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武大與華中科技大學畢業生可申請赴臺讀研
2012年臺灣高校研究生報名工作日前啟動。湖北省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畢業生,可申請赴臺灣讀研。這意味著武漢學生有望赴臺灣地區讀研。 臺灣高校研究生報名對學生戶籍和畢業院校都有限制條件,戶籍必須是北京、上海等六省市,本科畢業學校必須是北大、清華、武大、華科等41所大陸高校。
-
湖南2所高校學生可到臺灣讀研
今年研招比往年熱鬧,香港、臺灣高校加入優秀本科畢業生「掐尖大戰」。同時,民辦高校首次參與碩士研究生招生,讓正在緊張備考的考生有了更多選擇。 赴臺讀研須過名校戶籍兩道坎 今年,臺灣高校首次獲準在大陸招收碩士研究生。大陸考生報考臺灣高校研究生要求申請年齡在40歲以下。臺灣認可的大陸地區高校共41所,均是全國知名院校,多是「211」或「985」高校。
-
臺高校向大陸生開放碩士、博士、專升本等申請
本月中旬,2014年臺灣地區高校招收大陸研究生、專升本招生簡章正式發布。南都記者從臺灣「大學校、院招收大陸地區學生聯合招生委員會」(以下簡稱陸招會)獲悉,今年共有100多所臺灣地區高校的研究所對大陸學生開放申請,包括廣東省在內的八個省市學生都有申請資格,計劃招生人數創歷年之最。
-
教育部:臺灣高中生可憑學測分科成績申請大陸高校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為進一步便利臺灣高中畢業生來大陸接受高等教育,為臺灣學生來大陸學習創造更多機會,教育部近日調整臺灣高中畢業生憑臺灣地區大學入學考試學科能力測試(簡稱學測)成績申請大陸高校的標準。
-
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百問
被確定為預徵對象的高校應屆畢業生,回入學前戶籍所在地應徵的,將戶口遷回入學前戶籍所在地,檔案轉到入學前戶籍所在地人才交流中心存放。在學校所在地應徵的,可將戶籍和檔案暫時保留在學校。高校應屆畢業生批准入伍後,其戶口檔案予以註銷,檔案放入新兵檔案。63. 高校應屆畢業生退役後戶檔遷移有何優惠政策?
-
申請新加坡留學讀研,擇校有驚喜!
· 複試方式由招生單位根據學科特點和專業要求,在確保公平和可操作的前提下自主確定,可採取現場複試、網絡遠程複試、異地現場複試以及委託其他高校複試等。· 招生單位如採取遠程複試方式,應使用統一的軟體平臺。· 「全國碩士生招生調劑服務系統」將於5月20日左右開通。
-
高校畢業生就業政策百問(新版)
按照《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國發〔2011〕16號)規定,對各類企業招用非本地戶籍的普通高校專科以上畢業生,各地城市應取消落戶限制(直轄市按各自有關規定執行)。 6.流動人員人事檔案如何保管?
-
南科大「長子」集中畢業 多數申請去國外名校讀研
1月9日,南科大舉行2015屆本科生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首屆教改實驗班約30名學生被授予學士學位(此前,已有兩名學生申請提前畢業,並被國外名校錄取)。有南科大教授透露,此次畢業的學生絕大多數都選擇申請去國外名校讀研。另外還有5名學生申請延遲畢業。
-
赴港留學讀研升溫 畢業生就業困窘(圖)
一心想做學問的他申請了北京、上海等地多所高校的教職,最近剛剛落實了工作:到中山大學博雅學院做博士後。這個結果讓徐思哲比較滿意,「一邊給學生上課一邊做研究,一年後就可以取得正式教職了。」2010年考研報名,不久後就將啟動。眼下,有意去香港讀研或者讀博的學生,正忙於備戰英文考試,準備申請材料。
-
臺灣首次招收陸生 為何41所高校「顆粒無收」?
