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第一屆CMA唱工委音樂獎在北京成功舉行。這個欲打造成中國「格萊美」的音樂獎,在整個音樂圈內備受關注。這次CMA在年度單項評選上,設立了流行、民謠、搖滾、民間/民族、舞曲/電音、說唱、爵士、古典八類音樂風格的分項評選。
有別於內地其他的音樂獎,這次唱工委避免了這些年常見的「談獎」、「分獎」等圈中怪象,並邀請了前索尼音樂大中華區總裁徐毅出任第一屆評委會主席,宋柯、李宗盛、譚伊哲、金培達等人也積極參與組織評選,超過二十家海內外華語音樂機構加入了唱工委的會員陣營,其中有環球、索尼、華納、BMG、迪斯尼等國際公司,也有太合音樂集團、滾石、摩登天空、天娛這樣的華語知名廠牌,同時還有明星個人工作室等新型的音樂機構。
唱工委摒棄了單純以銷量、受歡迎程度、媒體曝光度等媒體和市場指標作為評判的依據,回歸音樂內容行業自身的工業標準和藝術標準的考量,讓獎項變得更加有公信力。
從這次的獲獎名單來看,的確很具有唱工委主任委員宋柯口中所提出的「獎格」。可能有人會提出異議,但爭議性基本不大,可以說每個獲獎人都是實至名歸。
其中,周董憑藉《周杰倫的床邊故事》斬獲最佳作曲、最佳音樂錄影帶、最佳流行專輯、年度專輯四項大獎,成為最大的贏家。而金曲獎黑馬草東沒有派對也獲得了最佳搖滾演唱、最佳搖滾專輯兩項大獎。林憶蓮、高曉松、方大同、薛之謙、尚雯婕、陳鴻宇、杭蓋樂隊等皆上榜。
個人感覺唯一值得商榷的是周杰倫憑藉《告白氣球》獲得最佳作曲。這首歌很火,也具有一定的質感,橫掃各大音樂平臺,如此頒發也未嘗不可,但要是用他的《床邊故事》來獲得最佳作曲的話就更加完美了。《床邊故事》雖然沒《告白氣球》受歡迎,但是作曲、編曲、製作真的很棒,音樂專業性極強,是一首絕對優質的上佳作品。
2017CMA唱工委音樂獎,雖然和6月份舉行的第28屆臺灣金曲獎、擁有59年歷史的葛萊美獎,37年歷史的全英流行音樂大獎在營銷推廣、專業分工編配等方面存在著不少的差距,但依舊是可圈可點的。或許它可以在近兩年華語音樂行業漸漸呈上升趨勢的音樂產業基礎上,在以後變得更加權威,更加能推動、激勵華語樂壇音樂人回歸音樂本身,成就更加輝煌奪目的未來,儘管CMA音樂獎還處在孕育、發展的階段,但它的出現,的確是華語樂壇的一件幸事。
所有音樂人,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