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酚A「安全劑量」可能並不安全

2020-12-05 騰訊網

雙酚 A 被廣泛應用於塑料製品等生活用品,其安全劑量在國際上仍存在爭議。華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範瑞芳教授團隊的最新研究對新生大鼠進行實驗,發現即使是低於日安全攝入劑量值的低濃度雙酚 A 暴露也對神經發育存在危害,這表明雙酚 A 的「安全劑量」可能並不安全。

圖片來源:Pixabay

來源 華南師範大學範瑞芳教授團隊

撰文 雒亦凡 張海彬 範瑞芳

編輯 戚譯引

雙酚 A(BPA),也叫二酚基丙烷、p,p'-異亞丙基雙酚或 2,2-雙對酚丙烷,是合成聚碳酸酯(PC)和環氧樹脂類的添加劑,廣泛應用於塑料製品和食品和飲料(奶粉)罐內側塗層。也是熱敏紙類票據的顯色劑。2017 年全球雙酚 A 總產能大約 710 萬噸/年,而中國又是 BPA 的生產和使用大國,產量佔世界的 18%,2017 年我國的雙酚 A 總產能達 143 萬噸/年。

BPA 具有環境內分泌幹擾物的性質,因其在生產和使用過程中,大量被釋放到環境介質中,且可通過被汙染的膳食、呼吸以及皮膚接觸等形式進入人體,與體內的正常雌激素發生拮抗競爭,紊亂激素水平,產生生殖、神經或代謝毒性,危害人體健康,因此引起了全球的普遍關注。大量的研究顯示,除了生殖毒性外,BPA 暴露還會干擾人體代謝平衡,通過幹擾激素水平誘發神經毒性,改變兒童的學習記憶、行為和認知。

美國環保署的細胞和動物實驗認為,每日攝入 50 g/kg 體重的 BPA 是安全的,並將此作為安全劑量指標。但由於此安全劑量是基於「致畸、致癌致突變」的三致評價體系上得出的,且人群日常 BPA 暴露的被動性、不可避免性和低累積性,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對此安全劑量是否安全提出了質疑。因此,歐洲食品醫藥管理局將 BPA 的可耐受劑量下調至每天 4 g。即使這樣,多少劑量的 BPA 是安全的,各方仍爭論不休。

來自華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範瑞芳教授團隊長期從事「BPA 暴露對人體健康」的研究課題。近期,團隊通過一系列動物實驗發現了環境劑量的 BPA 暴露可通過幹擾神經遞質水平和影響大腦海馬神經元形態降低新生期大鼠神經的學習記憶能力,該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知名環境雜誌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

這項研究以新出生的大鼠為模式動物,通過模擬人類日常不同情況下的 BPA 暴露,分別設置對照組大鼠(不暴露於 BPA)、低濃度組暴露大鼠(其暴露濃度參考普通人群日暴露均值)、中濃度組大鼠(其暴露濃度為美國環保署制定的 BPA 日攝入安全劑量)及高濃組暴露大鼠(100 倍的 BPA 日攝入安全劑量),暴露時間從出生後第 7 天開始到第 21 天截止。暴露結束後,通過 Y 迷宮訓練法檢測大鼠的學習記憶能力,並採用高爾基-考克斯法(Golgi-Cox)和液相質譜-串聯質譜法(LC/MS/MS)探討海馬神經元形態和神經遞質的變化,從分子-形態-動物整體的行為學全面地探究新生期 BPA 暴露對嬰幼兒的神經發育及學習記憶的影響及機制。

圖 1:(A)海馬區切片;(B)海馬 CA1 區和 DG 區顯微鏡下代表照片(比例:500μm)

