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長城:解決質量安全不可能一蹴而就

2021-01-07 中國經濟網

  

  全國人大代表、國家質檢總局原副局長蒲長城。

  ■ 訪談人物

  蒲長城,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委員、國家質檢總局原副局長,在質檢部門工作的近13年裡,食品安全、產品質量曾是其主管領域。

  全國兩會期間,蒲長城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談及各種質量安全問題時,他表示中國目前仍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不可能一夜之間、一睜眼就把所有質量問題徹底解決了,還需要歷經一個很長的過程。

  ●我國當前質量問題還是嚴峻,從國際標準制定情況來看,目前由中國主導制定的國際標準只有179項,僅佔國際標準總量的0.7%。質量競爭力上,我國雖有200多種產品產量居世界首位,但缺少核心技術和品牌優勢。

  ●從質量競爭看,我國在國際市場中缺乏話語權也是導致質量低下的重要原因。部分企業不得不採用低價策略,甚至以犧牲質量為代價參與競爭,致使我國產品因質量問題頻遭國外召回和媒體炒作。

  ——蒲長城

  質量現狀

  初級階段問題不可能一夜就解決

  新京報:去年習近平總書記說,食品安全考驗黨的執政能力,李克強總理也高度關注食品安全。作為人大代表,你怎麼看待中國當前的現狀?

  蒲長城:事實上,近年來我國質量水平總體是呈穩定提高的狀態,從國家監督抽查不合格產品檢出率來看,2014年為7.7%,比2013年的11.1%下降了3.4%。

  但像現在不少網民都在說國外東西好,春節期間不少人跑去日本買馬桶蓋,這的確能說明問題,中國產品確實存在很多問題,和國外產品有差距,這是不可迴避的,我們要正視這些問題,然後提升質量。

  新京報:對製售各種假冒偽劣食品、產品的行為一直在打擊,為何依然問題頻出?

  蒲長城:生產力水平相對低下是質量問題的主要原因。當前我國產業結構不盡合理,技術裝備水平低,經營管理粗放;企業質量管理水平不高,人員素質偏低;有的企業片面追求產量和速度,忽視技術創新和質量改進。一些地方政府追求GDP,重速度輕質量,對當地假冒偽劣搞地方保護,甚至默許制假售假的存在,嚴重影響經濟健康有序發展。

  同時,低收入人群仍佔據相當比重,消費水平和檔次偏低,質低價低品還有較大市場;而高收入群體一些消費者盲目追求名牌、進口,也使制假售假行為有可乘之機。

  新京報:那目前我國食品安全的核心癥結在哪裡?

  蒲長城:目前仍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初級階段這些不可能徹底解決,不可能一夜之間,一睜眼問題就解決了。為什麼車沒有美國人好,為什麼手機沒有美國、韓國好?不要總是問為什麼自己家裡沒有地主家的桌椅碗筷。中國是發展中國家,這個不需要更多解釋,如果現在中國沒有這麼多質量問題,中國就不是發展中國家。

  新京報:發展中國家就必然伴隨質量問題嗎?

  蒲長城:當然。產品質量其實和國家經濟發展是相關的,當年歐美國家也出現過這樣的階段,英國倫敦曾經汙染很嚴重,成為霧都。當年西方國家有先發優勢,把一些重汙染產業轉移到不發達國家。

  我們國家必須加快發展,不能放鬆,差距不能再拉大,但也不能過於求快,冒進會犯錯誤。而質量問題,必須三位一體解決,加強監管,完善法律。

  新京報:有媒體報導稱,加強反腐有望改善中國食品安全問題,你怎麼看腐敗和食品安全的關係?

  蒲長城:腐敗並不是大潮流,也不是中國獨有的。腐敗對食品監督工作是有影響,但並沒有大家說得那麼大。

  質量治理

  對各級政府實施質量工作考核

  新京報:這幾天人大發言人傅瑩以及很多代表委員都在談食品安全,你這次是否帶來相關議案建議?

