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從詩人膾炙人口的詩句中,不難領悟到,楓葉如丹的秋景,不啻於那奼紫嫣紅的春色。不是嗎?自從到過那片烏桕林,我的認知被顛覆了,有了與詩人一樣的同感。
烏桕,對我來說是一個完全陌生的概念,以前從未見聞過。查閱資料了解到,烏桕以烏喜食而得名,俗名木子樹,是一種色葉喬木樹種,樹冠整齊,葉形秀麗。春秋季節葉色紅豔奪目,不下丹楓,為中國特有的經濟樹種。五月開細黃白花。深秋,葉子經霜變紅,如火如荼。冬日,大小且形似葡萄的白色烏桕籽掛滿枝頭,如串串珍珠。烏桕樹可栽植於道路景觀帶,也可孤植、叢植於廣場、公園、庭院,或成片栽植於景區、森林公園中,產生良好的造景效果。烏桕樹還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烏桕籽外皮之蠟質稱為「桕蠟」,可提制「皮油」,供制高級香皂、蠟紙、蠟燭等;種仁榨取的油稱「桕油」或「青油」,供油漆、油墨等用;其木質也堪稱優良。
那是一個深秋的日子,慕名去賞烏桕林。
駕車從原陽縣城出發,東行20來公裡,便到了國有原陽林場羅李林區。偌大的林區有幾千畝大,烏桕林就在林區深處。
我們是踏著林間的阡陌小道進去的。路上是厚厚的落葉,腳踏上去走起路來,發出「咯咯嚓嚓」的響聲,是那種枯焦了的樹葉被踏碎的聲音,別有一番情趣的感覺。
落葉颯颯的秋日,林區依然鬱乎蒼蒼。客人的造訪,打破了林區的靜謐,歡聲笑語伴著各種鳥鳴充斥在林間小道。
在林地主人李海花的引領下,足足行了半個時辰,林區深處一望無際的烏桕林映入人們眼帘。
「到了,到了,紅葉,烏桕林!」人們不約而同地歡呼起來。
據李海花介紹,多年前,她承包了這個林區的一部分,建起了鴻志園林綠色產業基地,以園林綠化為主,培植的苗木有紅葉烏桕、火棘、紫薇、海棠、金葉女貞、金葉榆、杜仲、刺槐、楝樹等20多個品種,成為一處頗具觀賞價值的苗木林地。而烏桕樹是她的主打苗木品種,有烏桕林近400畝,這個時節正是觀賞烏桕紅葉的最佳時節。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詩中所說的「江楓」,指的就是「烏桕紅葉」。
深秋時節的烏桕林,在陽光照耀下,宛如一幅多彩的油畫,構成一幅醉人的金秋畫卷。葉子在這個季節,顏色會隨著天氣變寒逐步轉換。轉換的過程是由綠變黃,最後變紅,也有最終不會變紅而變成紫色或其它顏色的。那或大或小、或高或低、或遠或近、或紅或黃、或紫或綠的烏桕樹,樹形婀娜多姿,顏色絢爛多彩,充滿生命力與感染力。
我曾到山中賞秋,被層林盡染所感染,寫下過「兩壁秋紅俏,一溪水碧流」的詩句,卻不像今日這樣被紅葉所包裹,為烏桕所陶醉;我也徜徉過不少城市園林,在花團錦簇中賞春,品味「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的愜意,卻不像今日這樣身處幽境,恍若世外桃源般的超凡脫俗。
這是一處「養在深閨人未識」的處女地;這裡遠離都市喧囂,有著斑斕的色彩、原始的清幽;這裡還有很多可供雕琢的空間,給人帶來不盡的奇思和遐想。
此情此景,讓我想起了文學大師朱自清,他在驚詫梅雨潭的「綠」時這樣寫道:「可愛的,我將什麼來比擬你呢?我怎麼比擬得出呢?大約潭是很深的、故能蘊蓄著這樣奇異的綠,仿佛蔚藍的天融了一塊在裡面似的,這才這般的鮮潤呀。——那醉人的綠呀!」我沒有朱自清那樣的才思,也沒有他那優美的文筆,但我不虛此行,我謂烏桕曰:那如丹的紅葉,紅的是那樣熱烈、那樣鋪張、那樣迷人!那醉人的紅呀,有火一般的激情,有旭日一樣的豔麗;雖沒有花的芬芳,卻蘊含著風情萬種;雖沒有火的熱度,卻有著灼人的光芒……
我驚詫於烏桕葉的紅了!
作者:趙光嶺
責編:曹道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