大腦的海馬體主要負責長時記憶的存儲轉換和定向等功能,包括 CA1、CA2、CA3 以及海馬體齒狀回(DG)等區域組成。在大腦發育的過程中,樹突正常的生長是神經網絡形成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這階段的樹突生長受到幹擾,會導致高級大腦功能異常。總體來看,BPA 暴露可降低大鼠 CA1 和 DG 區神經元樹突分支數目、樹突棘密度以及樹突複雜度。但這種劑量-效應反應模式呈現 U 型,而非簡單的線性關係。換句話說,即低劑量 BPA 暴露對海馬 DG 區形態的影響程度要高於中濃度 BPA 暴露。作為三聯覺迴路的第一個階段,DG 接收來自內嗅皮層(EC)的多個處理過的感覺輸入,並將其與連接編碼整合為記憶表徵(Kesner等人,2007)。BPA 誘導的 DG 樹突複雜性和成熟棘的減少可能參與了上述海馬輸入的幹擾,其直接或間接的後果在 Y 迷宮表現中為受到空間學習和記憶能力的削弱。

圖 2:不同濃度雙酚 A 暴露對新生期大鼠海馬神經樹突棘的影響。

BPA 暴露也顯著擾亂海馬區與記憶相關的神經遞質(包括穀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乙醯膽鹼:ACh 和 5-羥色胺:5-HT)的水平,而且這些變化呈現依性別及劑量依賴性(見表1)。神經遞質往往與學習記憶活動有關,其中穀氨酸是興奮性神經遞質,而 γ-氨基丁酸是抑制性神經遞質。並且由於神經遞質在腦區活動中起重要作用,一些興奮性神經藥物引起的神經遞質的失衡往往與一些精神疾病或神經疾病密切相關,因此BPA 暴露誘導會神經遞質水平的變化或失衡,這種變化可能會影響大鼠的學習記憶能力。

圖 3:(A,a)雌雄鼠海馬 CA1、DG 區樹突棘形態;(B,b)雌雄鼠 CA1 和 DG 神經元樹突棘密度變化;(C,c)雌雄鼠 CA1 和 DG 區中不同形態樹突棘數目分布。

*p

Y 迷宮實驗顯示,BPA 處理後,雄性和雌性大鼠都需要更多的訓練時間才能達到學習標準;與對照組相比,低暴露和高暴露大鼠正確反應率降低,需要更多的試驗來達到學習標準,說明 BPA 降低了這些大鼠的空間學習記憶能力(見表 2)。但即使在相同的 BPA 暴露下,雌雄大鼠之間的達標率也有差異,即雌性大鼠的合格率始終較高於來自相同暴露組的雄性大鼠,這些變化及趨勢恰好與神經元形態和神經遞質水平相吻合。因此我們推斷, BPA 暴露損傷新生期大鼠空間學習記憶能力的機制與海馬神經元樹突生長發育和神經遞質穩態的擾亂效應有關,且只有當神經元形態和神經遞質穩態同時發生變化時,才會損傷大鼠的學習記憶能力(表 3)。

尤其需要引起我們注意的是,低劑量的 BPA 暴露在神經形態、神經遞質水平和行為上均表現出顯著的變化,說明新生期 BPA 暴露,尤其是低劑量 BPA 暴露幹擾大鼠海馬神經形態的正常的生長發育,使得 DG 神經元樹突複雜性、樹突棘密度和 CA1 神經元樹突棘密度均發生顯著的降低,並最終損傷大鼠,特別是雄鼠的學習記憶能力。

*p

*p

綜上所述,範瑞芳教授團隊研究結果顯示 BPA 暴露或能通過改變神經元形態和神經遞質的平衡來影響嬰幼兒的學習記憶能力,即使是低於日安全攝入劑量值的低濃度 BPA 暴露也可能對神經發育存在危害(見表 3)。

這說明所謂的「BPA 安全劑量」並不安全,應該結合人群流行病學,以靈敏的反應器官為靶點,重新科學評估其安全攝入值。同時我們建議,孕期婦女應通過減少使用塑料瓶、食用罐頭食品、觸摸購物小票,來減少嬰兒母乳暴露於 BPA 的機率;同時也希望在未來能尋找和研發 BPA 的安全替代品,逐步替代 BPA 的使用。

論文信息

【標題】Low-dose bisphenol A exposure impairs learning and memory ability with alterations of neuromorphology and neurotransmitters in rats

