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院讀研和高校讀研有啥區別?「含金量」不同,不用籤約是關鍵

2020-11-28 騰訊網

文/明明說教育

考研已經成為了多數高校畢業生的重點選擇方向,它不僅可以幫助銅須門鱷提升學歷,同時也是提升社會競爭力的象徵,不過若想成功考研,同學們必須要做出充分的努力,畢竟考研人數逐年增多,想要成功上岸也並不容易。

其實考研也會分為不同的方式進行考研,只不過很多同學都會將自己局限在高校考研,也就是說選擇考一些像985或211這樣的高校,但是卻不知道考研還可以選擇的另一個方向,那就是科研院讀研。

什麼是科研院讀研?

科研院讀研主要指的是在同學們決定報名報考的額時候,會對學校及科研院進行選擇,只不過多數人都選擇了其中的一所高校,那麼還有另一種選擇就是科研院,如果同學們成功通過考試,便是科研院讀研。

科研院讀研和高校讀研的區別?

區別一:師資力量不同

首先科研院和高校的師資力量是不同的,相對來說在科研院讀研能夠接受到更好的教育,因為科研院中有很多優秀的教師人才,不過同時也存在一個弊端,那就是在科研院,你和老師之間的相處是比較少的,並不像在高校和老師朝夕相處。

區別二:學習氛圍不同

學習氛圍可以直接關係到同學們的學習效率,不過說到學習氛圍,高校讀研時學習氛圍是比較好的,因為每年選擇考研的人數比較多的,但是相反的,科研院的同學相對來說是比較少的,所以學習氛圍也會略差一些。

區別三:「補助」不同

大家都知道,無論是選擇科研院讀研還是高校讀研,學校都會給同學們相應的補助,很多人都稱之為「工資」,不過這兩個在補助上有著明顯的差異,科研院的補助會比高校讀研多一些,而且宿舍條件也比較好。

其實還有更重要的一點是,高校讀研時不用和同學們進行籤約的,也就是說當你畢業之後,你就可以自由的去選擇工作,但科研院並非如此。

同學們應該如何做出選擇?

首先,遵循自己內心的想法

其實在面對科研院考研和高校考研的時候,同學們可以遵循自己內心的想法,區分出兩者的區別,雖然說現在大多數同學都比較傾向於高校考研,但也並不是意味著科研院讀研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只不過兩者會有明顯的差異。

其次,結合未來的發展方向

一般情況下,科研院讀研的過程中,對於很多機器設備你是沒有上手操作的機會的,第一個是因為科研院的機器設備價值連城,另一個原因主要還是因為學生呢個比較少,基本上老師講完之後會給你委託到附近其他院校進行學習。

科研院讀研和高校讀研兩者的發展方向是有明顯的區別,所以同學們要結合自己的目標及方向,才能做出更好的選擇。

最後,看競爭壓力

無論你是想去科研院讀研還是高校讀研,其實都是有壓力的,只不過相對來說,科研院讀研的壓力會更大一些,因為本身科研院對於同學們的要求是比較嚴格的,如果你抗壓能力比較強,那麼可以選擇科研院讀研,但也要有相應的實力。

無論選擇哪種方式讀研,同學們都要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點:學好專業知識

其實無論你是選擇科研院讀研還是去高校讀研,你都要學好自己的專業知識,而是高校讀研也會分為不同的形式,一種是本專業考研,另一種是跨專業考研,相對來說本專業考研可能會更簡單一些。

但是如果你選擇跨專業考研,那麼你需要在考研還沒有到來的時候,就著手準備複習資料,把握好專業知識,這樣才會有更大的把握。

第二點:和導師處好關係

讀研究生期間,你和導師的關係也是非常重要的,就像是高校讀研,在整個讀研的過程中,你都需要和導師每日相處,那麼最終對於你讀研期間的表現,導師也是看在眼裡的,但大家也不要覺得,和導師處好關係就會更輕鬆,還需要有實力。

第三點:擺正自己的心態

讀研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你可能會面對很多考研,首先就是你需要通過你自己的這一關,畢竟考研需要你再繼續學習至少三年的時間,然後你還需要面對其他同學走向社會的誘惑,所以擺正心態很重要。

