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30年前,三哥的軟體外包服務業就已經開始嶄露頭角。到後來甚至發展成為該國出口創匯的第一大項目。每年的該項目獲得的對外貿易順差都有幾百億美元,而三哥的整體國際收支平衡基本是常年弱順差。因為三哥到目前石油資源匱乏,原油90%以上需要常年進口;成為外匯消耗的第一大項。而其外匯消耗的第二大項很少有人能想得到。居然是黃金進口!對,你沒看錯,就是黃金進口。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認為三哥全民似乎對黃金都有一種特殊的偏愛。即使是窮得全身只有一塊破布、一個破碗加一根木棒的乞討者,也有極大的概率,身上有一兩個耳環之類的純金飾品,這基本就是這些乞討者一輩子全部的家當了。至於普通的人家和富裕家庭,常年的黃金消耗量更是驚人。一場婚禮就可能需要準備成公斤的黃金。因此三哥國內的人均黃金消費量,
高達幾十克,而亞洲其他比三哥人均富裕十倍以上的地區,人均黃金消費量也沒有三哥人均的一半。這就和其財富水平相當的不成比例。三哥本國的黃金產量有限,每年進口原油和消費黃金就是消耗外匯儲備的2個最大項目。消費原油越來越多,起碼還可以帶動經濟的整體發展;但是消費黃金過多,等於是把原始資本金大量的固定成了不會生利息的實物。對經濟的循環發展並不是多麼有利。從這一點上來說,如果沒有軟體外包這樁國際大生意,三哥經濟狀況還要遠遠不如現在。三哥軟體外包的先天優勢,主要是其英語基礎教育比較廣泛,更容易和分包的西方大公司在基礎語言上有比較密切的銜接。在普通民用軟體方面,三哥全球接單早就好多年,價格也是出奇的便宜。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產業鏈。現在西方主要民用軟體,基本都是三哥碼農們的作品。
儘管W10及以後這些三哥為主,編寫的軟體版本被全球吐槽越來越不好用。但是畢竟沒出過太大的問題。那麼為何三哥碼農們捉刀的飛控軟體,就讓全球到了聞風喪膽的程度了呢?根源就在於飛控軟體是對可靠度要求極高的特殊軟體,一個小錯誤就是幾百條人命!需要大量高水平的程式設計師來做,編寫飛控軟體更需要大量的實際經驗和編程雙功底,這也意味著這些專業人員的人力成本很高。能寫專業飛控軟體的工程師,在任何國家和大公司都是搶手人才。飛控軟體的核心,就在於對航空控制律的掌握。那麼什麼是控制率?專業說起來非常的複雜。最簡單的解釋,就是飛機的飛行姿態,周邊空氣數據,導航數據,作為反饋,用飛行員輸入或者導航路線作為參考,通過一些複雜或者簡單的誤差計算,最終輸出飛機pitch,roll 和yaw三軸翼面和發動機的控制命令。另外複雜一點的系統還會提供其他輔助翼面的控制,例如減速板,水平安定面等等。本質就是運行在高安全性計算機上的算法。
對某種飛機控制率的算法的積累,絕非一朝一夕,需要至少試飛是幾千甚至幾萬個飛行時間來積累。這些數據,對任何一家大的飛機生產設計單位都是給成噸的金子都不換的絕密資料庫。而所有高端戰機和民航機的飛控軟體的編寫過程的前提和基礎,就是原始的控制率數據。如果外包給出了名的看一眼就那個懷啥的隊伍來寫飛控軟體,那麼控制率也自然保不住秘密了。給未來50年內也不會自己搞大飛機的三哥碼農和技校生來寫自然最放心。但是這些技校生又懂得什麼叫控制率?最終寫出天書一樣的飛控軟體,導致草菅人命的結果也就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