  蒲長城:我有一個關於制定質量促進法的建議。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和李克強總理都強調過質量問題,要求「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用質量提升對衝速度放緩,把經濟發展推向質量時代」。

  質量促進法的核心是形成質量共治格局,讓質量治理成為全社會共同的責任,這也是對我國質量法律體系的有益補充,應當是質量領域的普通法。中國經濟正處於「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下行壓力加大,要保持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平,質量極為關鍵。只有質量提升,才能更好地激活消費需求、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因此我們在加強質量安全監管的同時,更要注重質量發展,把提升質量作為新常態下經濟發展的目標和內生動力。這就迫切需要我們借鑑美國、德國等發達國家先進經驗,推動質量促進立法。

  新京報:該如何借鑑,具體闡述一下?

  蒲長城:質量都在大國崛起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比如德國的「以質量推動品牌、以品牌助推產品出口」國策、日本的「質量救國」戰略等等。所以,應該重點明確政府在質量促進中的責任,對各級政府實施質量工作考核,引導地方政府從追求速度數量轉向追求質量效益,轉變發展方式。

  同時強化質量激勵,完善國家和地方質量獎勵制度,加快培育知名品牌。也要界定好其他社會主體的質量權利和義務,比如企業要強化質量主體作用、質量技術機構要開放檢測市場、行業組織自覺抵制「行業潛規則」、消費者要提升質量意識,參與質量監督。

  新京報:中國質量該怎樣做才能與國際標準看齊?

  蒲長城:個人認為很簡單,要有長遠眼光,要能沉下心,踏踏實實地做些基礎性工作。質量的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現在人們太浮躁。制定標準、完善制度、改善工藝、加強管理,這都是厚積薄發的工作,不可能馬上給他們帶來光彩亮麗的花環,就像企業不能馬上上市,官員不能馬上提升一樣。大家不願意在這上面下工夫,有點走偏了。我認為不論是企業還是政府,大目標一定要有,要真正增強核心競爭力,就得在基礎工作上下工夫。

  另外,企業管理制度也得改進。我們國家的航天技術,航空飛機發射是世界安全水平最高的,他們每個崗位都要籤字,出了事就要追責,當事人付出嚴重代價。我們現在有多少企業願意花成本培訓員工,真的了解質量法規?現在這個風氣浮躁得不行。

  記者 林其玲 實習生 李昊陽

(責任編輯:韓肖)