寫給讀者的一句話

科研院讀研和高校讀研有著明顯的區別,畢竟含金量不同,但是每個人的選擇都有些不同,但是不管怎麼樣,同學們都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如果是你,你會選擇科研院讀研還是高校讀研呢?歡迎大家在下方交流分享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有人寧願去科研院所讀研,也不去高校讀研?答案很現實
    讀研成為了當今大學生畢業後的潮流選擇,除了有機會保研的那些同學,大部分同學走上了考研的道路。但在考研路上,很多人的眼裡只有高校,只有985和211,而忽略了另一支神秘軍團,就是科研院所。因為不了解,所以不敢選擇,進而錯失了考研上岸的機會。
  • 在研究所讀研不如在高校讀研好?中大學姐告訴你
    許多同學在選填學校的時候發現,自己能選擇的範圍不僅是各個省市的高校,還包括像中國科學院這樣的研究所。研究所相比於高校來說,數量少且很容易被考生們忽略,實則有很多研究所的綜合實力並不亞於雙一流高校。選擇在高校讀研還是在研究所讀研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方向,那麼,在高校讀研和在研究所讀研,哪一種更好呢?
  • 韓國留學讀研學歷含金量怎麼樣,高不高
    由於我國的研究生考試競爭激烈,難度大,現在有什麼想讀研的學生轉變思路,不再局限於國內研究生考試,韓國留學讀研受到很多學生的歡迎,韓國留學讀研申請條件寬鬆,學生不需要參加研究生考試就可以申請研究生課程,很多學生擔心去韓國留學讀研會不會學歷含金不高。那麼韓國留學讀研學歷含金量怎麼樣呢?
  • 讀研期間除了搞科研,別錯過含金量高的榮譽,對未來很有利
    所以學生為了以後更好的就業,為了以後有更多的機會和優勢,選擇了考研。但是近幾年考研的人數不斷在增加,所以在競爭方面也是越來越激烈了。但是這已經成為學生必不可少的選擇。一般大學生畢業之後,都會有兩個選擇方向的機會,第一個就是大學畢業之後直接就業,第二個選擇就是繼續往上讀考研,但是這幾年一畢業考研的人數比就業的人數多。
  • 科研院所與高校,哪個「含金量」更高?附研究生院及科研所排名
    近幾年,隨著就業形勢越加嚴峻,同時伴隨著本科學歷的普及,應屆生數量持續上升,越來越多的同學都希望通過讀研,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學歷和競爭力,希望通過讀研,為未來的求職增添一分籌碼,多開拓一條道路。大家在進行考研擇校時,一定都思考過一個問題:是選擇高校還是研究所呢?研究所和高校,誰的「含金量」更高一點?今天,考研校小編就給大家好好分析一下研究所和高校的區別,一起來看看吧!
  • 科研院所與高校,究竟誰的「含金量」更高?
    大家在決定考研之後選學校的時候,一定都思考過一個問題:是選擇高校還是研究所呢?研究所乍一聽感覺相當「沒意思」、「枯燥」,那現實究竟是什麼樣的?研究所和高校,誰的「含金量」更高一點呢?4.研究所個性認知充足,高校通識認知充分高校因為同屬教育系統,儘管地域、規模等因素不同,但總體上共性比較多,兄弟院校有許多可比之處,如行政部門設置、網站欄目設置等信息大同小異。而科研院所大多數是政府部門下屬的事業單位,因行業性質與管理方式的不同,使得各個院所的個性特徵非常明顯。而研究所的業務機構、網站欄目設置千差萬別。
  • 讀研或讀博後,當初的本科舍友都混的怎麼樣了?
    @匿名用戶 本科時大家的選擇就不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可以說也不太理解別人的選擇。五年過去了,我讀研讀博,她們有的工作平靜穩定,有的在大城市打拼,似乎大家離得越來越遠,但其實只不過是想證明自己當初的選擇是最好的。不管怎樣自己開心滿足就好。
  • 為何很多人讀研後很難找到高薪的工作?研究生是不是不值錢了?
    為何很多人讀研後很難找到高薪的工作?研究生是不是不值錢了?如今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選擇考研這條路,2019年考研人數已經突破到290萬人,雖然超過200萬人落榜,但是今年錄取的人數也有70多萬。在畢業季的時候,本科生找工作難,研究生找工作也難,高薪的工作都不敢想。
  • 湖南2所高校學生可到臺灣讀研
    今年研招比往年熱鬧,香港、臺灣高校加入優秀本科畢業生「掐尖大戰」。同時,民辦高校首次參與碩士研究生招生,讓正在緊張備考的考生有了更多選擇。  赴臺讀研須過名校戶籍兩道坎  今年,臺灣高校首次獲準在大陸招收碩士研究生。大陸考生報考臺灣高校研究生要求申請年齡在40歲以下。臺灣認可的大陸地區高校共41所,均是全國知名院校,多是「211」或「985」高校。