【作者】Haibin Zhang, Hongxuan Kuang, Yifan Luo, Shuhua Liu, Lingxue Meng, Qihua Pang, Ruifang Fan

【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日期】20 December 2019

【DOI】10.1016/j.scitotenv.2019.134036

【連結】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48969719340136

【摘要】To investigate the developmental neurotoxicity of environmental bisphenol A (BPA) exposure for infants and children, postnatal rats were used as the animal model and were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Then, they were treated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BPA (i.e., 0, 0.5, 50, or 5000 μg/kg·bw/day of BPA as the control, low-, medium- and high-exposed group) from postnatal days 7 to 21. Y-maze tests, Golgi-Cox assays and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LC/MS/MS) were performed to test the changes of learning and memory ability, hippocampal neuromorphology and neurotransmitter levels,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PA-exposed rats, especially the low- and high-exposed rats, needed more trials and longer times to qualify for the learned criterion than the control rats. Additionally, rats after low- or high-exposure to BPA exhibited decreased DG dendritic complexity and reduced CA1 and DG dendritic spine densities in the hippocampus. Low-dosage BPA treatment could significantly alter the neurotransmitter contents in the hippocampus. In male rats, the levels of glutamic acid (Glu) and acetylcholine increased, while the 5-hydroxytryptamine (5-HT) and γ-aminobutyric acid (GABA) levels decreased, which lead to an unbalanced Glu/GABA ratio. However, in female rats, only 5-HT levels decreased. In conclusion, postnatal exposure to BPA could sex- and dose-dependently disrupt dendritic development and neurotransmitter homeostasis in the rat hippocampus. The impaired spatial learning and memory ability of rats induced by low-dose BPA is associated with both disrupted dendritic development and neurotransmitter homeostasis in the hippocampus.

新聞稿參考文獻:

[1] Zhang Haibin, Kuang Hongxuan, Luo Yifan, Liu Shuhua, Meng Lingxue, Pang Qihua, Fan Ruifang. Low-dose bisphenol A exposure impairs learning and memory ability with alterations of neuromorphology and neurotransmitters in rats [J]. The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19, 697.

[2] KesnerR.P.A behavioral analysis of dentate gyrus function [J]. Prog Brain Res, 2007, 163, 567-576.

[3] KimuraE, MatsuyoshiC, MiyazakiW,BennerS, HosokawaM, YokoyamaK, et al.Prenatal exposure to bisphenol A impacts neuronal morphology in the hippocampal CA1 region in developing and aged mice[J]. Arch Toxicol, 2016, 90, 691-700.

[4] ZhouY, WangZ, XiaM, ZhuangS, GongX, PanJ, et al.Neurotoxicity of low bisphenol A (BPA) exposure for young male mice: Implications for children exposed to environmental levels of BPA [J]. Environ Pollut, 2017, 229, 40-48.

[5] WelshonsW.V, ThayerK.A, JudyB.M, TaylorJ.A, CurranE.M, Vom Saal F.S. Large Effects from Small ExposuresMechanisms for Endocrine-Disrupting Chemicals with Estrogenic Activity [J]. Environ Health Perspect, 2003, 111, 994-1006.

[6] VandenbergL.N, ColbornT, HayesT.B, Heindel Jr, et al,Hormones and endocrine-disrupting chemicals: low-dose effects and nonmonotonic dose responses [J]. EndoRev, 2012, 33 (3), 378-455.