相關焦點

  • 第十七屆中國食品安全年會在眉山開幕
    蒲長城指出,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七十周年。7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了許多世人矚目的成就。其中有一點,就是從根本上完成了中國人從溫飽不足到小康的轉變。 蒲長城介紹說,改革開放的幾十年來,隨著食品產業、農業以及各方面的發展,食品安全方面的工作,黨和國家採取了一系列重大的舉措,產業快速發展,標準不斷提高,技術檢驗檢測能力和技術保障能力不斷改進,全過程的監管體系基本建立,食品安全監管制度日臻完善。但是,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確保食品安全,比解決溫飽問題可能任務更重。
  • 2019國際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高峰論壇在京召開
    國務院食安委專家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原國家質量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蒲長城,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食品生產安全監督管理司稽查員畢玉安,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學校長孫寶國。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風險評估中心總顧問陳君石,國家衛健委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所長丁鋼強,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技術總師與重點實驗室主任吳永寧,濟源市人大副主任張國正、濟源市政府副市長俞益民,浙江工業大學化工學院院長佘遠斌等專家學者、企業家和科研院所、院校代表180餘人與會。蒲長城首先祝賀論壇的順利召開。
  • 中國移動:5G 標準並非一蹴而就,Rel-17 已啟動技術布局
    劉光毅指出,5G標準的制定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個不斷發展和完善的過程:第一版國際標準(Rel-15)已全部完成,第二版增強標準(Rel-16)正在制定中,預計2020年3月完成,面向未來演進的Rel-17標準已啟動技術布局,
  • 波音飛機再報縫翼質量問題,民航局:復飛前安全問題必須解決
    13日,民航局相關負責人在6月發布會上通報,民航局已經收到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關於部分737NG和737MAX飛機的前緣縫翼滑軌存在製造質量問題的通知。民航局將密切關注FAA和波音後續措施,在飛機恢復運行前,有關安全問題必須得到解決。據此前報導,FAA對外表示,對于波音737-700C、737-800和737-900ER系列飛機,148個縫翼組件在上述機型中存在生產不當,且由於受到氫脆影響,導致金屬材料脆性變脆,隨後其強度將會降低。
  • 一蹴而就那罪可就受大了——淺水流沙(六)
    一蹴而就那罪可就受大了——淺水流沙(六)
  • 光纖雷射切割機切割質量不佳時的解決辦法
    對於初入行的新手,遇到切割質量不佳時都會犯難,面對眾多的參數不知該如何調整。下面簡單介紹下會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法。影響切割質量的參數有:切割高度、割嘴型號、焦點位置、切割功率、切割頻率、切割佔空比、切割氣壓及切割速度。
  • 打造蜂產品質量安全全程管理的「天眼」
    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問題,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蜜粉源植物產地識別與控制創新團隊和中國農業科學院信息研究所智能農業創新團隊合作,在國家公益性行業(農業)科技專項、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支持下,研製了融合檢測技術的蜂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不僅完成了對產業鏈全過程各個環節的追溯管理和安全控制,而且實現了蜂產品追溯中不實(可疑)信息的真實性校驗,完善了蜂產品溯源技術體系和生產安全關鍵點控制
  • 「拔網線」,解決不了安全產品0Day問題
    原標題:「拔網線」,解決不了安全產品0Day問題 日前,一年一度的大型線上攻防對抗大賽已圓滿落下帷幕。但今年的演習尤其熱鬧,乙方安全產品頻頻被曝出0Day漏洞,各種真假消息滿天飛,讓甲方企業每天都惴惴不安,開始用看「內鬼」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安全防線。
  • 賀建奎曾稱解決安全問題前 基因編輯都是不負責的
    (原標題:賀建奎曾發文:解決安全問題前,任何基因編輯都是極不負責任的)
  • 如何避免不安全復飛
    前段時間,我國民航系統在短時間內連續發生了3起嚴重不安全復飛事件,這深刻暴露了飛行員「看家本領」不足的問題。為解決這一問題,筆者將分別就如何避免不安全復飛、如何避免不安全運行和如何避免復飛這三個方面進行闡述。
