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所讀研不如在高校讀研好?中大學姐告訴你

2021-01-09 AEIC學術交流中心

作為剛從中山畢業的學姐,知道現在這個時間段正是考研學子擇校的黃金時段對於考研學子來說,學校選擇得好意味著考研成功了一半。許多同學在選填學校的時候發現,自己能選擇的範圍不僅是各個省市的高校,還包括像中國科學院這樣的研究所。研究所相比於高校來說,數量少且很容易被考生們忽略,實則有很多研究所的綜合實力並不亞於雙一流高校。

選擇在高校讀研還是在研究所讀研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方向,那麼,在高校讀研和在研究所讀研,哪一種更好呢?

高校大而全,研究院小而精

對比各大高校的課題組和研究領域可以發現,高校所研究的內容領域跨度大,較為全面。例如,同一專業的學生,既有研究金屬材料的研究組,也有研究生物醫藥材料的研究組。相比起來 ,研究所研究的領域跨度小,傾向於專注某一固定的領域。例如,航空材料研究院只專注於研究航空材料,納米中心只研究納米材料。因此,從研究所畢業的畢業生,很少有轉行的情況,大多都繼續從事科研工作、高校教學工作等;但從高校讀研畢業的人,轉行相對容易,尤其是在知名度高的院校讀研,可以憑藉學校的名聲轉去其它行業。

高校偏應用,研究所偏基礎研究

由於很多企業會選擇與高校對接合作,很多高校課題組的資金是企業提供,對於企業來說,他們很少砸重金去研究某一原理的形成過程,更多的是實用型研究、能真正為企業帶來效益的研究。而研究所大多是國家為了能提升某一具體領域的發展而創立的,多為國家補助或者國企資助,研究的領域便偏向於基礎研究。

研究所課餘活動少,工資補貼高

研究所相比於普通的高校,基礎設施不完備,有些甚至沒有體育場等讓學生休閒娛樂的地方,也很少有學生社團,很少組織課餘活動。但是研究所對研究生的補助和課題組的工資都普遍要比高校在讀研究生要更高,因此在研究所讀研的學生更像是一隻腳踏入了社會,而高校在讀研究生更像還在象牙塔的庇護下成長。

因此,到底應該選擇研究所還是高校呢?

首先,擇校的時候不應該只關注學校,應該花更多的時間關注導師的研究方向是否和自己的興趣相同,關注該導師近年來的研究成果。因為在研究生階段,主要還是跟著導師做項目,有些時候選擇導師要比選擇學校更重要。

其次,要根據自己未來畢業後想要發展的方向來選擇。如果不是一心想要從事科研工作,或是未來想繼續讀博、在高校繼續任職,就要謹慎選擇研究所。高校的就業選擇要比研究所的更廣,但研究所要比高校更專業。

最後,雖然研究所在讀研究生要比高校研究生的薪資待遇更好,但在讀時間不應該把重心放在待遇上,應該放在科研成果上。因此選擇研究所還是選擇高校,要具體看那個學校的研究成果更加豐富。