相關焦點

  • 核磁、CT等檢查的輻射劑量是安全的嗎?
    但是輻射造成的危害並不一定如大家想像的那麼大,很多醫學檢查都是在安全範圍內的。多大劑量的輻射是安全的?了解輻射的危害先要大概知道多大的輻射是相對安全的。人在地球上每時每刻都在接受輻射,輻射按照來源可以分為天然輻射和人工輻射。天然輻射就是來自大自然的輻射,包括太陽、空氣、地層等等散發的輻射。
  • 純淨水桶含雙酚A 專家提醒雙酚A可能就在身邊
    昨日,環保專家董金獅告訴記者,國家規定6月1日起禁止雙酚A用於嬰幼兒食品容器,雙酚A由此備受關注,但很多市民可能不知道,除嬰幼兒奶瓶外,太空杯、純淨水桶等不少物品也容易釋放出雙酚A。 市民選購太空杯大多只看外觀 昨日,記者在鹹寧路一家大型超市看到,很多市民在選購太空杯,不少人都以價位、外觀為標準來購買。
  • 專家:塑料太空杯、豆漿機等均可能存在雙酚A
    專家指出,其實除了嬰幼兒奶瓶外,塑料太空杯、塑料豆漿機等產品都可能使用雙酚A。  董金獅:因為購買奶瓶時家長是給小孩買時會注意質量,太空杯都是成年人使用,買太空杯時比較隨意,隨便買一個能用就可以,所以有太空杯是用廢塑料生產的,還有裡面會加入雙酚A,而且太空杯大部分再高溫下使用是用於開水泡茶等,在高溫下更容易析出雙酚A,所以安全隱患更大。
  • 雙酚A替代品並不一定更安全
    如今,從瓶裝水到吸管杯等塑料製品公司,均在廣告中將「不含雙酚A(BPA)」作為安全指標大加宣揚。然而,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一項新研究表明,一種雙酚A的替代物質雙酚S(BPS)能加速胚胎發育進而擾亂生殖系統。
  • PET/CT檢查輻射安全嗎?
    一次性接受50mSv以下的輻射劑量是安全的,超過100mSv才有可能產生直接輻射損傷的風險(存在輻射確定性效應的風險),達到250mSv輻射劑量為亞臨床劑量(無症狀性過量輻射,有可能造成少量生物細胞損傷,人體可修復或代償,不至於產生臨床症狀),超過500mSv輻射照射,則可能造成5%受照人員出現輻射損傷症狀,超過1000mSv輻射照射,才可能造成25%受照人員出現輻射損傷症狀。
  • 安全期避孕安全嗎?其實並不安全
    安全避孕是每位女性一生最重要的任務之一,科學的選擇適合自己的避孕方式,可以做到安全避孕,提高生活質量,促進夫妻感情和諧,增進生活幸福感。相反,不恰當的避孕方式會導致意外懷孕、人工流產、婦科疾病甚至不孕不育,留下終身遺憾。避孕的本質是什麼?首先,要知道女人是怎麼懷孕的,可以把懷孕過程分解為以下三個步驟:1.
  • 蒲長城:解決質量安全不可能一蹴而就
    ■ 訪談人物  蒲長城,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委員、國家質檢總局原副局長,在質檢部門工作的近13年裡,食品安全、產品質量曾是其主管領域。  全國兩會期間,蒲長城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談及各種質量安全問題時,他表示中國目前仍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不可能一夜之間、一睜眼就把所有質量問題徹底解決了,還需要歷經一個很長的過程。
  • 量子糾纏不僅不是最安全的通訊方式,還可能是最不安全的
    有些科學家說量子糾纏是最安全的通訊方式。量子通訊系統的基本部件包括量子態發生器、量子通道和量子測量裝置。按其所傳輸的信息是經典還是量子而分為兩類。原因在於在另一處想要整合成原來那樣,需要極其嚴苛的條件來實現,也不可能完整提取原物信息(其實,不止是量子領域如此,別的領域一樣如此。比如,任何誰都不可能知道誰的全部信息,包括自己對自己,更不可能在別處整合出與誰一樣的誰。)。中國的墨子號大獲成功。
  • 中草藥未必安全,四類中草藥可能傷腎
    中草藥未必安全,四類中草藥可能傷腎 周蓉/上海楊浦區中心醫院腎內科 2016-12-07 12:48 來源:澎湃新聞
  • 雙酚類似物對HepG2細胞的代謝調控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IF=7) DOI: 10.1016/j.envint.2019.05.008研究背景:研究雙酚類似物:雙酚A(BPA),雙酚AF(BPAF),雙酚F(BPF)和雙酚
  • 電離輻射安全與防護基礎知識點