  • 國內考研還是海外讀研?澳洲八大為留學生可下了血本
    國內讀研VS 海外讀研 伴隨著國內就業壓力的逐年遞增,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選擇了升學來緩解就業壓力。在升學的選擇上,國內讀研相對於境外讀研的熱度更高,隨之而來的是國內名校研究生入學難度加劇。
  • 讀研選擇科研院所還是高校
    在研究生教育階段,科研院所也是重要的教育力量,而且由於科研研所有較為完善的科研生態,所以科研院所在培養研究生方面也有自己的優勢。研究生教育不論是高校還是科研院所,教育資源的整合能力對於研究生的培養質量有非常直接的影響,而教育資源包括三個大的方面,分別是導師資源、課題資源和行業資源。由於不少科研院所在課題資源和行業資源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所以科研院所往往也會匯集大量的行業專家,這對於研究生的培養會起到比較積極的促進作用。當然,很多重點高校,在課題資源和行業資源方面也有非常強的整合能力。
  • 考研究所和考高校研究生,兩者有什麼差別?過來人比較清楚
    考過研的學生都知道,在考研時,學生不僅可以考高校的研究生,還可以考研究所的研究生。高校和研究所的研究生差別是很大的,對於這一點,過來人最清楚。這裡我們就來看看,兩者區別在哪裡,該怎樣進行選擇。研究所和高校的研究生,區別在哪裡?區別一:研究所的生源質量相對而言要差一些兩者相比較,研究所的生源質量相對而言要差一些。
  • 41高校畢業生可申請臺灣讀研 對學生戶籍有限制
    41高校畢業生可申請臺灣讀研 對學生戶籍有限制   2012年臺灣高校研究生報名工作已經啟動
  • 研究生遇上「佛系」導師,讀研也能很有趣,網友:你知道的太多了
    文/芝麻侃教育高考和考研有什麼區別?前者只需要選擇一所合適的學校,而後者不僅需要選一所適合自己的大學,還需要挑選一位合適的導師。顧名思義,就是沒有科研課題、沒有科研追求、很少發表學術論文的「學術大哈」。當研究生時期遇上一位這樣的老師,又會發生什麼樣的故事呢?「我和老師都沒有文章」沒有縱向課題,只能完成一些橫向項目來「養家餬口」。「我的老師很少會主動地發文章」,很多學弟學妹或許會有這樣的感受。導師的課題比較少,師兄師姐包括老師很少產出科研成果。當然,待在這個環境中,研究生也很難會去發表學術文章。
  • 從普通二本逆襲到985讀研,怎樣才能一戰成功?這些步驟不可省略
    從普通二本逆襲到985讀研,怎樣才能一戰成功?這些步驟不可省略!如今考研的同學越來越多,走入社會的研究生也越來越多,有人覺得研究生爛大街了,讀一個普通學校的研究生對大部分的同學來說並不滿足,他們總覺得只有985研究生才更有含金量,找工作也更容易。
  • 工作後讀研值不值?上班族一定要考慮清楚,以下幾點需要慎重
    眾所周知,現在研究生的含金量較高,如何讀研有好幾種方式,其中除了在校考研外,還有在職讀研,這樣意味著在工作中也有考研的機會,可謂是上班族的福音,那麼工作後讀研究竟值不值?考研過程中又有什麼需要重點慎重考慮的呢?
  • 20考研:高校研究生or科研院所研究生,選哪個更合適?
    聲明一下,這不是絕對的,高校研究生也有去做學術的,科研院所研究生依然有進企業工作的。下面說一下二者的區別。1.學術氛圍不一樣科研院所學術氛圍比高校濃,科研院所以做科研為主,學術氛圍濃重,教學是老師的一部分工作內容,更多精力還是放在學術研究上。高校老師則承擔更多的教學任務,同時兼顧學術研究。
  • 北京大學「取消研究生宿舍」,改為住宿費自理,讀研成本又提高了
    很多考生表示,在北京這樣的一線城市即便是和同學「合租」一年的費用就堪比學費,這無形中加大了學生讀研的成本,有可能有些貧困家庭的學子因為無力支付這筆費用,與名校失之交臂。 其實筆者認為,很多高校取消早研究生宿舍不是因為「沒有格局」而是「不得已而為之」,除了,考研人數不斷上升,
  • 讀研專碩還是學碩好?
    臨床醫學的學制基本上有三種,一種是5年制本科,其他的由5+3本碩,還有一種是8年制本碩博,臨床醫學專業作為優勢熱門專業,近年來錄取分數線情況越來越高,特別是一些985高校的臨床醫學專業幾乎居於所有專業類別錄取分數線之最。
  • 大學選擇這幾個專業,讀研不是唯一出路,就業才是「最好」選擇
    ,對於廣告設計畢業生來說,需要做的是,不斷在工作中積累經驗,而不是讀研,只有在工作中深入了解用戶需求,才能做出讓客戶滿意的廣告,從事廣告設計,是需要和客戶溝通的,所以,與其去考研,還不如直接就業,因為廣告設計的重點,並不是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