總體而言,高校和研究所各具特點,非要比較的話一定要比較具體的學校,一定要根據自己的未來發展規劃來謹慎選擇。

相關焦點

  • 科研院讀研和高校讀研有啥區別?「含金量」不同,不用籤約是關鍵
    區別三:「補助」不同 大家都知道,無論是選擇科研院讀研還是高校讀研,學校都會給同學們相應的補助,很多人都稱之為「工資」,不過這兩個在補助上有著明顯的差異,科研院的補助會比高校讀研多一些,而且宿舍條件也比較好。
  • 為什麼有人寧願去科研院所讀研,也不去高校讀研?答案很現實
    今天董師兄就在這裡給大家講講,科研院所和高校究竟有什麼不同。統一報名,統一考試如何進入科研院所讀研呢,其實和進入高校一樣,有兩種方式,分別是保研和考研。考研報考的時候,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報名沒有任何區別,而且也都是統一考試,即全國研究生入學考試初試,和相應的複試。
  • 考研「裸考」也能讀研?那些拼命備考的人,為何還不如裸考生?
    考研「裸考」也能讀研?那些拼命備考的人,為何還不如裸考生?  2021研究生初試已然結束,但考生若想正式讀研,還得好好應對接下來的研究生複試。不過,考差的同學不得不考慮以後的出路,是就業還是再考一次,這是個難以抉擇的問題。
  • 工作3年和讀研3年,哪個更值?數據告訴你
    所以,就連今年的考研英語都在告訴我們,要「正確對待失敗」。而另一邊,考研無用論盛行,不斷有人告訴你「研究生收入水平不及本科生」。於是我們在知乎上看到,「為什麼考研成功無法彌補高考的失敗?」獲得了160萬次瀏覽,一定程度上能代表廣大考研人對此的困惑與關注,而「正在準備考研,家裡的親戚一直在說考研沒用,如何反駁他們?」
  • 研究生遇上「佛系」導師,讀研也能很有趣,網友:你知道的太多了
    在一定意義上講,研究生導師會直接決定你接下來三年的研究生生活:如果你選擇了一位「學術新星」,你可能會發表一大堆高質量的學術論文;如果你選擇了一位「學術大牛」,你有接觸很多前沿的課題;如果你選擇的是一位「佛系導師」,你會發現,原來你的讀研生活也可以很有趣。研究生生活原來也可以這麼歡樂何為「佛系導師」?
  • 讀研或讀博後,當初的本科舍友都混的怎麼樣了?
    除了東風日產的室友,大家都還在讀研,所以並沒有什麼感覺。只能說出國的室友的確很羨慕! @ weonweon 說實話舍友學習幾乎都比我好,但是無一考研,本科畢業都就業了,現在都挺好的,有對象的,生孩子了的。
  • 讀研路上的進與退:研究生「出局」的三個非典型樣本
    順理成章地,張楚進入某985高校,念了化學。路徑也很清晰——本科,碩士,博士,出國做博後,回國,進高校,做科研。同樣順理成章地,大四那年,張楚起早貪黑準備了5個月,以高分考上了另一所985高校化學專業的研究生。但設定好的路線拐了個彎。開學後不久,張楚就休了學。幾個月後,他退學了。
  • 41高校畢業生可申請臺灣讀研 對學生戶籍有限制
    41高校畢業生可申請臺灣讀研 對學生戶籍有限制   2012年臺灣高校研究生報名工作已經啟動
  • 大學選擇這幾個專業,讀研不是唯一出路,就業才是「最好」選擇
    ,對於廣告設計畢業生來說,需要做的是,不斷在工作中積累經驗,而不是讀研,只有在工作中深入了解用戶需求,才能做出讓客戶滿意的廣告,從事廣告設計,是需要和客戶溝通的,所以,與其去考研,還不如直接就業,因為廣告設計的重點,並不是理論。
  • 調劑到非全日制研究生,家人不支持讀研怎麼辦?這些好方法送你!
    調劑到非全日制研究生,家人不支持讀研怎麼辦?這些好方法送你2020年考研已經告一段落,不少考生不願二戰,但一時找不到讀研的院校,就調劑到了非全日制研究生。但是等到錄取之後才發現,家人不支持讀研,那麼考生應該怎麼做呢?是不是要選擇放棄讀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機會呢?
  • 從普通二本逆襲到985讀研,怎樣才能一戰成功?這些步驟不可省略