    5、我國基本標準中的個人劑量限值是多少除國標 GB18871—2002 第 6 章 6.2.2 規定的特殊情況外,由來自各項獲準實踐的綜合照射所致的個人總有效劑量和有關器官或組織的總當量劑量不超過GB18871—2002 附錄 B(標準的附錄)中規定的相應劑量限值,如工作人員為每年 20mSv(5年平均,並且任何一年不超過 50mSv),
  • 衛星就安全嗎?國際空間站的網絡安全測試
    一項旨在加強未來太空任務網絡安全的小型實驗,正在國際空間站的歐洲哥倫布艙進行,部分運行在Raspberry Pi Zero計算機上。ESA軟體產品保障工程師Emmanuel Lesser說:加密實驗正在測試技術解決方案,以使基於加密的安全通信在最小空間任務中也可行。這在地球上很常見,比如使用對稱加密,通信鏈路的兩端共享相同加密密鑰。
  • 科學網—如何守護核輻射區生態安全
    科學家已經發現了這些區域生態安全面臨的種種威脅。為此,此次會議執行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潘自強指出,應開展可能汙染礦區和汙染程度評價,並對石煤、稀土等含放射性較高物質的生產企業開展環境影響評價。 「公眾照射」明顯增加 因為當地礦業開採,西南一個小鎮的居民受伽馬輻射和氡-222輻射劑量達到每年約410西弗。
  • 關於報送2020年度輻射安全與防護評估報告和安全隱患自查工作的通知
    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一、年度評估內容年度評估報告應當包括下列內容:輻射工作單位聯繫方式、輻射安全許可證信息、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輻射工作人員、監測儀器情況匯總、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臺帳、輻射工作人員培訓情況、輻射工作人員職業健康檢查情況、輻射工作人員個人劑量監測情況、輻射安全與防護制度的建立、修訂和執行情況、輻射安全和防護設施設備的運行與維護情況、輻射事故應急工作情況
  • 核電站,足夠安全嗎?
    在剛舉行的第三屆「面向21世紀核能部長級國際大會」上,日本表示,可能在近期恢復大規模利用核能,將在今年9月作出重啟核電站反應堆的決定。與會國表示,「相信有必要發展核能的國家大大增多。如果沒有核能,難以想像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核能是清潔、安全、綠色的能源,福島核事故改變不了核能的優質能源屬性。」
  • 日本900萬條安全帶可能不達標
    據日本媒體報導,日本國內最大的汽車安全帶供應商涉嫌篡改數據,可能有大量存在安全隱患的產品流入市場,日本國土交通省已要求各家車企為大規模召回做好準備。據報導,汽車零部件廠商「日本均勝安全系統公司」,對部分在強度測試中沒有達標的安全帶進行了數據篡改。日本均勝的官網信息顯示,包括豐田、日產和本田在內,有10家日本車企使用了該公司的產品。日本媒體15日報導稱,據國土交通省預測,僅日本國內可能就有900萬條安全帶不達標,涉及大約200萬輛汽車。
  • 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管理辦法
    第十一條 生產、銷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的單位,應當加強對本單位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狀況的日常檢查。發現安全隱患的,應當立即整改;安全隱患有可能威脅到人員安全或者有可能造成環境汙染的,應當立即停止輻射作業並報告發放輻射安全許可證的環境保護主管部門(以下簡稱「發證機關」),經發證機關檢查核實安全隱患消除後,方可恢復正常作業。
  • ​哺乳媽媽不停乳,用藥安全要知道
    2013年,美國兒科學會更新了關於哺乳期用藥安全的一些問題,小培今天想和大家分享這部分內容。媽媽用藥期間是否還可以進行母乳餵養?在做這個決策的時候,醫生通常要根據藥物的特點權衡利弊。服用阿司匹林後,其代謝產物水楊酸會在乳汁中大量蓄積,媽媽長期服用較大劑量的阿司匹林,可能導致孩子出現代謝性酸中毒表現。因此,作為解熱鎮痛藥物,建議選擇其他藥物進行替代,如果特殊情況必須要使用阿司匹林,請與兒科醫生溝通後使用。