  • 質量強國之路從質量安全起步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在對歐美出口總額均增長16.9%的同時,出口商品質量也明顯提高,被歐盟通報的不合格案例同比下降45%。 與之相呼應的是,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國際項目和政府間事務主任奧布賴恩日前表示,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發布的中國出口至美國的產品召回通報從2008年的346起降到了2010年的220起。截至目前,2011年的召回通報為120起,中國製造的產品質量有了很大提高。
  • 房屋質量鑑與安全檢測信譽保證
    房屋質量鑑與安全檢測信譽保證深圳市房建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建築工程結構建築檢測鑑定中心是檢測中心下設的5個專業檢測鑑定中心之一,主要從事建築物結構實測、建築物結構可靠性鑑定、鋼結構與巖土工程與監測等新技術的研究和開發工作目前我所有專業人才34名,其中專家教授顧問3名,博士後1名,博士1名,碩士6名,高級工程師5名,工程師15名,各類檢測設備51餘臺(套),具有雄厚的技術力量和豐富的實踐經驗本中心先後承擔大量重點工程的結構檢測與監測任務
  • 質量安全是企業的生命線
    「中建二局錦祥花園二期項目在我司組織的EPC項目2020年度質量安全檢查評估工作中,在六個EPC項目中排名第一。」12月24日,一封表揚信得到中建二局中原分公司全體職工的熱議,這是錦祥花園二期項目連續三年在鄭州經開區管委會質量安全檢查中斬獲年度第一。
  • 移動電源產業發展現狀及主要質量安全風險
    移動電源產業發展現狀及主要質量安全風險文 牛建軍隨著手機成為人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可攜式移動電源幾乎成了手機的標配。移動電源產品又名充電寶,當前的市場集中度不高,品牌非常多,質量方面更是參差不齊。不受局限的同時,為多部手機或數碼設備供電或充電,帶有電量指示燈,多USB埠輸出,多電流選擇。解決了消費者不方便充電時候的續航需求,徹底解決缺電之苦,使工作和旅遊無憂無慮,使得生活和工作的品質得以提升。移動電源產品也得以快速發展,然而,近年來由於有些品牌的移動電源的質量不過關,引發了許多燃燒爆炸事件,直接危及消費者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 雙酚A「安全劑量」可能並不安全
    雙酚 A 被廣泛應用於塑料製品等生活用品,其安全劑量在國際上仍存在爭議。華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範瑞芳教授團隊的最新研究對新生大鼠進行實驗,發現即使是低於日安全攝入劑量值的低濃度雙酚 A 暴露也對神經發育存在危害,這表明雙酚 A 的「安全劑量」可能並不安全。
  • 解決新能源汽車電池安全痛點,難在哪裡?
    中興高能是一家標榜創新的企業,當時進行合作談判時一直強調了電池質量。」威馬汽車內部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業內認為,採用多家供應商的戰略更加考驗企業的供應鏈管理水平。不同供應商之間不會交換核心技術,即便主機廠給出了統一技術標準,各個供應商都能達到標準,但不同產品仍會存在細微的參數差別,這意味著主機廠不可能只用一套管理系統來匹配成功不同供應商電池。
  • 「不可能質量」黑洞:天文學家首次發現中等質量黑洞
    「不可能質量」的黑洞與「迄今最強」引力波源據CNN報導,歐洲南方天文臺曾在4月16日發布消息,天文學家利用甚大望遠鏡(VLT)首次觀測到一顆圍繞銀河系中心恆星運動的軌道是玫瑰花形的,不像牛頓引力理論所預測的橢圓。5月21日,美國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科學協作組織(LSC)和歐洲處女座引力波探測器Virgo探測到一段微弱的信號。在通過四種不同的算法對這段信號進行測量後,天文學家認為它可能是距今約70億年前,在一個中等質量黑洞的形成過程中釋放出的引力波信號,研究人員將其命名為GW190521。據悉,此信號持續時間極短,還不足0.1秒。
  • 日本900萬條安全帶可能不達標
    據日本媒體報導,日本國內最大的汽車安全帶供應商涉嫌篡改數據,可能有大量存在安全隱患的產品流入市場,日本國土交通省已要求各家車企為大規模召回做好準備。據報導,汽車零部件廠商「日本均勝安全系統公司」,對部分在強度測試中沒有達標的安全帶進行了數據篡改。日本均勝的官網信息顯示,包括豐田、日產和本田在內,有10家日本車企使用了該公司的產品。日本媒體15日報導稱,據國土交通省預測,僅日本國內可能就有900萬條安全帶不達標,涉及大約200萬輛汽車。
  • 為新冠疫情下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行業謀變局開新篇 「第二屆國際...
    ,更加深刻地認識到食品安全和營養健康的重要性。為了進一步促進營養健康產業發展,提升食品安全共治水平,國際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高峰論壇組委會決定在去年成功舉辦首屆論壇的基礎上,於今年10月29日至31日在北京舉辦「第二屆國際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高峰論壇」。  論壇將緊緊圍繞營養、健康、食品安全主題,探索發現滿足營養、健康、安全、食品創新驅動內在價值和產業(產品)轉型升級的科學路徑,以及實踐的具體舉措進行深入交流與探討。
  • 地暖管路清洗都是騙人的,解決不了地暖不熱?事實真的如此嗎?
    有的人則認為地暖管路清洗都是騙人的嗎,清洗根本解決不了地暖不熱的問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一件事,清洗地暖管路的目的為了保障管路的暢通,是為了避免管路遭堵塞而對其做出的定時維護。其次才是為了提升溫度,改善供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