    要知道名校研究生的名額很少,想要讀研成功,不僅要通過考研初試的選拔,在複試的時候還要表現得非常出色才可以。敢選985名校考研的同學不是本身實力就強,就是本科出身非常好的同學。再加上名校考研每年都在縮減招生名額,這就使得普通考生想在名校讀研變得非常困難!
  • 「讀研不適症」,是個什麼病?應該如何處理?
    卻不曾想,讀研如此「痛苦」,與我想像中的有點差距,兩年下來,「打的我措手不及」,各方面感覺都不盡人意。 我只想說,讀研,特別是讀博,還是要想清楚。 自己適不適合讀研,自己有沒有能力讀研,嗯,一定要想清楚,年輕人,還是要「耗子尾汁」,免得讀研以後,進退兩難,出現所謂的「讀研不適症」。
  • 香港中文大學:到香港高校讀研無需考試(圖)
    到香港高校讀研不需考試    黃永成院長說,這是香港中文大學第一次由學校出面在內地召開研究生的招生說明會。    香港中文大學研究院現有1萬多名學生,分成兩類,一種是修課式研究生,約有8000人,像MBA就屬於這種類型。
  • 考研究所和考高校研究生,兩者有什麼差別?過來人比較清楚
    考過研的學生都知道,在考研時,學生不僅可以考高校的研究生,還可以考研究所的研究生。高校和研究所的研究生差別是很大的,對於這一點,過來人最清楚。這裡我們就來看看,兩者區別在哪裡,該怎樣進行選擇。研究所和高校的研究生,區別在哪裡?區別一:研究所的生源質量相對而言要差一些兩者相比較,研究所的生源質量相對而言要差一些。
  • 南京赴美讀研費用多少_新東方前途出國無微不至
    南京赴美讀研費用多少,新東方前途出國無微不至,所以不要完全依賴於別人修改的結果,自己要有一個整體上的把握,尤其是專業術語方面。南京赴美讀研費用多少, 每年,也都會成為諸多學生參考研究生院校時的標準之一。而諸多 985 院校由於受到國家的政策扶持,研發經費充足、教學設備及教師資源等方面都比較完善且優質。
  • 赴港留學讀研升溫 畢業生就業困窘(圖)
    一心想做學問的他申請了北京、上海等地多所高校的教職,最近剛剛落實了工作:到中山大學博雅學院做博士後。這個結果讓徐思哲比較滿意,「一邊給學生上課一邊做研究,一年後就可以取得正式教職了。」2010年考研報名,不久後就將啟動。眼下,有意去香港讀研或者讀博的學生,正忙於備戰英文考試,準備申請材料。
  • 紐西蘭讀研行前須知,你了解多少?
    紐西蘭讀研先讀預科一般是指就讀紐西蘭的研究生預科課程,也就是學士後文憑課程,但並非所有學生在讀研前都需要就讀這一課程,它一般適合想要轉專業、想要進修專業理論的學生申請。下面請看立思辰留學詳細介紹。紐西蘭讀研先讀預科紐西蘭大學碩士預科(Graduate Diploma)又稱學士後文憑,是一年學制的全日制課程,主要針對已取得學士學位的大學畢業生而設計。
  • 北京大學「取消研究生宿舍」,改為住宿費自理,讀研成本又提高了
    很多考生表示,在北京這樣的一線城市即便是和同學「合租」一年的費用就堪比學費,這無形中加大了學生讀研的成本,有可能有些貧困家庭的學子因為無力支付這筆費用,與名校失之交臂。 不僅是北大取消了「研究生宿舍」從2021年開始,很多高校都都實行這個政策 據不完全統計,從2021年開始,包括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南開大學,以及北航、北理、暨大深大、北師大等10幾所大學都取消了專碩、非全日制研究生也就是除了學碩以外的研究生宿舍
  • 讀研三年「收入」有多少?劃分為3個檔次!15萬真實存在
    正在備考的你或者有意願考研的你是否聽到過這樣一段話:「巴拉巴拉」,讀研期間是不需要花錢的,這個錢哪個錢加上補助、勞務就能讓你「脫貧」……
  • 湖南2所高校學生可到臺灣讀研
    今年研招比往年熱鬧,香港、臺灣高校加入優秀本科畢業生「掐尖大戰」。同時,民辦高校首次參與碩士研究生招生,讓正在緊張備考的考生有了更多選擇。  赴臺讀研須過名校戶籍兩道坎  今年,臺灣高校首次獲準在大陸招收碩士研究生。大陸考生報考臺灣高校研究生要求申請年齡在40歲以下。臺灣認可的大陸地區高校共41所,均是全國知名院校,多是「211」或「985」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