臺灣首次招收陸生 為何41所高校「顆粒無收」?,653個名額只招到了248名學生,80所學校中的41所「顆粒無收」。島內輿論說,這樣的結果其實早可預見,說明當年把「三限六不」歧視性規定加諸陸生的政策制定者太短視。 規定太苛刻 6月8日公布的招收大陸研究生、博士生結果顯示,核定招生名額653名,缺額高達405名。 臺灣教育界普遍認為,對陸生限制過於苛刻是招生不足的最大原因。
-
三亞戶籍少數民族「雙一流」高校生可申請獎勵
目前,三亞市少數民族考生獎勵申請工作已開始。01三亞市戶籍的三類少數民族學生可申請獎勵1.2020年在海南省參加全國普通高考統一招生中被「雙一流」建設高校錄取的本市少數民族學生。2.2019年在海南省參加全國普通高考考入「雙一流」建設高校民族預科班,完成預科學習計劃,並在2020年被「雙一流」建設高校正式錄取的少數民族學生。3.攻讀全日制研究生畢業的黎族、苗族(海南籍貫)、回族(海南籍貫)的碩士生和博士生(不含在職研究生)。
-
臺灣輔仁大學簡介及入學申請條件
入學申請條件 ※本科生報名資格 現於大陸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及廣東六省市設有戶籍之大陸地區人民,參加當年該六省市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以下簡稱高考)取得成績,且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始具備報考學士班資格: (一)持大陸地區高級中等教育學校畢業證(明)書者。
-
在研究所讀研不如在高校讀研好?中大學姐告訴你
許多同學在選填學校的時候發現,自己能選擇的範圍不僅是各個省市的高校,還包括像中國科學院這樣的研究所。研究所相比於高校來說,數量少且很容易被考生們忽略,實則有很多研究所的綜合實力並不亞於雙一流高校。選擇在高校讀研還是在研究所讀研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方向,那麼,在高校讀研和在研究所讀研,哪一種更好呢?
-
大陸又對臺灣放「狠招」 放寬臺生申請大陸高校標準
據環球時報7月6日報導,大陸方面日前宣布放寬臺灣學生申請大陸高校的標準,引發島內擔憂。有臺灣高校的校長稱,大陸這波放寬會搶走臺灣一些中等程度學生,對臺灣中段大學招生造成重大衝擊。,自2017年10月1日起,放寬臺灣高中畢業生憑「學測成績」申請大陸大學標準,「均標」以上就可申請,「等於把臺灣一半學生都掃光」。
-
武漢理工大學2020年依據學測成績招收臺灣地區高中畢業生簡章
武漢理工大學2020年依據學測成績招收臺灣地區高中畢業生簡章 根據教育部關於普通高等學校依據臺灣地區大學入學考試學科能力測驗(以下簡稱「學測」)成績招收臺灣高中畢業生的有關規定,2020年我校決定將繼續依據學測成績,招收臺灣地區高中畢業生。
-
京滬遼八省 被臺灣高校錄取不再參加大陸錄取
2013年臺灣高等學校將在北京、上海、遼寧等八省(市)招收自費生 (記者 嶽巍)凡被臺灣高等學校錄取並經本人確認就讀的考生,不再參加大陸高校統一錄取,省招考辦不得再向大陸其他高校投放已被錄取的考生檔案。
-
科研院讀研和高校讀研有啥區別?「含金量」不同,不用籤約是關鍵
文/明明說教育 考研已經成為了多數高校畢業生的重點選擇方向,它不僅可以幫助銅須門鱷提升學歷,同時也是提升社會競爭力的象徵,不過若想成功考研,同學們必須要做出充分的努力,畢竟考研人數逐年增多,想要成功上岸也並不容易。
-
為什麼有人寧願去科研院所讀研,也不去高校讀研?答案很現實
讀研成為了當今大學生畢業後的潮流選擇,除了有機會保研的那些同學,大部分同學走上了考研的道路。但在考研路上,很多人的眼裡只有高校,只有985和211,而忽略了另一支神秘軍團,就是科研院所。因為不了解,所以不敢選擇,進而錯失了考研上岸的機會。
-
非滬籍持120積分可申請轉學
特別需要重視的是本次浦東區、普陀區和虹口區的通知中開放了對非滬籍子女可轉學入讀高中高校的閘口。在此之前要入讀上海高中必須參加上海中考,現在只要符合條件,沒有參加上海中考也可以報名轉學上海高中高校!因此有打算為子女辦理轉學的家長可以重點關注報名要求和受理時間! 在上海想要轉學究竟需要怎麼操作呢?
-
中國海洋大學2020年招收臺灣高中畢業生簡章
中國海洋大學2020年招收臺灣高中畢業生簡章 一、學校簡介 中國海洋大學(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是一所海洋和水產學科特色顯著、學科門類齊全的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是國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的高校,是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