了58屆。
  • 2019北京市第32屆高中力學競賽工作通知
    北京市高中力學競賽是經市教委批准,在市科協領導下,由北京物理學會北京市中學生物理競賽委員會主辦,學生自願參加的物理學科課外活動。  競賽活動的目的是激發中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為學有餘力的學生提供發展空間,為學有所長的學生提供施展才華的機會。
  • 第60屆IMO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試題及競賽簡介
    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是國際青少年數學大賽,在世界上影響非常之大。國際奧林匹克競賽的目的是:發現鼓勵世界上具有數學天分的青少年,為各國進行科學教育交流創造條件,增進各國師生間的友好關係。這一競賽1959年由東歐國家發起,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資助;第一屆競賽由羅馬尼亞主辦,1959年7月22日至30日在布加勒斯特舉行,保加利亞、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蘭、羅馬尼亞和蘇聯共7個國家參加競賽。
  • 第36屆中國數學奧林匹克(決賽)第一天試題公布!
    2020年第36屆奧林匹克數學決賽於11月22日報到,在湖南省長郡中學正式開啟。1985年,由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復旦大學和中國科技大學四所大學倡議,中國數學會決定,自1986年起每年一月份(第29屆起改為每年12月舉行)舉行全國中學生數學冬令營,後又改名為中國數學奧林匹克(Chinese Mathematical Olympiad,簡稱CMO)。
  • ...的中國代表隊在第十一屆國際地球科學奧林匹克競賽中喜獲三金一銀
    2017/09/03 信息來源: 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 在剛剛結束的第十一屆國際地球科學奧林匹克競賽(International
  • 第36屆全國中學生數學奧林匹克閉幕!甘肅省隊6人喜獲1銀5銅
    在11月28日在湖南長沙閉幕的2020年中國數學奧林匹克暨第36屆全國中學生數學冬令營上,甘肅隊6人共獲得1銀5銅的成績。其中,蘭州一中高三萃英班的趙陽同學獲得銀牌,西北師大附中的黃澤方、王曹勵文,蘭州一中的陳嘉、曾彥喆、應璐遙5名同學獲得銅牌。
  • 香港5名中學生在國際物理奧林匹克競賽上獲獎
    中新網7月31日電 據《香港商報》報導,5名中學生日前代表香港參加「第49屆國際物理奧林匹克」,共奪得1面金牌、3面銀牌和1面銅牌。香港署理教育局局長蔡若蓮30日祝賀香港隊在賽事中表現出色。國際物理奧林匹克旨在推廣物理學教育,加強世界各地科學家和教育界人士的聯繫和合作,並培育和激勵在物理學方面具優越潛質的青少年。今年的賽事於7月21日至29日在葡萄牙裡斯本舉行,共有來自86個國家或地區約400名學生參加。
  • 全國中學生奧林匹克競賽包九中五大學科競賽實現「大滿貫」
    全國中學生奧林匹克競賽包括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和信息學五大學科。近日,2020年全國中學生各項競賽成績陸續揭曉,包頭市第九中學2021屆高三學子表現優異,在五大學科競賽中均有學生獲得了一等獎,實現了五大學科競賽的大滿貫。
  • 2019年國際奧林匹克競賽,中國隊「數理化」怒砍三金
    到了如今,家長不單單局限於學校裡面所學的數理化書本知識,更是將孩子送到各種競賽班,拓寬孩子自己的思維方式。每年我國都會選派出精英中的精英去參加國家奧林匹克「數理化」競賽,與世界各地的選手同臺競技。 7月30日又傳來捷報,國際化學奧林匹克競賽,參賽的4名選手斬獲三金一銀,奪得世界第一。 2019年的國際奧林匹克「數理化」競賽,這代表著世界最高水平的競賽,中國少年們毫不遜色,團體項目包攬第一名! 國際物理奧林匹克競賽,一共有5名參賽選手和2名領隊。
  • 中國選手包攬2020年國際物理奧林匹克競賽前五名
    中國選手包攬2020年國際物理奧林匹克競賽前五名 2020-12-18 19: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第42屆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亞洲區域賽(青島)舉行
    中青在線訊(通訊員王大勇 張明坤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邢婷)11月4日至5日,第42屆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亞洲區域賽(青島)在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體育館舉行。據該隊隊長陳靖邦介紹,他們雖然今年是第一次參加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但和諧的隊員關係緩解了他們的緊張。
  • 第29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決賽全程報導
    在第29屆全國物理競賽中,47位隊員獲全國決賽一等獎(CPHO金牌),94位隊員獲全國決賽二等獎(CPHO銀牌),139位隊員獲全國決賽三等獎(CPHO銅牌),讓我們一起為他們加油。以下是第29屆物理競賽賽前賽後的全程報導,歡迎繼續支持關注中學生競賽網。
  • 第44屆國際物理競賽(IPHO)金牌得主王思真談競賽
    ;   2013年,榮獲全國奧林匹克物理競賽金牌;   2013年,榮獲國際奧林匹克物理競賽金牌。集訓隊在南開大學進行了為期一個半月的考前培訓,進入國家集訓隊的59人中,最後要選拔出5個人參加國際奧林比賽,選拔8個人參加亞洲奧林匹克競賽。在集訓隊裡,講的內容都比較新,其中包含物理中的四大力學、量子光學等內容,相對比較難,最後的考試也著重考查學生接受新知識和短期學習能力。其實,這裡的每一位同學都想成為13個名額中的一員,為此鬥志昂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